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0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心肌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的结构异质性及其与心房扩大的关联
1
作者 赵生娣 万军 +2 位作者 朱丹 刘剑芳 罗臻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第6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人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膜上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KATP)的结构差异性,及其主要调节亚单位磺酰脲类受体(SUR1和SUR2A)两者mRNA表达量与心房扩大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正常个体心房肌和心室肌组织中KATP主要... 目的探讨人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膜上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KATP)的结构差异性,及其主要调节亚单位磺酰脲类受体(SUR1和SUR2A)两者mRNA表达量与心房扩大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正常个体心房肌和心室肌组织中KATP主要配基SUR1和SUR2A mRNA表达量的差异(共7例,左房/左室),对比正常个体左右心房(左房7例,右房6例)SUR1和SUR2A mRNA表达量的差异,并比较病人组扩大心房(8例)和正常心房(29例)两种配基的mRNA表达量差异。结果 KATP通道配基SUR1在正常个体心房中mRNA的表达高于心室(0.438 00±0.197 42 vs 0.219 7±0.077 11,P<0.05),SUR2A则在心室的表达明显高于心房(0.543 7±0.091 61 vs 0.331 9±0.087 35,P<0.05)。正常个体左房和右房中两种调节亚基其mRNA的表达量无差异,P>0.05。病人组扩大心房中SUR1表达明显增加(0.595 9±0.081 56 vs 0.331 8±0.051 08,P<0.05;心房扩大后SUR2A的表达量也有增加(0.556 1±0.175 76 vs 0.380 1±0.108 94,P<0.05)。结论正常人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膜上的KATP通道存在结构异质性,心房肌的主要配基为SUR1,而心室肌主要是SUR2A,两种配基其mRNA的表达量随心房的扩大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 磺酰脲类受体 结构异质 心房扩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结构异质性对疾病传播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宁宁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121-126,168,共7页
为研究网络结构异质性对疾病传播的影响,基于N-intertwined模型构建出连续时间的异质SIS模型,分析模型解存在唯一性条件和传播阈值,并得到模型零解全局稳定性。由传播阈值与邻接矩阵谱半径的关系,分析出网络结构影响疾病传播的主要因素... 为研究网络结构异质性对疾病传播的影响,基于N-intertwined模型构建出连续时间的异质SIS模型,分析模型解存在唯一性条件和传播阈值,并得到模型零解全局稳定性。由传播阈值与邻接矩阵谱半径的关系,分析出网络结构影响疾病传播的主要因素。由ER随机网络和BA无标度网络的数值模拟,验证了疾病更容易在无标度网络中传播。通过数值模拟得出:当初始阶段个体染病概率相同或某一社团存在局部传染源时,无标度网络社团之间的耦合强度不会影响最终染病人数,但会促进或抑制疾病传播;而相对于无社团结构的无标度网络,社团结构的存在会缩短染病人数达到平衡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疾病传播 结构异质 谱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包容关系的结构异质DEA效率评价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磊 王应明 《运筹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44,共11页
指标结构同质是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基本假设之一;然而,现实问题的复杂性使得该假设常常难以完全被满足.针对具有包容关系的产出结构异质问题,通过解析决策单元(DMU)之间生产结构的内在关系来构建一种分阶段的DEA效率评价方法.该方... 指标结构同质是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基本假设之一;然而,现实问题的复杂性使得该假设常常难以完全被满足.针对具有包容关系的产出结构异质问题,通过解析决策单元(DMU)之间生产结构的内在关系来构建一种分阶段的DEA效率评价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不同结构DMU的主观偏好,较好地规避了传统DEA方法在结构异质DMU效率评价过程中的不公平性.随后,该方法分别被拓展至投入结构异质和多重结构异质的情境中.最后,通过两个算例来说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DEA) 结构异质 并联网络结构 包容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的异质结构构建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4
作者 赵丽 董婷 +1 位作者 杨文龙 陈其虎 《辽宁化工》 2025年第1期6-9,共4页
