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绝经期干眼症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微小RNA-590、CC趋化因子配体20水平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仲妍 赵慧 +1 位作者 刘畅 车慧欣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5期668-672,677,共6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干眼症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微小RNA(miR)-590、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1月于哈尔滨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73例(146只眼)围绝经期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哈尔滨爱尔眼科...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干眼症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微小RNA(miR)-590、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1月于哈尔滨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73例(146只眼)围绝经期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哈尔滨爱尔眼科医院61例无干眼症围绝经期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组结膜上皮细胞miR-590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结膜上皮细胞CCL20水平并进行比较。比较不同程度干眼症患者结膜上皮细胞miR-590、CCL20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膜上皮细胞miR-590、CCL20对围绝经期女性发生干眼症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围绝经期女性发生干眼症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干眼症患者白细胞介素(IL)-33、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miR-590、CCL20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患病时间,以及血清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33、IL-6、TNF-α、CCL2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iR-59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干眼症严重程度增加,miR-590水平逐渐降低,CCL20水平逐渐升高。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590、CCL20单独及二者联合检测诊断围绝经期女性发生干眼症的AUC分别为0.889、0.899、0.949,二者联合检测诊断围绝经期女性发生干眼症的AUC大于miR-590、CCL20单独检测的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53、2.306,P=0.040、0.0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33、IL-6、TNF-α、CCL20水平升高均为围绝经期女性发生干眼症的危险因素(P<0.05);miR-590水平升高为围绝经期女性发生干眼症的保护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干眼症患者miR-590水平与IL-33、IL-6、TNF-α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CCL20水平与IL-33、IL-6、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围绝经期干眼症患者结膜上皮细胞miR-590水平明显降低,CCL20水平明显升高,miR-590、CCL20可能成为诊断围绝经期女性发生干眼症的检测指标,且二者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干眼症 微小RNA-590 CC趋化因子配体20 结膜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和IL-17在干眼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黄蔓鑫 陈颖 杜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970-1974,共5页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干眼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02/2023-03在本院收治的干眼患者183例183眼,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的181例181眼作为对照...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干眼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02/2023-03在本院收治的干眼患者183例183眼,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的181例181眼作为对照组(均选取左眼入组)。