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管导管套囊充气法引导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 被引量:11
1
作者 毛新俊 文俊 +2 位作者 胡振快 沈浩林 王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864-865,共2页
关键词 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 套囊充气法 气管导管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 引导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手术麻醉 口腔颌面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囊充气法在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中的使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永军 周志强 +1 位作者 李青 胡益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871-872,共2页
关键词 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 套囊充气法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 插管成功率 全身麻醉 BNTI 随机对照 V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舒芬太尼在清醒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3
作者 李源 徐礼鲜 +2 位作者 卢玲玲 张国良 马加海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41-843,共3页
目的:探索小剂量舒芬太尼在清醒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中静脉镇静、镇痛的可行性.方法:选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为芬太尼咪唑安定组,Ⅱ组为氟哌啶芬太尼组,Ⅲ组为舒芬太尼组.术前肌注阿托品咪唑安定.3组均按... 目的:探索小剂量舒芬太尼在清醒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中静脉镇静、镇痛的可行性.方法:选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为芬太尼咪唑安定组,Ⅱ组为氟哌啶芬太尼组,Ⅲ组为舒芬太尼组.术前肌注阿托品咪唑安定.3组均按常规表面麻醉后开始插管,比较患者静脉注药前(T1)、静脉注药后(T2)及插入管后(T3)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有无插管并发症、镇静程度、患者满意度和遗忘程度.结果:与T1时间比较,Ⅰ,Ⅱ组在T2和T3时间点Ramsayscore有明显上升,Ⅰ组80%,Ⅱ组85%患者Ramsay score达到2~3分;在T2时间点,MAP,HR和SpO2下降(P<0.05);T3时间点MAP,HR和SpO2均有不同程度升高;Ⅲ组患者在T2时间点以后呈轻度镇静,无焦虑、注意力下降状态,Rmasayscore达2~3分者占90%,MAP,SpO2改变不明显,HR与T1时间比较有所下降(P<0.05).3组气管插管操作过程遗忘的发生率及镇静、镇痛的满意度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可适用于清醒盲探气管插管术中患者镇静和镇痛,并在降低心血管副反应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清醒经鼻盲探气管插管 清醒镇静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盲探插管在颌面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徐礼鲜 卢玲玲 +3 位作者 张国良 孙辉 李军 张惠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4-246,共3页
安定镇痛麻醉下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应用于4120例颌面部各类手术麻醉。在随机抽取的1000例患者中10min内顺利完成插管占73.5%,11~20min内完成的较困难插管占21.2%,21~30min完成的困难插管占4... 安定镇痛麻醉下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应用于4120例颌面部各类手术麻醉。在随机抽取的1000例患者中10min内顺利完成插管占73.5%,11~20min内完成的较困难插管占21.2%,21~30min完成的困难插管占4.5%,气管切开后插管仅占0.8%。插管期间患者无明显不适反应,术后无回忆,心血管副效应轻,患者易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 经鼻盲探插管 颌面外科手术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忘镇痛慢诱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胜斌 檀或庆 唐东彪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03-304,共2页
目的探讨健忘镇痛慢诱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手术患者30例,年龄20~66岁,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方法经鼻盲探气管插管。观察记录插管次数、血流动力学变化、健忘作用及不良反应。结果30例... 目的探讨健忘镇痛慢诱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手术患者30例,年龄20~66岁,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方法经鼻盲探气管插管。观察记录插管次数、血流动力学变化、健忘作用及不良反应。结果30例患者中有25例一次性顺利插管到位(83.33%),4例经变换头部体位和旋转导管方向试插2~3次进入气管内(13.33%),1例经多次试插未能成功改用经口明视下将导管插入气管(3.33%)。插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患者对插管过程健忘(无记忆)。反复插管患者有3例术后诉咽喉部疼痛,于1周内恢复,未见其他与插管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健忘镇痛慢诱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在插管期间保留自主呼吸,患者能主动配合,对心血管不良反应小,术后无记忆,取得了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忘镇痛 经鼻盲探 气管内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用于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效果 被引量:4
6
