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波段回旋行波管绝对不稳定性的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来国军 贾云峰 刘濮鲲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65-1869,共5页
绝对不稳定性是制约回旋行波管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回旋行波管色散方程,详细分析了W波段基波回旋行波管绝对不稳定性的形成和特征,提出了采用多段损耗波导来抑制绝对不稳定性的方法。分析表明,绝对不稳定性的起振存在一定阈值,起... 绝对不稳定性是制约回旋行波管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回旋行波管色散方程,详细分析了W波段基波回旋行波管绝对不稳定性的形成和特征,提出了采用多段损耗波导来抑制绝对不稳定性的方法。分析表明,绝对不稳定性的起振存在一定阈值,起振电流对电子注参数和电路参数极其敏感,确定起振电流是稳定器件工作的前提条件。通过PIC模拟,给出了采用无损耗波导结构,且工作电流为25 A和10 A条件下的放大器频谱图和功率图,结果表明绝对不稳定性的出现与否主要由工作电流是否超过起振的阈值电流决定,损耗波导是抑制绝对不稳定性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行波管 回旋返波振荡 绝对不稳定性 起振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分布损耗波导结构的回旋行波放大器绝对不稳定性 被引量:3
2
作者 薛谦忠 纵啸宇 +1 位作者 邹峰 刘濮鲲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3-267,共5页
详细推导了具有分布损耗波导结构的回旋行波放大器的色散特性。通过绝对不稳定性振荡出现的条件,给出求解具有损耗波导结构回旋行波管放大器的绝对不稳定性起振电流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绝对不稳定性起振电流与损耗波导的集肤... 详细推导了具有分布损耗波导结构的回旋行波放大器的色散特性。通过绝对不稳定性振荡出现的条件,给出求解具有损耗波导结构回旋行波管放大器的绝对不稳定性起振电流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绝对不稳定性起振电流与损耗波导的集肤深度有关,选择有较大的集肤深度的损耗波导可以提高绝对不稳定性起振电流;绝对不稳定性起振电流同时也与工作磁场偏离饱和磁场的程度以及电子束的纵横速度比有关;通过设计具有分布损耗波导结构的注-波互作用电路,以及工作磁场、电子束的纵横速度比,可以在兼顾带宽、效率的条件下,保证回旋行波管放大器稳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分布损耗波导 回旋行波放大器 绝对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尾流的绝对不稳定性 被引量:3
3
作者 邵传平 鄂学全 王薇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9,共9页
在水槽和低湍流度水洞中进行亚临界雷诺数圆柱尾流稳定性实验来流速度由零缓慢增长到一定值后保持不变,稳定足够长时间后,在流向某站位处给流场一个有限幅值的脉冲扰动,测量扰动前后相当长时间内下游尾流速度信号的变化情况当雷诺数... 在水槽和低湍流度水洞中进行亚临界雷诺数圆柱尾流稳定性实验来流速度由零缓慢增长到一定值后保持不变,稳定足够长时间后,在流向某站位处给流场一个有限幅值的脉冲扰动,测量扰动前后相当长时间内下游尾流速度信号的变化情况当雷诺数处于高亚临界值时,未受扰动的尾流速度脉动很小,处于定常状态,但对近尾流进行脉冲扰动后,能够激发出不衰减的旋涡脱落发现扰动位置限制在圆柱后一定范围内才能有效,再往下游则扰动随时间衰减.说明圆柱近尾流中存在一个绝对不稳定区,在该区域内的扰动将在当地放大,经过复杂的演化,最后形成不衰减的旋涡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不稳定性 圆柱尾流 水洞试验 旋涡脱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展向局部加热与圆柱尾流的绝对不稳定性 被引量:1
4
作者 蒋小勤 杨立 郑学龄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1-4,共4页
采用对圆柱展向局部电加热的方式,在水槽中实验研究了临界/亚临界雷诺数圆柱尾流的绝对不稳定性.利用可控电加热改变圆柱表面温度分布,对二维圆柱绕流引入局部三维扰动,观察其对于临界/亚临界雷诺数圆柱尾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临... 采用对圆柱展向局部电加热的方式,在水槽中实验研究了临界/亚临界雷诺数圆柱尾流的绝对不稳定性.利用可控电加热改变圆柱表面温度分布,对二维圆柱绕流引入局部三维扰动,观察其对于临界/亚临界雷诺数圆柱尾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临界雷诺数状态,圆柱绕流尾流具有绝对不稳定性;在亚临界雷诺数状态,圆柱绕流尾流则是对流不稳定的.加热圆柱展向局部涡脱落存在锁频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诺数 圆柱尾流 绝对不稳定性 水槽实验 锁频 旋涡脱落 电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谐波倍增回旋行波管绝对不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国利 罗勇 刘亚军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20期160-162,167,共4页
为了保证Ka波段谐波倍增回旋行波管放大器稳定的工作。在回旋行波管线性理论的基础上,用自编程序数值求解其小信号色散方程,得到不同工作电流下方程的根随归一化频率变化的关系图,结合工作模式绝对不稳定性发生的条件,得到了不同条件下K... 为了保证Ka波段谐波倍增回旋行波管放大器稳定的工作。在回旋行波管线性理论的基础上,用自编程序数值求解其小信号色散方程,得到不同工作电流下方程的根随归一化频率变化的关系图,结合工作模式绝对不稳定性发生的条件,得到了不同条件下Ka波段谐波倍增回旋行波放大器基波段TE_(01)模绝对不稳定性的起振电流,并给出了其产生的物理解释。通过分析讨论绝对不稳定性的起振电流随电子注横纵速度比和引导磁场的变化关系。最终从理论上确定了保证放大器稳定工作的电流大小为10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行波管放大器 色散方程 绝对不稳定性 起振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对不稳定性理论在尾流稳定性分析方面的研究
