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27篇文章
< 1 2 2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HCG—β)抗血清的抗早孕作用...
1
作者 袁德祥 许世杰 《天津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31-34,共4页
关键词 绒毛 性腺激素 抗早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妊娠相关蛋白 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检测结合超声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在孕早期唐氏综合征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郑桂香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4期124-126,129,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妊娠相关蛋白(pregnancy 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PAPP-A)、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free beta-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Fβ-HCG)检测结合超声胎儿颈部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在孕早期唐氏... 目的 探讨血清妊娠相关蛋白(pregnancy 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PAPP-A)、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free beta-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Fβ-HCG)检测结合超声胎儿颈部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在孕早期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2月于赣州市赣县区妇幼保健院行孕早期DS筛查的120例孕妇临床资料,依据是否确诊DS进行分组,将确诊为DS的60例孕妇设为观察组,将胎儿正常的60例孕妇设为对照组。所有孕妇均于孕10~13周采集血液检测PAPP-A、Fβ-HCG水平,利用超声检测明确胎儿NT厚度,比较2组PAPP-A、Fβ-HCG、胎儿NT厚度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PAPP-A、Fβ-HCG、胎儿NT厚度及联合检测诊断DS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PAPP-A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Fβ-HCG水平、胎儿NT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显示,PAPP-A、Fβ-HCG、胎儿NT厚度及联合检测诊断DS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8、0.773、0.723、0.969,联合检测价值更高。结论 血清PAPP-A、Fβ-HCG、胎儿NT厚度在孕早期DS筛查中均具有一定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有助于DS患儿的检出,确保优生优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早期 唐氏综合征筛查 妊娠相关蛋白 游离绒毛性腺激素β单位 胎儿颈部透明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地屈孕酮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性激素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3
作者 甘隆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3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地屈孕酮联用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性激素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先兆流产患者(2021年1月~2023年3月),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予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观察组(予以人绒毛膜促性... 目的探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地屈孕酮联用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性激素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先兆流产患者(2021年1月~2023年3月),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予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观察组(予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各35例。比较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保胎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孕酮(P)(36.63±7.21)ng/ml、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8127.24±2108.34)U/ml、雌二醇(E_(2))(967.15±53.45)pg/ml、血清抑制素-A(Inh-A)(483.92±34.24)ng/L均高于对照组的(30.55±4.23)ng/ml、(6543.43±1954.23)U/ml、(843.63±50.62)pg/ml、(442.63±34.24)ng/L,腰腹部疼痛缓解、止血时间分别为(4.62±1.82)、(4.34±1.72)d,均短于对照组的(5.82±2.31)、(5.82±2.35)d,统计学有差异(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94.29%高于对照组68.57%,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予以先兆流产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地屈孕酮治疗,可改善其血清性激素水平,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改善保胎结局,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流产 地屈孕酮 绒毛性腺激素 血清性激素 临床症状 保胎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价值
4
作者 巩亚莉 施宏 周成林 《大医生》 2025年第5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联合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山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联合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山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血清β-HCG水平检测。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异位妊娠的诊断情况,比较单一及联合诊断异位妊娠的效能。结果手术病理确诊阳性60例(69.77%),其中输卵管壶腹部妊娠38例(63.33%)、峡部妊娠13例(21.67%)、间质部妊娠6例(10.00%)、子宫角妊娠2例(3.33%)、剖宫产切口妊娠1例(1.67%);阴性26例(30.23%),其中宫内妊娠13例(50.00%)、附件炎症包块8例(30.77%)、不全流产4例(15.38%)、卵巢囊肿1例(3.85%)。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92.31%,准确率为93.02%,阳性预测值为96.55%,阴性预测值为85.71%,Kappa值=0.838。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β-HCG水平检测诊断异位妊娠的灵敏度为85.00%,特异度为84.62%,准确率为84.88%,阳性预测值为92.73%,阴性预测值为70.97%,Kappa值=0.660。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联合血清β-HCG水平检测诊断异位妊娠的灵敏度为96.67%,特异度为96.15%,准确率为96.51%,阳性预测值为98.31%,阴性预测值为92.59%,Kappa值=0.918。3种检查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β-HCG水平检测异位妊娠准确率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β-HCG水平检测的准确率较高,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Β-人绒毛性腺激素 异位妊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盐酸利托君对先兆流产患者临床症状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5
