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miR-29a-3p、miR-365a-3p在活动性肺结核和结核潜伏感染者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守江 张帆 +4 位作者 魏巍 覃林珍 闫敬 王三清 王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2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miR-29a-3p、miR-365a-3p在活动性肺结核和结核潜伏感染者中的差异表达。方法收集深圳市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结核病防治科门诊2012年1~10月诊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0例,及同期发现的结核潜伏感染者30例。采集全血,提取总R... 目的探讨外周血miR-29a-3p、miR-365a-3p在活动性肺结核和结核潜伏感染者中的差异表达。方法收集深圳市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结核病防治科门诊2012年1~10月诊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0例,及同期发现的结核潜伏感染者30例。采集全血,提取总RNA,利用定量PCR方法检测外周血miR-29a-3p、miR-365a-3p的表达。结果结核潜伏感染者外周血中miR-29a-3p(1.16±0.65)明显高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表达(0.71±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miR-365a-3p的表达在结核潜伏感染者(0.43±0.51)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0.32±0.71)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结核潜伏感染者外周血miR-29a-3p表达与结核菌特异性酶联免疫斑点数呈负相关(r=-0.42,P=0.02)。结论 miR-29a-3p在肺结核感染、发病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可能成为诊断结核潜伏感染者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潜伏感染者 微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潜伏感染者全血miR-144-3p、miR-146a-5p的表达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守江 张帆 +4 位作者 魏巍 覃林珍 闫敬 王三清 王健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7期1270-1271,共2页
目的探讨结核潜伏感染者全血miR-144-3p、miR-146a-5p的表达及其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差异。方法收集结核潜伏感染者3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0例。收集全血,提取总RNA,利用反转录-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iR-144-3p、miR-146a-5p的表达。两... 目的探讨结核潜伏感染者全血miR-144-3p、miR-146a-5p的表达及其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差异。方法收集结核潜伏感染者3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0例。收集全血,提取总RNA,利用反转录-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iR-144-3p、miR-146a-5p的表达。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结核潜伏感染者全血中miRNA144-3p的表达(2.014±1.48)比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56±0.746)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核潜伏感染者全血中miR-146a-5p的表达(1.937±1.109)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469±0.693)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44-3p可能成为诊断结核潜伏感染者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潜伏感染者 微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预防性治疗效果研究
3
作者 廖炯 曾薇 +1 位作者 黄月宾 覃琼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1期035-038,共4页
研究对学校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实施预防性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末至2019年初来宾市区两所学校肺结核聚集型感染症状中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n=262)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31,采用常规干预措施)和治疗组(n=131,在对... 研究对学校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实施预防性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末至2019年初来宾市区两所学校肺结核聚集型感染症状中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n=262)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31,采用常规干预措施)和治疗组(n=131,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防性措施)。比较各组活动性肺结核确诊概率、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活动性肺结核发生率0.76%低于对照组6.11%(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采用预防性措施可有效降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确诊风险,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 预防性治疗 活动性肺结核确诊概率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潜伏感染“两步筛查法”在TST试验中度阳性高中新生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孔雯 沈建珍 +2 位作者 周喆 王万红 黎桂福 《预防医学论坛》 2022年第1期77-80,共4页
近年来我国高中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较为严峻,《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及《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2020年版)》均要求对高中入校新生行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的筛查,旨在发现新生中的结核病患者和... 近年来我国高中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较为严峻,《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及《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2020年版)》均要求对高中入校新生行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的筛查,旨在发现新生中的结核病患者和结核潜伏感染者,把好"入口关"。目前使用的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特异性较差,尤其TST试验中度阳性(10≤TST<15)的潜伏感染者更容易受到卡介苗(BCG)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影响,真实感染情况较难界定。而特异性较强的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又因价格贵、操作要求高等问题受到广泛使用的制约。借鉴国内外研究,对高中新生TST中度阳性人群进行(TST-IGRA)两步法检测,既可以节省检测成本,又可以较为精准界定结核潜伏感染者,是一项符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筛查路径,值得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新生 TST试验中度阳性结核潜伏感染者 两步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