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0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温湿化高流量经鼻导管通气与经鼻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衰竭的比较
1
作者 顾丹凤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19期47-48,54,共3页
目的:比较加温湿化高流量经鼻导管通气(HHHFNC)与经鼻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78例诊断为呼吸衰竭的胎龄<30周,出生体重<1500克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HHHFNC组41例;NCPA... 目的:比较加温湿化高流量经鼻导管通气(HHHFNC)与经鼻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78例诊断为呼吸衰竭的胎龄<30周,出生体重<1500克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HHHFNC组41例;NCPAP组37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儿PaO2,PaCO2,总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达到全量喂养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失败率,院内病死率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达到全量喂养时间,HHHFNC组少于NCPAP组(P<0.05);HHHFNC组中腹胀的发生率低于NCPAP组(P<0.05);鼻损伤的发生率低于NCPAP组(P<0.05)。结论:HHHFNC和NCPAP两种通气方式治疗早产儿呼吸衰竭效果相当,HHHFNC降低了早产儿鼻损伤的发生率,减少了腹胀的发生率,缩短了达到全量喂养的时间,所以是治疗胎龄<30W早产儿呼吸衰竭首选的无创通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温湿化高流量经鼻导管通气 经鼻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衰竭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评估
2
作者 赵立阳 刘盛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01-004,共4页
评价采用高压氧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相结合疗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自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本院共纳入90例OSAHS患者,随机分为两个45人的小组,其中对照组接受nCPAP单一疗法,而试验组则采用HBO联合nCPA... 评价采用高压氧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相结合疗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自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本院共纳入90例OSAHS患者,随机分为两个45人的小组,其中对照组接受nCPAP单一疗法,而试验组则采用HBO联合nCPA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气分析结果、睡眠品质、嗜睡程度、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多导睡眠图数据。结果 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总治疗有效率对比显示,试验组更高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不良反应。治疗后,两组pH值和动脉血氧分压均提高,二氧化碳分压降低,试验组改善更显著(P<0.05)。低通气次数、微觉醒次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下降,及睡眠效率上升,试验组变化更明显(P<0.05)。ESS和PSQI评分在两组中均下降,试验组下降更显著(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在两组中均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结合HBO与nCPAP治疗可有效缓解OSAHS患者在白天的嗜睡状况,提升睡眠品质,并优化血气参数,同时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配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3
作者 耿瑞珍 《黑龙江医药》 2025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探究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配合盐酸氨溴索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临沂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提供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观察组加用盐酸氨溴索,... 目的:探究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配合盐酸氨溴索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临沂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提供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观察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血气指标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aO_(2)、PaO_(2)/FiO_(2)高,PaCO_(2)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事件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配合盐酸氨溴索可促进新生儿肺炎临床症状消退,调节血气指标,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塞式持续正压通气 盐酸氨溴索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效果
4
作者 高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45-048,共4页
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及危重病例评分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我院2023年3月-2024年3月住院的新生儿肺炎并发呼吸衰竭96例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都是在呼吸衰竭初期(持续3 h),用... 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及危重病例评分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我院2023年3月-2024年3月住院的新生儿肺炎并发呼吸衰竭96例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都是在呼吸衰竭初期(持续3 h),用随机数字表法把他们分成两组,实验组各48人,即 NCPAP组;并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免疫功能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48小时后,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呼吸二氧化碳浓度明显降低,PO2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u=-2.025, P=0.042)。两组儿童鼻粘膜损伤、气胸及皮下气肿的发生率无显著性(P>0.05)。结论 经鼻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所致呼吸衰竭的早期治疗效果显著,能迅速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改善机体的炎性反应,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 呼吸衰竭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杨栋梁 《医疗装备》 2024年第4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医院收治的86例OSAHS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nCPAP治...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医院收治的86例OSAHS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nCPAP治疗,试验组行HBO联合nCPAP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及血氧分压(PaO_(2))]、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PSQI)]、嗜睡程度[Epworth睡眠量表(ESS)评分]、多导睡眠监测指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通气指数(HI)、睡眠效率(SE)、微觉醒指数(MAI)]、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6(IL-6)]及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PaO_(2)、pH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aCO_(2)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QI、ESS评分降低,AHI、MAI、HI值及血清ICAM-1、IL-6水下降,SE水平升高,且试验组PSQI、ESS评分、AHI、MAI、HI及血清ICAM-1、IL-6水低于对照组,SE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HBO联合nCPAP能减轻OSAHS白天的嗜睡程度,改善睡眠质量及血气指标,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高压氧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效果
6
作者 许晓哲 谢序培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5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1月普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126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69)和对照组(n=57)。对照组应用常规头罩吸...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1月普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126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69)和对照组(n=57)。对照组应用常规头罩吸氧法,研究组采取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高于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PCO_(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PaO_(2)、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更高,PaCO_(2)、TNF-α、IL-6及CRP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患儿效果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式持续正压通气 新生儿肺炎 血气指标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鼻塞持续正压通气序贯联合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疗效
7
作者 陈婉蓉 《吉林医学》 2025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探究鼻塞持续正压通气序贯与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对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RDS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疗法,研究组采... 目的:探究鼻塞持续正压通气序贯与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对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RDS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疗法,研究组采用联合疗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并发症等数值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90.0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气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各项血气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率为12.00%,对照组为38.0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RDS早产儿期间,联合采用鼻塞持续正压通气序贯与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治疗方式与单一治疗方式,均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增强患儿的通气能力,使患儿的血气指标得到改善,但是前者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 持续正压通气序贯 温湿化高流量导管通气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插管给药与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给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比较
