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9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股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志永 褚庆福 +1 位作者 熊有莉 薛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75-375,共1页
关键词 经股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 麻醉处理 夹层动脉 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IPA喉罩在主动脉夹层经股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陈以建 刘怡 黄桂明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SLIPA喉罩在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与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主动脉夹层行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患者32例,随机把患者分为SLIPA喉罩组(S组)与气管插管组(C组),每组16例,分别记录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并记录拔... 目的:探讨SLIPA喉罩在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与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主动脉夹层行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患者32例,随机把患者分为SLIPA喉罩组(S组)与气管插管组(C组),每组16例,分别记录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并记录拔除SLIPA喉罩或气管导管后患者躁动、呛咳、咽痛、声音嘶哑和胃内容物的反流误吸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置入即刻、拔管(喉罩)后即刻HR明显快于诱导前(P<0.05或P<0.01),且C组明显快于S组(P<0.01);置入即刻、置入后5 min、拔管(喉罩)前即刻、拔管(喉罩)后即刻两组SBP,MAP明显高于诱导前,且C组明显高于S组(P<0.01)。S组苏醒期呛咳、躁动及术后咽喉不适例数明显少于C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反流误吸的发生。结论:与气管插管相比,SLIPA喉罩用于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入术中,患者应激反应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易维持患者循环功能稳定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IPA喉罩 气管插管 动脉夹层 腔内支架植入术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ockwave冲击波球囊与PTA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股浅动脉短段闭塞的疗效比较
3
作者 林昌俭 张济 +1 位作者 李光泽 俞慎林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308-311,共4页
目的 比较Shockwave冲击波球囊与经皮血管成形术(PTA)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股浅动脉短段闭塞的疗效。方法 选取股浅动脉短段闭塞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Shockwave组和PTA+支架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踝肱指数(ABI)、跛行距离、一期通畅率及... 目的 比较Shockwave冲击波球囊与经皮血管成形术(PTA)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股浅动脉短段闭塞的疗效。方法 选取股浅动脉短段闭塞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Shockwave组和PTA+支架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踝肱指数(ABI)、跛行距离、一期通畅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Shockwave组ABI、一期通畅率高于PTA+支架组(P<0.05);术后3、6个月,Shockwave组跛行距离大于PTA+支架组(P<0.05)。Shockwave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PTA+支架组(P<0.05)。结论 Shockwave冲击波球囊治疗股浅动脉短段闭塞比PTA联合支架置入术的术后一期通畅率更高,并发症更少,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ckwave冲击波球囊 PTA 支架置入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动脉短段闭塞 术后一期通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覆膜支架置入成功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假性动脉瘤出血一例
4
作者 余立钦 朱悦琦 +2 位作者 魏小二 王坚 王伟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5年第4期269-271,共3页
覆膜支架置入术是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法。本文报道一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十二指肠动脉残端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诊治经过。该患者因肝动脉的骨骼化、术区粘连固定等因素,肝动脉扭曲并失去柔韧性,导致常规的覆... 覆膜支架置入术是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法。本文报道一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十二指肠动脉残端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诊治经过。该患者因肝动脉的骨骼化、术区粘连固定等因素,肝动脉扭曲并失去柔韧性,导致常规的覆膜支架难以置入,我们使用新型Willis覆膜支架得以成功止血。术后5个月复查CT血管造影(CTA)显示支架在位且肝动脉血流通畅。我们总结认为,Willis覆膜支架置入术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可选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术后出血 动脉假性动脉 新型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血管炎症及心肺功能的改善作用
5
作者 陈保星 李会朋 +2 位作者 王国华 郭鹏威 张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5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D-二聚体(D-D)水平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3年2月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D-二聚体(D-D)水平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3年2月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采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的3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按照组间基线特征匹配原则,将采用药物治疗3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均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真、假腔最大直径,心、肺功能、血清TLR4、NF-κB、MMP-9、D-D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随访12个月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的真腔最大直径增大,观察组患者真腔最大直径较对照组更大;两组患者假腔最大直径均减小,观察组患者假腔最大直径较对照组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较治疗前的每搏心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氧合指数、肺泡动脉氧分压差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保守药物治疗比较,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的效果和预后均较好,可能与该手段可下调患者血清TLR4、NF-κB、MMP-9、D-D水平,减轻血管炎症,改善凝血功能,并可扩大真腔最大直径,减小假腔最大直径,改善心、肺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夹层 支架腔内隔绝术 血管炎症 心肺功能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支架介入术与药物保守治疗Stand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比较
6
作者 陈闻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63-066,共4页
