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50篇文章
< 1 2 2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角膜上皮的激光角膜切削术矫治SMILE术后屈光回退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瑞霞 崔冠一 魏菁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屈光回退患者行经角膜上皮的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行SMILE术的近视患者450例(878眼),其中出现屈光回退的7例...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屈光回退患者行经角膜上皮的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行SMILE术的近视患者450例(878眼),其中出现屈光回退的7例(12眼),应用T-PRK术进行矫正,观察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视力、屈光状态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及6个月时裸眼视力均可达到1.0及以上,1眼出现角膜haze 0.5级,未发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对于矫正SMILE术后屈光回退,T-PRK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 经角膜上皮角膜切削 屈光回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内透镜取出术在屈光不正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
作者 秦庆 王晓莉 杨建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5年第4期79-84,共6页
目的探讨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内透镜取出术(SMILE)在屈光不正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2月在资阳市中医医院行角膜屈光矫治的屈光不正患者92例,患眼184只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MILE组46例(患眼92只眼... 目的探讨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内透镜取出术(SMILE)在屈光不正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2月在资阳市中医医院行角膜屈光矫治的屈光不正患者92例,患眼184只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MILE组46例(患眼92只眼)与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组46例(患眼92只眼),SMILE组行SMILE治疗,FS-LASIK组行FS-LASIK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和6个月,比较两组的裸眼视力(UCVA)、双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表面非球面参数Q值、规则指数(SRI)及脂质层厚度。结果SMILE组与FS-LASIK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和6个月的UCVA、BCVA、非球面参数Q值、SRI、眼表脂质层厚度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UCVA、BCVA、非球面参数Q值、S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眼表脂质层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MILE组与FSLASIK组患者UCVA、BCVA、眼表脂质层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非球面参数Q值、S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的UCVA、BCVA、非球面参数Q值、SRI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眼表脂质层厚度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ILE治疗屈光不正有助于减小角膜形态变化及损伤,提高术后角膜稳态,促进术后视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全飞秒激光 小切口角膜基质内透镜取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ILE与FS-LASIK术后角膜上皮重塑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张杨婧 马立威 +3 位作者 张帆 柯春梅 王瑞夫 祖丽皮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术后角膜上皮厚度(CET)的变化特点。方法:收集2022-12/2023-11在乌鲁木齐爱尔眼科医院接受屈光手术患者187例187眼。按手术方式分为...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术后角膜上皮厚度(CET)的变化特点。方法:收集2022-12/2023-11在乌鲁木齐爱尔眼科医院接受屈光手术患者187例187眼。按手术方式分为SMILE组110例110眼和FS-LASIK组77例77眼。应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 wk,1、3、6 mo测量患者的CET。结果:比较术后6 mo时角膜中央区、旁中央区、中周区角膜上皮厚度变化量(△CET),SMILE的特点为中央区增厚最明显,中周区上皮最少;FS-LASIK的特点为旁中央区增厚最明显,中周区最少。术后1 wk,1、3、6 mo时SMILE与FS-LASIK组角膜0-7 mm范围的平均ΔCET与术前等效球镜均具有相关性。结论:SMILE和FS-LASIK术后6 mo内上皮增厚程度随时间变化有相似的趋势和不同的特点,二者△CET均与术前等效球镜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SMILE) 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FS-LASIK) 角膜上皮重塑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O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对中低度近视患者角膜屈光矫正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庄林淋 庄静宜 沈桢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6期986-988,共3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在中低度近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对角膜屈光矫正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98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低度近视患者,分为于2023年6—9月接受半飞秒激光辅助制瓣—准分子...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在中低度近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对角膜屈光矫正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98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低度近视患者,分为于2023年6—9月接受半飞秒激光辅助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治疗的对照组(n=49)和于2023年10月—2024年1月接受SMILE治疗的观察组(n=49),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度、5mm瞳孔直径下的高阶像差以及术后不良视觉症状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优于术前(P<0.05),且术后3个月均优于术后1个月(P<0.05),但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等效球镜度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瞳孔直径5mm范围内的总高阶像差、彗差、球差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不良视觉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S-LASIK与SMILE均可有效改善中低度近视患者的术后视力及屈光不正,增加术后全角膜高阶相差,但SMILE引入的高阶相差更少,屈光矫正质量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度近视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 角膜激光 角膜屈光矫正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薄角膜厚度近视的疗效