6
作者 李勇 明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6期739-744,共6页
介绍了绝对/对流不稳定性的理论框架,并应用于钝体尾流剪切层的稳定性分析研究中.钝体尾流可以认为是局部平行流,而局部平行流的稳定性分析可以归结为Orr-Sommerfeld方程的求解.O-S方程求解化为一个复广义矩阵问题AX=ωBX,并分别约化A,... 介绍了绝对/对流不稳定性的理论框架,并应用于钝体尾流剪切层的稳定性分析研究中.钝体尾流可以认为是局部平行流,而局部平行流的稳定性分析可以归结为Orr-Sommerfeld方程的求解.O-S方程求解化为一个复广义矩阵问题AX=ωBX,并分别约化A,B为上Hessenberg阵和上三角阵,通过Chebyshev配置法可以求出特征值.最后对于Gauss尾流计算模型,给出了其在不同Reynolds下,流动稳定性随流场位置的变化情况,找出流场整体失稳的频率,可为钝体尾流的主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不稳定性 剪切层 尾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失速涡的绝对/对流不稳定性分析
7
作者 魏明骏 孙德军 +1 位作者 尹协远 童秉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58-663,共6页
计算了等速上仰NACA0012翼型动态失速过程的流场结构,在准定常假设下对失速主涡形成的分离泡进行了绝对/对流不稳定性分析.随攻角增大,失速主涡流场经历了对流不稳定到绝对不稳定的变化.当绝对不稳定区增大到覆盖整个分离... 计算了等速上仰NACA0012翼型动态失速过程的流场结构,在准定常假设下对失速主涡形成的分离泡进行了绝对/对流不稳定性分析.随攻角增大,失速主涡流场经历了对流不稳定到绝对不稳定的变化.当绝对不稳定区增大到覆盖整个分离泡时,流场从整体稳定转变到整体不稳定,出现涡量二次尖峰状喷发,切断了主剪切层,主涡随之脱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失速 翼型 对流不稳定性 涡流 绝对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柱二维尾流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喆 邵传平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346-352,共7页
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对长宽比为3∶1的矩形柱尾流进行了稳定性研究.实验发现当雷诺数接近临界值时,未加扰动的矩形柱尾流呈二维定常状态.当在柱体上游一定位置和下游靠近柱体的位置上沿垂直于来流方向施加一个宽度很小的短时脉... 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对长宽比为3∶1的矩形柱尾流进行了稳定性研究.实验发现当雷诺数接近临界值时,未加扰动的矩形柱尾流呈二维定常状态.当在柱体上游一定位置和下游靠近柱体的位置上沿垂直于来流方向施加一个宽度很小的短时脉冲射流扰动以后,扰动随时间放大,并出现旋涡脱落现象,并且这种扰动激发的旋涡脱落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不会衰减.而在下游较远处施加同样的扰动时,扰动将会衰减,不能激发出持续的旋涡脱落.数值模拟再现了上述实验结果,并且表明,当扰动强度(脉冲射流出口速度)较小时,不会出现持续的规则旋涡脱落,只有当扰动强度达到一定阈值时,旋涡脱落才能被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柱 脉冲扰动 激发旋涡脱落 绝对不稳定性 非线性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时滞的嗜菌体传染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9
作者 王海强 王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16期4435-4438,共4页
研究嗜菌体感染细菌的时滞模型,证明边界平衡点E0的局部稳定性和全局稳定性,同时证明其它平衡点的不稳定性与绝对不稳定性。
关键词 时滞 局部稳定性 绝对不稳定性 全局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毛细效应对细丝薄膜流动不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荣 刘秋生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7-500,共4页
根据重力与热毛细力耦合作用薄膜在细丝上的流动情况,采用长波近似推导了界面的演化方程.通过色散关系分析热毛细作用对Rayleigh-Plateau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时空模式的稳定性分析,研究了系统的绝对对流不稳定性特性;通过直接数值模拟,研... 根据重力与热毛细力耦合作用薄膜在细丝上的流动情况,采用长波近似推导了界面的演化方程.通过色散关系分析热毛细作用对Rayleigh-Plateau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时空模式的稳定性分析,研究了系统的绝对对流不稳定性特性;通过直接数值模拟,研究了薄膜破裂和绝对对流稳定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毛细效应 薄膜 绝对/对流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旋行波管分布式介质加载高频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晖 李宏福 +2 位作者 鄢然 罗勇 邓学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共7页
