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2篇文章
< 1 2 1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加辅助孔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1
作者 祁艳燕 郭慧明 +4 位作者 金钰铌 廖娅彤 何钧翰 邓浪萍 陈仕璞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5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增加辅助孔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安全性。方法: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3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8例行增加辅助孔的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目的:探讨增加辅助孔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安全性。方法: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3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8例行增加辅助孔的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单孔组),67例行传统腹腔镜手术(多孔组)。比较两组的术中及术后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单孔组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短于多孔组[(102.21±21.01)min vs (119.39±43.91)min,(4.08±1.06)d vs (5.14±1.69)d],术后6h及12h VAS评分低于多孔组[(6.76±0.95)分vs (7.36±0.89)分,(5.27±0.97)分vs (5.82±1.01)分],切口满意度CS评分均高于多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降低幅度、术中术后输血率、术后第一天引流量、术后通气时间、术后发热、切口延迟愈合率比较,差异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加辅助孔的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行,该术式具有良好的器械操控性,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长,易于初学者掌握,避免旋切肌瘤导致的肌瘤播散同时还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经脐单孔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分析
2
作者 赵伟丹 郭秋芬 +1 位作者 王静 王荣俊 《浙江创伤外科》 2025年第1期124-126,共3页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对比传统3~4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抽样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本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共100例,根据手术方案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3~4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50例则采...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对比传统3~4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抽样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本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共100例,根据手术方案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3~4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50例则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切口美观性满意度。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术后即刻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更低,术后切口美观性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多孔术式相比可有效缩短术后住院时间,缓解早期疼痛症状,并有助于提高手术切口美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多孔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肌瘤残留情况的影响
3
作者 王娜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9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肌瘤残留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常规三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肌瘤残留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常规三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观察组(25例,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观察组的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及缓激肽(BK)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肌瘤残留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 子宫肌瘤 肌瘤残留率 疼痛 卵巢储备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4
作者 郭子楠 王艳虹 《临床研究》 2024年第7期61-64,共4页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SPLM)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U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濮阳油田总医院收治的60例UF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成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开腹...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SPLM)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U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濮阳油田总医院收治的60例UF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成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研究组给予SPLM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性激素水平、生活能力、月经量、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首次肛门排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1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_(2))、促黄体素(LH)水平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月经量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与对照组(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F患者采用SPLM、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均会减少月经量,安全性较高,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SPLM治疗手术时间较长,但会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性激素水平及生活能力,缓解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 子宫肌瘤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5
作者 胡苏婉 周金金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3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SPLM)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SPLM)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经脐SPLM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卵巢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术后1、2 d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窦卵泡计数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经脐SPLM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较好,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腹壁切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并发症及盆底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雪冰 丁丹丹 +1 位作者 刘亚杰 李刚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MTSLM)对子宫肌瘤(UM)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并发症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开封市妇产医院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26例UM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MTSLM组63例和传统... 