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腹直肌切口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 被引量:4
1
作者 徐臣炎 吴燕浓 陈鑫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4期632-633,共2页
目的:分析经腹直肌切口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116例,依据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分为TEP组与开放组,各58例。开放组行开放式无张力... 目的:分析经腹直肌切口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116例,依据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分为TEP组与开放组,各58例。开放组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TEP组行经腹直肌切口TEP,观察两组基础数据(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用时、痛感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复发率以及术前、术后1d胃肠激素水平[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结果:TEP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痛感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少于开放组,手术用时长于开放组(P<0.05);术后1d TEP组血清MTL、GAS水平高于开放组(P<0.05);TEP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7%,低于开放组的37.93%(P<0.05);随访6个月,TEP组复发率为3.45%,低于开放组的18.97%(P<0.05)。结论: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经腹直肌切口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患者虽延长了手术时间,但可减少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痛感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改善胃肠激素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经腹直肌切口腔镜完全膜外股沟疝修补术 成人股沟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直肌切口的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2
作者 尹素平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2195-2196,共2页
目的:研究在成人腹股沟疝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经腹直肌切口TEP(total extraperitoneal repair)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作为分组依据,把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各75... 目的:研究在成人腹股沟疝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经腹直肌切口TEP(total extraperitoneal repair)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作为分组依据,把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各75例)。观察组给予患者经腹直肌切口TEP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腹股沟疝手术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等基础数据来进行效果评价,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基础数据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成人腹股沟疝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经腹直肌切口TEP治疗方法的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临床基础数据的同时对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有积极性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直肌切口TEP治疗 成人 股沟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经腹直肌旁切口治疗(附3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陈德强 王亚波 +3 位作者 江海涛 蔡斌 何晓帆 杨文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265-1266,共2页
目的总结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经腹直肌旁切口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月~2010年12月我院3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经腹直肌旁切口治疗的临床资料。3例均为体检B超偶然发现右肾输尿管上段不明原因的积水改变,经逆行肾盂造影(retrograde ... 目的总结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经腹直肌旁切口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月~2010年12月我院3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经腹直肌旁切口治疗的临床资料。3例均为体检B超偶然发现右肾输尿管上段不明原因的积水改变,经逆行肾盂造影(retrograde pyelography,RP)诊断,均以经旁腹直肌切口为入路。结果手术均成功,无漏尿,术后3~6个月复查B超、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3例患者肾积水不同程度减轻,吻合口无狭窄。结论腹直肌旁切口是手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理想入路。B超可以及时发现右肾及输尿管上段积水并排除后腹膜肿块,RP可以很好的显示全段输尿管的走行,当发现其上段过于靠近椎体中线,即可以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静脉后输尿管 经腹直肌切口 逆行肾盂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经腹直肌剖腹切口裂开的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梁品 宁希贺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经腹切口裂开 部手术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直肌外旁直切口输尿管取石50例
5
作者 张子江 唐强 +3 位作者 罗成林 张志忠 吴强 张劲松 《四川医学》 CAS 2000年第9期818-819,共2页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经腹外旁切口 输尿管取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微创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叶松林 曾参军 +5 位作者 徐谢生 覃晓峰 陈国成 李成东 柯家宝 冯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5期93-97,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3D打印辅助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微创治疗骨盆骨折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0月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院应用3D打印辅助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微创治疗骨盆骨折15例作为3D组,另选择同期行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 目的探讨应用3D打印辅助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微创治疗骨盆骨折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0月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院应用3D打印辅助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微创治疗骨盆骨折15例作为3D组,另选择同期行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的15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骨折复位质量。