利用线性理论对Ka波段工作模式为TE01模的回旋行波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了介质加载条件下工作和寄生模式的传播损耗,以及不同传播损耗下工作模式的起振电流;对不同介质加载条件和工作电流,给出了3个主要寄生模式的起振长度;确定了介... 利用线性理论对Ka波段工作模式为TE01模的回旋行波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了介质加载条件下工作和寄生模式的传播损耗,以及不同传播损耗下工作模式的起振电流;对不同介质加载条件和工作电流,给出了3个主要寄生模式的起振长度;确定了介质加载厚度以及相对介电常数等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在优化得到的介质加载条件下,寄生模式在其各自振荡频点的单位长度传播损耗大于抑制各寄生模式返波振荡所需最低损耗值要求;工作模式起振电流大于设计所需工作电流;寄生模式的起振长度大于设计的介质加载段和未加载段长度;设计的介质加载参数能够满足抑制工作和寄生模式自激振荡的要求。利用优化设计的高频结构及介质加载参数,进行了整管热测实验,得到了输出功率160kW,饱和增益40dB,效率22.8%以及3dB带宽5%的回旋行波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行波管 线性理论 绝对不稳定性 分布式介质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加载回旋行波管小信号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鄢然 罗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7-930,共4页
应用分析回旋行波管绝对不稳定性的Briggs-Bers相碰判据与小信号色散方程,结合介质加载波导的冷场分析,数值计算并比较了不同介质加载条件下回旋行波管工作模式的起振电流与寄生模式的起振长度。改变加载介质的特性参数可以增加行波损... 应用分析回旋行波管绝对不稳定性的Briggs-Bers相碰判据与小信号色散方程,结合介质加载波导的冷场分析,数值计算并比较了不同介质加载条件下回旋行波管工作模式的起振电流与寄生模式的起振长度。改变加载介质的特性参数可以增加行波损耗从而显著提高工作模式起振电流,并抑制掉寄生模式的返波振荡。结合介质加载波导冷场分析与回旋行波管小信号色散方程,分析了介质加载条件下回旋行波管小信号增益,计算得出了不同介质加载条件下的回旋行波管的小信号增益带宽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回旋行波管 绝对不稳定性 自激振荡 介质加载 小信号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加载回旋行波管互作用结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晖 李宏福 +4 位作者 鄢然 罗勇 邓学 蒲友雷 徐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484-2488,共5页
分布式介质加载技术已被成功应用于回旋行波管的高频结构,该结构对于回旋行波管的自激振荡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对采用分布式介质加载的Ka波段,工作模式为TE01模的回旋行波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了介质加载条件下工作和寄生模式的传... 分布式介质加载技术已被成功应用于回旋行波管的高频结构,该结构对于回旋行波管的自激振荡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对采用分布式介质加载的Ka波段,工作模式为TE01模的回旋行波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了介质加载条件下工作和寄生模式的传播损耗,以及不同传播损耗下工作模式的起振电流;对不同介质加载条件和工作电流,给出了三个主要寄生模式的起振长度;在对介质加载回旋行波管工作和寄生模式稳定性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介质加载厚度及相对介电常数等参数。利用优化设计的高频结构及介质加载参数,进行了整管热测实验,得到了输出功率160kW,饱和增益40dB,效率22.8%及3dB带宽5%的回旋行波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行波管 线性理论 绝对不稳定性 分布式介质加载 起振长度 起振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开槽同轴波导大轨道回旋自谐振脉塞放大器
14
作者 邱春蓉 张世昌 +1 位作者 柴斌 张亚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7-450,共4页
运用大轨道电子束,对外开槽同轴波导回旋自谐振放大器进行了线性动力学理论分析和非线性自洽模型模拟。由线性动力学理论分析和非线性模拟得到的结果在线性增长部分吻合得很好。为了有效抑制绝对不稳定性,对电子束流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运用大轨道电子束,对外开槽同轴波导回旋自谐振放大器进行了线性动力学理论分析和非线性自洽模型模拟。由线性动力学理论分析和非线性模拟得到的结果在线性增长部分吻合得很好。为了有效抑制绝对不稳定性,对电子束流的选择进行了讨论。计算结果表明:对于电压为700 kV,电流为100 A,电子束纵横向速度比为0.8的大轨道电子束,TE51外开槽同轴波导回旋自谐振脉塞放大器的峰值功率和峰值效率分别可以达到6.27 MW和8.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开槽同轴波导 大轨道 回旋自谐振脉塞放大器 绝对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α波段介质加载回旋行波管小信号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4
15
作者 鄢然 罗勇 +4 位作者 李家胤 蒲友雷 王建勋 雷朝军 刘迎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0-466,共7页
应用分析回旋行波管绝对不稳定性的Briggs-Bers相碰判据与小信号色散方程,并结合介质加载波导的冷场分析,通过数值计算比较了不同介质加载条件下回旋行波管工作模式的起振电流与寄生模式的起振长度,通过改变加载介质的特性参数从而增加... 应用分析回旋行波管绝对不稳定性的Briggs-Bers相碰判据与小信号色散方程,并结合介质加载波导的冷场分析,通过数值计算比较了不同介质加载条件下回旋行波管工作模式的起振电流与寄生模式的起振长度,通过改变加载介质的特性参数从而增加行波损耗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模式起振电流,并抑制掉寄生模式的返波振荡.结合介质加载波导冷场分析与回旋行波管小信号色散方程,分析了介质加载条件下回旋行波管小信号增益,给出了不同介质加载条件下的回旋行波管的小信号增益带宽曲线.在对介质回旋行波管自激振荡与小信号增益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对Kα波段的介质加载回旋行波管进行了具体的优化设计,给出了其工作参数的选取的依据与范围,为非线形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初始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α波段介质加载回旋行波管 绝对不稳定性 自激振荡 小信号增益
