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本体论基础考察 被引量:6
1
作者 饶从满 张德伟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2-28,7,共8页
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以创建生动活泼而又富有成效的道德教学为主旨 ,主张道德教学应该以培养个体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生活和行动方式之基准的道德性而非具体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目标 ;而培养道德性 ,只要在道德教学中以真实的人性为基础 ,培... 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以创建生动活泼而又富有成效的道德教学为主旨 ,主张道德教学应该以培养个体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生活和行动方式之基准的道德性而非具体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目标 ;而培养道德性 ,只要在道德教学中以真实的人性为基础 ,培养学生的价值意识即可。并且认为 ,如此即可培养出本人能够接受、社会也能够承认的判断基准和行动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道德教学 结构化方式 价值意识 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方法论原理考察
2
作者 饶从满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7-22,共6页
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在明确了道德性的培养是通过形成道德性结构之上的价值意识来实现的原理基础上 ,提出价值意识或价值体系的形成需要以人的自然性或本性为出发点 ,在明确价值与人的自然性关联的方式基础上进行。
关键词 道德教育 道德教学 结构化方式 道德性 价值意识 整体化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愉快道德教学的结构化方式 被引量:1
3
作者 金井肇 李大伟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8,共4页
本文认为, 道德教学成功、愉快的关键在于道德教学应主要着眼于培育学生“植根于内部的道德性”, 而不是培养学生有良好的行为。道德性的培育只有通过培育每个学生的价值意识(即形成价值自觉) 方可实现。
关键词 结构化方式 道德教学 愉快教学 价值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载: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1) 活用结构化方式的教学原理 创建生动活泼的道德教育
4
作者 金井肇 饶从满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2年第1期59-61,共3页
一、道德教育的难点何在? 当今世界,娇生惯养的孩子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道德教育中不接受老师教学的情况也层出不穷.日本如此,听说中国也是一样.学生不接受老师的教学,老师就会有徒劳无获的空虚感.
关键词 结构化方式 教学原理 道德教育 道德性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载: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2) 培养道德性的原理
5
作者 金井肇 饶从满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2年第2期61-63,共3页
为了实现培养'道德性'的目标,必须首先清楚道德性是什么,以及通过什么样的程序才能培养道德性.在没有弄清楚这一点的情况下就去培养道德性,不可能达到目的.为了有效地培养道德性,必须重视基本的理论探讨.
关键词 道德性培养 结构化方式 道德教学原理 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载: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4) 基于人的自然性 加深对道德价值的自觉
6
作者 金井肇 饶从满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2年第4期60-62,共3页
关键词 道德价值 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 道德教育 价值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载: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3) 加深价值自觉的原理
7
作者 金井 饶从满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2年第3期55-56,共2页
在前一期里,作为培养道德性的原理,我阐述了只要让学生内心里形成对每个价值的自觉,这些价值就会经过积累、整合之后形成道德性,并且我还将之命名为培养道德性的"原理1".
关键词 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 道德教育 道德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愉快有效的道德教学何以可能——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解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饶丛满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9-95,共7页
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由日本学者金井肇博士提出,旨在创建愉快有效的道德教学理论。该理论强调,道德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内在的道德性而非道德行为。因为要培养道德性,只需形成学生的价值意识即可;而要形成学生的价值意识,就应该以学生... 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由日本学者金井肇博士提出,旨在创建愉快有效的道德教学理论。该理论强调,道德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内在的道德性而非道德行为。因为要培养道德性,只需形成学生的价值意识即可;而要形成学生的价值意识,就应该以学生的自然性为出发点,在明确道德价值与人的自然性关联方式的基础上,加深学生的价值自觉;学生接受的道德价值日积月累,并因人而异地结构化,就会形成各自个性化的道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道德教育 道德教学 结构化方式理论
原文传递
结构化下的数学课堂微创新综合探究
9
作者 韦剑颖 《读与写(上旬)》 2020年第3期63-63,共1页
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协助下,教师的教学有了进步。其中,尤其以教师采用思维导图法备受瞩目。思维导图法,对规范学生学习习惯有现实意义。下面,本人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从“联系新旧的知识点”“构建知识整体结构”和“规范学... 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协助下,教师的教学有了进步。其中,尤其以教师采用思维导图法备受瞩目。思维导图法,对规范学生学习习惯有现实意义。下面,本人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从“联系新旧的知识点”“构建知识整体结构”和“规范学生学习习惯”三个方面,对结构化下的数学课堂微创新,进行综合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教学理念 结构化教学方式 思维导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结构“教—学—评”框架下优化教学流程的四个转向
10
作者 黄雄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第45期30-32,共3页