5
作者 刘晶 郑晓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959-1963,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经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正常角膜厚度近视和薄角膜厚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23-06/2024-02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3医院眼科行LASEK手术的患者55例103眼。... 目的:对比研究经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正常角膜厚度近视和薄角膜厚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23-06/2024-02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3医院眼科行LASEK手术的患者55例103眼。根据中央角膜厚度不同分为薄角膜厚度(460-499μm)近视组27例50眼,正常角膜厚度(500-550μm)近视组28例53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wk, 1、2、3、4 mo进行随访,记录两组术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效球镜度(SE)、剩余角膜厚度、眼压(IOP)、角膜刺激症状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情况,计算安全性指数和有效性指数。对两组所测得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性别构成比、年龄、SE、裸眼视力、BCVA相比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UCVA组间和交互作用相比均无差异(均P>0.05),时间比较有差异(P<0.001),术后UCVA均较术前改善。两组患者术后4 mo安全性指数和有效性指数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E交互作用相比无差异(P>0.05),组间和时间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术后SE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薄角膜厚度近视组术后早期有轻度近视漂移。两组患者手术前后ΔIOP组间、时间和交互作用相比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刺激症状和角膜发生haze情况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术后剩余角膜厚度与术前角膜厚度、术前SE、术后4 mo SE、术后4 mo IOP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LASEK治疗薄角膜厚度近视与治疗正常角膜厚度近视一样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LASEK) 近视 角膜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在近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穆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56-059,共4页
讨论分析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在近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近视的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FS-LASIK术式,实验组采用SMILE术式。比较患者视力相关指... 讨论分析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在近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近视的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FS-LASIK术式,实验组采用SMILE术式。比较患者视力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差异显著。两组患者视力指标未见明显差别。结论 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在近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飞秒 激光小切口 角膜基质透镜取出 回顾性分析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屈光不正 治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术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术后干眼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买尔哈巴·米吉提 热依兰·阿不力米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12-115,共4页
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为分析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术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术后干眼的效果差异性情况。方法 研究选取了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间接受治疗的100例近视患者作为样本,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飞秒... 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为分析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术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术后干眼的效果差异性情况。方法 研究选取了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间接受治疗的100例近视患者作为样本,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术,而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两组患者在术后干眼状况和视力恢复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干眼症状的OSDI评分低于对照组,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重要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近视后引起的干眼症状上存在明显差异,近视患者应用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术治疗可改善干眼情况,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后干眼 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矫治近视术后角膜上皮的重塑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侯杰 王雁 +2 位作者 雷玉琳 郑秀云 张颖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04-1108,共5页