原文传递
“流动”的精彩——记中国计量学院流体检测与仿真研究所研究员邵传平
16
作者 张春壮 《科学中国人》 2014年第12期84-85,共2页
20世纪以来,流体力学已经发展成为基础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同时又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千百年来,流体力学以其广泛的适用性形成了独有的科技魅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 20世纪以来,流体力学已经发展成为基础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同时又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千百年来,流体力学以其广泛的适用性形成了独有的科技魅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在一代又一代流体力学研究者的努力下,流体力学的世界也越发精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平 中国计量学院 交通运输 涡脱落 体旋 绝对不稳定性 《中国科学》 水动力学 风洞实验 扰动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predictions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cavitating draft tube vortices at high head in a model Francis turbine 被引量:2
17
作者 ZUO ZhiGang LIU ShuHong +1 位作者 LIU DeMin QIN DaQi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11期2106-2114,共9页
Draft tube vortex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hydraulic instability in hydraulic reaction turbines,in particular Francis turbines.A method of cavitation calculations was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pressure fluctuations ... Draft tube vortex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hydraulic instability in hydraulic reaction turbines,in particular Francis turbines.A method of cavitation calculations was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pressure fluctuations induced by draft tube vortices in a model Francis turbine,by solving RANS equations with RNG k-turbulence model and ZGB cavitation model,with modified turbulence viscosity.Three cases with different flow rates at high head were studied.In the study case of part load,two modes of revolutions with the same rotating direction,revolution around the axis of the draft tube cone,and revolution around the core of the vortex rope,can be recognized.The elliptical shaped vortex rope causes anisotropic characteristics of pressure fluctuations around the centerline of the draft tube cone.By analyzing the phase angles of the pressure fluctuations,the role of the vortex rope as an exciter in the oscillating case can be recognized.An analysis of Batchelor instability,i.e.instability in q-vortex like flow structure,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draft tube vortices in these three cases.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trajectory for study case with part load lies in the region of absolute instability(AI),and it lies in the region of convective instability(CI)for study case with design flow rate.Trajectory for study case with over load lies in the AI region at the inlet of the draft tube,and enters CI region near the end of the elb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aft tube vortices pressure fluctuations Francis turbine CAVITATION Batchelor instabil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