目的:探讨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MTSLM)对子宫肌瘤(UM)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并发症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开封市妇产医院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26例UM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MTSLM组63例和传统三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TTLM)组63例。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和术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雌二醇(E_(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和窦卵泡数量(AFC)测定值;比较两组治疗后盆底功能障碍、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1年病情复发率。结果:MTSLM组UM患者手术时间较TTLM组延长,术中出血量增多,术后1d、3d VAS评分和住院时间降低(P<0.05);两组术后E_(2)、LH、FSH、AMH水平和AFC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SLM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为6.34%,低于TTLM组的19.05%(P<0.05);MTSLM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与TTLM组的11.11%无显著差异(P>0.05);MTSLM组复发率为4.76%,与TTLM组的11.11%无显著差异。结论: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有效保护子宫肌瘤患者盆底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不会对卵巢储备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剔除 传统三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 子宫肌瘤 卵巢储备功能 并发症 盆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方 段丽君 +1 位作者 夏良斌 毛峥嵘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7月至2022年12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单孔组)44例,行传统三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7月至2022年12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单孔组)44例,行传统三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49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评分等。结果9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术中增加辅助孔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切口愈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2例为后壁下段肌瘤,持针器难以到达而致缝合困难,术中增加1个穿刺孔便于缝合。两组均无中转开腹发生,亦无切口出血、感染、切口疝、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单孔组2例出现切口延期愈合。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达到传统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同样的效果及安全性,同时具有标本取出方便、切口美观、创伤小等优点,更符合快速康复的理念,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经脐单孔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合芳 董一善 戚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4期43-46,共4页
目的评估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75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组(38例,行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脐部自制Port及左下腹0.5 cm预置引流... 目的评估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75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组(38例,行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脐部自制Port及左下腹0.5 cm预置引流孔)、传统多孔腹腔镜组(37例,行传统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组与传统多孔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76.26±22.10)min VS(83.24±22.21)min,P=0.177]及术中出血量[(55.52±32.85)ml VS(63.51±27.71)ml,P=0.2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组与传统多孔腹腔镜组的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48.42±19.16)h VS(64.72±21.87)h,P=0.001]及术后住院时间[(4.18±1.01)d VS(5.08±1.08)d,P=0.000]比较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组更短,抗生素使用率[31.58%(12/38)VS 54.05%(20/37),P=0.049]及住院费用[(14.02±2.2)千元VS(15.73±2.8)千元,P=0.004]比较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组更低(P<0.05)。结论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兼顾无瘤化操作及更微创的手术效果,通过改良手术步骤,使其手术难度与传统多孔腹腔镜相比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 传统多孔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生长因子水平及卵巢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李晨 武春艳 +1 位作者 何苗 任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9期91-94,共4页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生长因子水平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择取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生长因子水平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择取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出院时,观察组的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的抗苗勒管激素(AMH)、雌二醇(E_(2))水平高于对照组,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子宫肌瘤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有效降低对机体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保护卵巢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 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被引量:42
10
作者 王晓樱 李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19-92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12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113例资料,其中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组60例(脐部2~2.5 cm切口置入自制入路平台和2个trocar,左下腹置入5 mm trocar... 目的探讨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12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113例资料,其中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组60例(脐部2~2.5 cm切口置入自制入路平台和2个trocar,左下腹置入5 mm trocar和弯分离钳),常规三孔腹腔镜组53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即刻和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等指标。结果与三孔组相比,改良经脐单孔组手术时间短[(72.0±26.0)min vs.(92.5±27.5)min,t=-4.007,P=0.000],术中出血少[(36.2±21.9)ml vs.(69.6±35.6)ml,t=-6.092,P=0.000],术后24 h引流少[(92.0±60.7)ml vs.(115.3±53.4)ml,t=-2.152,P=0.034],2组术后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使用肌瘤粉碎器,同时克服单孔腹腔镜操作局限性,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孔腹腔镜 腹腔镜 子宫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布托啡诺镇痛效果及对患者氧合指数、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罗力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2452-2456,2462,共6页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用于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后镇痛效果及对患者氧合指数、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142例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71例,207个肌瘤)和对照...