背景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治近视后角膜上皮会发生重塑效应,主要表现为上皮厚度的变化,目前关于单一步骤的经角膜上皮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ransPRK)后角膜上皮厚度变化的研究鲜见报道。目的探讨TransPRK矫治近视术后... 背景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治近视后角膜上皮会发生重塑效应,主要表现为上皮厚度的变化,目前关于单一步骤的经角膜上皮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ransPRK)后角膜上皮厚度变化的研究鲜见报道。目的探讨TransPRK矫治近视术后角膜光学区内不同区域上皮厚度的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收集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在济南市明水眼科医院行TransPRK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43例43眼,术前等效球镜度为一1.25- -6.25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应用频域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对患者角膜0~2、2~5及5~6mm范围内的上皮厚度进行测量,研究术后不同时间角膜上皮厚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与屈光度、切削深度、光学区大小以及角膜非球面性变化(Q值)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角膜中央上皮厚度分别为(52.37±3.42)、(53.97±4.33)、(51.03±4.11)、(55.14±5.46)和(56.68±5.09)p,m,术后3个月与6个月角膜上皮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角膜0~2、2~5及5~6mm范围内角膜上皮厚度较术前分别增厚(3.69±4.23)、(5.19±3.88)和(6.23±3.91)tx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角膜上皮厚度与屈光度和Q值变化量均呈正相关,与光学区大小呈负相关(均P〈0.05);2-5mm区和5~6mm区上皮厚度变化与切削深度均呈正相关(r=0.380、0.383,均P〈O.05),而中央区角膜上皮厚度与切削深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TransPRK术后角膜光学区内上皮增厚的分布呈“负透镜式”的变化,越接近光学区周边增厚越显著,上皮厚度变化量受屈光度、切削区大小及切削深度的影响,且这种不均匀增厚会影响角膜的非球面特性,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掩藏个性化手术应该达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准分子激光 屈光性角膜切削 角膜上皮 Q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次酸抑制兔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的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李红 郭玉 +1 位作者 廖端芳 袁满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目的 探讨中药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次酸 (gly cyrrhetinicacid ,GA)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ho torefractivekeratectomy ,PRK)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 (haze)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 50只新西兰白兔分成A(0 1%GA)、B(0 2 5%GA)、C(... 目的 探讨中药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次酸 (gly cyrrhetinicacid ,GA)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ho torefractivekeratectomy ,PRK)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 (haze)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 50只新西兰白兔分成A(0 1%GA)、B(0 2 5%GA)、C(0 5%GA )、D (0 1%地塞米松 )、E(对照组 ) 5个组 ,分别作为甘草次酸实验 (A、B、C)组 ,对照组 (D)组和空白对照 (E)组。每组按照屈光度数 -10 0 0D作PRK切削 2 0只兔眼 ,术后 5个组分别滴用 0 1%GA、0 2 5%GA、0 5%GA、0 1%地塞米松及生理盐水 3mon。术后检查Haze情况和眼压。术后 15、3 0、45、60d时分别处死实验动物并摘除各实验组及对照组 2只眼进行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术后A、B、C、D组Haze发生情况及病理改变相近 ,而E组Haze情况较前 4组严重 ,且术后活跃的角膜上皮下纤维增生在术后 60d时仍然存在。A、B、C、E组术后眼压与术前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D组术后眼压则明显高于术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甘草次酸对兔眼PRK术后Haze的抑制效果与 0 1%地塞米松相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 角膜混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与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矫治中低度近视术后患者功能性光学区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侯杰 雷玉琳 +2 位作者 张颖 马志兴 张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78-1181,共4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与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TransPRK)矫治近视术后功能性光学区的大小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与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TransPRK)矫治近视术后功能性光学区的大小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102例,均纳入右眼进行分析。其中SMILE组62例62眼,TransPRK组40例40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功能性光学区的大小,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功能性光学区的变化特点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SMILE组及TransPRK组术前功能性光学区分别为(7.18±1.00)mm和(7.33±0.81)mm,术后3个月两组分别为(6.00±0.78)mm及(5.77±0.82)mm,与术前相比均显著缩小(均为P=0.000),其中SMILE组较术前缩小(1.18±1.00)mm,TransPRK组缩小(1.56±1.02)mm。SMILE组术后功能性光学区较TransPRK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两组术后功能性光学区的缩小与术前等效球镜度数均呈显著负相关(均为P<0.05),与角膜曲率变化量、球差变化量及Q值变化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0.01)。结论 SMILE与TransPRK术后功能性光学区均显著缩小,在相同手术光学区设计的情况下,SMILE较TransPRK术后获得了更大的功能性光学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 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 功能性光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芳 李艳 +3 位作者 王红 李荣 李海鹰 李镜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2-13,共2页
