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在高校设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融合策略
1
作者 郭艳 周小青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20期163-165,共3页
该文作者探讨高校设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中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融合策略,针对现有评价体系的不足,构建科学、全面的评价模型,以准确反映学生的实践表现;通过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及实证调查,明确两种评价方式的优势,并提出有效的融合方... 该文作者探讨高校设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中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融合策略,针对现有评价体系的不足,构建科学、全面的评价模型,以准确反映学生的实践表现;通过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及实证调查,明确两种评价方式的优势,并提出有效的融合方法;结合教学案例,从实践角度探讨两种评价方式的结合,旨在客观、合理地评估学生表现,从而为高校设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评价提供有益参考,提升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学专业 实践教学 过程评价 结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赋能课程结果性评价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周建芳 周振 张楚俊 《高教学刊》 2023年第36期95-98,共4页
以纸质期末考试为代表的传统的结果性评价由于缺乏信息技术的支持,用于进行评价的指标过于单一、片面,无法适应新时代教育事业内涵化、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急需改进。将信息技术与结果性评价的各环节紧密融合,产生大量考试数据。以... 以纸质期末考试为代表的传统的结果性评价由于缺乏信息技术的支持,用于进行评价的指标过于单一、片面,无法适应新时代教育事业内涵化、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急需改进。将信息技术与结果性评价的各环节紧密融合,产生大量考试数据。以一个班级具体的考试数据为例探讨将考试数据用于结果性评价,在试卷质量控制、师生教学反思、反馈与持续改进教学效果方面较传统结果性评价有较大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结果性评价 考试数据 教学反馈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表现性任务的类别及样例分析
3
作者 刘加霞 陶安慧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5年第2期8-12,共5页
表现性评价重在评价学生的思考过程以及思考过程中的非智力性因素。它既可用于结果性评价检测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效果,也经常运用于日常教学中,作为过程性评价诊断学生的现状与不足以便改进。表现性评价是落实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以评促... 表现性评价重在评价学生的思考过程以及思考过程中的非智力性因素。它既可用于结果性评价检测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效果,也经常运用于日常教学中,作为过程性评价诊断学生的现状与不足以便改进。表现性评价是落实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重要评价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评价 思考过程 过程评价 小学数学 结果性评价 以评促学 日常教学 阶段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德认知专项教育过程性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4
作者 孙源博 朱敏 +4 位作者 李思瓯 于伟光 刘鹤 宋先东 赵雪寒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过程性评价对医德认知专项教育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11月于牡丹江医院附属红旗医院实习的6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4—7月实习的学生纳入对照组,将2022年8—11月实习的学生纳入观察组,对照组(n=30)行结果性评... 目的探讨过程性评价对医德认知专项教育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11月于牡丹江医院附属红旗医院实习的6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4—7月实习的学生纳入对照组,将2022年8—11月实习的学生纳入观察组,对照组(n=30)行结果性评价,观察组(n=32)行过程性评价。教学后,比较两组的考核评价体系与医德认知教育关联度评分,两种评价方式分别对医德认知教学效果影响。结果观察组考核与医德认知教学目标关联度、考核与医德认知教学内容贴合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对医德认知相关临床操作掌握能力影响评分低于对照组,对医德认知教育课后投入时间的影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过程性评价有效提高了医德认知专项教育的教学效果,但增加了学生课后投入的时间,建议可以适当缩短日常教学时间,以完成过程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德认知专项教育 结果性评价 过程评价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农村小学教学增值性评价的探究
5
作者 王礼 《成长》 2024年第16期43-45,共3页
教育评价一直都是教育发展的前沿领域,展现出对教育质量的关注。当前,教育评价中已经从结果性评价转向增值性评价,对于教育公平的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特别是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能够提高对农村小学增值性评价的重视,使其发挥更好... 教育评价一直都是教育发展的前沿领域,展现出对教育质量的关注。当前,教育评价中已经从结果性评价转向增值性评价,对于教育公平的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特别是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能够提高对农村小学增值性评价的重视,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本文针对有关内容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在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使农村小学教学增值性评价质量得到有效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增值评价 农村小学 结果性评价 教育公平 核心素养视角 前沿领域 有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高职混合式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6
作者 王鹤霖 《云南农业》 2024年第12期36-39,共4页
在职业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成为教学新常态。教学评价是保障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形成性教学评价注重教学过程痕迹化管理,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中寻求动态平衡,对于诊断教学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职业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成为教学新常态。教学评价是保障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形成性教学评价注重教学过程痕迹化管理,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中寻求动态平衡,对于诊断教学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形成性评价的高职混合式教学质量提升基础理论应用,从供给端和需求端研究混合式教学质量提升面临的现实困境,思考构建形成性教学评价体系,探索混合式教学质量提升路径,为提高混合式教学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评价 结果性评价 混合式教学 形成教学评价 形成评价 诊断教学 教学质量提升 动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产品”到“机制”:全媒体传播的评价体系创新
7
作者 唐婵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54-61,共8页