检测两组参与者结膜上皮细胞和泪液中HIF-1α、IL-17表达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膜上皮细胞和泪液中HIF-1α、IL-17检测对干眼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眼组患者结膜上皮细胞中HIF-1α、IL-17表达水平升高(均P<0.01);泪液中HIF-1α、IL-17表达水平升高(均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干眼组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和泪液中HIF-1α、IL-17均与BUT及泪液分泌试验Ⅰ(SⅠt)负相关,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正相关(均P<0.05);干眼组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和泪液中HIF-1α、IL-17表达水平呈现正相关(均P<0.001)。ROC曲线下面积显示,结膜上皮细胞中HIF-1α、IL-17联合检测诊断的AUC显著大于结膜上皮细胞中HIF-1α单独检测诊断的AUC(Z=5.574,P<0.001),结膜上皮细胞中IL-17单独检测诊断的AUC(Z=4.351,P<0.001),泪液中HIF-1α、IL-17联合检测诊断的AUC显著大于HIF-1α单独检测诊断的AUC(Z=3.583,P<0.001),IL-17单独检测诊断的AUC(Z=4.303,P<0.001)。结论:干眼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HIF-1α、IL-17表达水平升高,联合检测HIF-1α、IL-17表达水平对干眼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结膜上皮细胞 泪液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细胞介素-17(IL-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腐剂对兔角结膜上皮细胞毒性及玻璃酸钠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张琛 王志昕 +1 位作者 邓世靖 孙旭光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对3种眼科常用防腐剂致兔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常规方法培养兔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将不同浓度防腐剂羟苯乙酯(0.3g·L-1、0.6g·L-1和1.2g·L-1)、山梨酸(1g...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对3种眼科常用防腐剂致兔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常规方法培养兔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将不同浓度防腐剂羟苯乙酯(0.3g·L-1、0.6g·L-1和1.2g·L-1)、山梨酸(1g·L-1和2g·L-1)以及苯扎溴铵(0.025g·L-1、0.05g·L-1和0.1g·L-1)分别单独和联合4g·L-1SH与培养细胞作用,并于作用后1h、3h、5h,利用LIVE/DEAD细胞活性/毒性检测方法,观察细胞酯酶及细胞膜透通性变化,计算细胞存活率。结果3种防腐剂与细胞作用不同时间后,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并且与浓度和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P<0.05)。其中0.1g·L-1苯扎溴铵对细胞存活率影响最大,作用1h后,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存活率均为0;0.3g·L-1羟苯乙酯影响最小,作用5h后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0.89±7.81)%和(55.00±7.81)%;二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结膜上皮细胞的存活率均低于角膜上皮细胞(P<0.05)。在各时间点羟苯乙酯-SH组及山梨酸-SH组,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存活率均高于同浓度防腐剂组(P<0.05)。作用3h后,0.05g·L-1浓度苯扎溴铵-SH组与同浓度防腐剂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明显增高(P<0.05),其余浓度的苯扎溴铵-SH组与同浓度防腐剂组相比,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防腐剂中苯扎溴铵对角结膜的毒性最大,羟苯乙酯毒性最小。3种防腐剂对结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大于角膜上皮。SH对羟苯乙酯和山梨酸所致细胞毒性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其保护作用随防腐剂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腐剂 羟苯乙酯 山梨酸 苯扎溴铵 玻璃酸钠 角膜上皮细胞 结膜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丁聚糖对兔结膜上皮细胞和结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军明 张虹 杨红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4-596,共3页
目的 研究几丁聚糖对兔结膜上皮细胞和结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消化法培养结膜上皮细胞 ,组织块法培养结膜成纤维细胞。通过MTT比色法和细胞计数法测定几丁聚糖对两种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几丁聚糖在浓度 >0 0 3 %... 目的 研究几丁聚糖对兔结膜上皮细胞和结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消化法培养结膜上皮细胞 ,组织块法培养结膜成纤维细胞。通过MTT比色法和细胞计数法测定几丁聚糖对两种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几丁聚糖在浓度 >0 0 3 %时能促进结膜上皮细胞的增殖 ,浓度为 0 12 %时促进作用最明显。结膜成纤维细胞在几丁聚糖浓度 >0 0 3 %时其增殖即受到抑制 ,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聚糖结膜上皮细胞 结膜成纤维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阴润目丸对干眼模型大鼠结膜上皮细胞中IL-1、TNF-α、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超群 李点 +2 位作者 廖亮英 胡平 彭银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3-335,I0014-I0016,共6页