作者 宋圣英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3期569-571,584,共4页
目的:探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联合盐酸利托君对先兆流产(Threatened abortion,TA)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1月本院收治TA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n=43)。对照... 目的:探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联合盐酸利托君对先兆流产(Threatened abortion,TA)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1月本院收治TA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n=43)。对照组静脉滴注0.1 g盐酸利托君,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肌内注射2000 U hCG。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2 w后症状消失时间,并于治疗前及治疗2 w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收缩期/舒张期峰值流速比值(Peak systolic velocity/end diastolic velocity,S/D)、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采用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血清雌二醇(17β-Estrodiol,E2)、hCG、孕酮(Progesterone,P)、妊娠相关蛋白(Pregnancy 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 A,PAPP-A)水平。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相关血清因子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CG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TA,可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调节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性腺激素 盐酸利托君 先兆流产 临床症状 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β亚单位磁分离酶联免疫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振世 周昊 +3 位作者 陈海生 谢晶 卢新 杨祥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2-394,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测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β亚单位(hCGβ)磁分离酶联免疫分析法(MEIA)。方法用识别不同表位的两株单克隆抗体(mAb),一株mAb用FITC标记,另一株用碱性磷酸酶(AP)标记;以偶联羊抗FITC抗体的磁珠作为固相,以酚酞单磷酸...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测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β亚单位(hCGβ)磁分离酶联免疫分析法(MEIA)。方法用识别不同表位的两株单克隆抗体(mAb),一株mAb用FITC标记,另一株用碱性磷酸酶(AP)标记;以偶联羊抗FITC抗体的磁珠作为固相,以酚酞单磷酸酯溶液为底物,建立测定hCGβ磁分离酶免疫测定法。结果本MEIA法的灵敏度为0.1IU/L,批内CV小于8.5%,批间CV小于14%,平均稀释回收率为92.5%;与促黄体生成激素(leuteinizinghormone,LH)、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TSH)和促卵泡成熟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均无交叉反应,与完整的hCG(1000IU/L)的交叉反应为1.2%,有效期不低于14个月。结论本方法的性能优于现有的放射免疫(RIA)和ELISA试剂盒,接近进口同类试剂的水平,有助于为市场提供一种高质量而价廉的hCGβ测定试剂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性腺激素游离β单位 磁分离酶免疫测定法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酮和β亚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王金波 孙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9期2115-2118,共4页
目的探究孕酮、β亚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7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经保胎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治疗成功组82例和治疗... 目的探究孕酮、β亚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7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经保胎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治疗成功组82例和治疗失败组88例,对比两组停经12周时的血清孕酮、β-HCG水平。分析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结局的影响因素,两组治疗后血清孕酮、β-HCG阳性率以及血清孕酮和β-HCG联合检测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于停经第12周时,治疗成功组的血清孕酮和β-HCG均高于治疗失败组(P<0.05)。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孕酮和β-HCG阳性是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结局的保护因素。保胎治疗成功组的血清孕酮、β-HCG阳性率均高于治疗失败组(P<0.05)。血清孕酮和β-HCG联合检测在对妊娠结局预测中,其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5.33%、82.63%、88.24%,假阳性预测值和假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27%、17.37%。结论血清孕酮和β-HCG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保胎结局的重要指标,且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率均较高,进而对预测保胎治疗结果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先兆流产 孕酮 β 单位绒毛性腺激素 保胎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在子宫颈癌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东 温雪松 +5 位作者 郑建华 黄明莉 贺业春 Hills FA Purkis P Iles RK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5年第4期281-283,i001,共4页