评估覆膜支架介入手术和药物保守疗法应用于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的作用和成效。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我院开展治疗的20例StaM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使用了电脑随机数列方式将样本划分... 评估覆膜支架介入手术和药物保守疗法应用于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的作用和成效。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我院开展治疗的20例StaM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使用了电脑随机数列方式将样本划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0人。而参照组接受药物保守疗方案。观察组采用覆膜支架介入术治疗方案。对比两组取得的治疗效果、炎症因子表现水平、肝肾功能表现情况。结果 研究组住院死亡和再次介入治疗人数为0和1人,低于参照组住院死亡和再次介入治疗人数的1人和4人,(P<0.05)。研究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小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肝肾功能指标表现水平小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于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采用覆膜支架介入手术有着良好的治疗成效,能够减少患者再次接受治疗的比例,减少手术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增强病人的生存率,有利于提升肝肾功能和疾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介入术 药物治疗 STANDFORD B型 动脉夹层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后输注法莫替丁致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7
作者 李鹏萍 孙玉莲 王虹丹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5年第2期133-136,共4页
本文总结1例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后输注法莫替丁致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经验。急救护理措施包括:启动低血压应急预案、识别低血压原因、启动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加强病情观察、开展心理护理等。经过医护一体有序地抢救和护理,患者意... 本文总结1例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后输注法莫替丁致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经验。急救护理措施包括:启动低血压应急预案、识别低血压原因、启动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加强病情观察、开展心理护理等。经过医护一体有序地抢救和护理,患者意识恢复,顺利脱机,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休克 急救护理 低血压 法莫替丁 动脉支架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肝肾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8
作者 王鹏飞 陈宁 +3 位作者 马培尧 孔深柯 王鑫 曹占伟 《临床研究》 2025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将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1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接受药物保...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将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1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接受药物保守治疗)和研究组(55例,采用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肝肾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相关指标,以及两组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酐(Cr)指标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干扰素-γ(IFN-γ)、C-反应蛋白(CRP)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再次手术或介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可对肝肾功能起到改善作用,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腔内修复术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肝肾功能 炎症因子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覆膜支架技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观察
9
作者 张慧敏 王丹凤 史晓宁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4期7-9,64,共4页
目的观察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覆膜支架技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手术方案不同将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进行治疗的68例A型A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覆膜支架技术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覆膜支架技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手术方案不同将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进行治疗的68例A型A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覆膜支架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象鼻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指标,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浆输注量、24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术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升主动脉最大径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关胸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LVEF、LVEDd、LVESd、升主动脉最大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覆膜支架技术与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象鼻支架植入术均为治疗A型AD有效术式,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与生活质量,但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覆膜支架技术治疗手术时间及体外循环时间短、血浆输注量少,可简化手术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主动脉夹层 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支架技术 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象鼻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腔内裸支架与Viabahn覆膜支架植入治疗长段股浅动脉闭塞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田轩 刘建龙 +4 位作者 贾伟 蒋鹏 程志远 张蕴鑫 田晨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76-78,共3页
目的观察动脉腔内裸支架及Viabahn覆膜支架植入治疗长段股浅动脉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长段股浅动脉闭塞患者33例,均进行腔内治疗,28例开通股浅动脉,其中采用裸支架植入22例、采用Viabahn覆膜支架植入6例。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28例开... 目的观察动脉腔内裸支架及Viabahn覆膜支架植入治疗长段股浅动脉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长段股浅动脉闭塞患者33例,均进行腔内治疗,28例开通股浅动脉,其中采用裸支架植入22例、采用Viabahn覆膜支架植入6例。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28例开通股浅动脉者术前及术后2天下肢动脉压力,计算并比较踝肱指数(ABI);检测跛行距离;术后1年行下肢动脉CTA检查,检测闭塞股浅动脉通畅情况。结果 28例开通股浅动脉患者术后即刻DSA检查显示动脉血流均通畅,残留狭窄<30%;术后2天ABI为0.95±0.10,明显高于术前的0.51±0.08(P<0.05);术后2天跛行距离为(703.6±228.5)m,明显高于术前的(205.4±101.2)m,P<0.05;裸支架植入者、Viabahn覆膜支架植入者术后ABI、跛行距离较术前均增加(P均<0.05),但二者术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1年CTA检查显示,裸支架植入者股浅动脉通畅率为72.7%(16/22),Viabahn覆膜支架植入者通畅率为100%,两者比较P<0.05。结论动脉腔内裸支架及Viabahn覆膜支架植入治疗长段股浅动脉闭塞近期效果均较好,但Viabahn覆膜支架植入术后1年血管通畅率好于裸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 支架 Viabahn支架 踝肱指数 跛行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y适应模式用于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田素红 李素新 +2 位作者 董丽红 陈俊卯 于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ROY适应模式 动脉夹层 支架置入术 患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敬杰 王晓玉 史云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4期60-63,共4页