目的:研究养阴润目丸对干眼模型大鼠结膜上皮细胞中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养阴润目丸组、新... 目的:研究养阴润目丸对干眼模型大鼠结膜上皮细胞中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养阴润目丸组、新泪然组、模型组。养阴润目丸组、新泪然组及模型组3组均采用去势法制造干眼模型。治疗3个月后,取大鼠结膜上皮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L-1、TNF-α、NF-κB的表达。结果:养阴润目丸组和新泪然组结膜上皮细胞中IL-1、TNF-α、NF-κB的表达明显少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养阴润目丸能有效治疗干眼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结膜上皮细胞中IL-1、TNF-α、NF-κB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润目丸 干眼 结膜上皮细胞 IL-1 TNF-α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阴润目丸对干眼模型大鼠结膜上皮细胞中ICAM-1、p38MAPK、p-p38MAP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点 王超群 +2 位作者 廖亮英 胡平 彭银艳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3-17,共5页
目的研究养阴润目丸对干眼模型大鼠结膜上皮细胞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p38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养阴润目丸... 目的研究养阴润目丸对干眼模型大鼠结膜上皮细胞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p38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养阴润目丸组、新泪然组、模型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与假手术组外均采用去势法制造干眼模型。造模成功后一周开始分别给药治疗。用药3个月后,分别进行泪液分泌试验(SIT)及泪膜破裂时间(BUT)的检测,取大鼠结膜上皮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38MAPK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ICAM-1、p-p38MAPK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养阴润目丸组SIT明显增多,BUT明显延长;养阴润目丸可显著减少结膜上皮细胞中ICAM-1、p38MAPK、p-p38MAPK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养阴润目丸可有效改善眼表症状,增加泪液分泌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下调结膜上皮细胞中ICAM-1、p38MAPK、p-p38MAPK的表达。提示干眼的发病机制与炎症及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养阴润目丸对干眼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养阴润目丸 结膜上皮细胞 ICAM-1 P38MAPK p—p38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眼患者结膜上皮细胞的凋亡与炎症 被引量:23
7
作者 罗丽辉 刘祖国 +4 位作者 林建贤 张梅 张志红 肖启国 陈家祺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4年第2期75-77,T001,共4页
目的了解干眼患者结膜上皮细胞是否存在凋亡与炎症状态,进一步理解干眼的发病机制。方法印迹细胞法获得干眼6例22眼和正常人7例10眼的结膜上皮细胞。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ic.FCM)定量检测凋亡;免疫印迹细胞化学... 目的了解干眼患者结膜上皮细胞是否存在凋亡与炎症状态,进一步理解干眼的发病机制。方法印迹细胞法获得干眼6例22眼和正常人7例10眼的结膜上皮细胞。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ic.FCM)定量检测凋亡;免疫印迹细胞化学染色检测核转录因子-kB(NF-kB)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干眼患者结膜上皮细胞的凋亡指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NF-kB和TGF-β1的表达较正常增强。凋亡指数与NF-kB和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干眼患者结膜上皮存在细胞凋亡及炎症,眼表上皮细胞的炎症可能是引起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抑制炎症是干眼的重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病 结膜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炎症 流式细胞技术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R抗原在干眼患者结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蔚 陈金鹏 +3 位作者 瞿佳 张晓博 王世明 张京娜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检测HLA-DR抗原及共刺激分子CD80/CD86在不同程度干眼患者球结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通过结膜印迹细胞法获取球结膜上皮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HLA-DR和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结果轻度及重度干眼患者中HLA-DR的表达... 