基于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目标与进程,在坚持效果导向的基础上,构建具有针对性与前瞻性的评价体系,是更好地助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关键。而当前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新型主流媒体的评价体系,聚焦在“产... 基于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目标与进程,在坚持效果导向的基础上,构建具有针对性与前瞻性的评价体系,是更好地助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关键。而当前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新型主流媒体的评价体系,聚焦在“产品”传播的“效果/结果”上,呈现出典型的“结果性评价”导向。以“结果性评价”为主导的评价体系,能够呈现与验证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效果,却很难直接指引与动态督促更为复杂的建设实践。基于“结果性评价”体系,融入“过程性评价”逻辑,从“产品”到“机制”、从“效果/结果”到“网络/过程”,探索评价目标、评价逻辑、评价体系的创新升级,是构建更为理想的评价体系的可行进路。由此建构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评价体系,既关注“产品”也重视“机制”,既检验“效果”也指引“过程”,由多元交互的主体维度、资源维度、业务维度、生态维度的复合性评价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传播体系 评价体系 结果性评价 过程评价 新型主流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会计课程混合式教学过程性评价实施效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艳萍 汪玉芳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80-82,共3页
以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2019级349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基础会计课程混合式教学为实践,从学生对过程性评价的态度、认识以及师生参与度、评价的及时与公正4个方面,分析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相比终结性评价,... 以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2019级349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基础会计课程混合式教学为实践,从学生对过程性评价的态度、认识以及师生参与度、评价的及时与公正4个方面,分析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相比终结性评价,学生更倾向过程性评价,且过程性评价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团结合作能力等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会计 混合式教学 过程评价 结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医学教育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比较 被引量:12
9
作者 齐心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8年第2期304-307,共4页
临床医学教育评价方式主要可以归结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通过比较2种评价方式的异同,明确两者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探讨在临床医学教育的不同阶段,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不同优势和权重,以期有助于临床医... 临床医学教育评价方式主要可以归结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通过比较2种评价方式的异同,明确两者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探讨在临床医学教育的不同阶段,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不同优势和权重,以期有助于临床医学教育选择适宜的评价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评价 结果性评价 临床医学教育
原文传递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初探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美蓉 徐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第32期46-47,共2页
本文从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出发,分析通用技术学习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过程性评价的必要性。总结出在通用技术课程中实施过程性评价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过程评价 通用技术 结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过程性评价实施效果分析——以N大学G专业为个案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雪蓉 乔昳玥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55-59,共5页
以具有过程性评价实践经验的N大学G专业的师生为调研对象,从学生对过程性评价的态度、认识、参与度、反馈的及时与公正以及是否应普及推广5个方面,分析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效果。调查发现,过程性评价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互助合作... 以具有过程性评价实践经验的N大学G专业的师生为调研对象,从学生对过程性评价的态度、认识、参与度、反馈的及时与公正以及是否应普及推广5个方面,分析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效果。调查发现,过程性评价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互助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评价标准模糊、易形式化等问题,过程性评价对班级人数、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评价 结果性评价 学生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背景下汽车专业教学过程性评价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新敏 侯红宾 +1 位作者 李卓 姚立泽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2年第6期16-18,共3页
1汽车专业教学现状《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指出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确保学生真正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学... 1汽车专业教学现状《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指出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确保学生真正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学生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必须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有机融合,将学生评价有机嵌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改进“一张成绩单”等终结性评价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评价 经济发展需求 结果性评价 终结评价 现代职业教育 大国工匠 教学全过程 成绩单
原文传递
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的理论构建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志刚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4年第1期44-47,共4页
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离不开有效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因此,加大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力度,在理论上设计出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评估体系就显得十分关键:首先,探讨与明确"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含义,对"... 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离不开有效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因此,加大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力度,在理论上设计出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评估体系就显得十分关键:首先,探讨与明确"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含义,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展开理论探索;然后结合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课程内容,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的内容进行"指标维度划分"与"指标内容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 教学有效 评价标准 过程评价指标 结果性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实践力”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探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小兵 《地理教育》 2022年第S02期84-86,共3页