随着工业不断发展,各类污染物急剧增加,低成本、高效降解污染物成了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光催化技术是处理水污染的最佳手段之一,SnO_(2)因廉价、无毒、稳定、耐酸碱等特点备受瞩目,但由于其带隙较宽应用受限。相关研究表明SnO_(2)的异... 随着工业不断发展,各类污染物急剧增加,低成本、高效降解污染物成了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光催化技术是处理水污染的最佳手段之一,SnO_(2)因廉价、无毒、稳定、耐酸碱等特点备受瞩目,但由于其带隙较宽应用受限。相关研究表明SnO_(2)的异质结构复合材料表现出很好的协同效应。本论文对SnO_(2)的异质结构的构建、使用现状、应用进展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_(2) 异质结构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异质结构316L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行为
5
作者 袁滔 黎科奇 +6 位作者 刘朝泽 李绍宏 李俊 周烈兴 起华荣 卜恒勇 李萌蘖 《材料热处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3,共9页
通过变形量为78%的冷轧以及750℃退火处理10和15 min获得由不同比例的再结晶片层、纳米/超细晶片层和残留奥氏体片层构成的层状异质(HL)结构316L奥氏体不锈钢,利用电化学腐蚀试验测试其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具有HL结构的试样的耐腐蚀... 通过变形量为78%的冷轧以及750℃退火处理10和15 min获得由不同比例的再结晶片层、纳米/超细晶片层和残留奥氏体片层构成的层状异质(HL)结构316L奥氏体不锈钢,利用电化学腐蚀试验测试其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具有HL结构的试样的耐腐蚀性能优于冷轧试样。这主要归因于退火过程中部分再结晶消除了冷变形组织中大部分腐蚀敏感区域,同时,纳米/超细晶和残留奥氏体中的高密度的低角度晶界具有更强的再钝化能力和耐腐蚀性能,有效抑制亚稳态点蚀坑的扩展。但随着退火时间延长,试样的再结晶程度增加、低角度晶界比例下降,减弱了对亚稳态点蚀坑扩展的抑制作用,导致耐腐蚀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层状异质结构 腐蚀行为 亚稳态点蚀 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P/SiH范德华异质结构的可调谐电子和光学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6
作者 郭鑫 马永强 +4 位作者 鲍爱达 邓蕊 秦丽 张文琦 徐厚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2,共8页
预测并构建了一种Ⅱ型的GaP/SiH异质结构,并对其结构特性、电子特性和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GaP/SiH异质结构属于典型的Ⅱ型范德华异质结构,展现出卓越的能量稳定性.GaP/SiH异质结构的带隙为2.24 eV,Ⅱ型能带结构的排列有效抑... 预测并构建了一种Ⅱ型的GaP/SiH异质结构,并对其结构特性、电子特性和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GaP/SiH异质结构属于典型的Ⅱ型范德华异质结构,展现出卓越的能量稳定性.GaP/SiH异质结构的带隙为2.24 eV,Ⅱ型能带结构的排列有效抑制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通过施加不同的双轴应变和垂直应变,可以对异质结的电子结构进行一定范围内的精确调控.GaP/SiH异质结构在可见光和紫外光区也表现出优异的光吸收性能,吸收率可达2.34×10^(6)cm^(−1).GaP/SiH异质结构表现出的优异性能为光电子器件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GaP/SiH范德华异质结构 光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异质结构BiOBr/ZnAl-LDH界面电荷迁移及其高效CO_(2)还原活性
7
作者 王正超 黄晓卷 +1 位作者 毕迎普 张亚军 《分子催化(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10,I0001,共11页
异质结构光催化材料具有高效的电荷转移路径,在光催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及应用,但其在光催化CO_(2)还原过程表界面电荷转移动力学行为及其表界面化学组分演变过程却鲜有报道.我们采用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原位红外光谱相结合的方... 异质结构光催化材料具有高效的电荷转移路径,在光催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及应用,但其在光催化CO_(2)还原过程表界面电荷转移动力学行为及其表界面化学组分演变过程却鲜有报道.我们采用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原位红外光谱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究了异质结构BiOBr/ZnAl-LDH界面电荷转移及其在光催化CO_(2)还原过程中表界面化学组分动态演变.研究发现:在基态条件下CO_(2)吸附并键合于BiOBr中的Bi活性位,导致Bi—^(*)CO_(2)和Bi—^(*)CO物种出现,而H_(2)O分子能够吸附在ZnAl-LDH中的Zn活性位上.当光辐照于样品表面,Bi—^(*)CO_(2)峰显著降低,Bi—^(*)CO明显升高,说明CO_(2)分子在Bi活性位发生活化断键;而在Zn位上H_(2)O峰下降,OH峰升高,表明H_(2)O分子在Zn活性位发生氧化解离来提供质子.活性测试结果表明BiOBr/ZnAl-LDH的CO析出速率为46.03μmol·g^(-1)·h^(-1),相比于ZnAl-LDH(6.88μmol·g^(-1)·h^(-1))和BiOBr(21.58μmol·g^(-1)·h^(-1))分别提升了6.7和2.1倍.该研究工作为异质结构光催化材料高效CO_(2)还原提供了重要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异质结构 BiOBr/ZnAl-LDH 界面电荷迁移 CO_(2)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壳状Ni_(3)S_(2)/NiMoP_(2)异质结构电催化剂高效大电流密度电解水/尿素复合系统