目的检测HLA-DR抗原及共刺激分子CD80/CD86在不同程度干眼患者球结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通过结膜印迹细胞法获取球结膜上皮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HLA-DR和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结果轻度及重度干眼患者中HLA-DR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上调;重度组中Sjgren综合征(SS)组均较非SS组表达增加。重度组干眼患者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LA-DR在不同程度干眼患者结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反映了疾病的进展。结膜上皮细胞可能作为非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引起T细胞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 印迹细胞 流式细胞 干眼 共刺激分子 结膜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结膜上皮细胞的培养鉴定及液氮冻存 被引量:9
9
作者 郑健樑 卢蓉 +2 位作者 张洁 林明楷 林建贤 《眼科学报》 2000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索人眼结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和细胞保存的最佳方法,建立人结膜上皮细胞系,进一步研究人结膜的病理、生理特点及为毒理试验提供可靠的细胞模型。方法:分别用组织块培养法、机械分离法及混合消化液培养法体外培养正常成年人结膜上... 目的:探索人眼结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和细胞保存的最佳方法,建立人结膜上皮细胞系,进一步研究人结膜的病理、生理特点及为毒理试验提供可靠的细胞模型。方法:分别用组织块培养法、机械分离法及混合消化液培养法体外培养正常成年人结膜上皮细胞,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生长特性并用原位免疫组化方法鉴定培养细胞;收集第3代和第4代融合的细胞液氮冻存,保存30天后复苏,观察复苏成功率。结果:3种取材方法中,混合消化液培养法细胞生长繁殖较快,培养细胞形态多样,贴壁生长。免疫组化Keratin染色阳性,细胞冻存复苏的成功率均达到90%。组织块培养法细胞生长比较缓慢,而机械分离法细胞未见贴壁生长。结论:混合消化液培养法是人结膜上皮细胞培养的最佳方法,通过液氮冻存可保存培养的人结膜上皮细胞。眼科学报2000;16:135-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上皮细胞 免疫组化 冻存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阴润目丸对干眼模型大鼠结膜上皮细胞CXCR3和CCR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点 王超群 +2 位作者 廖亮英 胡平 彭银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研究养阴润目丸对干眼模型大鼠结膜上皮细胞CXC型趋化因子受体3(CXC chemokine receptor 3,CXCR3)、CC型趋化因子受体5(CC chemokine receptor 5,CCR5)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 目的研究养阴润目丸对干眼模型大鼠结膜上皮细胞CXC型趋化因子受体3(CXC chemokine receptor 3,CXCR3)、CC型趋化因子受体5(CC chemokine receptor 5,CCR5)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养阴润目丸组、新泪然组、模型组,除正常组与假手术组外均采用去势法制造干眼模型。造模成功后用药3个月,分别进行泪液分泌试验及泪膜破裂时间的检测,取大鼠结膜上皮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XCR3、CCR5的表达。结果用药3个月后,养阴润目丸组、新泪然组泪液分泌量分别为(9.60±1.04)mm和(9.00±1.37)mm,均明显高于模型组的(6.40±0.84)mm(均为P<0.01);两组泪膜破裂时间分别为(9.61±0.82)s和(9.12±0.69)s,均明显长于模型组的(6.21±0.72)s(均为P<0.01)。养阴润目丸组、新泪然组结膜上皮细胞中CXCR3的表达分别为11.40±1.75和12.71±2.46,均明显少于模型组的29.39±2.48(均为P<0.05);两组结膜上皮细胞中的CCR5表达分别为26.33±4.17和28.15±4.52,均明显少于模型组的38.78±6.60(均为P<0.05)。结论养阴润目丸治疗能增加泪液分泌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下调结膜上皮细胞中CXCR3、CCR5的表达。提示干眼的发病机制与炎症密切相关,养阴润目丸对干眼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润目丸 干眼模型 结膜上皮细胞 CXC型趋化因子受体 CC型趋化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EGF促进人结膜上皮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敏华 林跃生 +2 位作者 郑健樑 陈家祺 孙明霞 《眼科学报》 2001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rhEGF(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促进培养人结膜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最佳有效浓度,为提高眼表重建术后成功率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在传代人结膜上皮细胞中分别加入1μg/ml~100μg/ml浓度的rhEGF,... 目的:探讨rhEGF(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促进培养人结膜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最佳有效浓度,为提高眼表重建术后成功率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在传代人结膜上皮细胞中分别加入1μg/ml~100μg/ml浓度的rhEGF,于加药后第24、48、72、96h分别采用MTT法得出光吸收值以测定活性细胞数。