对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后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的6328眼于术后10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进行了随访。结果显示,HAZE在术后10天开始出现,1~3个月最严重,6个月后逐渐消退。术前屈... 对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后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的6328眼于术后10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进行了随访。结果显示,HAZE在术后10天开始出现,1~3个月最严重,6个月后逐渐消退。术前屈光度越大,术后HAZE越严重。术者年龄越小,HAZE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切削 角膜上皮下混浊 P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在全激光经角膜上皮的角膜切削术术后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2
作者 邵校 王静 +2 位作者 梁坤 刘担 陶黎明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558-563,共6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在全激光经角膜上皮的角膜切削术(Trans PRK)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行Trans PRK手术60例病人(120只眼),采用硬币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在全激光经角膜上皮的角膜切削术(Trans PRK)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行Trans PRK手术60例病人(120只眼),采用硬币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用药频次为4次每天,1次1滴,时间为持续1周),对照组常规用药。术后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时分别评价疼痛、异物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裸眼视力、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残余等效球镜度(MRSE)指标。结果除Haze指标外,其它指标的时间点观察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疼痛、角膜上皮愈合在第2天、第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α’=0.05/6=0.008 3),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评分;裸眼视力指标在第2天、第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α’=0.008 3),且观察组评分(4.40±0.12)、(4.83±0.12)均高于对照组评分(4.33±0.12)、(4.76±0.14);其它观察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能够改善Trans PRK术后病人的早期部分疼痛症状,能够促进角膜上皮的愈合,提高早期视力,对异物感、Haze、MRSE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性角膜切削 表皮生长因子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对角膜前表面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丽君 张亚丽 +2 位作者 徐湘辉 刘蕾 李招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4-687,共4页
目的:观察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对角膜曲率、非球面性参数(Q值)及像差的影响。方法:选取行TPRK手术治疗并随访6mo以上的近视患者29例58眼,Pentacam行术前和术后检查。分析术前和术后6mo时1~8mm直径曲率、目标曲率和术后3mm... 目的:观察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对角膜曲率、非球面性参数(Q值)及像差的影响。方法:选取行TPRK手术治疗并随访6mo以上的近视患者29例58眼,Pentacam行术前和术后检查。分析术前和术后6mo时1~8mm直径曲率、目标曲率和术后3mm环曲率,Q值和角膜像差。结果:1~8mm范围,角膜曲率术后比术前各范围均有显著性降低。术后3mm环曲率39.20±1.99D,手术目标曲率39.51±1.99D,两者呈显著相关(r=0.98)。术前术后Q值分别为-0.44^-0.30、0.34~0.66(P<0.05)。术前和术后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垂直彗差分别为0.41±0.10、0.17±0.08、-0.07±0.23和0.72±0.23、0.41±0.17、-0.24±0.32,术后有显著性增加;手术前后水平彗差分别为-0.03±0.12、-0.03±0.30(P>0.05)。结论:TPRK手术后角膜曲率显著性降低,3mm区域的变化量最大;术后Q值、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和垂直彗差均显著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 角膜曲率 Q值 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霉素C对兔角膜准分子激光切削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军 陈学国 +2 位作者 李喆 李朝辉 黄一飞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36-239,共4页
目的 探讨丝裂霉素C(MMC)对兔角膜准分子激光切削术 (PR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Haze)的影响。方法  2 2只新西兰白兔 4 0眼组进行PRK手术 ,术后将浸有 0 .0 4 %MMC的滤纸片放置在右眼角膜中央切削区 (MMC组 ) ,将浸有平衡盐水 (BSS... 目的 探讨丝裂霉素C(MMC)对兔角膜准分子激光切削术 (PR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Haze)的影响。方法  2 2只新西兰白兔 4 0眼组进行PRK手术 ,术后将浸有 0 .0 4 %MMC的滤纸片放置在右眼角膜中央切削区 (MMC组 ) ,将浸有平衡盐水 (BSS)的滤纸片放置在左眼角膜中央切削区 (BSS组 ) ,5min后用BSS冲洗。术后 1、2、4、8和 1 2周分别进行活体共聚焦显微镜 (CMTF)观察及Haze评分。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MMC组和BSS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后部角膜基质及角膜内皮细胞数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 ;术后MMC组术区前基质内角膜细胞数明显减少 (P <0 .0 5 )。MMC组角膜Haze评分与BSS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0 .0 4 %MMC可以明显减少角膜基质细胞数量 ,但不能有效抑制兔PRK术后早期Haze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C 皮下 角膜上皮 丝裂霉素C PRK 角膜 BSS 准分子激光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预防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形成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荒 王春勇 +2 位作者 王宜 宋跃 郑雅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3-686,共4页
