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肛门吻合器微创环切悬吊术治疗直肠粘膜内套叠2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丁克 白克运 王本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经肛门吻合器 微创环切悬吊术 治疗 直肠粘膜内套叠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韦义伦 冯锦荣 梁春晖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8期64-64,共1页
目的探讨经肛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在重度痔疮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度痔疮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行PPH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 目的探讨经肛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在重度痔疮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度痔疮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行PPH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重度痔疮治疗中经肛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痔疮 经肛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吻合术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马东 李洪胜 《大医生》 2018年第10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吻合术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Ⅰ、Ⅱ度直肠脱垂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观察组进行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吻合术。比较两... 目的探讨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吻合术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Ⅰ、Ⅱ度直肠脱垂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观察组进行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直肠脱垂疗效、疼痛的程度、生活质量的平均分值、手术的出血量、手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直肠脱垂患者行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吻合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减轻疼痛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手术的创伤更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吻合 直肠脱垂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行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5
4
作者 马娟 李卡 虞献敏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6年第8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痔上黏膜环行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经肛门吻合器 并发症发生率 外剥内扎术 肛肠外科 治疗方法 肛门部位 创面愈合 肛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 被引量:4
5
作者 车勇军 梁德森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2年第1期58-60,共3页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Stapled 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
关键词 经肛门吻合器 部分切除术 直肠前突 治疗 排便障碍 新术式 综合征 意大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Ⅳ度混合痔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毛志斌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17期2773-2774,共2页
目的探讨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治疗Ⅳ度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Ⅳ度混合痔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PPH治疗,观察组予以STARR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治疗Ⅳ度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Ⅳ度混合痔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PPH治疗,观察组予以STARR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HIF-1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记录并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3年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VEGF、HIF-1a、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VEGF、HIF-1a、MMP-9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干预后VEGF、HIF-1a、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H与STARR治疗Ⅳ度混合痔均有很好的近期临床疗效,但STARR治疗术后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治疗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张宝建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7期83-85,共3页
目的:探究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治疗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8月定兴长庚医院普外科收治的50例排便功能障碍型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传... 目的:探究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治疗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8月定兴长庚医院普外科收治的50例排便功能障碍型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黏膜柱状缝扎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出院时间及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理、社会心理、担忧、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社会心理、担忧、满意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且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治疗的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 排便障碍型便秘 传统黏膜柱状缝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吻合器痔切除术与传统痔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8
作者 王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4,共4页
探讨经肛门吻合器痔切除术与传统痔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120我院肛肠科所收治的120例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并开展两种手术方法,并对临床疗效实施对比。结果 观察组围术期指标较优,观察组术后48h疼痛评... 探讨经肛门吻合器痔切除术与传统痔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120我院肛肠科所收治的120例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并开展两种手术方法,并对临床疗效实施对比。结果 观察组围术期指标较优,观察组术后48h疼痛评分(1.36±0.27)分,创面愈合时间(5.63±1.25)d,并发症占比5.88%,与对照组相较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肛门吻合器痔切除术在痔疮患者治疗中具有确切疗效,能够减少术后疼痛,加快恢复速度,规避并发症的危害性,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门吻合器痔切除术 传统痔切除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吻合术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分析
9
作者 甘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9期00102-00103,共2页
探讨直肠脱垂患者使用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吻合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100例直肠脱垂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法来进行分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研究组使用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吻合手术... 探讨直肠脱垂患者使用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吻合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100例直肠脱垂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法来进行分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研究组使用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吻合手术。结果 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中给予直肠脱垂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使用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吻合术可以获得更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同时手术创伤小,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吻合 直肠脱垂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在低位直肠良性肿瘤患者的应用
10
作者 孙会群 马熙 高星 《江苏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702-706,共5页