结果:24h EGF各浓度组与对照组光吸收值无明显差异。48h50μg/ml、20μg/ml、10μg/mlEGF组光吸收值明显高于对照组,72h除 100μg/mlEGF组外,其余EGF各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6h EGF各浓度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μg/ml组与其余EGF浓度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EGF对结膜上皮的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浓度为 10~50μg/ml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眼科学报2001;17:118~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上皮细胞 生长因子 甲基噻唑基四唑 RHEGF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paseⅡ消化法原代培养兔结膜上皮细胞及鉴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秀雯 周建强 崔红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2-316,共5页
目的研究DispaseⅡ消化法原代培养兔结膜上皮细胞,观察其体外生长特性,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培养的上皮细胞。方法 DispaseⅡ消化法原代培养兔结膜上皮细胞,观察不同时期细胞的生长情况、细胞形态,做广谱角蛋白、MUC5AC免疫荧光... 目的研究DispaseⅡ消化法原代培养兔结膜上皮细胞,观察其体外生长特性,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培养的上皮细胞。方法 DispaseⅡ消化法原代培养兔结膜上皮细胞,观察不同时期细胞的生长情况、细胞形态,做广谱角蛋白、MUC5AC免疫荧光染色及PAS染色鉴定;并比较不同部位结膜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阳性情况。结果 DispaseⅡ消化法能够获得大量的较纯净的结膜上皮细胞,细胞生长增殖快,能传代4~5代;绝大多数细胞广谱角蛋白免疫荧光染色阳性,少数细胞MUC5AC表达阳性及PAS染色阳性。睑结膜、穹隆部结膜和球结膜细胞PCNA阳性率分别为:(32.14±1.69)%、(27.67±1.20)%、(22.76±1.73)%,兔睑结膜上皮细胞PCNA阳性率较穹隆部及球结膜上皮细胞的PCNA阳性率高,各部位PCNA阳性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ispaseⅡ消化法是进行体外结膜上皮细胞培养的理想方法,兔眼睑结膜处可能存在结膜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上皮细胞 结膜上皮细胞 DispaseⅡ 原代培养 免疫组织化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对结膜杯状细胞及结膜上皮细胞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邱晓頔 龚岚 陈敏洁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01-405,I0001,I0002,共7页
目的探讨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对结膜杯状细胞及结膜上皮细胞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2只,建立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模型(角膜中央直径8 mm上皮刮除),建模后使用盐酸林可霉素滴眼,用法为3次/日,1滴/次,观察时间为7 d。在模型建立... 目的探讨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对结膜杯状细胞及结膜上皮细胞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2只,建立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模型(角膜中央直径8 mm上皮刮除),建模后使用盐酸林可霉素滴眼,用法为3次/日,1滴/次,观察时间为7 d。在模型建立后第1、4、7天共3个时间点进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结膜组织透射电镜检查,对结膜上皮细胞及杯状细胞数量及形态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建立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模型。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显示,造模前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平均值为66.367±2.466(个/每200μm×150μm面积),Nelson 0级;造模后第1天,结膜杯状细胞数量明显下降,平均值为2.933±0.242(个/每200μm×150μm面积),Nelson 3级;造模后第4天,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开始恢复,平均值为17.350±0.991(个/每200μm×150μm面积),Nelson 2级;造模后第7天,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已明显恢复,平均值为32.467±2.244(个/每200μm×150μm面积),Nelson 1级。结膜组织透射电镜检查可见到造模后结膜杯状细胞大量减少,分泌颗粒排空,细胞凋亡,结膜上皮细胞脱落坏死,胞核固缩,胞质中可见溶酶体,上皮下及上皮细胞间炎症细胞浸润;随时间推移,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及形态逐渐恢复,初期细胞形态欠规则,结膜上皮细胞胞间隙大,连接松散;后期杯状细胞数量明显恢复,形态饱满,分泌功能开始恢复。结膜上皮细胞分化好,细胞连接较为紧密。结论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可造成结膜杯状细胞的数量下降及分泌增加,同时可造成结膜上皮细胞凋亡增加,炎症细胞浸润。