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平定向结晶法生长浓度渐变Yb∶YAG激光晶体及光谱性能研究
1
作者 丁雨憧 张灵 +4 位作者 李海林 张月 唐杨 强铭 林辉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88-1698,共11页
本文采用水平定向结晶(HDC)法成功生长出180 mm×81 mm×16 mm的浓度渐变Yb∶YAG激光晶体,从放肩部位和尾部分别获取了尺寸为40 mm×40 mm×7 mm、70 mm×70 mm×7 mm的Yb∶YAG激光晶体板条各两件。采用632 nm... 本文采用水平定向结晶(HDC)法成功生长出180 mm×81 mm×16 mm的浓度渐变Yb∶YAG激光晶体,从放肩部位和尾部分别获取了尺寸为40 mm×40 mm×7 mm、70 mm×70 mm×7 mm的Yb∶YAG激光晶体板条各两件。采用632 nm激光、偏光应力仪对晶体板条的光学性质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发现靠近晶坯自由表面的板条内部通透,无散射光路,应力较小且分布均匀,表明该晶体板条具有优异的光学质量。进一步测试分析了晶体板条不同位置处的吸收光谱,根据935 nm波长处的吸收系数计算出Yb^(3+)的掺杂浓度,发现40 mm×40 mm×7 mm的激光晶体板条中Yb^(3+)掺杂浓度沿晶体生长方向逐步增加,浓度梯度约为0.42%/cm;而70 mm×70 mm×7 mm的激光晶体板条中Yb^(3+)掺杂浓度几乎保持不变,约为4.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渐变 光谱性能 Yb∶YAG 水平定向结晶法 激光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结晶法裂缝填充技术分析与评价
2
作者 李善超 董婉莹 +2 位作者 葛一鸣 陈川峰 周鹏 《江西建材》 2024年第3期45-46,49,共3页
文中通过面积修复率和超声脉冲速度法评价了西卡膨胀结晶自修复剂的修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膨胀结晶自修复剂作用下生成的修复产物有效填充了裂缝区,提升了水泥砂浆内部的密实度,该膨胀结晶自修复剂的修复产物主要有Mg(OH)_(2)和CaCO_... 文中通过面积修复率和超声脉冲速度法评价了西卡膨胀结晶自修复剂的修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膨胀结晶自修复剂作用下生成的修复产物有效填充了裂缝区,提升了水泥砂浆内部的密实度,该膨胀结晶自修复剂的修复产物主要有Mg(OH)_(2)和CaC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裂缝 面积修复率 超声脉冲速度法 膨胀结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渗透结晶法的裂缝有效封堵对比研究
3
作者 李善超 董婉莹 +2 位作者 葛一鸣 陈川峰 周鹏 《江西建材》 2024年第3期43-44,共2页
文中对比研究了BKN 88渗透结晶自修复剂和Feedar渗透结晶自修复剂宏观的修复效果,利用渗水系数来表征两种自修复剂的修复性能。结果表明,BKN 88渗透结晶自修复剂的修复效果较好。此外,文中研究了自修复剂掺量、开裂时间和裂缝宽度对自... 文中对比研究了BKN 88渗透结晶自修复剂和Feedar渗透结晶自修复剂宏观的修复效果,利用渗水系数来表征两种自修复剂的修复性能。结果表明,BKN 88渗透结晶自修复剂的修复效果较好。此外,文中研究了自修复剂掺量、开裂时间和裂缝宽度对自修复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结晶法 渗水系数 混凝土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P结晶法实现废水中磷的去除和资源回收的效能分析
4
作者 周玉蓉 李红艳 +3 位作者 刘鹤 何勇 马莉 李松松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15-17,共3页
磷是玉米淀粉加工废水中富集的关键资源,但目前尚缺乏高效、经济的回收利用技术。本文提出采用羟基磷灰石(HAP)结晶法,以实现玉米淀粉废水中磷的去除和资源回收效能。在分析玉米淀粉废水中磷资源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HAP结晶法的反应原理... 磷是玉米淀粉加工废水中富集的关键资源,但目前尚缺乏高效、经济的回收利用技术。本文提出采用羟基磷灰石(HAP)结晶法,以实现玉米淀粉废水中磷的去除和资源回收效能。在分析玉米淀粉废水中磷资源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HAP结晶法的反应原理,构建了包括预处理、结晶反应、产物分离与纯化等环节的工艺流程,并从工业化应用潜力、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等方面,分析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以期为玉米淀粉废水资源化利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废水 磷资源 羟基磷灰石 结晶法 资源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定向结晶法(HOC法)合成变石的宝石学及谱学特征
5
作者 刘悦 裴景成 赖潇静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4期59-68,共10页