目的:探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应用腹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河南省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68例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研究组加用腹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 目的:探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应用腹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河南省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68例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研究组加用腹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比较两组肝、肾功能、血清炎症介质水平、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胱抑素C(Cys C)、肌酐(Cr)及尿素氮(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术后AST、ALT、Cys C、Cr及BUN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的AST、ALT、Cys C、Cr及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g(INF-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术后各指标低于术前(P<0.05);但对照组手术前后IL-1β、TNF-α、INF-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介入手术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P选择素(CD62p)、膜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1(PAC-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假腔最大直径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真腔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肝、肾功能,降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缓解患者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及再次介入手术发生风险,抑制术后炎症反应,促进病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夹层动脉 支架腔内修复 保守治疗 生活质量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春洁 苏玉英 +2 位作者 张晓妍 张欣梅 卢慧娟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8年第1期238-239,共2页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Ⅲ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Ⅲ型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病人4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整体护理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情况...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Ⅲ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Ⅲ型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病人4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整体护理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例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积极配合医师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整体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手术的安全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夹层 支架 围手术期 护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凝血酶对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入术中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丹枫 董全玲 潘侠 《临床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讨抗凝血酶对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人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40例行覆膜支架置入术的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分为抗凝血酶组和对照组。抗凝血酶组于肝素化前和后24h静注3000U抗凝血酶,对照组为... 目的探讨抗凝血酶对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人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40例行覆膜支架置入术的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分为抗凝血酶组和对照组。抗凝血酶组于肝素化前和后24h静注3000U抗凝血酶,对照组为空白对照。丽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即刻、1d和2d检测血小板计数(PLC)、血浆抗凝血酶Ⅲ浓度(AT-Ⅲ)、凝血酶原时间国际化标准比值(PT—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DD)。结果AT-Ⅲ浓度术前两组均低于正常值,而术后抗凝血酶组AT-Ⅲ浓度显著升高,对照组无明显改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FIB和DD均高于正常值,而两组术后FIB、DD、PLC和Am均逐渐升高,但抗凝血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F仅在抗凝血酶组升高。结论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人术患者凝血与纤溶功能持续激活,机体处于高凝状态,而抗凝血酶能减轻机体的这种状态,对预防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 支架置入术 抗凝血酶 纤维蛋白溶解 液凝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abahn覆膜支架与裸支架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许恒 王兵 +3 位作者 吴斐 卢维龙 王梦宇 潘锦轩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9年第2期162-167,共6页
目的分析Viabahn覆膜支架与裸支架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17-01采用腔内手术治疗的75例(75条患肢)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Viabahn覆膜支架治疗组患者35例,裸支架治疗组患者40例,比较... 目的分析Viabahn覆膜支架与裸支架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17-01采用腔内手术治疗的75例(75条患肢)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Viabahn覆膜支架治疗组患者35例,裸支架治疗组患者4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并分析影响一期通畅率的因素。结果 75例患者(75条患肢)手术均获得成功,随访时间24个月。Viabahn支架组术后3、6、12、24个月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7. 14%、91. 43%、80. 00%、68. 57%,二期通畅率分别为100. 00%、97. 14%、91. 43%、85. 71%;裸支架组术后3、6、12、24个月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0. 00%、75. 00%、52. 50%、42. 50%,二期通畅率分别为97. 50%、92. 50%、87. 50%、80. 00%。Log-rank检验提示两组一期通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318,P=0. 021),二期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536,P=0. 464)。吸烟、高血脂、糖尿病是影响一期通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07、0. 003、0. 063)。结论 Viabahn覆膜支架相较裸支架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更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 Viabahn支架 金属裸支架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注射毒品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9例 被引量:11
