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8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与区域结构变迁
1
作者 杨典 董书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仍较为突出,城乡与区域结构的现代化转型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特别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城乡与区域发... 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仍较为突出,城乡与区域结构的现代化转型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特别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城乡与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呈现出更为复杂、多样的特征。城乡结构方面,伴随人口流动的普遍化,中国正从“农民-市民”二元城乡结构走向“农民-流动人口-市民”多元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方面,既有的东中西梯度发展格局尚未改变,与此同时“东北振兴”问题日益迫切,南北差距也呈现扩大趋势。消弭空间发展不均衡、实现中国城乡与区域结构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关系到乡村振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乃至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对此,需要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破解县域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产业发展路径依赖,以及人情、面子等传统关系文化的“双重路径依赖”,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破解中国城乡与区域不均衡问题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城乡结构 区域结构 不均衡 结构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变迁对城市群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张可云 周泰颖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60,共12页
产业结构变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群经济韧性的差异,探究其影响机制及作用路径,对提升城市群应对风险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1—2022年中国19个城市群的面板数据,构建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韧性之间... 产业结构变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群经济韧性的差异,探究其影响机制及作用路径,对提升城市群应对风险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1—2022年中国19个城市群的面板数据,构建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韧性之间的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城市群经济韧性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1)产业结构变迁趋于高级化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群经济韧性。特别是在产业结构变迁水平低的城市群,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表明优化产业结构是增强经济韧性的有效途径。(2)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因地区而异。东部地区因产业结构较为成熟,边际效应较低,其高级化对经济韧性的正向作用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因产业升级潜力较大,高级化的积极效应显著。这种地理区位异质性反映了各区域在经济发展路径上的差异。(3)技术创新在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韧性之间起到关键的中介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通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间接增强区域经济的适应能力和抗冲击能力。这一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韧性 城市群 产业结构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结构变迁对电影观影人次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门槛回归实证
3
作者 张旭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7,共9页
科学研究人口结构变迁对于电影观影人次的影响,是当前阶段提振消费、优化区域市场的现实需要,也是新时代电影业居安思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依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这里反指中国(内地)地区,不涵盖港澳台地区]仅2011年至2022... 科学研究人口结构变迁对于电影观影人次的影响,是当前阶段提振消费、优化区域市场的现实需要,也是新时代电影业居安思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依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这里反指中国(内地)地区,不涵盖港澳台地区]仅2011年至2022年的面板数据,采取门槛效应回归模型开展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抑制我国电影业观影人次提升的重要因素,老年抚养比每增加1%,年度观影人次会下降4.16%。其中,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而在东部地区并不显著。同时,我国家庭的少儿抚养负担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对观影人次提升产生了抑制作用。此外,经检验,经济增长速度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重要的门槛变量,这为分析区域异质性提供了合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变迁 人口老龄化 人口自然增长率 面板数据 门槛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税收视觉下产业结构变迁对碳排放的影响
4
作者 袁泽宇 《产业创新研究》 2025年第2期144-146,共3页