目前市场上合成变石中以提拉法合成产品为主,水平定向结晶法(HOC法)合成变石产品相对少见,其宝石学与谱学特征的研究资料仍有待补充。本文选择8颗来自俄罗斯厂家的HOC法合成变石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折射仪等常规宝石学仪器、激光剥蚀电... 目前市场上合成变石中以提拉法合成产品为主,水平定向结晶法(HOC法)合成变石产品相对少见,其宝石学与谱学特征的研究资料仍有待补充。本文选择8颗来自俄罗斯厂家的HOC法合成变石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折射仪等常规宝石学仪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能量型色散X射线荧光能谱仪、紫外-可见光光谱仪、荧光光谱仪、拉曼光谱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该类样品进行测试分析,探究其包裹体特征,微量元素组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光谱和荧光光谱等特征及与天然变石的差异。放大观察结果显示,HOC法合成变石样品的典型内含物为大量定向拉长空洞以及簇状金属包裹体。化学成分测试显示含有致色元素Cr和V,Cr含量较天然变石偏高;Fe元素含量极低,Mg、Ti、Ga等元素含量较天然变石低,且具有异常高的Mo含量,推测为金属Mo坩埚残余所致。紫外-可见光光谱仪测试结果显示为典型Cr谱,在橙黄光区与紫光区有两个宽的吸收带,645、656 nm处具有肩峰,680 nm处具有弱吸收峰。三维荧光光谱显示HOC法合成变石具有678、680 nm处强荧光峰以及690、696 nm处弱荧光峰,均为Cr元素所致,不具有天然变石中Ti和O元素的配合物所致460~550 nm处的发光中心。红外吸收光谱显示不具有天然变石特有的2160、2402 cm^(-1)处吸收峰以及3000~3500 cm^(-1)范围内与水有关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变石 水平定向结晶法 金绿宝石 谱学特征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结晶法制备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6
作者 应皆荣 高剑 +2 位作者 姜长印 万春荣 何向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1-297,共7页
球形材料具有堆积密度大、体积比容量高、加工性能好等突出优点.球形化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控制结晶法是制备球形材料的理想方法.本文介绍了控制结晶法的原理,综述了采用控制结晶法制备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 球形材料具有堆积密度大、体积比容量高、加工性能好等突出优点.球形化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控制结晶法是制备球形材料的理想方法.本文介绍了控制结晶法的原理,综述了采用控制结晶法制备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LiNi0.8Co0.2O2、 LiMn2O4、LiNi1/3Co1/3Mn1/3O2、LiFePO4的研究和发展,并对球形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结晶法 球形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晶法提纯钛白副产硫酸亚铁的数学模型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克宇 吴鉴 +3 位作者 高腾飞 赵泉峰 戴永年 姚耀春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1-377,共7页
针对硫酸法生产钛白粉过程中副产的硫酸亚铁,采用结晶法对硫酸亚铁进行了提纯。实验分析了结晶过程中杂质的残留及传质方式,同时考察了结晶次数、搅拌速率对硫酸亚铁结晶提纯的影响,并依据固液边界层扩散传质理论,建立了结晶提纯的理论... 针对硫酸法生产钛白粉过程中副产的硫酸亚铁,采用结晶法对硫酸亚铁进行了提纯。实验分析了结晶过程中杂质的残留及传质方式,同时考察了结晶次数、搅拌速率对硫酸亚铁结晶提纯的影响,并依据固液边界层扩散传质理论,建立了结晶提纯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结晶法能有效去除杂质(Mn、Mg、Zn、Ni);所建立的结晶提纯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杂质浓度,尤其是低含量的杂质浓度;搅拌通过影响晶体与溶液间的固液边界层,进而影响杂质的残留,从而验证了结晶过程中杂质的传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法 提纯 副产硫酸亚铁 数学模型 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沉淀-结晶法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 被引量:29
8
作者 张林生 鞠宇平 +1 位作者 周瑜 王鑫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44,共3页
采用石灰沉淀与脱磷固定床结晶法技术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的试验结果与工程实践表明 ,该方法处理含磷废水除磷效率高 ,出水水质稳定 ,且可回用。
关键词 含磷废水 石灰沉淀法 结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结晶法制备球形磷酸铁的团聚尺寸模型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震 蒲薇华 +2 位作者 任建国 武玉玲 何向明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0-24,共5页