结果 3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15例患者术后第2天可翻身活动,术后2周可坐起,术后3周可拄拐下床活动。3D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骨盆及髋臼骨折的解剖复位优良率及复位质量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D打印辅助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微创治疗骨盆骨折是可行性的,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疼痛轻、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骨折复位好等优越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经腹外侧切口入路 3D打印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郑锋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1352-1354,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例髋臼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手术采取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方式,对照组以常规髂腹股沟入路方式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例髋臼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手术采取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方式,对照组以常规髂腹股沟入路方式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对两组患者的髋臼骨折复位质量、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Matta评分、术后6个月患髋改良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未出现1例并发症,对照组出现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髂腹股沟入路相比,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可为手术提供充足的空间,显露更为充分,不伤及重要神经血管,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路方式 经腹外侧切口 股沟 髋臼骨折 髋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侧经腹直肌探查切口在小儿阑尾炎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田爱钊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5期2857-2858,共2页
目的探讨右侧经腹直肌探查切口在小儿阑尾炎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唐山市丰南区妇幼医院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儿87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经肋缘下切口手术)42例和观察组(经腹直肌探查... 目的探讨右侧经腹直肌探查切口在小儿阑尾炎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唐山市丰南区妇幼医院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儿87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经肋缘下切口手术)42例和观察组(经腹直肌探查切口手术)45例,比较两种术式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止痛药使用情况、抗生素使用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切口长度为(6.4±1.7)cm,观察组切口长度为(7.3±2.9)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P>0.05),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6.1±25.8)min和(41.9±13.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P<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7±7.3)m L和(13.2±7.1)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P<0.05),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2.9±1.1)d和(2.3±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P<0.05),术后下床时间分别为(2.6±0.7)d和(2.2±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P<0.05),切口感染发生率为9.5%(4/42)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P<0.05)。结论在阑尾炎切除术中右侧经腹直肌探查切口与经肋缘下切口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术后感染率低等优势,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右侧经腹探查切口 麦氏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微创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亚影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对骨盆髋臼骨折患者采取3D打印辅助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微创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目的探讨对骨盆髋臼骨折患者采取3D打印辅助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微创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3D打印辅助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微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和术后疼痛评分、应激指标水平以及盆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应激指标、骨盆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盆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予以3D打印辅助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微创治疗,手术时间较短,疼痛感减轻,并发症较少,利于骨盆功能恢复,临床上可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髋臼骨折 3D打印 经腹外侧切口入路微创 骨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和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骨折患者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3
10
作者 洪永俊 阮才政 +1 位作者 胡明云 韦铭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6期4-6,共3页
目的:比较3D打印辅助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和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7月在我院骨科就诊的46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髂腹股沟入... 目的:比较3D打印辅助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和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7月在我院骨科就诊的46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术,实验组采用3D打印辅助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手术,比较两组的髋关节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实验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术,采用3D打印辅助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术治疗骨盆骨折患者,能使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更短,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3D打印技术 经腹外侧切口入路 传统髂股沟入路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直肌“S”切口及应用