8
作者 王佳奕 庆绍军 +3 位作者 童希立 项婷 张坤 徐良骥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7,共12页
水-尿素电解是实现氨氮废水脱氮及高效绿色产氢的有效途径之一,但该技术面临的关键难题是缺乏高活性和大电流耐久性的双功能电催化剂。本研究采用水热耦合气相磷化法,在泡沫镍(NF)上合成了一种贝壳状Ni_(3)S_(2)/NiMoP_(2)异质结构催化... 水-尿素电解是实现氨氮废水脱氮及高效绿色产氢的有效途径之一,但该技术面临的关键难题是缺乏高活性和大电流耐久性的双功能电催化剂。本研究采用水热耦合气相磷化法,在泡沫镍(NF)上合成了一种贝壳状Ni_(3)S_(2)/NiMoP_(2)异质结构催化剂,得益于其片状层叠的非均相纳米结构、丰富的氧空位和高效的电子传质,该电催化剂在析氢反应(HER)和尿素氧化反应(UOR)中表现出优异的活性,产生1000 mA/cm^(2)的大电流密度分别仅需−0.205和1.423 V(vs.RHE)的超低电位。双功能Ni_(3)S_(2)/NiMoP_(2)催化剂组装的水-尿素系统的电解活性得到显著提升,仅需要1.580 V的槽压来驱动500 mA/cm^(2)电流密度实现HER和UOR,比全水解系统的电压低159 mV。此外,它在高电流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耐久性,可以连续稳定运行长达10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_(3)S_(2)/MoNiP_(2) 异质结构 电催化剂 尿素氧化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添加和热处理对异质结构高碳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赵伟男 卢超 +3 位作者 王浩云 曹建春 张永青 周晓龙 《金属热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1,共9页
针对Fe-0.86%C-0.04%Nb(质量分数)高碳钢进行1150℃淬火和不同温度回火处理,通过OM、SEM、EPMA对不同热处理状态下试样由表及里的组织进行表征,利用维氏硬度计和纳米压痕仪分别进行宏观和微观的硬度测试,并与相同C含量的高碳钢进行对比... 针对Fe-0.86%C-0.04%Nb(质量分数)高碳钢进行1150℃淬火和不同温度回火处理,通过OM、SEM、EPMA对不同热处理状态下试样由表及里的组织进行表征,利用维氏硬度计和纳米压痕仪分别进行宏观和微观的硬度测试,并与相同C含量的高碳钢进行对比,研究了Nb对高碳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碳钢中加入Nb能减缓淬火加热过程中试样表层C的散逸,同时改变心部C的分布,使表层组织为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心部组织由珠光体、先共析铁素体及少量马氏体构成,由表及里获得异质结构;在回火过程中,Nb促进了细小粒状碳化物的析出。在300℃回火后,含Nb高碳钢试样表层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心部组织为珠光体+铁素体+少量回火马氏体,维氏硬度分别为506 HV0.2和240 HV0.2,表层马氏体和心部珠光体的纳米压痕硬度分别为4.20 GPa和2.42 GPa,表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心部韧性较强,表现出表硬里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微合金化 异质结构 高碳钢 淬火+回火 表硬里韧
原文传递
Mo元素强化CoCrNi中熵合金不完全再结晶异质结构设计及变形机理研究
10
作者 李子垚 苏鸿宏 +7 位作者 吴诗昶 侯毅熙 庞大为 汪鑫 蒋成 毛圣成 张泽 韩晓东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189,共8页
CoCrNi合金是典型的中熵合金,其具有高的室温拉伸塑性,在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强度通常不高,限制了作为关键结构部件服役的潜力。本文通过Mo元素添加及冷轧退火工艺制备出具有不完全再结晶异质结构Co_(30)Ni_(3... CoCrNi合金是典型的中熵合金,其具有高的室温拉伸塑性,在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强度通常不高,限制了作为关键结构部件服役的潜力。本文通过Mo元素添加及冷轧退火工艺制备出具有不完全再结晶异质结构Co_(30)Ni_(30)Cr_(33)Mo_(7)中熵合金,并结合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在微纳米层次研究其塑性变形机理。结果表明,异质结构Co_(30)Ni_(30)Cr_(33)Mo_(7)中熵合金具有优良的强塑性,其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分别为656 MPa与1123 MPa,延伸率达到了38%。Mo元素添加提供析出相强化作用,同时降低合金层错能,使内部产生高比例的退火孪晶。在塑性变形阶段,异质结构导致合金内部产生非均匀变形,激发大量层错和变形孪晶,引发异变诱导硬化,提高了合金的加工硬化能力和强韧性。因此,通过Mo元素添加及冷轧退火工艺向CoCrNi中熵合金中引入不完全再结晶异质结构的方式为提高其强度提供了可行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rNi中熵合金 异质结构 异变诱导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热塑性树脂/金属异质结构界面键合特征预测模型研究
11
作者 王令军 宋坤林 +3 位作者 张丽娇 祝弘滨 李琰 王振民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8-237,共10页