目的探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在子宫颈癌患者病变组织的表达。方法本实验共研究通过活检或刮除术收集的不同临床分期的92例子宫颈癌标本,其中79例为鳞癌,11例为腺瘤,2例原位癌,通过免疫过氧化酶实验技术应用β-hCG抗体,检... 目的探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在子宫颈癌患者病变组织的表达。方法本实验共研究通过活检或刮除术收集的不同临床分期的92例子宫颈癌标本,其中79例为鳞癌,11例为腺瘤,2例原位癌,通过免疫过氧化酶实验技术应用β-hCG抗体,检测相应抗原在宫颈癌石蜡包埋切片中的表达。结果77%(69/90)的宫颈癌患者βhCG抗体表达为阳性,鳞癌阳性例数80%(63/79)明显多于腺癌55%(6/11),β-hCG抗体在宫颈癌晚期患者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早期患者(71%和29%)。结论产生β-hCG的肿瘤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性腺激素p单位 子宫颈癌 免疫组化 病变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组织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结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检测对高龄孕妇流产风险的评估价值
9
作者 王红芳 张翠珍 李玉娥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0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究宫颈组织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结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检测对高龄孕妇流产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名高龄伴流产风险孕妇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 目的探究宫颈组织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结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检测对高龄孕妇流产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名高龄伴流产风险孕妇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产检的85名高龄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宫颈组织SWE检查和血清β-HCG表达水平测定,比较两组宫颈组织SWE参数杨氏模量值和血清β-HCG表达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杨氏模量值和β-HCG表达水平在评估高龄孕妇流产风险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宫颈长度(CL)短于对照组,宫颈内口应变率(I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宫颈应变率(CS)、宫颈外口应变率(E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宫颈组织内口、外口的杨氏模量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β-HCG水平为(5742.65±229.71)mIU/ml,低于对照组的(10332.47±413.28)m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宫颈组织内口、外口杨氏模量值、血清β-HCG及三者联合评估高龄孕妇流产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9、0.731、0.782、0.874(P<0.05)。结论宫颈组织杨氏模量值与血清β-HCG水平在高龄伴流产风险孕妇中均呈显著低水平,二者联合检查能有效评估高龄孕妇的流产风险,临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孕妇 流产 宫颈组织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 风险评估 绒毛性腺激素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中期血清甲胎蛋白、游离-β亚基-促绒毛膜性腺激素在胎儿开放性神经管缺陷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10
作者 戴秀丽 吴英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4期696-699,共4页
目的探讨孕中期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亚基-促绒毛膜性腺激素(free-β-HCG)在胎儿开放性神经管缺陷(ONTD)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木渎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疑似胎儿ONTD的孕妇,以引产或... 目的探讨孕中期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亚基-促绒毛膜性腺激素(free-β-HCG)在胎儿开放性神经管缺陷(ONTD)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木渎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疑似胎儿ONTD的孕妇,以引产或分娩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孕妇血清AFP、free-β-HCG检测结果。根据金标准分为发生组(n=33)和未发生组(n=117),分析血清AFP、free-β-HCG水平及二者联合检测ONTD的诊断效能。分析血清AFP、free-β-HCG水平单独及二者联合检测对不同类型ONTD的诊断符合率。结果通过引产或分娩结果显示,共有33例ONTD胎儿;经血清AFP水平检查显示,共有26例ONTD胎儿;经血清free-β-HCG水平检查显示,共有27例ONTD胎儿;血清AFP、free-β-HCG水平联合检查显示,共有32例ONTD胎儿。与血清AFP、free-β-HCG单独检查比较,联合检查有较高的灵敏度90.91%和准确率96.67%,较低的漏诊率9.10%。与血清AFP、free-β-HCG单独检查相比,联合检查对于脊柱裂胎儿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联合检测孕中期血清AFP、free-β-HCG水平可提高ONTD诊断的准确率,可为孕中期胎儿ONTD的筛查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神经管缺陷 甲胎蛋白 游离-β基-绒毛性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定量参数联合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甲胎蛋白、游离雌三醇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筛查具有较好价值
11
作者 郭巧玲 刘海龙 +1 位作者 陈瑛 石秀英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387-1392,共6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定量联合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在我院进行产前筛查的123例孕中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超声检查与血清指标检...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定量联合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在我院进行产前筛查的123例孕中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超声检查与血清指标检测,以引产或妊娠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产前超声定量参数、血清指标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诊断价值。结果123例孕妇最终发现胎儿颜面部畸形71例(57.72%),52例胎儿未出现颜面部畸形(42.28%)。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项透明层厚度(NT)、β-HCG、AFP及uE3水平均是胎儿颜面部畸形的危险因素(P<0.05)。超声NT诊出胎儿颜面部畸形61例,血清指标诊出胎儿颜面部畸形56例,联合检测诊出胎儿颜面部畸形67例,超声NT联合血清指标检测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单一检测,组间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特异度、准确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β-HCG、AFP及uE3水平异常均提示胎儿颜面部畸形发生的高风险性。产期超声定量参数联合血清β-hCG、AFP、uE3可明显提高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检出敏感度,对产前颜面部畸形筛查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超声 Β-人绒毛性腺激素 甲胎蛋白 游离雌三醇 颜面部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在宫外孕诊断中的作用