结膜杯状细胞的数量、功能以及结膜上皮细胞正常结构可在一定时间内自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 结膜杯状细胞 结膜上皮细胞 印迹细胞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echst 33342标记恒河猴皮肤干细胞向结膜上皮细胞分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蓉 黄丹平 +3 位作者 黄冰 高楠 王智崇 葛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讨皮肤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结膜上皮细胞,为组织工程结膜探索一种新型的种子细胞,为严重眼表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在体外培养纯化鉴定恒河猴皮肤干细胞,并用Hoechst 33342标记,标记后的皮肤干细胞与结膜上皮细胞进行Tran... 【目的】探讨皮肤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结膜上皮细胞,为组织工程结膜探索一种新型的种子细胞,为严重眼表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在体外培养纯化鉴定恒河猴皮肤干细胞,并用Hoechst 33342标记,标记后的皮肤干细胞与结膜上皮细胞进行Transwell非接触共培养10d,然后对诱导后的细胞用细胞免疫化学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结膜上皮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标志,包括角蛋白4和粘蛋白4,同时检测细胞的Hoechst 33342表达情况。【结果】纯化后的皮肤干细胞比例接近90%。Hoechst 33342标记后的皮肤干细胞胞核显示蓝色荧光。在与结膜上皮细胞共培养10d后,皮肤干细胞显示结膜上皮细胞的标志粘蛋白4和角蛋白4阳性,流式细胞术检测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49.9%和95.6%,同时细胞还显示胞核的Hoechst 33342表达。【结论】灵长类动物恒河猴的皮肤干细胞,在体外的适宜条件下,可诱导分化为有结膜上皮细胞特征的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干细胞 结膜上皮细胞 诱导 恒河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结膜上皮细胞在不同浓度甘油羊膜表面负载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许丽英 郑建梁 +1 位作者 李家灵 吴明星 《解剖学研究》 CAS 2001年第4期306-307,309,共3页
目的 比较人结膜上皮细胞接种培养在不同浓度的甘油保存液、不同保存温度及不同保存时间羊膜上的差异。方法 将传代培养的第 2代结膜上皮细胞分别接种在纯甘油及 5 0 %甘油 (DMEM或平衡盐液∶甘油 =1∶1 )保存的羊膜表面 ,观察其体外... 目的 比较人结膜上皮细胞接种培养在不同浓度的甘油保存液、不同保存温度及不同保存时间羊膜上的差异。方法 将传代培养的第 2代结膜上皮细胞分别接种在纯甘油及 5 0 %甘油 (DMEM或平衡盐液∶甘油 =1∶1 )保存的羊膜表面 ,观察其体外培养情况。结果 纯甘油保存的羊膜组结膜上皮细胞 48h后即贴壁 ,且生长旺盛 ,而 5 0 %甘油短期保存羊膜组结膜上皮细胞不能贴壁生长。结论 经纯甘油保存的羊膜接种结膜上皮细胞易贴壁生长 ,而采用 5 0 %甘油短期保存 ,则因羊膜上皮尚未脱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结膜上皮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并发干眼症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6
作者 孙毓蔓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17-2418,共2页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指数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2型糖尿病(T2DM)并发干眼症患者结膜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 40例T2DM并发干眼症(观察组)患者和40例单纯T2DM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膜上皮细胞的凋...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指数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2型糖尿病(T2DM)并发干眼症患者结膜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 40例T2DM并发干眼症(观察组)患者和40例单纯T2DM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膜上皮细胞的凋亡指数,采用免疫印迹细胞化学检测结膜上皮细胞TGF-β1的表达,并对TGF-β1的表达和细胞凋亡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结膜上皮TGF-β1阳性表达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凋亡细胞、死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活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结膜上皮细胞TGF-β1表达与凋亡指数呈显著正相关性(r=0.6812,P=0.002)。结论 TGF-β1在T2DM并发干眼症患者结膜上皮组织中表达异常,上皮细胞凋亡增多,TGF-β1的表达异常和上皮细胞凋亡增多与临床上T2DM并发干眼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干眼症 结膜上皮细胞 凋亡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和TSLP在干眼症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和泪液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12
17