目的观察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在低位直肠良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6例低位直肠良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接受STARR,43例)和对照组(接受常规经肛门肿物切除术,43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1、3和7d的VAS疼痛评分,术... 目的观察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在低位直肠良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6例低位直肠良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接受STARR,43例)和对照组(接受常规经肛门肿物切除术,43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1、3和7d的VAS疼痛评分,术后3、7和14d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肛门直肠血流参数和肛门功能。记录两组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以及血清IL-6、超敏CRP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肛周经皮氧分压、血管血流速度、血流量、肛管舒张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和肛管静息压高于对照组,肛管高压带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位直肠良性肿瘤患者行STARR有助于肛门功能恢复,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 直肠良性肿瘤 肛门功能
原文传递
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刘丹璐 冯雪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5期62-65,共4页
目的分析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68例直肠黏膜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34例,常规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和观察组(3... 目的分析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68例直肠黏膜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34例,常规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和观察组(34例,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长、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吻合口缝合次数少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2 h及3 d、7 d,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β-内啡肽(β-EP)、神经肽Y(NPY)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肛管最大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直肠最大静息压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患者可取得理想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黏膜脱垂 常规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Ⅱ~Ⅲ度痔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的列线图分析
12
作者 吴重福 甘圣红 +2 位作者 李锋 马敏 肖海涛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24年第6期399-404,共6页
[目的]探讨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Ⅱ~Ⅲ度痔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的列线图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Ⅱ~Ⅲ度痔病患者的病例资料。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Milligan-Morgan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Ⅱ~Ⅲ度痔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的列线图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Ⅱ~Ⅲ度痔病患者的病例资料。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Milligan-Morgan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术前、术后肛门功能评分并采用随机行走模型进行评价复发情况,并通过列线图预测模型对痔病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分VAS、第1次排便疼痛持续时间、水肿时间、带血时间、术后3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术前相比,2组患者术后14 d的稀便、排气、需要衬垫、生活方式改变、Wexner总评分均明显增加,观察组患者术后14 d的肛门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遗传、便秘、辛辣饮食、长时间坐姿和手术方式是痔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患者痔病复发的准确度较高。[结论]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可有效提高痔病疗效,降低术后复发率,维持肛门功能,保证肛门精细控便能力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 临床疗效 复发 列线图
原文传递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与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Ⅳ度混合痔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64
13
作者 沈凯 王畅 +3 位作者 高志冬 姜可伟 王有利 叶颖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65-1169,共5页
目的研究对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与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治疗Ⅳ度混合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确诊并首次接受手术治疗的Ⅳ度混... 目的研究对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与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治疗Ⅳ度混合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确诊并首次接受手术治疗的Ⅳ度混合痔患者病例资料。排除合并其他肛肠疾病、急诊手术、有炎性肠病、肿瘤或其他外科手术禁忌证、以及临床病例资料不全者后,共263例Ⅳ度混合痔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其中接受PPH手术治疗129例(PPH组),接受STARR手术治疗134例(STARR组)。PPH组于齿状线上方约4 cm处2-0滑线螺旋式缝合直肠黏膜一圈,置入PPH吻合器,收紧荷包,持续牵引下旋紧、激发吻合器,切除脱垂黏膜及黏膜下层;STARR组于直肠前壁黏膜缝合3~5针,保护直肠后壁黏膜,插入PPH吻合器,将缝线自吻合器两侧孔勾出并保持牵引,根据疾病情况适当牵引缝线,旋紧、激发吻合器,切除直肠前壁黏膜,剪开吻合口两端钉合连接处,同法切除直肠后壁黏膜。对比两组患者的短期效果、手术安全性及预后情况。结果PPH组男性67例(51.9%),STARR组男性57例(42.5%),两组中位年龄分别为51.0(22.0,80.0)岁和49.0(24.0,74.0)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中出血、住院天数、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术后出血、术后感染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TARR组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均高于PPH组[(44.0±19.3)min比(26.3±8.5)min,t=9.701,P=0.001;(11047±473)元比(7674±309)元,t=32.82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TARR组术后发生1例直肠阴道瘘。全组中位随访40(33,52)个月,PPH组和STARR组分别有108例和114例完成随访,期间STARR组未出现复发,PPH组4例(3.7%)复发;STARR组3年疾病复发率为0,PPH组3年疾病复发率为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STARR手术治疗Ⅳ度痔可改善预后,但应注意防范严重临床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寿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 复发 并发症
原文传递
量体裁衣式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正国 杨光 +2 位作者 杨勇 李姗姗 梁春晖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2-344,共3页
目的评估量体裁衣式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TST STARR+)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4例行TST STARR+手术治疗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 目的评估量体裁衣式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TST STARR+)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4例行TST STARR+手术治疗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术前患者脱垂直肠长度1.5~5.0(平均3.7)cm。结果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TST STARR+手术,手术时间25~45(平均28)min,术中失血3~15(平均8.5)ml,术后住院时间6~10(平均7.8)d。无吻合口继发出血、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盆腔感染等重大手术并发症。术后有10例患者肛门失禁症状明显改善,Wexner肛门失禁评分由术前(14.1 ± 2.5)分降至术后(3.1 ± 1.6)分(P〈0.05);余4例患者评分无变化,症状未改善,也未加重。14例患者获得19~37(平均27.6)月的随访时间,术后直肠脱垂体征均消失,无脱垂复发病例。结论TST STARR+手术治疗轻度直肠脱垂安全、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疗效可靠,可以作为经会阴入路治疗轻度直肠脱垂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 直肠脱垂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治疗重度痔疮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勇杰 李斌 魏荣华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082-1084,共3页