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用于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后镇痛效果及对患者氧合指数、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142例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71例,207个肌瘤)和对照组(71例,221个肌瘤),术后观察组采用布托啡诺+舒芬太尼镇痛,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镇痛。比较两组术后2h、4h、12h、48h时疼痛数字表(NRS)得分、氧合指数(PaO_(2)/FiO_(2))、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后48h内的镇痛剂用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术后12h、48h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皮质醇(Cor)、β-内啡肽(β-EP)水平,记录两组术后镇痛泵使用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h、4h、12h NRS得分、RR、HR、MAP均低于对照组,PaO_(2)/FiO_(2)高于对照组,术后48h内镇痛剂用量(73.9±10.5ml)、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8.4±2.2次)均少于对照组(85.2±12.4ml、10.3±3.9次)(均P<0.05);两组术后48h时的NRS得分、PaO_(2)/FiO_(2)、RR、HR、MAP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2h的AngⅡ(304.51±16.49 ng/L)、Cor(302.32±35.69μg/L)、β-EP(37.22±9.77μ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322.25±18.98 ng/L、345.75±48.28μg/L、46.26±10.14μg/L)(均P<0.05),术后48h两组各指标无差异(P>0.05);观察组镇痛泵使用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6%)低于对照组(16.9%)(P<0.05)。结论:布托啡诺用于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镇痛效果提高,可有效减少术后强阿片类药物用量及相关不良反应,对减缓术后患者应激反应有积极作用,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后镇痛 布托啡诺 氧合指数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客家地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戴仕芬 谢玉珍 +1 位作者 何珊 陈秋燕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66例为有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66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取出时间、出血量、手术总时间、术后排...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66例为有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66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取出时间、出血量、手术总时间、术后排气情况、住院时间、患者对切口满意情况等。结果:究组的肌瘤取出时间短于对照组,同时,手术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亦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血红蛋白、术后Hb下降幅度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但可以缩短标本取出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加快肛门排气,还可达到术后无瘢痕状态,达到美观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孔腹腔镜 子宫肌瘤 剔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肌瘤残留情况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炳秀 孙亚男 杜建英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3期179-181,共3页
目的比较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MPLM)与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SPLM)对患者肌瘤残留情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威海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80例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SM)的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比较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MPLM)与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SPLM)对患者肌瘤残留情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威海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80例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SM)的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MPLM组38例和SPLM组42例。MPLM组患者接受MPLM治疗,SPLM组患者接受SPLM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肌瘤残留情况、子宫肌瘤复发率。结果SPLM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MPL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和术后72 h,SPLM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MPL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SPLM组肌瘤残留率低于MPL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SPLM组患者的子宫肌瘤复发率低于MPL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盆腔粘连、尿潴留和局部血肿等症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LM相比于MPLM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改善术后肌瘤残留率和预后情况,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 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 后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学习曲线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芳 张莉亚 +5 位作者 梁涛 张玲 张亭亭 潘俊杰 陶敏 王永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8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入路平台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single-port laparoscopic myomectomy,SPLM)的学习曲线,评估手术例数(x)与累积求和分析法(y)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单一术者陆续实... 目的探讨单孔入路平台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single-port laparoscopic myomectomy,SPLM)的学习曲线,评估手术例数(x)与累积求和分析法(y)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单一术者陆续实施53例SPLM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累积求和分析法计算手术时间(a1)、术中出血量(a2)、术后并发症(a3)的累积求和值(Σ),即为每一台手术的量化值:a1+a2+a3=Σ。以Σ为基础,通过绘制学习曲线并且进行多项式曲线拟合:y=-0.0151x^(2)+0.8806x+0.008,R^(2)(决定系数)=0.9705,若曲线斜率(k)由正值转为负值时,表明跨越学习曲线和拟合曲线公式。结果53例患者均顺利进行SPLM手术,无开腹切除或添加辅助孔的患者。手术时间75~209min,术中出血量158~330ml,术后并发症有5例。对拟合函数y求导y′=-0.0085x2+0.0446x+0.0328,每一台手术的k值对应拟合函数的导数值,第29例患者手术后,曲线k值为负。结论根据获得的学习曲线,经过29例及以上SPLM经验的术者能够跨越学习曲线,达到手术操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剔除 经脐单孔腹腔镜 累积求和分析法 学习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卵巢储备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东英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4期277-282,共6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在子宫肌瘤(UF)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94例UF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单孔组(48例)和传统组(46例)。单孔组实施经脐单孔LM,传统组实施传统多孔LM。观察两组...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在子宫肌瘤(UF)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94例UF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单孔组(48例)和传统组(46例)。单孔组实施经脐单孔LM,传统组实施传统多孔LM。观察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卵巢储备功能水平[促黄体生成素(LH)、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变化。结果单孔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初次排气、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单孔组ROS、MDA水平低于传统组,GSH-Px、SOD水平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FSH、AMH、LH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单孔LM治疗UF能减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有助于其胃肠功能、卵巢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但该手术单孔操作,治疗难度大,手术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经脐单孔 多孔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 卵巢功能 氧化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分析