目的:探讨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中应用丝裂霉素C对抑制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形成的效果。方法:检索Medline、OVID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收录的1995年4月-2005年4月10年发表... 目的:探讨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中应用丝裂霉素C对抑制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形成的效果。方法:检索Medline、OVID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收录的1995年4月-2005年4月10年发表的关于丝裂霉素C与PRK相关的对照研究,并辅以手工检索。结果:共纳入2项随机对照试验,异质性Q检验无统计学差异(χ^2=0.17,df=1,P=0.68)。2项研究的OR值分别为0.17[95%CI0.05~0.533、0.10[95%CI0.01~0.853;合并OR值为0.14[95%CI0.05~0.40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Z=3.75,P=0.0002)。结论:PRK术中局部应用0.02%丝裂霉素C可以明显减少高度近视眼术后的haze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治疗作用 角膜切除 光折射 准分子激光/方法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综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霉素C治疗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愈敏 袁南荣 +1 位作者 袁志兰 卢善华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目的 探讨丝裂霉素C治疗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 (PR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haze)的作用。方法 对 5 4只新西兰白兔双眼行PRK ,随机分为 4组 ,术中一次性应用 0 .0 0 8%丝裂霉素C(Ⅰ组 )、术后给予0 .0 2 %丝裂霉素C点眼 (... 目的 探讨丝裂霉素C治疗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 (PR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haze)的作用。方法 对 5 4只新西兰白兔双眼行PRK ,随机分为 4组 ,术中一次性应用 0 .0 0 8%丝裂霉素C(Ⅰ组 )、术后给予0 .0 2 %丝裂霉素C点眼 (Ⅱ组 )及 0 .1%地塞米松点眼 (Ⅲ组 ) ,术后平衡盐液点眼作为对照 (Ⅳ组 ) ,并行裂隙灯、角膜内皮镜、光镜、电镜检查。结果 术后 4周、8周 ,Ⅰ组haze最轻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1) ;Ⅱ组与Ⅲ组角膜haze程度相同(P >0 .0 5 ) ,均较Ⅳ组为轻 (P <0 .0 5 ) ,但较Ⅰ组为重 (P <0 .0 5 )。光镜及电镜检查表明 :Ⅳ组术区角膜上皮细胞过度增生 ,前基质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 ,纤维排列明显紊乱 ;Ⅰ、Ⅱ及Ⅲ组上皮细胞和前基质成纤维细胞的增生以及胶原纤维合成均受抑制 ,纤维排列较整齐 ,其中以Ⅰ组最为明显 ,纤维排列整齐。结论 丝裂霉素C减轻PRK术后角膜haze,且无明显副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术后兔角膜超微结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馨 白继 +1 位作者 贺翔鸽 张怡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1-92,共2页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术后兔角膜创面愈合的情况,从组织学超微结构角度探讨角膜雾状混浊(Haze)及屈光度数回退的可能成因。方法:5 2只新西兰白兔分为8组,每只兔右眼行LASEK ,左眼行PR...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术后兔角膜创面愈合的情况,从组织学超微结构角度探讨角膜雾状混浊(Haze)及屈光度数回退的可能成因。方法:5 2只新西兰白兔分为8组,每只兔右眼行LASEK ,左眼行PRK。术后1天、7天及1、3、4、5、6月处死动物取角膜行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比较术后每一时相点角膜上皮及角膜基质愈合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LASEK术后角膜上皮细胞、基底膜、基质内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程度轻于PRK组。结论:术后LASEK组角膜创伤修复反应弱于PRK ,这可能是LASEK术后角膜恢复正常较早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准分子激光上皮角膜磨镶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 近视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切削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8
作者 蒋林志 谭少健 黄崧健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1185-1187,共3页
1988年Marshall报告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surgery,PRK)的临床应用,1990年Pallikaris为了解决PRK出现的角膜上皮下混浊和屈光回退,提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由于LASIK... 1988年Marshall报告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surgery,PRK)的临床应用,1990年Pallikaris为了解决PRK出现的角膜上皮下混浊和屈光回退,提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由于LASIK有角膜瓣并发症的缺点,人们又回归到表层切削,于1999年、2003年分别提出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和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切削 角膜上皮下混浊 丝裂霉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切削术治疗近视的护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晓红 曾登芬 +1 位作者 白继 喻红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98-498,501,共2页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下皮下切削 治疗 近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缺损角膜上皮愈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雷鸣 宫枢政 +2 位作者 张仲彦 李旭松 姚建玲 《西南国防医药》 CAS 1997年第1期4-6,共3页
为研究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角膜上皮愈合的一般规律,对术后70人137只眼的角膜上皮愈合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角膜上皮平均愈合时间为3.25±0.53d。不同度数,年龄及性别间上皮愈合时间有所不同,但无显著差异(P>0.05)... 为研究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角膜上皮愈合的一般规律,对术后70人137只眼的角膜上皮愈合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角膜上皮平均愈合时间为3.25±0.53d。不同度数,年龄及性别间上皮愈合时间有所不同,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1.4%病人有偶发性点状上皮脱落,未见顽固性上皮缺损及反复性上皮糜烂。并对影响角膜上皮愈合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上皮 近视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