从绿色税收视角下分析产业结构变迁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制定控制碳排放的财税政策,还有助于绿色发展转型。绿色税收属于环境规制的关键手段,借助经济激励与约束,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碳排放控制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 从绿色税收视角下分析产业结构变迁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制定控制碳排放的财税政策,还有助于绿色发展转型。绿色税收属于环境规制的关键手段,借助经济激励与约束,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碳排放控制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绿色税收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并思考产业结构变迁对碳排放的影响机理,最后阐述绿色税收视角下产业结构变迁对碳排放的影响对策,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税收 产业结构变迁 碳排放 经济转型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产业结构变迁对财政收入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多元回归分析
5
作者 陈昌华 《产业创新研究》 2025年第4期30-33,共4页
本文在综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产业结构变迁对财政收入增长影响的经济学理论,以广州市为例,选取广州市1980—2019年的产业结构变迁和财政收入增长数据,通过现状分析提出问题和构建模型,最后通过回归分析研究广州市产业结构变迁对财... 本文在综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产业结构变迁对财政收入增长影响的经济学理论,以广州市为例,选取广州市1980—2019年的产业结构变迁和财政收入增长数据,通过现状分析提出问题和构建模型,最后通过回归分析研究广州市产业结构变迁对财政收入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产业与财政收入增长呈反向变动关系,第一产业产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就会下降1.97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与财政收入增长呈现正向变动关系,第二产值每上升一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就会增长0.588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每上升一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就会增长1.346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更大,这与广州市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定位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财政收入增长 经济增长 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家庭结构变迁研究的共识与分歧 被引量:2
6
作者 宋健 陈文琪 《青年探索》 CSSCI 2024年第4期5-14,共10页
近年来中国人口形势的重大转折性变化与婚姻家庭制度的变革密不可分。作为串联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家庭通过其要素的“变”与“常”既折射出中国社会在转型期的发展,也浸润着个体的私人生活,其中结构要素起着枢纽作用,最为引人关注。研究... 近年来中国人口形势的重大转折性变化与婚姻家庭制度的变革密不可分。作为串联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家庭通过其要素的“变”与“常”既折射出中国社会在转型期的发展,也浸润着个体的私人生活,其中结构要素起着枢纽作用,最为引人关注。研究发现,目前学界在中国家庭规模结构小型化、代数结构扁平化、类型结构多样化方面形成了基本共识,但在家庭结构定义遵循静态还是动态视角、家庭结构变动是核心化还是小而多样化、与家庭结构要素紧密关联的家庭关系中夫妻轴和亲子轴的相对重要性、家庭功能弱化还是分化、中国家庭结构变迁呈单线演进还是复杂多元模式等核心议题方面,仍存在不少分歧。立足新发展阶段,应从视角的开放性、学科的包容性、理论的本土性、发展的共向性四个方面推进相关研究,以独特而丰富的中国家庭发展实践,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结构变迁 新发展阶段 家庭研究 家庭关系 家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分权与经济结构转型——一个产业结构变迁的视角
7
作者 严成樑 朱曼 赵文哲 《工信财经科技》 2024年第4期23-42,共20页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为的产业结构变迁模型,理论研究发现,财政分权通过影响财政支出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配置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并进一步影响产业结构变迁,促进产业升级。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与财...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为的产业结构变迁模型,理论研究发现,财政分权通过影响财政支出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配置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并进一步影响产业结构变迁,促进产业升级。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与财政分权水平,以及非农业部门中央政府财政支出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产出弹性有关,经济中可能存在最优的财政分权可以极小化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份额。本文通过省级面板数据模型考察财政分权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运用省内县级政府的税收分权指标,以及双重差分方法做了稳健性检验。实证研究发现,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农业部门劳动力份额越低,这说明财政分权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且这一结论是稳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产业结构变迁 经济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变迁视角下的中国碳科技创新机制研究——基于市级动态面板门槛回归分析
8
作者 刘涛 《国际商务财会》 2024年第11期23-28,共6页
文章基于市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碳科技创新的影响。在构建门槛回归模型的基础上,以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为门槛变量,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核心解释变量,同时纳入了经济发展、工业化水平、资本要素... 文章基于市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碳科技创新的影响。在构建门槛回归模型的基础上,以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为门槛变量,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核心解释变量,同时纳入了经济发展、工业化水平、资本要素、创新人力资本、环境污染等维度的控制变量,考察了产业结构变动对碳科技专利授权数量的非线性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当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超过49.19%后,第三产业占比提高开始促进碳科技创新,服务业自身的创新动力显现,但同时也对工业部门形成“挤出效应”。基于此文章认为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碳科技创新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显著的“结构突变”,这种突变受到服务业就业比重的门槛效应影响。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碳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其环保、节能等生产性服务功能;另一方面要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促进创新资源向绿色低碳领域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碳科技产出 门槛效应 动态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变迁与资源重置:环境治理领域基层政府避责行为的生成机理与治理 被引量:1