16
作者 黄宝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134-136,共3页
分析与研究手术护理配合措施在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手术室护理配合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 分析与研究手术护理配合措施在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手术室护理配合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患者采取个性化手术护理配合措施效果理想,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 护理配合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入路腰方肌阻滞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17
作者 王丽薇 敦元莉 +3 位作者 姚瑶 吴长毅 张坤 曲音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0,共6页
目的探讨后入路腰方肌阻滞(posterior quadratus lumborum block,PQLB)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2021年7月~2024年7月62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阻滞方式分为2组:PQLB组和腹横... 目的探讨后入路腰方肌阻滞(posterior quadratus lumborum block,PQLB)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2021年7月~2024年7月62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阻滞方式分为2组:PQLB组和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组(TAP组),每组31例。PQLB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PQLB,每侧给予0.35%罗哌卡因20 ml。TAP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每侧给予0.4%或0.5%罗哌卡因20 ml。记录患者麻醉前(T_(0))、阻滞时(T_(1))、手术切皮时(T_(2))和苏醒期(T_(3))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局麻药毒性反应,神经损伤,术中麻醉性镇痛药物用量,术后补救性镇痛药物的种类与用量,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6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PQLB组与TAP组4个时间点平均动脉压(F=0.323,P=0.572)、心率(F=0.195,P=0.660)差异均无显著性。2组术中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Z=-0.458,P=0.647)和住院时间(Z=-1.652,P=0.099)差异均无显著性。PQLB组术后补救性镇痛药物使用率显著低于TAP组(32.3%vs.74.2%,χ^(2)=10.949,P=0.000)。PQLB组术后48 h内非甾体类抗炎药用量显著低于TAP组[0(0,0)mg vs.400(0,1600)mg,Z=-4.849,P=0.000],阿片类(曲马多)用量无显著差异(Z=-0.045,P=0.964)。2组PONV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PQLB组患者术后12、24 h腹壁痛和内脏痛数字疼痛评定量表评分均未超过3分。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局麻药毒性反应和神经损伤。结论PQLB可以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提供完善的镇痛,对于内脏痛有更好的抑制作用,有助于减少术后麻醉性镇痛药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方肌阻滞 腹横筋膜阻滞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患者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
18
作者 刘小威 李晓静 张入月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4期20-22,26,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188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统计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188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统计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子宫肌瘤患者经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88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发生感染83例,占44.15%(83/188),设为发生组,其余设为未发生组;发生组术前诊刮、中重度贫血、手术时间≥90 min、术中出血量≥100 mL等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诊刮、中重度贫血、手术时间≥90 min、术中出血量≥100 mL等均为影响子宫肌瘤患者经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术前诊刮、中重度贫血、手术时间≥90 min、术中出血量≥100 mL等均为影响子宫肌瘤患者经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切除 感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单孔腹腔镜术与传统腹腔镜肌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比较
19
作者 贺东艳 王艳虹 葛慧仙 《临床医学工程》 202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比较微通道单孔腹腔镜术与传统腹腔镜肌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1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1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49,采用微通道单孔腹腔镜术治疗)和参照组(n=51,采用传... 目的比较微通道单孔腹腔镜术与传统腹腔镜肌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1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1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49,采用微通道单孔腹腔镜术治疗)和参照组(n=51,采用传统腹腔镜肌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疼痛程度、炎性反应、卵巢储备功能、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6个月期间的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参照组长,术中出血量较参照组少,住院时间较参照组短(P<0.05);研究组术后12 h、24 h、72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参照组低;研究组术后72 h时的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2(IL-2)水平均较参照组低(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时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较参照组低,血清雌二醇(E2)水平较参照组高(P<0.05);研究组住院期间的并发症总发生率、随访期间的复发率均较参照组低(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腹腔镜肌瘤术治疗,微通道单孔腹腔镜术治疗可加快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以及卵巢储备功能受损程度,降低患者术后复发风险,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微通道单孔腹腔镜 传统腹腔镜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比较
20
作者 李宁 崔蕾蕾 黄银娟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4期151-153,157,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2年该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2年该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性激素指标[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血清Cor、NE、CRP、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血清LH、FSH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E_(2)、AMH水平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改善围手术期指标和性激素指标水平,降低应激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 子宫切除 应激 性激素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