8
作者 肖勤 龙文香 +1 位作者 周福根 龙小红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5期8-12,共5页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给药与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INSURE)给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吉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给药与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INSURE)给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吉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常规组予以气管插管给药,观察组予以INSURE给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呼气流量峰值(PEF)]、动脉血气指标[氧合指数(PaO_(2)/Fi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常规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后,两组MVV、FEV_(1)、PEF均大于上机前,且观察组大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后,两组PaO_(2)、PaO_(2)/FiO_(2)均高于上机前,PaCO_(2)均低于上机前,且观察组PaO_(2)、PaO_(2)/FiO_(2)均高于常规组,PaCO_(2)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低于常规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氧时间、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气管插管给药治疗相比,INSURE给药治疗NRDS的效果更佳,可改善患儿肺功能及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气管插管 肺功能 动脉血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结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儿童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贾艳艳 秦新芳 徐伟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3期62-64,81,共4页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结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儿童肺炎对患儿肺功能、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3年6月河南省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96例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8例。对照组用鼻塞...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结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儿童肺炎对患儿肺功能、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3年6月河南省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96例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8例。对照组用鼻塞式CPAP治疗,观察组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血气指标、炎症因子、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VC)、最高呼气流量(PEF)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及血氧饱和度(SaO_(2))指标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指标、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塞式CPAP治疗基础上增加盐酸氨溴索治疗儿童肺炎效果更佳,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和肺功能,降低炎症反应,促进患儿症状消退,缩短康复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肺炎 塞式持续正压通气 盐酸氨溴索 肺功能 血气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
10
作者 丁云云 李燕燕 张素云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5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比较两组呼吸机应用时间、治疗5 d后心力衰竭发生率、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心率、呼吸频率及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呼吸机应用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5 d后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病情控制优良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三凹征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呼吸频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均慢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观察组FEV1、FVC、FEV1/FVC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疗法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效果显著,能缩短呼吸机应用时间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降低心力衰竭发生率,促进心率及呼吸频率恢复正常,改善患儿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婴幼儿重症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钱丽丹 路超 陈晓峰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826-829,共4页
目的:对早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分别采用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以达到为患儿寻找高效治疗方法的目的。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2年3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早产儿... 目的:对早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分别采用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以达到为患儿寻找高效治疗方法的目的。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2年3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早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数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61例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另61例采用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的患儿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舒适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腹胀、鼻黏膜红肿、鼻黏膜溃疡、鼻中隔损伤、气胸)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疼痛与不适量表(EDIN)中面部活动、身体活动、睡眠质量、与抚育者的接触及安抚5个条目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可以改善其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并提高患儿的治疗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量导管吸氧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早产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综合疗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世民 王恒利 +1 位作者 李春瑜 董锦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3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综合疗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收治的10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过敏性鼻...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综合疗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收治的10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性指标、通气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水平以及NLR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HI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最低血氧饱和度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综合疗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理想,能减少炎性反应,改善患者通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钟天文 龙泳先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1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足月新生儿RDS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足月新生儿RDS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参照组给予nCPAP治疗,研究组给予PS联合nCPAP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参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与血氧饱和度(SaO_(2))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平均气道压(MAP)及气道峰压(PIP)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家长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PS联合nCPAP治疗足月新生儿RDS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氧合能力及肺通气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且家属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九霞 李丽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9期95-97,共3页