作者 袁婉秋 施小彤 +1 位作者 沈浩林 陈梦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6-627,共2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经鼻盲探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30例。诱导时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和咪达唑仑0.1μg/kg,其他用药相同。比较两组基础值...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经鼻盲探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30例。诱导时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和咪达唑仑0.1μg/kg,其他用药相同。比较两组基础值(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5 min(T3)、10min(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吸抑制、呛咳情况;检测T0、T2、T4时点血清皮质醇浓度。结果组内比较:与T0比较,两组T1、T3、T4时点SBP、DBP、HR均明显下降(P<0.01),T2时D组HR下降(P<0.01);组间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皮质醇浓度在T2时均上升(P<0.01),但D组低于M组(P<0.01)。呼吸抑制和呛咳发生率D组低于M组(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抑制应激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作用轻,是经鼻盲探气管插管良好的辅助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 血清皮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导管套囊充气法用于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初步体会 被引量:3
7
作者 申中秋 熊娣蓉 +2 位作者 李玉卿 黄燕虹 张孟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8期542-543,共2页
口腔颌面手术常因出血多,存在误吸与窒息的危险性,原则上应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以利于供O_2,保持气道通畅,避免血性分泌物流入气道而窒息。由于经口气管插管与术者占用同一通道,有碍术野暴露,不利于手术操作。
关键词 气管插管 经鼻盲探 气管导管 套囊充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诱导下气囊充气法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蓝志坚 赵有顺 +1 位作者 徐军 杜光生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14期1218-1219,共2页
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常用于困难气道、颈髓损伤等插管。在清醒情况下插管部分患者心血管反应、咽反射强烈,影响插管的成功率并延长插管时间。笔者在麻醉快速诱导下进行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并用气囊充气法提高插管成功率,取得了良好效... 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常用于困难气道、颈髓损伤等插管。在清醒情况下插管部分患者心血管反应、咽反射强烈,影响插管的成功率并延长插管时间。笔者在麻醉快速诱导下进行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并用气囊充气法提高插管成功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 麻醉快速诱导 充气法 气囊 插管成功率 应用 心血管反应 困难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环甲膜穿刺联合喉上神经阻滞在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抢救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余德华 余桂芳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028-1030,共3页
随着医疗水平和急救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急诊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诊治。目前选择一种及时有效的气道开放方式是抢救危急诊患者成功的关键,但对急诊科或ICU的重症患者行气管内插管比择期手术患者气管插管更困难,因重症患者常处于心... 随着医疗水平和急救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急诊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诊治。目前选择一种及时有效的气道开放方式是抢救危急诊患者成功的关键,但对急诊科或ICU的重症患者行气管内插管比择期手术患者气管插管更困难,因重症患者常处于心肌缺氧、各脏器功能衰竭状态,同时在气管插管操作过程中,导管对咽喉部、声门及气管黏膜有较强的刺激,可导致心血管系统交感神经兴奋,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若使用全身麻醉药物进行气管内插管,患者很可能会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另外,患者处于应激状态,很容易出现牙关紧闭,给经口气管内插管带来困难。利多卡因环甲膜穿刺联合喉上神经阻滞能降低患者的气道反应,并降低咽喉反射,可在保留自主呼吸下达到快速经鼻气管插管的目的。笔者对急慢性呼吸衰竭和其他重症患者采用利多卡因环甲膜穿刺联合喉返神经阻滞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并行机械通气,已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 气管插管抢救 喉上神经阻滞 急慢性呼吸衰竭 环甲膜穿刺 利多卡因 经口气管内插管 急诊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囊充气法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在急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蓝志坚 徐军 杜光生 《浙江创伤外科》 2010年第5期698-698,共1页
急救气管内插管常采用经口明视下进行,经典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失败率较高,而采用气囊充气法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成功率高,又避免了经口明视气管插管的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 充气法 急救 气囊 应用 经口明视 插管成功率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气流法在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新俊 胡振快 +1 位作者 沈浩林 文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30-931,共2页