新结构“教—学—评”框架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指向,解构与重组教材、教学、学习、评价的关系,以优化教学流程为根本着力点,着力实现教学目标由三维分设转向结构化复合、教学设计由课时微知识转向单元结构化整体设计、教学方式由单一... 新结构“教—学—评”框架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指向,解构与重组教材、教学、学习、评价的关系,以优化教学流程为根本着力点,着力实现教学目标由三维分设转向结构化复合、教学设计由课时微知识转向单元结构化整体设计、教学方式由单一讲授式转向结构化多方式、评价方式由单一孤立性转向多元一致性。四个转向有助于打破形而上学教学观,破除机械教材观,扭转灌输式传统学习观,破解“教—学—评”分离的知识导向评价观,撬动素养导向大单元课程教学系统性变革,最终实现核心素养时代教育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教—学—评”框架 结构化复合 单元结构化整体设计 结构化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读悟做”教学的内涵、价值与实施路径
11
作者 刘波 李高峰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6,共7页
开展生物学“读悟做”教学,让学生在批判与重构中深化生物学理科属性与科学本质的体认,在统整与扩展中促进结构化学习方式的联结与迁移应用,在具身与系统中实现跨学科学习的转向。设计和开展生物学“读悟做”教学时,教师应以大概念主题... 开展生物学“读悟做”教学,让学生在批判与重构中深化生物学理科属性与科学本质的体认,在统整与扩展中促进结构化学习方式的联结与迁移应用,在具身与系统中实现跨学科学习的转向。设计和开展生物学“读悟做”教学时,教师应以大概念主题为统领,开展单元与课时整合的“读悟做”教学;以学科实践活动为依托,在科学实践中变革学习方式;以社会性科学议题为情境,实现社会性科学推理能力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读悟做”教学 学会学习素养 学科实践 结构化学习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教学活动方式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12
作者 周凌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第22期1-1,共1页
自基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学实践领域的变化显著。新课标明确提出以结构化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强化了学科知识间的内在关联,凸显了学科的本质、思想方法以及内在逻辑。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引领着教学活动方式变革,... 自基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学实践领域的变化显著。新课标明确提出以结构化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强化了学科知识间的内在关联,凸显了学科的本质、思想方法以及内在逻辑。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引领着教学活动方式变革,使学生在学科实践中生成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活动方式 核心素养 新课标 学科实践 课程内容 教学实践 结构化方式 学科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微生物学”全英文教学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7
13
作者 余冉 王玉敏 杨安康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72-173,176,共3页
本文基于"环境微生物学"全英文课程在东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设立,在教学实践基础上,结合环境微生物学学科特点,从课程准备、课堂教学、考核方法、学生反馈等方面总结了这一教学方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 本文基于"环境微生物学"全英文课程在东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设立,在教学实践基础上,结合环境微生物学学科特点,从课程准备、课堂教学、考核方法、学生反馈等方面总结了这一教学方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微生物学 全英文教学 结构化考核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本原因分析
14
《经济导报(化工技术)》 2007年第2期78-80,共3页
尽管预防性维修方案已取得了很多成功,企业无一例外地仍然会在运营过程中经历难题、故障、挫折和扰动等情况。根本原因分析(RCA)是一项可被用来帮助以结构化方式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其目标是阻止它们再发生。RCA是收集有关问题的信... 尽管预防性维修方案已取得了很多成功,企业无一例外地仍然会在运营过程中经历难题、故障、挫折和扰动等情况。根本原因分析(RCA)是一项可被用来帮助以结构化方式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其目标是阻止它们再发生。RCA是收集有关问题的信息并将其以逻辑方式进行安排的系统和逻辑过程,这样问题的根源就能够被识别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分析 逻辑过程 预防性维修 结构化方式 运营过程 RCA 企业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CUS:A QUASI-STRUCTURED P2P SYSTEM BASED ON HIERARCHICAL INTEREST
15
作者 Zhou Xiaobo Xue Kaiping Zhou Jian Lu Hancheng Hong Peilin 《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 2009年第2期198-204,共7页
The key problem in unstructured P2P system is how to control "Flood".Some studies focus on constructing more efficient topology while others focus on better query algorithms.This paper presents HICUS(Hierarc... The key problem in unstructured P2P system is how to control "Flood".Some studies focus on constructing more efficient topology while others focus on better query algorithms.This paper presents HICUS(Hierarchical Interest-driven Community-based Unstructured System) motivated by a basic thought-whether the resources correlate with topology distinguishes structured and unstruc-tured P2P essentially.By introducing hierarchical "interest",HICUS organizes a quasi-structured topology through a pure distributed way,and provides a new platform for query algorithms.We study the procedure and performance of topology organization,and the simulations show that HICUS forms a small-world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outing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CUS(Hierarchical Interest-driven Community-based Unstructured System) P2P Quasi-structured Interest and community-bas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ucture of Non-stoichiometric Sr_6Gd_(0.61)Sc_(1.39)(BO_3)_6 Crystal