作者 曾永宜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6期496-498,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干眼症(DES)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和泪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表达,初步探讨TNF-α和TSLP在DES发病的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干眼症患者45例,... 目的通过检测干眼症(DES)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和泪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表达,初步探讨TNF-α和TSLP在DES发病的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干眼症患者45例,经眼科体检未见异常且无全身免疫性疾病的健康志愿者45例,分成DES组及健康对照组,采集两组结膜上皮细胞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TNF-α和TSLP的表达水平;采集两组泪液并利用ELISA法检测泪液中TNF-α、TSLP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DES组结膜上皮细胞中TNF-α、TSLP表达明显强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DES组泪液中TNF-α和TSLP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和TSLP有可能参与了干眼症的发病过程,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TSLP 结膜上皮细胞 泪液 干眼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干细胞分化结膜上皮细胞基因检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孟繁剑 陈家祺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7期10-12,共3页
目的通过实时RT-PCR方法检测经定向诱导分化的表皮干细胞分子生物学特性,探讨干细胞疗法用于眼表重建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组细胞以结膜上皮细胞为饲养细胞进行共培养,并设立空白对照组细胞培养相同时间,分别于第1、3、5、7天取各组细胞提... 目的通过实时RT-PCR方法检测经定向诱导分化的表皮干细胞分子生物学特性,探讨干细胞疗法用于眼表重建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组细胞以结膜上皮细胞为饲养细胞进行共培养,并设立空白对照组细胞培养相同时间,分别于第1、3、5、7天取各组细胞提取RNA进行实时RT-PCR定量检测β2-微球蛋白、角蛋白K13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细胞共同培养3d后出现β2-微球蛋白、角蛋白K13基因的表达,第5、7天的表达量显著提高(P<0.01)。结论经本实验方法定向诱导分化后表皮干细胞可表达与正常结膜上皮细胞相类似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干细胞 结膜上皮细胞 实时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下腺组织培养上清液对结膜上皮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19
作者 沙翔垠 陈家祺 +3 位作者 郑健樑 郭海波 杨瑞明 郑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颌下腺分泌液对结膜上皮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培养正常兔结膜细胞,传代接种后分别加入兔颌下腺及泪腺组织培养上清液,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样本的细胞生长周期时相,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 【目的】探讨颌下腺分泌液对结膜上皮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培养正常兔结膜细胞,传代接种后分别加入兔颌下腺及泪腺组织培养上清液,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样本的细胞生长周期时相,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结果】颌下腺细胞培养上清液对结膜上皮细胞具有促生长作用,且与其所加入的量相关,增加其细胞生长曲线的峰值,提高 S 期及 G_2期细胞的百分比,减少 G_1期细胞的百分比,但这些作用略低于泪腺上皮细胞培养上清液。【结论】兔颌下腺组织培养上清液能促进培养的兔结膜上皮细胞的分裂、增殖,并维持其正常的细胞形态及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下腺 结膜上皮细胞 细胞生物学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膜上皮细胞在角膜基质中转化为角膜上皮样细胞的研究
20
作者 程建霞 徐海涛 +2 位作者 左兰 黄鑫宇 杜园园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62-1265,共4页
结膜和角膜上皮细胞来源于不同的细胞系,正常情况下,分化成熟的结膜和角膜上皮细胞表达不同的角蛋白,即角膜上皮细胞表达CK3/CK12蛋白,而结膜上皮细胞表达CK4/CK13蛋白。而且, Ck12和Ck13分别代表终末分化的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 结膜和角膜上皮细胞来源于不同的细胞系,正常情况下,分化成熟的结膜和角膜上皮细胞表达不同的角蛋白,即角膜上皮细胞表达CK3/CK12蛋白,而结膜上皮细胞表达CK4/CK13蛋白。而且, Ck12和Ck13分别代表终末分化的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角膜缘干细胞或早期发育角膜细胞不表达CK4和CK13蛋白[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上皮细胞 角膜基质 上皮细胞 转化 角膜上皮 细胞表达 角膜缘干细胞 CK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