目的探索一种能精确预测热塑性树脂/金属异质界面键合典型特征的方法,采用计算材料学与机器学习结合的方式构建预测模型。方法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与计算材料学的热塑性树脂/金属异质结构界面键合特征预测新策略。基于热塑性树脂/金属界... 目的探索一种能精确预测热塑性树脂/金属异质界面键合典型特征的方法,采用计算材料学与机器学习结合的方式构建预测模型。方法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与计算材料学的热塑性树脂/金属异质结构界面键合特征预测新策略。基于热塑性树脂/金属界面焊接冶金特征,建立了界面反应精细原子模型,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构建了异质界面键合典型特征数据集。根据键合原子间物理、化学及结构特征选取输入特征向量,随后分别通过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梯度提升回归树模型、LASSO回归模型以及BP神经网络模型对该数据集进行训练,并综合评估预测性能,选出预测结果最优算法模型。最后通过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和主成分分析的特征工程,降低特征向量维度,进而有效降低模型计算复杂度。结果建立了热塑性树脂/金属异质结构界面键长预测模型,其中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梯度提升回归树模型、LASSO回归模型以及BP神经网络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466、0.0446、0.0999、0.0627。特征工程使特征向量从20维降到5维,降维后的新特征向量在梯度提升回归树模型中预测的RMSE为0.0386。结论梯度提升回归树模型对热塑性树脂/金属异质结构界面键合特征的预测效果最好,特征工程能有效降低模型复杂度,并提升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树脂 金属 异质结构 机器学习 计算材料学 键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二氧化钛/碳纳米管异质结构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12
作者 吴建霏 张勇 赵红 《材料科学》 2025年第2期206-215,共10页
锂硫电池因其高理论能量密度和低成本被广泛关注,然而多硫化物穿梭效应造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降低。二氧化钛因其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和电化学催化性能,可以促进电极表面的化学反应和电化学反应,从而优化电极结构,另外二氧化钛对多硫化... 锂硫电池因其高理论能量密度和低成本被广泛关注,然而多硫化物穿梭效应造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降低。二氧化钛因其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和电化学催化性能,可以促进电极表面的化学反应和电化学反应,从而优化电极结构,另外二氧化钛对多硫化物具有一定吸附催化转化效果。因此,本文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含镍/二氧化钛/碳纳米管异质结构催化剂,并通过XRD,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EDS分析了催化剂成分,结构及微观组织,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700℃下的催化剂很好地提高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本文的研究结果为锂硫电池抑制多硫化物穿梭效应的催化剂的研究提供参考。Lithium-sulfur batteries have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high theoretical energy density and low cost, but the polysulfide shuttle effect reduces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the battery. Because of its goo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and electrochemical catalytic performance, titanium dioxide can promote the chemical reac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on the electrode surface, thereby optimizing the electrode structure, and titanium dioxide has a certain adsorption catalytic conversion effect on polysulfides. Therefore, nickel/titanium dioxide/carbon nanotube heterostructure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nd the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catalysts were analyzed by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EDS,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was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talyst at 700˚C can improve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catalysts for inhibiting the shuttle effect of polysulfides in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二氧化钛 异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非均质盐膜多层异质结构吸热管超声导波传播特性仿真研究
13
作者 倪心怡 徐晓萌 +3 位作者 曹逻炜 李乐 姚雪佳 贾国栋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8-1176,共9页
