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肺温度稀释法在肝及其与肾、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围术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鸿飞 徐世元 +3 位作者 许平 梁启波 张新建 周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640-642,共3页
目的:观察经肺温度稀释法(PiCCO技术)在肝及其与肾、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情况,并与改良式肺动脉漂浮导管(CCO导管)比较反映心脏前负荷参数的有效性。方法:对2例实施肝移植,1例实施肝脏、胰腺、十二指肠移植术,1例实施... 目的:观察经肺温度稀释法(PiCCO技术)在肝及其与肾、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情况,并与改良式肺动脉漂浮导管(CCO导管)比较反映心脏前负荷参数的有效性。方法:对2例实施肝移植,1例实施肝脏、胰腺、十二指肠移植术,1例实施肝肾联合移植术的患者进行研究,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2~48岁,ASAⅢ~Ⅳ级。无PiCCO及CCO导管置入禁忌证。静脉注射咪唑安定、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胺后经鼻气管插管。于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切皮、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前期、新肝期、术毕及术后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时,通过温度稀释法同时测定PiCCO与CCO系列参数。结果:共测得数据135组,其中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与每搏量指数正相关(r=0.77,P<0.001),肺动脉阻塞压与GEDI相关(r=0.44,P<0.05),中心静脉压与GEDI不相关(r=0.24,P>0.05);两种方法心输出量指数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VI与GEDI之间Pearson相关系数为r=0.77(P<0.001)。结论:在上腹部单或多器官移植围术期应用PiCCO技术可准确测量心输出量,其所测量的全心舒张末期容积与胸腔内血容积较CVP更能反映心脏前负荷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经肺温度稀释法 心脏前负荷 胸腔内血容积 中心静脉压 动脉阻塞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例危重病人行经肺温度稀释法监测的护理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军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7年第11期2943-2944,共2页
[目的]探讨经肺温度稀释法(PiCCO)与肺动脉热稀释法(Swan-Ganz)的相关性。[方法]对24例危重病人同时行Swan-Ganz、PiCCO连续监测,并记录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心排血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PiCCO监护仪还可监测胸腔内血容量(... [目的]探讨经肺温度稀释法(PiCCO)与肺动脉热稀释法(Swan-Ganz)的相关性。[方法]对24例危重病人同时行Swan-Ganz、PiCCO连续监测,并记录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心排血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PiCCO监护仪还可监测胸腔内血容量(ITBV)和血管外肺水(EVLW)。于同一时间点采集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两种监测技术的相关性。[结果]相关分析显示,心排血指数PiCCO与Swan-Ganz相关系数为0.885(P<0.05)。应用PiCCO技术可准确测量心排出量,其所测量的全心舒张末期容积与胸腔内血容积较中心静脉压(CVP)更能反映心脏前负荷变化。[结论]PiCCO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作为危重病人可靠的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监测 经肺温度稀释法 动脉热稀释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患者经肺温度稀释法监测的护理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军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21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经肺温度稀释法(PiCCO)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危重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4例危重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加强管理监测,积极防治并发症。结果21例病情明显好转,护理效果满意,未发生并发症,住院5~38(16.0±12.5)d好转出院。3例死亡... 目的探讨经肺温度稀释法(PiCCO)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危重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4例危重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加强管理监测,积极防治并发症。结果21例病情明显好转,护理效果满意,未发生并发症,住院5~38(16.0±12.5)d好转出院。3例死亡,其中1例因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并发严重心力衰竭死亡;2例患者因严重感染并发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PiCCO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作为危重患者可靠的监测手段,在监测期间应严密观察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并积极防治相关并发症,以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经肺温度稀释法 血流动力学监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内血容积和全心舒张末期容积监测肝移植术患者心脏前负荷的准确性 被引量:7
4
作者 张鸿飞 徐世元 +4 位作者 叶小平 周健 梁启波 许平 张新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77-1579,共3页