9
作者 彭媛 唐斌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8,共9页
基层政府避责行为蔓延,是当前我国基层治理面临的棘手难题。结合案例,构建“结构-资源-行为”分析框架解释基层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中的避责逻辑,研究发现,组织结构变迁导致基层在资源的重新配置中存在有限资源与超限责任、资源错配... 基层政府避责行为蔓延,是当前我国基层治理面临的棘手难题。结合案例,构建“结构-资源-行为”分析框架解释基层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中的避责逻辑,研究发现,组织结构变迁导致基层在资源的重新配置中存在有限资源与超限责任、资源错配与激励失衡以及自致资源与治理目标异化的矛盾,致使基层政府产生避责行为。因此,亟需在机构改革中明确划分监管责任与属地责任、合理分配事权与治理资源、构建激励与约束动态平衡的相容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结构变迁 资源配置 避责行为 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结构变迁对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冉 苏会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1,共10页
农村家庭结构的日趋小型化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在这一趋势下研究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行为,有助于明晰新时代下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本文利用2015—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 农村家庭结构的日趋小型化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在这一趋势下研究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行为,有助于明晰新时代下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本文利用2015—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家庭结构变迁对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并探究这一影响在不同的年龄群体、健康状况和经济条件下的异质性。研究发现,相比于家庭结构大型化,家庭结构变迁后的小型化减少了子代对父代的时间支持和经济支持,阻碍了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于农村低龄老年人,家庭结构小型化对农村高龄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阻碍作用更强。此外,家庭结构小型化显著减少了健康状况较差和高收入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基于此,本文从家庭和政府层面提出了提高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结构变迁 家庭结构大型化 家庭结构小型化 医疗服务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变迁内生驱动机制理论的新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耿林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1-198,共8页
结构变迁是一种长期现象,是经济发展进程中真正持久性的、不可逆转的结构性变化。经济学界对结构变迁这一长期现象的研究经历了由衰到兴的进化历程。本文在按时间顺序简略梳理有关结构变迁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关于结构变迁内... 结构变迁是一种长期现象,是经济发展进程中真正持久性的、不可逆转的结构性变化。经济学界对结构变迁这一长期现象的研究经历了由衰到兴的进化历程。本文在按时间顺序简略梳理有关结构变迁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关于结构变迁内生驱动机制理论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变迁 结构变迁动态学 结构变迁的内在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变迁下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生产演化研究——以陕西袁家村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长兴 廖嘉玮 +1 位作者 王兰兰 潘纪晓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6期946-952,共7页
传统村落文化空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载体。以陕西袁家村为例,结合空间生产理论探析乡村在传统农业村落、现代工业村落、乡村旅游村落3个产业变迁过程中文化空间生产的演化逻辑。结果表明:袁家村物质文化空间经历了从传统农耕文化到... 传统村落文化空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载体。以陕西袁家村为例,结合空间生产理论探析乡村在传统农业村落、现代工业村落、乡村旅游村落3个产业变迁过程中文化空间生产的演化逻辑。结果表明:袁家村物质文化空间经历了从传统农耕文化到乡镇工业文化,再到乡村旅游文化的转变;精神文化空间由乡土观念和小农意识逐渐发展为集体信仰和组织观念,再到强化道德教育和乡风文明建设;制度文化空间从血缘宗族制度下的礼俗秩序转变为集体主义规范兴起下的制度规范与业缘交往,最终实现了多元主体融合下的三治合一。文化空间的功能价值从最初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功能拓展为生产、生活与旅游功能并重。这些演化过程是内外部经济资本积累、构建者主导的政治权力以及集体主义导向的社会关系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结果,共同决定了袁家村文化空间的形态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文化空间生产 产业结构变迁 袁家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出口结构变迁:规律及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松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39-154,共16页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换挡到中高速增长,同时出口增速也开始放缓。在此种放缓趋势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出口结构升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得到凸显。