12
作者 吴海燕 蔡滨雪 刘伟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3年第13期1396-1396,共1页
关键词 绒毛性腺激素 Β单位 宫外孕 诊断 血清 腹腔急性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β亚单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基因和蛋白表达
13
作者 周雷 曹文枫 +1 位作者 王耕辛 迟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异位β-HCG基因和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化(IHC)和放射免疫测定(RIA)方法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细胞β-HCG基因和蛋白表达及癌组织培养上清和腹水中的β-HCG的浓度...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异位β-HCG基因和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化(IHC)和放射免疫测定(RIA)方法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细胞β-HCG基因和蛋白表达及癌组织培养上清和腹水中的β-HCG的浓度。结果:12例上皮性卵巢癌β-HCG基因表达全部阳性(100%)。7例免疫组化β-HCG蛋白阳性(58.3%)。培养上清和腹水中β-HCG平均浓度分别为0.586U/L和1.638U/L。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异位β-HCG的表达频率很高,β-HCG可以作为该肿瘤的标记物,RT-PCR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β单位绒毛性腺激素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在早期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作用
14
作者 李红梅 张三元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743-744,共2页
关键词 绒毛性腺激素β单位 血Β-HCG值 异位妊娠 早期诊断 先兆流产 上升趋势 文献报道 高危因素 助孕技术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其α、β亚单位的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辉 徐霞 李道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5-427,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鳞癌)组织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其α、β亚单位的表达与食管鳞癌分级、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1例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中HCG、α-HCG、β-HCG的表达检测。分析HCG及其α、β...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鳞癌)组织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其α、β亚单位的表达与食管鳞癌分级、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1例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中HCG、α-HCG、β-HCG的表达检测。分析HCG及其α、β亚单位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①淋巴结转移组中HCG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6.2%,16/21)高于无转移组(35.0%,7/2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Ⅰ、Ⅱ、Ⅲ级鳞癌组织中HCG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9%(7/13)、53.3%(8/15)、61.5%(8/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淋巴结转移组中α-HCG蛋白的阳性表达率(23.5%,4/21)与无转移组(5.0%,1/2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Ⅰ、Ⅱ、Ⅲ级鳞癌组织中α-HCG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1/13)、26.7%(4/15)、0%(0/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β-HCG蛋白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33.3%,7/21)与无转移组(35.0%,7/2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Ⅰ、Ⅱ、Ⅲ级鳞癌组织中β-HCG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4%(2/13)、40.0%(6/15)、46.2%(6/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HCG与人食管鳞癌的淋巴道转移有关,其高表达预示着高转移风险。②HCG的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无关。③α-HCG、β-HCG的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道转移均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转移 绒毛性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激发试验在性发育异常儿童中的诊断作用评估
16
作者 梁翠丽 刘国昌 +6 位作者 程静 牛会林 伏雯 张丽瑜 贾炜 张文 刘丽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激发试验在诊断不同分型性发育异常(disorder of sexual development,DSD)患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DSD患儿,按染色体核型分为46,XX组(n=10)、46,XY组(n=87)、...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激发试验在诊断不同分型性发育异常(disorder of sexual development,DSD)患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DSD患儿,按染色体核型分为46,XX组(n=10)、46,XY组(n=87)、性染色体异常组(n=35),比较各组患儿hCG激发试验前后的性激素水平,分析形态学上是否存在睾丸组织对hCG激发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3组患儿激发试验后睾酮(testosterone,T)增加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XY组中,5α-还原酶2缺乏症患儿激发试验后的T与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比值高于其他46,XY DSD患儿(P<0.05)。形态学上,有睾丸组织的DSD患儿激发试验后T增加倍数高于无睾丸组织患儿(P<0.05)。结论hCG激发试验对于评估不同类型的DSD患儿的睾丸间质细胞存在和功能均具有重要价值,对于性腺性质不明确的DSD患儿,均建议行hCG激发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异常 绒毛性腺激素激发试验 睾丸间质细胞 睾酮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三维彩超联合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早期宫外孕的诊断价值