在塔式太阳能光热储能发电系统中,吸热管长期处于高温、强辐射及熔盐流体侵蚀等极端工况,其内壁易形成复杂的非均质盐膜结构,这种盐膜与涂层及管道本体共同构成的多层异质结构显著影响超声导波的传播特性和回波特征,增加了检测和分析的... 在塔式太阳能光热储能发电系统中,吸热管长期处于高温、强辐射及熔盐流体侵蚀等极端工况,其内壁易形成复杂的非均质盐膜结构,这种盐膜与涂层及管道本体共同构成的多层异质结构显著影响超声导波的传播特性和回波特征,增加了检测和分析的难度。为解决多层异质结构管道中超声导波传播特性分析的难题,本工作系统探究了非均质盐膜的生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获取了盐膜的分布特性和尺度特征,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过程和时间序列模型的盐膜表面生成及仿真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COMSOL,构建了包含吸热管基体、涂层及盐膜的多层异质结构模型,并模拟了不同粗糙度盐膜对超声导波信号特征及其传播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盐膜的存在显著衰减了回波信号幅值,降低了传播速度,并引发了超声导波的模态转换;随着盐膜粗糙度的增加,回波能量呈非线性增大趋势,且模态转换波形的复杂性显著增加。本工作研究填补了多层异质结构管道声场仿真研究的空白,为超声导波检测吸热管缺陷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塔式光热系统的安全评估与维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式太阳能吸热管 超声导波 多层异质结构 非均质盐膜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D-3D异质结结构密集型波分复用器的研究
14
作者 王成旭 冯志芳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37,共5页
在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中,环形谐振腔作为基本的功能单元,可以实现对不同波长光信号的分离和复用,从而有效地提高光信号传输的容量和效率。以2D-3D异质结结构为载体,设计了密集型波分复用器,即在二维光子晶体平面引入环形谐振腔,通过改... 在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中,环形谐振腔作为基本的功能单元,可以实现对不同波长光信号的分离和复用,从而有效地提高光信号传输的容量和效率。以2D-3D异质结结构为载体,设计了密集型波分复用器,即在二维光子晶体平面引入环形谐振腔,通过改变谐振腔的腔长和内部介质柱的数量,实现波分复用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异质结构 环形谐振腔 波分复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铝异质结构增材制造技术及其航天应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祁俊峰 郑博文 +2 位作者 杨三强 张建超 蒋疆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8-260,共13页
在航天器制造中,通过合理设计钛、铝比例和位置,钛铝异质结构能够在轻量化的前提下实现零膨胀、减隔振等功能。由于钛铝异质结构多具有复杂几何形状,传统的机加工、铸造等方式难以使其成形,而增材制造技术的出现使得快速制造复杂钛铝异... 在航天器制造中,通过合理设计钛、铝比例和位置,钛铝异质结构能够在轻量化的前提下实现零膨胀、减隔振等功能。由于钛铝异质结构多具有复杂几何形状,传统的机加工、铸造等方式难以使其成形,而增材制造技术的出现使得快速制造复杂钛铝异质结构成为可能。首先介绍了基于航天领域特定功能需求的钛铝异质结构,对适用于不同结构的增材制造技术工艺进行对比,剖析其利弊,针对不同结构在增材工艺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然后对钛铝异质结构增材制造中常见的缺陷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归纳,同时介绍了可抑制裂纹、气孔以及粗大柱状晶的成形策略,并给出了可能抑制不同缺陷的相关技术途径;最后对未来研究以及钛铝异质材料结构在航天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铝异质结构 零膨胀 增材制造 抑制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SnO_(3)/NiO异质结构的制备及其三乙胺气敏性能
16
作者 杜丽勇 刘燚 杨国利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9-740,共12页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共沉淀法和退火处理合成了ZnSnO_(3)/NiO异质结构。随后对基于上述敏感材料的传感器进行了气敏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当Ni与Z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传感器性能最佳。具体来说,ZnSnO_(3)/NiO-2基传感器在220℃下对10...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共沉淀法和退火处理合成了ZnSnO_(3)/NiO异质结构。随后对基于上述敏感材料的传感器进行了气敏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当Ni与Z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传感器性能最佳。具体来说,ZnSnO_(3)/NiO-2基传感器在220℃下对100μL·L^(-1)的三乙胺气体的响应值达到70.6,是纯ZnSnO_(3)基传感器的6.1倍。并且该传感器还具有短的响应/恢复时间(1 s/18 s)、良好的选择性、重复性以及长期稳定性。此外,对增强的气敏传感机制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结构 ZnSnO_(3)/NiO 三乙胺 气敏性能 气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S_(2)/MoO_(2)异质结构的高性能NO_(2)室温气体传感器
17