作为四大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的教学评价侧重于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略学习过程,对学生的评价过分注重成绩,具有片面性。调查可知,地理教师一般会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开展评价,但评价方... 作为四大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的教学评价侧重于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略学习过程,对学生的评价过分注重成绩,具有片面性。调查可知,地理教师一般会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开展评价,但评价方式主要集中于报告撰写、内容展示等结果性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专注地理实践力过程的培养。因此,地理教学应尝试构建合理规范的地理实践力形成性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实践力 结果性评价 地理核心素养 形成评价体系 地理教学 构建探究 地理教师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形成性评价在小语种专业精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米兰 王栗媛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第8期60-61,共2页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亟需大量的外语人才在国际合作中发挥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作用。而"一带一路"战略从地域上贯穿了亚欧非大陆,涉及到不同国家官方语言40余种,因此,小语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构建新丝路的关键内容。本文指出了...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亟需大量的外语人才在国际合作中发挥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作用。而"一带一路"战略从地域上贯穿了亚欧非大陆,涉及到不同国家官方语言40余种,因此,小语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构建新丝路的关键内容。本文指出了结果性评价体系在小语种精读教学中应用的弊端,阐释了形成性评价理论及其优越性,探讨了该评价系统在小语种精读课堂构建与应用的可行性及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评价 结果性评价 应用型人才 小语种精读教学 评价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课堂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
16
作者 代文英 叶颖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2年第10期5-8,共4页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破五唯”、实施“四个评价”等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提高。与人们常用的结果性评价相比,过程性评价仍相对陌生。课堂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强化课堂教学中的过程性评...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破五唯”、实施“四个评价”等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提高。与人们常用的结果性评价相比,过程性评价仍相对陌生。课堂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强化课堂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观察并研究课堂教学实况,发现课堂教学中实施过程性评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评价途径单一、评价标准不明确、主观特征明显以及过程性评价难持续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增加评价途径、统一评价标准、注重反馈以及利用技术赋能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改革 课堂教学 过程评价 结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
17
作者 艾兆岐 《中学生英语》 2020年第42期35-35,共1页
受制于我国传统教育理念和长期应试教育限制,我国高中英语较长时间处于结果性评价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往往集中于最终的一个分数。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发展,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关注,尊重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评价主体功能等,具... 受制于我国传统教育理念和长期应试教育限制,我国高中英语较长时间处于结果性评价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往往集中于最终的一个分数。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发展,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关注,尊重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评价主体功能等,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即围绕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形成性评价展开讨论。1.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对学生学习的过程的一个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学习的过程、学习中的积极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课堂主体 结果性评价 素质教育 传统教育理念 形成评价 知识与能力 评价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多元化评价策略
18
作者 邹功勤 张卫其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6年第4期27-29,共3页
阅读教学的另一扇窗——非连续性文本,源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它们承载信息的媒体就不止文字或符号了,还有图像,而且这些媒体是多维分布的,其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文本阅读中获... 阅读教学的另一扇窗——非连续性文本,源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它们承载信息的媒体就不止文字或符号了,还有图像,而且这些媒体是多维分布的,其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文本阅读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中,我们要合理运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多元化的评价必使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评价 结果性评价 非连续文本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维共振: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分项等级评价策略研究
19
作者 沈婷 《浙江教学研究》 2024年第6期18-21,29,共5页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的学业评价方式多以“单元测验+期末考试”类的纸笔测试为主要参照。随着时代的发展,方式单调、维度单向、主体单一的传统评价模式衍生出了一系列问题,如过度关注分数,“唯分数论”、“一考定成败”过于侧重检测学生...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的学业评价方式多以“单元测验+期末考试”类的纸笔测试为主要参照。随着时代的发展,方式单调、维度单向、主体单一的传统评价模式衍生出了一系列问题,如过度关注分数,“唯分数论”、“一考定成败”过于侧重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态度与习惯、过程与方法、素养与能力等方面的评估。偏重结果性评价,轻视过程性、表现性和综合性评价等,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科学评价观相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纸笔测试 单元测验 结果性评价 评价 过程与方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劳动素养发展的课堂创新评价体系建构
20
作者 尹春舫 《天津教育》 2024年第25期64-65,共2页
一、引言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对劳动素养评价制度的建设提出了要求。教育部印发的《大中... 一、引言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对劳动素养评价制度的建设提出了要求。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提出了注重平时劳动实践中的及时评价,以评价为手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创新 过程评价 结果性评价 教育指导纲要 劳动素养 及时评价 劳动实践 大中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