磷酸铁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主要前躯体之一,磷酸铁的形貌和粒度大小对磷酸铁锂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较大影响。为了更好地实现磷酸铁的可控制备,有效改善磷酸铁锂的电化学性能,文中采用硝酸铁和磷酸反应合成磷酸铁的液相... 磷酸铁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主要前躯体之一,磷酸铁的形貌和粒度大小对磷酸铁锂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较大影响。为了更好地实现磷酸铁的可控制备,有效改善磷酸铁锂的电化学性能,文中采用硝酸铁和磷酸反应合成磷酸铁的液相结晶控制工艺,研究了反应结晶釜中反应物浓度、温度、搅拌速度与沉淀物颗粒粒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沉淀物颗粒粒径随反应物的浓度的增大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搅拌速度的增加,粒径首先变大,当到达最大粒径后呈减小趋势。并且在团聚和破碎动力学的基础上通过经典的粒数衡算方程建立该反应的团聚尺寸模型,然后根据沉淀反应过程的实验数据获得所建模型的相关参数,通过模型计算值和实验值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控制结晶法 球形磷酸铁 粒数衡算方程 团聚和破碎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晶法提纯钛白副产硫酸亚铁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克宇 吴鉴 +4 位作者 周朝金 杜远超 黄小鹏 姚耀春 王微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5,共6页
针对硫酸法生产钛白粉过程中副产的硫酸亚铁,采用结晶法对硫酸亚铁进行提纯。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吸收光谱(AAS)等分析手段对结晶后粒子的晶相、形貌和杂质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结晶法提纯制备的硫酸亚... 针对硫酸法生产钛白粉过程中副产的硫酸亚铁,采用结晶法对硫酸亚铁进行提纯。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吸收光谱(AAS)等分析手段对结晶后粒子的晶相、形貌和杂质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结晶法提纯制备的硫酸亚铁颗粒结晶度高、晶粒形貌好、杂质含量少。通过结晶温度、结晶次数和p H值对硫酸亚铁结晶提纯影响的研究,发现在溶解温度为60℃,结晶温度为10℃,p H值为2,采取3次结晶时,就可有效去除杂质,提纯钛白副产硫酸亚铁。此外,还探究了结晶后母液的循环利用,可为工业化应用提供适当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法 提纯 副产硫酸亚铁 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析结晶法分离提纯对二氯苯的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乐清华 苏继新 涂晋林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16,共6页
提出了溶析结晶法从邻、对位二氯苯混合物中分离提纯对二氯苯的新工艺。选用乙醇作为主溶剂,水作为析出剂,测定了物系的溶解度关系,研究了溶剂配比,结晶温度,投料比等工艺操作条件对产品收率和纯度的影响。实验证明,在温度为5~10... 提出了溶析结晶法从邻、对位二氯苯混合物中分离提纯对二氯苯的新工艺。选用乙醇作为主溶剂,水作为析出剂,测定了物系的溶解度关系,研究了溶剂配比,结晶温度,投料比等工艺操作条件对产品收率和纯度的影响。实验证明,在温度为5~10℃,溶剂体积比(水∶乙醇)为0.25~0.35的条件下,采用溶析结晶法可从对二氯苯含量为77%~85%的原料中,分离出纯度为99.7%以上的对二氯苯产品,收率可达75%~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二氯苯 邻二氯苯 分离 提纯 溶析结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晶法提纯工业磷酸的数学模型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保明 李军 +1 位作者 齐亚兵 罗建洪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3-209,共7页
为了制备电子级磷酸,采用了悬浮结晶法对工业磷酸进行提纯。分析了结晶法提纯工业磷酸的原理,并基于结晶过程中杂质的有效分配系数对多次结晶后杂质的分布建立了晶体纯度预测模型,同时考察了酸浓度、结晶次数和磷酸原料杂质初始含量对... 为了制备电子级磷酸,采用了悬浮结晶法对工业磷酸进行提纯。分析了结晶法提纯工业磷酸的原理,并基于结晶过程中杂质的有效分配系数对多次结晶后杂质的分布建立了晶体纯度预测模型,同时考察了酸浓度、结晶次数和磷酸原料杂质初始含量对磷酸提纯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结晶法提纯磷酸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地脱除所考察的五种杂质(Li、Mg、Al、Cr、Mn);以一次晶体为原料,在磷酸浓度为84%的条件下,经过3次结晶,和在磷酸浓度为88%的条件下,经过4次结晶,均可以达到美国典型半导体磷酸要求。所建立的晶体纯度预测模型能很好地预测杂质浓度随结晶次数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法 晶体纯度预测模型 磷酸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结晶法直接制备HMX粒度分级产品 被引量:13
13
作者 曹端林 徐春彦 +2 位作者 郑志花 轩春雷 陈树森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9-22,共4页
在丙酮 -乙酸乙酯溶剂中 ,加入醋酐法生产的粗品α- HMX,根据结晶、转晶原理 ,通过控制适当的工艺条件和恰当的操作方式 ,使α- HMX全部转化为β- HMX,同时直接制备出 A、C、D、F四个不同粒度级别的产品。
关键词 溶剂结晶法 制备 α-HMX 粒度分级产品 丙酮-乙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化床结晶法处理工业含氟废水小试及中试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姜科 周康根 +1 位作者 杨有才 李程文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32-1041,共10页