作者 陈雷庆 罗雅孜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4-258,312,共6页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气体传感器因工作温度过高,在室温检测方面受到阻碍。近年来,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MD)因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室温检测领域受到广泛关注。MoS_(2)作为TMD中的一种,因高比表面积、高电子迁移率等优点而被广泛研究,...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气体传感器因工作温度过高,在室温检测方面受到阻碍。近年来,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MD)因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室温检测领域受到广泛关注。MoS_(2)作为TMD中的一种,因高比表面积、高电子迁移率等优点而被广泛研究,但本征MoS_(2)气体传感器响应较低。利用简单的溶剂热法及后续在不同氩气和氧气混合气氛中高温退火处理合成了MoS_(2)/MoO_(2)异质结构,并制备传感器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持续通入10 cm3/min氩气的传感器(M-10)对体积分数50×10^(-6)NO_(2)的响应从纯MoS_(2)传感器的1.72提升至19.69。与已有的MoS_(2)基气体传感器相比,该合成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可进行室温检测和灵敏度高的优势,为室温下检测NO_(2)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传感器 MoS_(2)/MoO_(2)异质结构 室温 气体响应 N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活性可控CoV_(2)O_(6)/MoS_(2-x)Se_(x)异质结结构的合成及其室温下ppb级NO_(2)的气体检测
18
作者 杨蓉蓉 高淳晓 +2 位作者 张传涛 于灵敏 阴明利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3-52,共10页
为了实现单金属氧化物在室温下对目标气体的检测,本文采用简单的湿化学方法通过调节生长时间合成了催化活性可控的一维双金属氧化物CoV_(2)O_(6)纳米棒材料,实现了近室温40℃下对NO_(2)气体的检测。为了进一步实现在室温下对低浓度NO_(2... 为了实现单金属氧化物在室温下对目标气体的检测,本文采用简单的湿化学方法通过调节生长时间合成了催化活性可控的一维双金属氧化物CoV_(2)O_(6)纳米棒材料,实现了近室温40℃下对NO_(2)气体的检测。为了进一步实现在室温下对低浓度NO_(2)气体的检测,利用p型MoS_(2-x)Se_(x)纳米材料对n型CoV_(2)O_(6)纳米棒进行修饰。气敏性能结果表明,最佳的CoV_(2)O_(6)/MoS_(2-x)Se_(x)异质结结构对1 ppm NO_(2)的响应可达到7.5%,对NO_(2)气体的理论检测限可低至200 p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_(2)O_(6) MoS_(2-x)Se_(x) 异质结构 室温 NO_(2) 气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效应对二维材料异质结构中能带结构的影响
19
作者 郝东凤 胥文慧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5年第1期50-52,共3页
文章介绍了二维材料、异质结构和应变效应的基本概念,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接着详细分析了应变导致能带结构变化的物理机制,并探讨了应变效应与其他物理现象的关联,如晶格畸变等。具体研究了应变对能带结构的电学、光学及热学性能... 文章介绍了二维材料、异质结构和应变效应的基本概念,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接着详细分析了应变导致能带结构变化的物理机制,并探讨了应变效应与其他物理现象的关联,如晶格畸变等。具体研究了应变对能带结构的电学、光学及热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应变可以显著调节异质结构的能带结构,进而影响其电导率、光吸收特性以及热导率等关键物理性质。这些发现为理解和调控二维材料能带结构的性能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对于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材料 异质结构 应变效应 能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结构富锂电极卤水提锂研究
20
作者 杨浩亮 董永刚 杨浩存 《辽宁化工》 2025年第3期397-400,共4页
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尖晶石异质结构富锂锰基三元材料LSNCM,经X射线衍射、EDS、拉曼等手段验证了异质结构成功形成。在有机体系和水溶液中,其高容量、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速率性能都得到了电化学结果的验证。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铋电极,且... 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尖晶石异质结构富锂锰基三元材料LSNCM,经X射线衍射、EDS、拉曼等手段验证了异质结构成功形成。在有机体系和水溶液中,其高容量、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速率性能都得到了电化学结果的验证。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铋电极,且通过LSNCM//Bi和LSNCM//AC两种组合的循环提锂对比,活性炭的综合效果均不如铋电极,验证了铋电极的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提锂 富锂锰基三元材料 尖晶石异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