16
作者 颜海燕 孙建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注射毒品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的可行性、安全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例注射毒品所致股动脉PSA患者临床资料,病变位于股总动脉6例,股浅动脉3例,均... 目的初步探讨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注射毒品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的可行性、安全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例注射毒品所致股动脉PSA患者临床资料,病变位于股总动脉6例,股浅动脉3例,均接受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记录术中造影表现、植入支架尺寸和支架植入后即刻造影结果。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症状改善、瘤腔修复效果及内漏、支架感染、支架内狭窄及断裂情况。支架植入前后均作抗感染治疗,术后对腹股沟区软组织感染区作清创及(或)引流术。结果 9例患者均成功植入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技术均获成功,无死亡。所有患者术后即刻造影提示瘤腔完全修复,载瘤动脉远端通畅,无内漏发生。术后6、12个月随访时,所有患者均保肢成功,未出现间歇性跛行及肌肉萎缩、乏力。CTA复查显示无内漏,无支架感染、断裂及支架内狭窄发生。结论在充分抗感染及局部清创引流条件下,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能迅速覆盖PSA瘤腔破口,挽救患者生命,其较好的柔顺性、贴附性和通过性减少了术后间歇性跛行及支架断裂、支架内狭窄发生率,有望成为注射毒品所致股动脉PSA患者血管重建方法之一。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毒品所致假性动脉瘤:Viabahn^TM支架 腔内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联合腔内反向髂内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彭 郭曦 +6 位作者 黄小勇 李铁铮 韩晓峰 刘光锐 薛玉国 蒲俊舟 黄连军 《中国医药》 2014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联合反向髂内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自2013年4-6月,于北京安贞医院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联合反向髂内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共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7、66、65岁,采用双...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联合反向髂内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自2013年4-6月,于北京安贞医院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联合反向髂内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共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7、66、65岁,采用双侧切开暴露股动脉,对侧送导丝置入转流侧髂内动脉内保留,依次送入腹主动脉支架主体、髂分支及转流支架并分别完全释放.结果 腹主动脉支架选择ENDURANT(Medtronic,美国)或EXCLUDER(GORE,美国)的2例患者转流支架内可见造影剂充盈,转流侧髂内动脉及其分支显影良好,另1例腹主动脉支架选择Zenith(COOK,美国)的患者自转流支架开口处闭塞.术后1个月CT血管造影显示所有患者未出现支架内漏和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腹主动脉瘤累及双侧髂动脉需行腔内修复术并覆盖双侧髂内动脉患者,同时并行反向髂内动脉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能够保护单侧髂内动脉,但还需进一步扩大病例数以分析影响转流支架通畅的因素,并进行长期随访观察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 腔内修复术 反向腔内支架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对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18
作者 卫紫琼 贾静静 王红雷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295-1299,共5页
目的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等... 目的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TBA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0月31日。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应用Stata 16.0和RevMan 5.4软件对各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RCTs进行Meta分析,包括1114例TBAD患者,其中575例接受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Meta分析结果显示,接受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的试验组在生存率(OR=6.51,95%CI:3.50~12.11,P<0.01),再次手术或介入率(OR=0.33,95%CI:0.21~0.52,P<0.0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D=-23.02 U/L,95%CI:-25.01~-21.03,P<0.01)、丙氨酸氨基转氨酶(MD=-14.28 U/L,95%CI:-15.58~-12.99,P<0.01)、血尿素氮(MD=-1.35 mmol/L,95%CI:-1.63~-1.06,P<0.01)和肌酐(MD=-23.43 mmol/L,95%CI:-26.30~-20.57,P<0.01)等肝肾功能指标上较对照组均显著改善。试验组TBAD患者内漏(OR=6.11,95%CI:0.73~51.34,P=0.10)和血管梗塞(OR=3.00,95%CI:0.31~29.16,P=0.34)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脑梗塞(OR=0.14,95%CI:0.03~0.65,P=0.01)、肝肾功能障碍(OR=0.22,95%CI:0.07~0.74,P=0.01)和总并发症发生率(OR=0.30,95%CI:0.17~0.54,P<0.01)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可有效改善TBAD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再次手术或介入率,在整体并发症上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在具体并发症方面尚需更多高质量文献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 支架腔内修复术 有效性 安全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BakeyⅢ型夹层主动脉瘤覆膜支架置入术后住院期间死亡六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盖鲁粤 金琴花 +1 位作者 郭伟 李丽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年第5期337-338,共2页
关键词 DEBAKEY 夹层主动脉 住院期间 置入术 支架 Ⅲ型 动脉腔内隔绝术 动脉夹层 肠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abahn覆膜支架在复杂股浅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志勇 周栋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第10期792-796,共5页
随着新器械、新技术不断涌现和临床医师的不懈努力,股动脉闭塞性病变的治疗方法在不断进步,并逐渐朝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方向发展。短段股动脉病变一般行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或PTA加裸支架植入术,效果可靠。长段复杂的股浅动脉病... 随着新器械、新技术不断涌现和临床医师的不懈努力,股动脉闭塞性病变的治疗方法在不断进步,并逐渐朝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方向发展。短段股动脉病变一般行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或PTA加裸支架植入术,效果可靠。长段复杂的股浅动脉病变,传统的膝上股股转流术是公认的治疗方式。新型Viabahn覆膜支架的出现使得"腔内转流"成为了可能,它治疗复杂股浅动脉病变较传统治疗优势显著,通畅率满意,并可达到与人工血管旁路术相媲美的临床效果,本文综述了此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动脉闭塞性疾病 Viabahn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