16
作者 HUZu-Shu LINZhou-Bin +1 位作者 CHENJiu-Tong WANGGuo-Fon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7-539,共3页
The crystal of the title compound Sr6Gd0.61Sc1.39(BO3)6 (Mr = 1037.00) was grown by Czochralski method. It crystallizes in trigonal, space group 3Rwith a = 12.415(2), c = 9.274(2) ? Z = 3, V = 1238.0(4) 3, Dc = 4.173 ... The crystal of the title compound Sr6Gd0.61Sc1.39(BO3)6 (Mr = 1037.00) was grown by Czochralski method. It crystallizes in trigonal, space group 3Rwith a = 12.415(2), c = 9.274(2) ? Z = 3, V = 1238.0(4) 3, Dc = 4.173 g/cm3, l(MoKa) = 0.71073 ? m = 22.278 mm-1, F(000) = 1411, S = 1.213, the final R = 0.0577 and wR = 0.1414 for 401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2s(I). In the structure Gd(1)O6 (Gd(1) = Gd0.46 + Sc0.54) and Gd(2)O6 (Gd(2)= Gd0.15 + Sc0.85) are alternately stacked between the planar triangular BO3 groups to form chains extending along the trigonal axis. These chains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9-coordinate Sr ato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stal structure Sr6Gd0.61Sc1.39(BO3)6 crystal non-stoichiometr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教学活动方式 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17
作者 周凌 《中国民族教育》 2023年第5期9-9,共1页
基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学实践领域的变化显著。新课标明确提出以结构化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强化了学科知识间的内在关联,凸显了学科的本质、思想方法以及内在逻辑。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引领着教学活动方式变革,使... 基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学实践领域的变化显著。新课标明确提出以结构化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强化了学科知识间的内在关联,凸显了学科的本质、思想方法以及内在逻辑。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引领着教学活动方式变革,使学生在学科实践中生成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活动方式 核心素养 新课标 学科实践 课程内容 教学实践 结构化方式 学科知识
原文传递
Temperature-controlled fabrication of Co-Fe-based nanoframes for efficient oxygen evolution 被引量:4
18
作者 Lvlv Ji Huifang Zheng +4 位作者 Yujie Wei Shuaiqi Gong Tao Wang Sheng Wang Zuofeng Chen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431-441,共11页
Transition metal phosphides(TMPs)have emerged as promising electrocatalysts to enhance the slow kinetic process of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Framelike hollow nanostructures(nanoframes,NFs)provide the open structu... Transition metal phosphides(TMPs)have emerged as promising electrocatalysts to enhance the slow kinetic process of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Framelike hollow nanostructures(nanoframes,NFs)provide the open structure with more accessible active sites and sufficient channels into the interior volume.Here,we report the fabrication of bimetallic Co-Fe phosphide NFs(Co-Fe-P NFs)via an intriguing temperature-controlled strategy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recursors followed by phosphidation.The precursors,Co-Fe Prussian blue analogues(Co-Fe PBAs)are prepared by a precipitation method with Co^(2+)and[Fe(CN)_(6)]^(3−),which experience a structural conversion from nanocubes to NFs by increasing the aging temperature from 5 to 35℃.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conversion is attributable to the preferentially epitaxial growth on the edges and corners of nanocubes,triggered by intramolecular electron transfer at an elevated aging temperature.The as-prepared Co-Fe-P NFs catalyst shows remarkable 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 OER with a low overpotential of 276 mV to obtain a current density of 10 mA cm^(−2),which is superior to the reference samples(Co-Fe-P nanocubes)and most of the recently reported TMPs-based electrocatalysts.The synthetic strategy can be extended to fabricate Co-Fe dichalcogenide NFs,thereby holding a great promise for the broad applications in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ition metal phosphides nanoframes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Prussian blue analogues ELECTROCATALYS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