文章系统分析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二三...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换挡到中高速增长,同时出口增速也开始放缓。在此种放缓趋势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出口结构升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得到凸显。文章系统分析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中国出口结构的演变趋势,并着重研究了出口商品结构、加工贸易出口、出口多元化和出口技术复杂度这几个指标的动态特征。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出口结构产生了重大调整,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而言,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逐渐下降,中高技术制成品的出口份额逐渐上升;“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模式逐步改善,相比于加工贸易,一般贸易逐渐成为出口构成的主体;由出口相对单一的产品和目标市场转向更加多元化的产品和市场;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已逐步追赶上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中国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国内产业结构持续升级、国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出口可能会出现的特征和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结构 转型升级 对外贸易 结构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结构变迁对种植业碳排放的影响
14
作者 王彤 姜常宜 +1 位作者 肖彬杉 张怡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41-148,共8页
趋粮化变迁是当前种植结构动态调整的主要趋势,种植结构变迁改变了种植业碳排放逻辑,为种植业碳排放减量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粮食主产区的山东省为例,选择2000-2020年山东省各地市面板数据,基于IPCC经典碳排放测算法、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趋粮化变迁是当前种植结构动态调整的主要趋势,种植结构变迁改变了种植业碳排放逻辑,为种植业碳排放减量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粮食主产区的山东省为例,选择2000-2020年山东省各地市面板数据,基于IPCC经典碳排放测算法、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种植结构趋粮化变迁对种植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种植结构趋粮化变迁有效抑制了种植业碳排放,形成粮食安全与种植业碳排放减量的共存逻辑;对于山东省内粮食播种面积占比相对较少的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向粮食作物集中对种植业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此外,本文进一步将研究范围扩大至粮食主产区,验证了种植结构趋粮化变迁抑制种植业碳排放结论在粮食主产区的普遍适用性。因此,现阶段应看到种植结构趋粮化变迁背后的种植业减碳价值,各地区,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应在保障粮食安全基础上,赋予种植结构趋粮化变迁关于推动地区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考量,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和“双碳”目标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结构变迁 趋粮化 种植业碳排放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职教法下中等教育普职结构变迁:脉络、逻辑与路径
15
作者 周建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5-21,共7页
随着新职教法的正式实施,普职协调发展成为提高中等教育教育质量乃至整个教育体系质量的要点。根据普职主导权与规模大小的二元分析框架将中等教育普职结构变迁的历史脉络划分为:职教主导的职多普少、普教主导的普多职少、职教主导的职... 随着新职教法的正式实施,普职协调发展成为提高中等教育教育质量乃至整个教育体系质量的要点。根据普职主导权与规模大小的二元分析框架将中等教育普职结构变迁的历史脉络划分为:职教主导的职多普少、普教主导的普多职少、职教主导的职多普少、普教主导的普多职少、普职协调的普职相当五个阶段。变化的治理逻辑与政策关注点、经济体制与发展水平、主流观念与传统文化三者构成了变迁的深层结构逻辑;关键节点的环境变化影响了结构的断裂式变迁;制度成本与二分观念的双重路径依赖推动结构的渐进式变迁。在新职教法实施的背景下,实现中等教育普职结构的协调发展,应把握当前结构发展中的关键节点,突破结构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解普职结构协调的深刻内涵,构建普职融通的教育体系,探索普职一体的教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 普职结构变迁 普通高中 协调发展 新职业教育法 普职融通 普职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消费结构变迁
16
作者 买梦颖 《现代管理》 2024年第11期2794-2804,共11页
基于消费结构变迁,探究河南省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为河南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有益启示。本文基于河南省2011~2021年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和分位数回归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 基于消费结构变迁,探究河南省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为河南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有益启示。本文基于河南省2011~2021年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和分位数回归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有显著促进作用;从作用路径看,人口老龄化可以通过改变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产生影响;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存在显著非线性变化影响趋势;当产业结构合理化达到一定水平时,人口老龄化才会对其发挥促进作用。