11
作者 刘忠敏 张红卫 《医学新知》 CAS 2003年第2期117-117,共1页
关键词 经腹“S“切口 临床应用 胆囊切除 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脾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直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72例分析
12
作者 王忠平 李世明 钟顺平 《现代医药卫生》 2003年第4期437-437,共1页
我院自1998年1月~2001年1月实施经腹直肌切口胆囊切除术272例,现就其手术切口、方法及适应证作一探讨.
关键词 经腹切口 胆囊切除术 手术切口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切口裂开64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井红民 杨战军 +1 位作者 邓天恒 朱国贞 《河南外科学杂志》 1999年第3期248-248,共1页
腹部切口裂开是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院1978~1998年共施行腹部手术7216人,发生切口裂开64例,占0.9%,病死率为9.4%,现作一回顾性分析。
关键词 切口裂开 临床分析 伤口愈合 平顶山市 伤口裂开 手术后 张力强度 部手术 回顾性分析 经腹直肌切口
全文增补中
简易法预防切口疝
14
作者 姚国清 郭振福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3期2128-2128,共1页
目的比较两种缝合方法的疗效。方法以316例经腹直肌剖腹探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加强缝合组及常规缝合组。对照分析两组在并发症上的差别。结果加强缝合组及常规缝合组的切口疝的发病率分别为0.6%及8.1%,二者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目的比较两种缝合方法的疗效。方法以316例经腹直肌剖腹探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加强缝合组及常规缝合组。对照分析两组在并发症上的差别。结果加强缝合组及常规缝合组的切口疝的发病率分别为0.6%及8.1%,二者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加强缝合是有效预防切口疝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 预防 经腹直肌切口 探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硝唑用于预防化脓性兰尾炎切口感染
15
作者 王丽芳 程国华 +2 位作者 杨青 魏秀芳 于萍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39-140,共2页
切口感染化脓是急性化脓性兰尾炎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自1990年以来我院对其87例手术采用甲硝唑预防,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87例。男42例,女45例,年龄1.5~62岁。均为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兰尾炎。其中穿孔者39例占... 切口感染化脓是急性化脓性兰尾炎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自1990年以来我院对其87例手术采用甲硝唑预防,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87例。男42例,女45例,年龄1.5~62岁。均为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兰尾炎。其中穿孔者39例占44.8%,未穿孔48例占51.7%。合并泛发性腹膜炎40例,局限性腹膜炎34例,兰尾周围脓肿13例。术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膜炎症状和全身中毒症状。腹壁切口根据并发症情况不同分别选用麦氏切口或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感染化脓 泛发性膜炎 麦氏切口 急性化脓性 局限性膜炎 经腹直肌切口 坏疽性 全身中毒症状 切口 膜炎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重度直肠脱垂手术治疗体会
16
作者 方大城 马维东 徐春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6期26-26,共1页
2例重度直肠脱垂手术治疗体会重度直肠脱垂在临床上较少见,治疗方法甚多,疗效不一.我院曾对2例重度直肠脱垂采用直肠游离及折叠再加悬吊治疗,经10~12年随访,效果满意。2例分别为57岁及70岁,均系完全性直肠脱垂15~... 2例重度直肠脱垂手术治疗体会重度直肠脱垂在临床上较少见,治疗方法甚多,疗效不一.我院曾对2例重度直肠脱垂采用直肠游离及折叠再加悬吊治疗,经10~12年随访,效果满意。2例分别为57岁及70岁,均系完全性直肠脱垂15~18cm。典型病例:女性,70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脱垂 手术治疗 治疗体 前鞘 肠系膜根部 综合治疗 高龄患者 完全性 经腹直肌切口 硬膜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型胆石症患者手术切口的改进和保护
17
作者 赵屹 《医药论坛杂志》 1996年第10期3-4,共2页
肥胖型胆石症患者手术切口的改进和保护赵屹(江苏省仪征市人民医院外科仪征市211400)我国胆石症发病率高,女性居多,肥胖型患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较厚的腹壁脂肪以传统的经腹直肌切口施行手术时,手术视野暴露欠佳,操作颇... 肥胖型胆石症患者手术切口的改进和保护赵屹(江苏省仪征市人民医院外科仪征市211400)我国胆石症发病率高,女性居多,肥胖型患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较厚的腹壁脂肪以传统的经腹直肌切口施行手术时,手术视野暴露欠佳,操作颇为拘谨。另外,此类病人术后切口一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手术切口 肥胖型患者 前鞘 经腹直肌切口 脂肪组织 胆囊结石 脂肪液化 肝圆韧带 仪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阑尾切口在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比较——附759例报告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玉勤 徐少华 +1 位作者 董国徽 卫洪波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讨阑尾切除术的理想切口。方法:将759例行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A组(采用右下腹横切口)289例,B组(采用右下腹麦氏斜切口)271例,C组(采用右下腹腹直肌纵切口)199例。比较3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镇痛药使用情况、术后... 目的:探讨阑尾切除术的理想切口。方法:将759例行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A组(采用右下腹横切口)289例,B组(采用右下腹麦氏斜切口)271例,C组(采用右下腹腹直肌纵切口)199例。比较3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镇痛药使用情况、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和外观等。结果:与C组相比,A、B组切口长度较短,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恢复排气、排便时间较短,术后需使用镇痛药、切口外观差的例数较少,切口甲级愈合率较高。而A、B组比较,A组术后需使用镇痛药、切口外观差的例数较B组少。结论:右下腹横切口不影响显露术野、术后疼痛轻、切口愈合良好且美观,可作为阑尾切除术较理想的切口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右下切口 麦氏斜切口 经腹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茸合并卵黄管未闭1例
19
作者 柴虎林 张安龙 王志刚 《包头医学》 1994年第2期45-45,共1页
脐茸合并卵黄管未闭1例柴虎林,张安龙,王志刚(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患儿,男,4岁。体查见脐内有一粉红色肿物。约1.5×1×1cm3大小,表面有分泌物。诊断:脐茸。行脐茸切除术。术毕,发现根部与腹腔相通。腹... 脐茸合并卵黄管未闭1例柴虎林,张安龙,王志刚(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患儿,男,4岁。体查见脐内有一粉红色肿物。约1.5×1×1cm3大小,表面有分泌物。诊断:脐茸。行脐茸切除术。术毕,发现根部与腹腔相通。腹腔有新鲜血溢出,未找到出血点,立即行剖腹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管未闭 脐茸 出血点 回肠系膜 切除术 美克尔憩室 游离端 肠内容物溢出 经腹直肌切口 虎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顿疝手法复位致肠破裂16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怡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手法复位 肠破裂 嵌顿疝 内容物 肠穿孔 重叠缝合 手术方式 腔穿刺 经腹直肌切口 高位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