关键词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 气管内插管术 气流 气管导管 位置关系 麻醉医师 声门 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依托咪酯在慢诱导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毛新俊 施小彤 +2 位作者 王维 覃斌 胡振快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2986-2988,共3页
目的通过不同剂量依托咪酯在经鼻慢诱导盲探气管内插管术中的应用,探讨其适宜剂量,评价其优越性。方法选择80例口腔颌面部择期手术且均需慢诱导行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E1组(依托咪酯0.1mg/kg),E2组(依托咪酯0.2mg/k... 目的通过不同剂量依托咪酯在经鼻慢诱导盲探气管内插管术中的应用,探讨其适宜剂量,评价其优越性。方法选择80例口腔颌面部择期手术且均需慢诱导行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E1组(依托咪酯0.1mg/kg),E2组(依托咪酯0.2mg/kg),E3组(依托咪酯0.3mg/kg),P组(异丙酚2mg/kg);每组20例。监测ECG、SpO2、HR、BP、MAP;监测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分别在给予咪哒唑仑后2min(T1)、应用依托咪酯或异丙酚后2min(T2)记录患者的HR、MAP、VT、RR,同时,记录各组患者发生呼吸暂停的例数(N1)、在气管插管过程中发生皱眉反应、躯体躁动或吞咽反应的例数(N2)、一次插管成功例数(N3)以及给予依托咪酯后VT开始发生变化的时间(t1)、VT发生变化后达到最大的时间(t2)及VT达到最大后的维持时间(t3)。结果 4组在T1时点HR、MAP、VT、RR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时点,E1组HR、MAP明显高于T1时点及其他各组,P组HR、MAP、VT、RR明显低于T1时点及其他各组(P<0.05),E1、E2、E3各组VT均高于T1时点(P<0.01),且E2组高于E1、E3组(P<0.05)。P组N1明显高于依托咪酯组(P<0.05);E1组N2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E2组N3及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在慢诱导行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术时采用依托咪酯的临床效果优于异丙酚,其推荐剂量为0.2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慢诱导 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对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智 刘西娟 刘颖 《口腔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目的观察3种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方法对颌面部手术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方法将需要经鼻盲探插管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Ⅰ组清醒盲探插管。Ⅱ组在芬太尼和羟丁酸钠慢诱导下盲探插管。Ⅲ组氟芬合剂... 目的观察3种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方法对颌面部手术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方法将需要经鼻盲探插管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Ⅰ组清醒盲探插管。Ⅱ组在芬太尼和羟丁酸钠慢诱导下盲探插管。Ⅲ组氟芬合剂诱导下盲探插管。在插管前15min和插管时监测患者HR,MAP,SPO2。结果Ⅰ组患者插管时HR,MAP较插管前15min升高(P<0.05)。Ⅱ、Ⅲ组患者在插管前15min和插管时HR,MAP差异无显著性(P>0.05),3种方法对SPO2的影响均不明显(P>0.05)。结论3种不同盲探插管方法各有其优点,应针对具体患者进行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 心率 平均动脉压 血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醒患者经鼻盲探插管和喉镜暴露声门经鼻插管时心血管反应2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桂林 陈宁 刘舜英 《武警医学》 CAS 2001年第9期531-532,共2页
关键词 气管内插管 心血管反应 喉镜 经鼻盲探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导管旋转法在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毛新俊 文俊 +3 位作者 王维 覃斌 沈浩林 施小彤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587-588,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气管导管旋转法引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口腔颌面部择期手术且均需行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单纯盲探插管组(Ⅰ组)和导管旋转盲探插管组(Ⅱ组),每组20例。记录规定时限内成功... 目的:探讨采用气管导管旋转法引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口腔颌面部择期手术且均需行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单纯盲探插管组(Ⅰ组)和导管旋转盲探插管组(Ⅱ组),每组20例。记录规定时限内成功插管的例数(n1),计算插管成功率(R1);同时记录一次插管成功的例数(n2),计算一次插管成功率(R2);记录所有病例插管次数(N)及所需时间(T)。结果:Ⅱ组的n1、R1、n2及R2高于Ⅰ组(P<0.05);Ⅱ组的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明显低于Ⅰ组(P<0.05)。结论:采用气管导管旋转法引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有一定的临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经鼻盲探 旋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雾化表面麻醉在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郝洁 王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0期2362-2362,共1页
关键词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 超声雾化表面麻醉 开口困难 面部疾患 麻醉方法 麻醉应用 口腔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在急诊创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彪 曾良 李晶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6期2065-2067,共3页