目的:观察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10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 目的:观察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10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PaO_(2)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aCO_(2)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血气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枸橼酸咖啡因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早产儿 血气分析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早期重症肺炎患儿应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君 魏春霞 王琦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8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重症肺炎患儿应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例重症肺炎患儿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鼻导管吸氧治疗;将2021年1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重症肺炎患儿纳入观察组,... 目的探讨早期重症肺炎患儿应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例重症肺炎患儿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鼻导管吸氧治疗;将2021年1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重症肺炎患儿纳入观察组,实施早期nCPAP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体征及PCIS评分、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PCIS评分均与对照组相当(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重症肺炎患儿应用nCPAP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加快呼吸频率、心率恢复速度,稳定生命体征,可在早期改善病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早期 塞式持续正压通气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在42例小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军鹏 《中国民康医学》 2017年第23期14-15,23,共3页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在小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重症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取面罩给氧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在小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重症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取面罩给氧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塞式CPAP给氧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气促、紫绀、心动过速、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的时间及肺部体征好转时间,另比较平均住院天数与血气分析动态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 h后,观察组Sa O2、Pa 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 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促、呼吸困难,发绀,心率异常和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者采用鼻塞式CPAP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儿肺循环、血液循环、体征与各临床症状,并可缩短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气正压通气 小儿重症肺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延成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第12期21-21,23,共2页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医院进行小儿重症肺炎治疗的80例患儿,将患儿作为实验观察对象,并在平均原则基础上将患儿划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儿40例。在医...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医院进行小儿重症肺炎治疗的80例患儿,将患儿作为实验观察对象,并在平均原则基础上将患儿划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儿40例。在医院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参照组患儿采用面罩给氧治疗,对实验组患儿实施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患儿在不同治疗模式下的疾病控制效果等进行综合性的比较与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肺部啰音、发绀、心率异常、呼吸困难、气促等小儿重症肺炎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早于参照组,且实验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6.4±2.2)d也短于参照组(9.7±2.5)d。临床结果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可以有效促进患儿的血液循环和肺循环,患儿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得以改善,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总体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式 持续性气正压 通气治疗 小儿重症肺炎 面罩给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8
作者 王军 王娟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1期130-133,共4页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76例NRDS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76例NRDS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予以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总用氧时间)水平,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呼吸频率、氧合指数、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无创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两组PaO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aCO_(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频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氧合指数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F-β1和HMGB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4/38),低于对照组的28.95%(1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应用于NRDS患儿可提高氧合指数,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降低呼吸频率、并发症发生率、TGF-β1水平和HMGB1水平,效果优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血气分析 氧合指数 呼吸频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通气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分别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反复发作的效果及对预后结局的影响
19
作者 任永勤 成晓燕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7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分别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反复发作的效果及对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我科收治的80例呼吸暂停反复发作早产儿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分别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反复发作的效果及对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我科收治的80例呼吸暂停反复发作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采用HHFNC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B组采用nCPAP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治疗后,A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高于B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B组(P<0.05)。治疗后,A组的呼吸暂停发生次数少于B组(P<0.05);A组的呼吸暂停消失时间、无创辅助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B组(P<0.05)。A组的不良预后结局总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的通气依从性优良率高于B组(P<0.05)。结论HHFNC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反复发作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早产儿血气指标、临床症状,加快恢复速度,也能降低不良预后结局发生率,提高通气依从性优良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温加湿高流量导管通气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早产儿 呼吸暂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丙种球蛋白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鲁彦凤 王艳丽 车媛媛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3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Severecase Pneumonia,SP)合并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RF)患儿采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NCP...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Severecase Pneumonia,SP)合并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RF)患儿采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NCPAP)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目的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期间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SP合并RF患儿8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44例患儿采用NCPAP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44例联合IVIG治疗。针对两组疗效、症状及体征消退时间、炎症因子与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比对照组的79.5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1,P<0.05)。研究组肺部啰音、气促、发绀消退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合并RF患儿采用NCPAP联合IVIG治疗效果确切,可以促进症状与体征快速消退,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丙种球蛋白 小儿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