针对传统化学沉淀法处理含氟废水工艺中存在的氟资源浪费和污泥堆存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以氢氧化钙悬浊液为沉淀剂,流化床结晶法脱氟的新工艺.在小试规模下,采用流化床反应器对15L/h的含氟废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反应时间、钙氟摩尔比、回... 针对传统化学沉淀法处理含氟废水工艺中存在的氟资源浪费和污泥堆存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以氢氧化钙悬浊液为沉淀剂,流化床结晶法脱氟的新工艺.在小试规模下,采用流化床反应器对15L/h的含氟废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反应时间、钙氟摩尔比、回流流量、钙液组成等因素对脱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氟浓度为1000mg/L、钙氟摩尔比=0.6、钙液中氯化钙与总钙的摩尔比=0.10时,出水氟离子浓度稳定低于20mg/L.在中试规模下,以某氟化盐厂工业废水为对象,采用流化床结晶—絮凝的组合工艺对0.5m3/h的废水进行了处理,出水氟离子浓度低于10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氟化钙污泥含水率为27.0%、平均粒径为159.0μm,易于固液分离和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废水 流化床 氟化钙 结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结晶法合成球形正极材料LiNi_(0.8)Co_(0.2)O_2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9
15
作者 胡国荣 刘艳君 +2 位作者 彭忠东 杜柯 高旭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7,共9页
采用控制结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用高密度球形正极材料LiNi0.8Co0.2O2。对前驱体Ni0.8Co0.2(OH)2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在金属盐溶液流速为8mL/min,搅拌速率450r/min,pH值为11.5,氨浓度20g/L反应36h的条件下,合成了振实密度为2.02... 采用控制结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用高密度球形正极材料LiNi0.8Co0.2O2。对前驱体Ni0.8Co0.2(OH)2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在金属盐溶液流速为8mL/min,搅拌速率450r/min,pH值为11.5,氨浓度20g/L反应36h的条件下,合成了振实密度为2.02g/cm^3的球形Ni0.8Co0.2(OH)2。并以Ni0.8Co0.2(OH)2为原料,与LiOH·H2O进行混合研磨进行高温烧结,考察烧结制度对合成材料LiNi0.8Co0.2O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在Li/(Ni+Co)配比为1.05、氧气流量为800mL/min,750℃下烧结16h所得材料LiNi0.8Co0.2O2电化学性能最优:在0.2C,3.0-4.3V的条件下,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95.4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达到8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8CO0.2O2 正极材料 控制结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结晶法生产硫酸锰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黎铉海 纪旦旦 +4 位作者 粟海锋 潘柳萍 李静 李剑 文衍宣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19,共4页
采用高温结晶的方法,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进料液质量浓度、操作温度、停留时间及搅拌速率对硫酸锰结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料液硫酸锰质量浓度为370.0 g/L时,采用常压结晶法还没有硫酸锰晶体析出,而采用高温结晶法,在... 采用高温结晶的方法,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进料液质量浓度、操作温度、停留时间及搅拌速率对硫酸锰结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料液硫酸锰质量浓度为370.0 g/L时,采用常压结晶法还没有硫酸锰晶体析出,而采用高温结晶法,在压力为1.3 MPa(表压)、操作温度为170℃、保温时间为14 min、搅拌速率为350 r/min条件下,硫酸锰结晶率为84.0%,达到该温度下理论结晶率的88.0%。高温结晶法所消耗的热量是常压结晶法的60.7%,每生产1 t一水硫酸锰可节省蒸汽2.75 t。该工艺对综合利用低品位软锰矿和开发节能降耗生产硫酸锰的新工艺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锰 高温结晶法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合成微细针状碳酸钙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朱万诚 王玉红 陈建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0-564,共5页