目的探讨在急诊创伤患者抢救中应用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BNTI)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急诊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抢救过程中均行BNTI术,观察患者的插管即刻反应、插管成功率、插管辅助法... 目的探讨在急诊创伤患者抢救中应用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BNTI)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急诊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抢救过程中均行BNTI术,观察患者的插管即刻反应、插管成功率、插管辅助法。结果 48例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GCS〈8分、GCS8~10分、无意识障碍;1次插管成功率为52.1%,插管失败率16.7%。24例患者出现插管即刻反应,包括轻度呛咳、剧烈呛咳与屏气、有吞咽反射,插管成功率分别为100.0%、0.0%、0.0%。首次插管不成功16例,使用套囊充气法9例,插管成功率88.9%;使用非套囊充气法7例,插管成功率85.7%。结论在急诊创伤患者抢救中应用BNTI术,效果良好,适用性、有效性高,但需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咽喉反射,积极选用插管辅助法,为手术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创伤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申中秋 李玉卿 黄燕虹 《华中医学杂志》 1999年第3期130-131,共2页
5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由专人麻醉操作,均采用安定、羟了酸钠、氟哌啶芬太尼合剂静脉全麻诱导,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麻.保留自主呼吸,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改良组在气管导管出鼻后孔抵达咽部时,将导管套囊充气15... 5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由专人麻醉操作,均采用安定、羟了酸钠、氟哌啶芬太尼合剂静脉全麻诱导,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麻.保留自主呼吸,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改良组在气管导管出鼻后孔抵达咽部时,将导管套囊充气15ml.对照组导管套囊不充气.结果改良组25例盲探插管均成功.成功串100%,对照组25例,盲探成功7例,成功率28%.两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改良组一次插管成功20例,占80%,对照组仅3例,占12%,两组亦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咽部气管导管套囊充气,可提高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囊充气 经鼻盲探 气管插管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清醒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效果 被引量:9
19
作者 曹丙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清醒经鼻肓探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择期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手术病人51例,年龄32~46岁,ASA Ⅰ~Ⅱ级,所有病人均无心、脑血管疾病.随机分为单纯表面麻醉组(S组)、表面麻醉+右美托咪定0.5 μg/kg组(D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清醒经鼻肓探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择期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手术病人51例,年龄32~46岁,ASA Ⅰ~Ⅱ级,所有病人均无心、脑血管疾病.随机分为单纯表面麻醉组(S组)、表面麻醉+右美托咪定0.5 μg/kg组(D1组)和表面麻醉+右美托咪定1.0 μg/kg组(D2组),每组17例.三组病人均用1%丁卡因行鼻腔、咽喉,及气管粘膜表面麻醉,D1组和D2组将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艾贝宁批号10061434国药准字H20090248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用0.9%的氯化钠溶液稀释至浓度4μg/ml后缓慢静注,输注时间15min.1 min后行经鼻肓探气管捅管.记录入室后麻酢前(T0)、插管前即刻(T1)、气管导管插入鼻腔即刻(T2)、气管导管越过声门插入气管即刻(T3)的MAP、HR、SpO2;记录插管过程中有无恶心、呛咳、躁动等插管反应;术后随访病人对插管过程的知晓情况.结果 与T0比较,S组T2、T3时MAP及HR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D1组T1时MAP明显降低,T3时MAP及HR却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D2组T1、T2及T3时MAP均明显降低,T1时HR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D1组、D2组比较,S组T1、T2及T3时MAP、HR均明显高于D1组、D2组,而T3时SpO2明显低于D1组、D2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与D1组比较,D2组T1、T2及T3时MAP均明显降低,D2组T2、T3时HR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S组比较,D1组呛咳、躁动及插管知晓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 D2组恶心、呛咳、躁动及插管知晓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与D1组比较,D2组恶心、呛咳、躁动及插管知晓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表面麻醉的基础上,缓慢静注右美托咪定1.0 μg/kg可为施行清醒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提供良好的条件,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清醒经鼻盲探气管插管 清醒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囊充气法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在急诊插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智 《四川医学》 CAS 2001年第5期500-501,共2页
关键词 急诊插管 套囊充气法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