目的评价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痔疮远期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125例重度痔疮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和观察组67例(吻合器经... 目的评价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痔疮远期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125例重度痔疮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和观察组67例(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术中情况、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对2组患者随访3 a,比较其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7 d出血、疼痛程度、肛门坠胀感及肛周水肿情况均优于术后1 d(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 d的疼痛程度显著强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1 d出血情况、肛门坠胀感及肛周水肿评分和术后7 d的出血情况、疼痛程度、肛门坠胀感及肛周水肿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各发生尿潴留2例、感染1例、出血1例,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a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和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均能有效治疗重度痔疮;尽管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及治疗费用高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但其远期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 重度痔疮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坤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第8期88-89,174,共3页
目的:观察与分析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肛肠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56例直肠前突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序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28例)与研究组(28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 目的:观察与分析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肛肠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56例直肠前突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序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28例)与研究组(28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经肛门直肠前突闭式修补术治疗,而研究组患者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治疗效果、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排便改善情况。结果:研究分析发现:①研究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96.43%(27/28)高于参照组67.86%(19/28),且组间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z=2.029,P=0.043);②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4%(2/28)低于参照组28.57%(8/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83,P=0.036);④研究组患者术后排便改善率100.00%(28/28)高于参照组78.57%(22/28),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67,P=0.031)。结论:对直肠前突患者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不但可以减少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还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 经肛门直肠前突闭式修补术 直肠前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排便障碍综合征32例的护理
17
作者 王文琳 孙珍儿 《护理与康复》 2013年第4期351-352,共2页
总结对32例排便障碍综合征患者实施改良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部分切除术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检查,做好肠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做好排便护理、疼痛护理,重视康复指导。32例患者经治疗及... 总结对32例排便障碍综合征患者实施改良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部分切除术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检查,做好肠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做好排便护理、疼痛护理,重视康复指导。32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有效28例,无效4例,未发生术后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便障碍综合征 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部分切除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吻合器痔切除围手术期不用抗生素对患者恢复的影响观察
18
作者 皮园园 何潜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2年第7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肛门吻合器痔切除围手术期不用抗生素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经肛门吻合器痔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各用一次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0.5g),观察组患者于术前... 目的:探讨经肛门吻合器痔切除围手术期不用抗生素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经肛门吻合器痔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各用一次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0.5g),观察组患者于术前、术中及术后均未使用任何抗生素药物,比较2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结果: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创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体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门吻合器痔切除围手术期不用抗生素具有一定可行性,与使用抗生素比较,患者创口感染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且对手术创口愈合无明显影响,表明手术期间不使用抗生素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门吻合器痔切除术 抗生素 创口感染 效果观察
原文传递
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永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3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TST STARR+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3—2020-03罗山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直肠黏膜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T组与d组,每组40例。d组实施双... 目的探讨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TST STARR+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3—2020-03罗山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直肠黏膜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T组与d组,每组40例。d组实施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dPPH),T组行TST STARR+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指标。术后第1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统计术后1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口缝合次数、切除标本容积均优于d组,术后第1天的VAS评分和术后1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d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T STARR+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患者,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与吻合口缝合次数,并具有术后疼痛程度轻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黏膜脱垂 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直肠闭式修补术联合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患者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玉奇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12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闭式修补术联合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ER)的随访研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20年1月ER患者93例,按手术方案分观察组(n=48)、对照组(n=45)。对照组行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观察组行经直肠闭式修补术+... 目的探讨经直肠闭式修补术联合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ER)的随访研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20年1月ER患者93例,按手术方案分观察组(n=48)、对照组(n=45)。对照组行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观察组行经直肠闭式修补术+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疼痛程度(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随访3个月,对比手术前后排便功能、直肠前突距离。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较对照组长(P <0.05);两组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观察组便秘Wexner评分、直肠前突距离小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17%(2/48)与对照组8.89%(4/4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直肠闭式修补术+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治疗ER能进一步改善排便功能及直肠前突症状,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直肠闭式修补术 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 直肠前突 便秘Wexner评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