采用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在旋转填充床(RPB)反应器中,以Ca(OH)2-CO2为反应物系,MgCl2作为晶形控制剂,合成出了短轴为80~200nm、长径比为12~20且短轴及长径比分布较窄的微细针状碳酸钙,并对Ca(OH)2初始浓度、气液比、旋转床转速、反应温... 采用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在旋转填充床(RPB)反应器中,以Ca(OH)2-CO2为反应物系,MgCl2作为晶形控制剂,合成出了短轴为80~200nm、长径比为12~20且短轴及长径比分布较窄的微细针状碳酸钙,并对Ca(OH)2初始浓度、气液比、旋转床转速、反应温度以及MgCl2浓度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当Ca(OH)2初始浓度为6.0%~7.5%、气液比为0.08~0.2、旋转床转速为900~1200r.min-1、反应温度为55~75℃、MgCl2浓度为2.0%~6.0%时能稳定地生成微细针状文石型碳酸钙.合成等量的针状碳酸钙,超重力反应结晶法所需碳化时间约为文献值的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针状碳酸钙 超重力反应结晶法 旋转填充床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结晶法富集马尾松毛虫幼虫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晓玲 杨青 +1 位作者 刘高强 魏美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0-74,共5页
为了从昆虫中获得多不饱和脂肪酸,采用低温结晶法对马尾松毛虫幼虫油脂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进行了富集研究。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结晶温度和结晶时间2个因素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富集都具有显著影响(P<0.01)。进一步用正交设计优化获得... 为了从昆虫中获得多不饱和脂肪酸,采用低温结晶法对马尾松毛虫幼虫油脂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进行了富集研究。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结晶温度和结晶时间2个因素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富集都具有显著影响(P<0.01)。进一步用正交设计优化获得的最佳参数为:结晶温度为-8℃,结晶时间为18h。在此条件下,所得多不饱和脂肪酸产品的碘价值和富集得率分别为2.30g(I2)/g和61.75%。亚麻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分别由富集前的24.13%和9.77%提高41.21%和16.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资源 马尾松毛虫 幼虫 多不饱和脂肪酸 低温结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结晶法用于蒽渣精制高纯咔唑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叶翠平 郑环 +3 位作者 毋亭亭 樊明明 冯杰 李文英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3-88,共6页
利用物性估算的方法估算了蒽、咔唑、二甲苯及氯苯间的范德华引力能,并测定了相应的溶解度.利用气质联用(GC-MS)对原料蒽渣中各个组分进行定性分析,以气相色谱内标标准曲线法对工艺过程中每一步所得产品中蒽、菲、咔唑和芴的含量进行了... 利用物性估算的方法估算了蒽、咔唑、二甲苯及氯苯间的范德华引力能,并测定了相应的溶解度.利用气质联用(GC-MS)对原料蒽渣中各个组分进行定性分析,以气相色谱内标标准曲线法对工艺过程中每一步所得产品中蒽、菲、咔唑和芴的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氯苯与蒽和咔唑间的引力能均大于二甲苯,与溶解度相一致.采用二甲苯两步溶解结晶后,菲和芴的去除率分别为96%和91%.以氯苯为溶剂精制咔唑,可得到含量为98.68%的高纯咔唑,咔唑的单程回收率在4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结晶法 蒽渣 咔唑 物性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结晶法制备半固态铝合金的压缩变形特性 被引量:12
20
作者 曹洪波 潘冶 张传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11,共3页
采用控制结晶法制备了初生α相颗粒圆整、尺寸细小、分布均匀 ,适合半固态加工的ZL10 1合金。初生α相的平均等效直径为 90 μm ,平均形状系数为 0 .75。在自行研制的压缩试验装置上 ,以不同变形温度 (恒定变形速率 0 .0 1s-1) ,分别对... 采用控制结晶法制备了初生α相颗粒圆整、尺寸细小、分布均匀 ,适合半固态加工的ZL10 1合金。初生α相的平均等效直径为 90 μm ,平均形状系数为 0 .75。在自行研制的压缩试验装置上 ,以不同变形温度 (恒定变形速率 0 .0 1s-1) ,分别对常规铸造组织和颗粒状组织浆料进行半固态直接压缩变形 ,从表观质量、极限塑性和变形量等 3个方面来评价浆料的变形特性。 5 85℃时颗粒状半固态组织浆料的极限塑性可达 33.10 % ,而普通树枝晶组织浆料的极限塑性只有 2 7.44 % ;5 65℃时颗粒状半固态组织的极限塑性为 2 2 .36% ,而普通树枝晶组织浆料的极限塑性只有 2 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结晶法 制备 半固态 铝合金 压缩变形特性 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