17
作者 刘玉净 鲁育民 +3 位作者 胡金花 黄菊霞 余奕 程扬眉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7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彩超联合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早期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9月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早期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80例宫内孕孕妇设为对照组。分析...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彩超联合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早期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9月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早期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80例宫内孕孕妇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超声指标与血β-hCG水平;绘制超声指标、血β-hCG单独及联合诊断早期宫外孕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通过病理结果分析经阴道三维彩超联合血β-hCG诊断的准确性。结果两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收缩期峰值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血β-hCG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厚度、血β-HCG及两者联合诊断宫外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3、0.877及0.975(P<0.05)。与病理结果比较,经阴道三维彩超联合血β-hCG诊断漏诊、误诊5例,诊断准确率为93.75%。结论经阴道三维彩超联合血β-hCG对早期宫外孕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快速准确诊断早期宫外孕提供可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三维彩超 血Β-人绒毛性腺激素 早期宫外孕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黄体支持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沈帆 方颖 杨晓葵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8期837-840,共4页
黄体支持是为避免因患者黄体功能不全而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常用方法,适时、有效的黄体支持可以改善人工助孕结局,提高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在既往研究中,孕酮作为黄体直接分泌的激素,是国际公认有效的黄体支持药物,但不同的孕酮制剂各... 黄体支持是为避免因患者黄体功能不全而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常用方法,适时、有效的黄体支持可以改善人工助孕结局,提高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在既往研究中,孕酮作为黄体直接分泌的激素,是国际公认有效的黄体支持药物,但不同的孕酮制剂各有利弊,例如肌内注射对操作要求较高,阴道制剂有可能导致阴道炎及外阴瘙痒,口服软胶囊由于肝脏的首过效应生物利用率大打折扣。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也能作为有效的黄体支持药物,且相比孕酮,能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通过多种分子途径介导母胎界面的信息沟通。现就近年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黄体支持中的分子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性腺激素 胚胎移植 黄体支持 分子机制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α亚单位的纯化及其特异性多抗的制备
19
作者 戚大梁 王强 易维京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89-791,共3页
目的纯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α亚单位,制备其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及临床诊断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将临床医用注射HCG纯品经尿素处理后,上分子筛分离HCG-α。经纯化、鉴定后,用HCG-α亚单位免疫新西兰兔,分离抗血清,通过rPr... 目的纯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α亚单位,制备其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及临床诊断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将临床医用注射HCG纯品经尿素处理后,上分子筛分离HCG-α。经纯化、鉴定后,用HCG-α亚单位免疫新西兰兔,分离抗血清,通过rProtein A纯化IgG抗体,随后采用HCG-α及HCG-β制备的抗原亲和层析柱提高IgG多抗的特异性,用ELISA法测定其抗体效价。结果纯化的蛋白经SDS-PAGE电泳显示单一条带,大小与HCG-α相应分子质量相同。HCG-α多抗效价达1∶1 000 000,降低了与HCG-β的交叉反应。结论建立了简单易操作的分离HCG-α亚单位的方法,并制备了高特异性、高效价的α亚单位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免疫亲和层析 绒毛性腺激素 纯化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酮值、β亚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结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周宇翔 孔令蕤 +1 位作者 张爱梅 吴桂芹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736-739,共4页
目的:探讨孕酮值(P)、β亚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与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搜集162例接受保胎治疗的先兆流产早期妊娠孕妇临床资料,根据保胎治疗效果分为成功组(n=122)和失败组(n=40),比较两组年龄、职业、... 目的:探讨孕酮值(P)、β亚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与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搜集162例接受保胎治疗的先兆流产早期妊娠孕妇临床资料,根据保胎治疗效果分为成功组(n=122)和失败组(n=40),比较两组年龄、职业、初潮年龄等一般人口学资料和血清P、β-HCG差异,以保胎治疗是否成功为因变量,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结局的因素。结果:162例患者经保胎治疗成功122例,失败40例,成功组年龄显著小于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职业、初潮年龄、月经周期、孕周、孕次、足月产次、流产次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P、β-HCG分别为(32.21±6.65)ng/ml、(56 332.65±15 536.84)IU/ml,均显著高于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结局的危险因素,而P、β-HCG是保护因素。结论:年龄越大,P、β-HCG越低,早期先兆流产保胎失败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流产 孕酮 β单位绒毛性腺激素 保胎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