目的评价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和胸腔内血容积(ITBVTPTD)在肝移植术围术期的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择期肝移植术患者8例,年龄42~50岁,ASAⅢ~Ⅳ级。经股动脉及颈内静脉分别置入PiCCOplus热稀释导管和CCO导管,监测GEDV、ITBV及每搏输出... 目的评价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和胸腔内血容积(ITBVTPTD)在肝移植术围术期的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择期肝移植术患者8例,年龄42~50岁,ASAⅢ~Ⅳ级。经股动脉及颈内静脉分别置入PiCCOplus热稀释导管和CCO导管,监测GEDV、ITBV及每搏输出量(SVPAC,经CCO肺动脉导管测得)、肺动脉阻塞压(PAOP)、中心静脉压(CVP)等参数。于麻醉诱导前(T0)、无肝期前10min(T1)、无肝期10min(T2)、新肝期10min(T3)及术毕(T4)采集数据。结果与T0、T1、T3及T4相比,T2时点GEDV与ITBV均明显降低(P<0.05);与T0及T1相比,T2时点SVPAC显著降低(P<0.05)。GEDV、ITBV与SV正相关(P<0.01),PAOP、CVP与SV不相关。PAOP、CVP与GEDV、ITBV不相关。结论 GEDV与ITBV较PAOP、CVP能更准确反映心脏前负荷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术 经肺温度稀释法 前负荷 胸腔内血容积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原位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鸿飞 徐世元 +3 位作者 许平 梁启波 周健 张新建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4-366,共3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原位肝-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术(SLPT)围麻醉期管理。方法1例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中监测心输出量(COTP,经肺温度稀释法测定;COPA,CCO热稀释法测定)、肺动脉嵌压(PAOP)、胸腔内血容积(ITBV)、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原位肝-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术(SLPT)围麻醉期管理。方法1例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中监测心输出量(COTP,经肺温度稀释法测定;COPA,CCO热稀释法测定)、肺动脉嵌压(PAOP)、胸腔内血容积(ITBV)、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血管外肺水、每搏输出量(SV)、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CVP)、血气、电解质、凝血功能等。结果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大,ITBV,GEDV明显下降;术中不定时行呼吸末正压控制呼吸,必要时辅助小潮气量快频率通气;移植期间GEDV,ITBV与SV变化趋势相同,CVP,PCWP与SV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距;转流期间COTP与COPA存在一定差距。结论SLPT围麻醉期管理与监测非常重要;PiCCO有助于及时准确发现围麻醉期心脏前负荷、血容量、肺通透性指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术 麻醉 经肺温度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用于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的护理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彩花 张娓 郭丽萍 《中国乡村医药》 2010年第5期74-74,共1页
复苏补液是烧伤早期防治休克的关键环节和首位措施。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是将经肺温度稀释法与动脉波动曲线分析技术相结合,在全面反映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心脏舒缩功能变化的同时,
关键词 连续心排血量 大面积烧伤 休克期 脉搏 经肺温度稀释法 血流动力学参数 护理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监测方式对严重脓毒血症早期液体复苏相关生化指标影响的检验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娄侠儒 吴翔 +1 位作者 黄响玲 陶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肺温度稀释法(PICCO)监测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LR)与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在严重脓毒血症早期液体复苏中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 目的探讨经肺温度稀释法(PICCO)监测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LR)与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在严重脓毒血症早期液体复苏中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PICCO监测联合PLR,对照组采用CVP监测。比较两组治疗6、24、48、72h血浆钠尿肽(BNP)和血乳酸(LAC)水平变化及血管活性药物停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死亡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24、48、72h血浆BNP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4、48、72h血浆LAC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管药物停用时间快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MODS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监测联合PLR在严重脓毒血症早期液体复苏疗效优于CVP监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肺温度稀释法 抬腿试验 中心静脉压 严重脓毒血症 早期液体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