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趋势下,河南省应积极拉动内需,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加快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间的良性互动,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Based on the change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aging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in Henan Province, which provides useful inspiration for Henan Province to actively respond to population aging and realiz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Henan Province from 2011 to 2021, this paper uses fixed effect, mediating effect and quantile regression to conduct an empirical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population aging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upgrading and rational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tion path, population aging can have an impact on the upgrading and rational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by changing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There is a significant nonlinear change trend between population aging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When the rational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reaches a certain level,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will play a role in promoting it. Under the trend of deepening population aging, Henan Province should actively stimulate domestic demand, vigorously develop the aging industry, and accelerate 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upply side and the demand side, so as 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人口老龄化 产业结构升级 消费结构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社会变迁与乡村政治组织建设的规律性探析——评《经济社会结构变迁与乡村政治组织建设创新》
17
作者 冯春久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14期62-64,共3页
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 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经济、社会、政治之间存在着丰富复杂的互动关系。正因为如此,乡村政治组织建设不能忽视从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的大环境中去寻找因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政治 社会结构变迁 交换方式 经济社会变迁 政治变革 组织建设创新 终极原因 不能忽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下青年群体新就业形态的结构变迁分析与规模推演研究
18
作者 畅宏达 刘爽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4年第12期42-45,共4页
数智时代下,青年群体新就业形态结构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首先,着重从人本与效率、创新与协同治理、经济与产业等方面论述了青年群体新就业形态的结构变迁。其次,厘清了新就业形态的发展规模将继续扩大、新就业形态的发展质量将不断提升... 数智时代下,青年群体新就业形态结构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首先,着重从人本与效率、创新与协同治理、经济与产业等方面论述了青年群体新就业形态的结构变迁。其次,厘清了新就业形态的发展规模将继续扩大、新就业形态的发展质量将不断提升、新就业形态将成为更为显著的分化趋势等青年群体新就业形态的发展趋势及主要挑战。最后,从实施宏观调控、制定针对性策略、企业创新发展和加大培训教育四个方面提出数智时代下青年群体新就业形态的优化治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青年群体 新就业形态 结构变迁 规模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会结构变迁与农民精神的演变
19
作者 潘长锋 《农村实用技术》 2024年第9期13-15,共3页
本文综合探讨了农村社会结构变迁与农民精神演变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农村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在经济全球化、技术进步背景下农村社会结构的显著变化及农民精神的适应性演变。研究指出,农业现代化、土地流... 本文综合探讨了农村社会结构变迁与农民精神演变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农村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在经济全球化、技术进步背景下农村社会结构的显著变化及农民精神的适应性演变。研究指出,农业现代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教育普及等因素是推动这一变迁的主要动力,而农民精神的创新与传承则为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了文化基础和内在动力。文章强调,农民精神的现代演变在乡村振兴和农村治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为理解农村变革提供了新视角,对制定农村发展策略和政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变迁 农民 精神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动能转换与产业结构变迁
20
作者 黄华一 李江红 《西部金融》 2024年第7期56-60,共5页
产业结构变迁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要过程,本文理论分析了数字金融对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变迁,城镇化水平、人力资本、... 产业结构变迁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要过程,本文理论分析了数字金融对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变迁,城镇化水平、人力资本、城乡二元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对产业结构变迁产生一定的影响;数字金融能通过推动需求侧和供给侧动能转换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变迁,其中需求侧动能的中介效应大于供给侧。该结论在通过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因此,要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推动动能转换,进而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需求侧动能 供给侧动能 产业结构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