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女性代谢综合征健康管理与治疗
1
作者 黄欣 华媛媛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1754-1763,共10页
代谢综合征(MS)是一个包括中心性肥胖、血糖、血脂及血压异常的多症候群综合征,实质是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聚集,可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是女性从性成熟过渡到老年期的特殊阶段,女性随着卵巢功能的进... 代谢综合征(MS)是一个包括中心性肥胖、血糖、血脂及血压异常的多症候群综合征,实质是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聚集,可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是女性从性成熟过渡到老年期的特殊阶段,女性随着卵巢功能的进行性衰退,性激素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内分泌和代谢紊乱,血管、肌肉等多种组织细胞在结构上和功能上出现异常,使机体易患各种代谢性疾病。目前国内外研究尚未明确围绝经期及绝经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可能与卵巢激素变化、炎症因子影响、基因调控等相关。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代谢综合征防治原则为综合干预及个体化治疗,其目的为提升该时期女性生活质量,预防心血管疾病,使其有尊严、有质量地度过该特殊时期。目前,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降压降脂降糖及激素替代治疗可以一定程度上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女性代谢综合征所致心血管等危害起到防治作用。Metabolic Syndrome (MS) is a multi-symptom complex syndrome that includes central obesity, abnormal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s, and blood pressure. Its essence is the aggrega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which can increase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The perimenopausal and postmenopausal periods are special stages for women transitioning from sexual maturity to old age. As women experience a progressive decline in ovarian function, a series of changes occur in sex hormones, leading to endocrine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Various tissue cells, such as blood vessels and muscles, exhibit abnormalities 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making the body prone to various metabolic diseases. Current research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has not yet clearly defined the mechanism of metabolic syndrome during the perimenopausal and postmenopausal periods. It may be related to changes in ovarian hormones, the influence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gene regulation. The principle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metabolic syndrome during the perimenopausal and postmenopausal periods ar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and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with the aim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women during this period, prevent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enabling them to pass through this special period with dignity and quality. Currently, therapeutic lifestyle changes, blood pressure and lipid-lowering, blood sugar reduction, and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can, to some extent, play a role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the cardiovascular and other harms caused by metabolic syndrome in perimenopausal wom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期及绝经后期 代谢综合征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激素结合球蛋白 激素替代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女性人体体成分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莉莉 阮祥燕 +4 位作者 杨瑜 蒋玲玲 王泽铖 张明珍 Alfred O.Mueck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601,共6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女性人体体成分与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该人群骨量减少的影响因素。方法招募2021年10月至2024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女性人体体成分与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该人群骨量减少的影响因素。方法招募2021年10月至2024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女性3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测量腰椎骨密度,根据测量结果分为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采用肌肉功能分析仪测定所有受试者的体质量、脂肪、下肢肌肉、膝关节活动等人体成分情况,采用更年期症状全面评估量表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绝经状态及活动类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的人体体成分之间的差异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骨量减少的危险因素。结果300例研究对象中,围绝经期女性148例(49%),平均年龄(51.40±5.03)岁;绝经后期女性152例(51%),平均年龄(53.59±6.04)岁。绝经后期女性的骨密度低于围绝经期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量减少组118例(39%),骨量正常组182例(61%)。骨量减少组女性年龄、脂肪百分比、绝经后期占比和无锻炼占比均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下肢肌肉分布系数、下肢肌力和有锻炼占比均低于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女性BMD与年龄、脂肪百分比、绝经后期占比均呈显著负相关(r=-0.492、-0.125、-0.287,P<0.05),而与下肢肌肉分布系数、下肢肌力、有锻炼占比均呈显著正相关(r=0.143、0.180、0.193,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脂肪百分比大、下肢肌肉分布少、锻炼少是骨量减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与围绝经期女性相比,绝经后期女性的腰椎骨密度明显降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女性腰椎骨密度与人体体成分及活动类型密切相关,其中年龄大、脂肪百分比大、下肢肌肉分布少、锻炼少是骨量减少的危险因素(P<0.05)。建议临床医生关注此时期女性的腰椎骨密度及人体体成分的变化,以便通过及时合理的干预措施来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期及绝经后期 腰椎骨密度 人体体成分 骨量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围绝经期与绝经后期女性骨健康素养现况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何丽芸 金晨阳 +4 位作者 葛啸天 杨旭涵 徐飚 朱丽萍 杜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探讨上海市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女性的骨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办事处对于健康素养的框架定义,制定更老年女性骨健康素养问卷,选取上海市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八个区对45~65岁的社区女性进行骨健康素养现况... 目的探讨上海市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女性的骨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办事处对于健康素养的框架定义,制定更老年女性骨健康素养问卷,选取上海市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八个区对45~65岁的社区女性进行骨健康素养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771份。结果(1)全体调查女性的骨健康素养总得分为(43.52±9.93)分,具备率为12.70%。医疗服务、疾病预防、健康促进3个维度的骨健康素养得分分别为(15.84±4.60)、(12.63±3.00)和(15.05±4.42)分,回答正确率分别为41.86%、41.14%和2.09%。(2)与围绝经期女性相比,绝经后期女性的骨健康素养得分和达标率均较低。(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为骨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上海市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女性骨健康素养具备率较低,应重点针对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和收入较低人群普及骨健康相关知识,并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医患沟通等渠道改善患者的骨健康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健康素养 绝经 绝经后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对绝经后期重度OSAHS患者主观睡眠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马鹏程 方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4年第6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对绝经后期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主观睡眠质量改善的有效性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进行手术治疗的绝经后期重度OSAHS患者,术后随访2年。对患者术前临床数据,及手术前后匹斯堡睡眠量表(PSQI)、Epwort...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对绝经后期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主观睡眠质量改善的有效性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进行手术治疗的绝经后期重度OSAHS患者,术后随访2年。对患者术前临床数据,及手术前后匹斯堡睡眠量表(PSQI)、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PSQI及ES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1),PSQI评分改善程度与扁桃体大小、t_(90%)负相关(P<0.01);ESS评分变化与Friedmen分级(P<0.01)、t_(90%)负相关(P<0.05),与扁桃体大小(P<0.01)、MRS评分正相关(P<0.05)。结论绝经后期OSA患者睡眠质量差,手术治疗可以改善睡眠质量与白天嗜睡症状,是一个可行的选择。扁桃体大小、t_(90%)、Friedmen评分MRS评分和是影响术后睡眠质量的重要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绝经后期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早期女性体重指数对乳腺病变的影响
5
作者 陆晨蕾 《妈妈宝宝》 2024年第6期204-205,共2页
围绝经期又称“更年期”,是指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到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而绝经后期早期一般持续5~8年,这一时期的女性从性成熟期逐渐过渡到了老年期。随着绝经的到来,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使女性体内雌激素急剧下降,体重指数出现不可控制的上... 围绝经期又称“更年期”,是指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到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而绝经后期早期一般持续5~8年,这一时期的女性从性成熟期逐渐过渡到了老年期。随着绝经的到来,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使女性体内雌激素急剧下降,体重指数出现不可控制的上升,随之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不适症状,许多疾病也随之出现,包括乳腺疾病。这一阶段女性的乳腺健康问题,得到社会的日益关注。乳腺密度是乳腺病变的重要预测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就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早期女性体重指数对乳腺密度、乳腺病变的影响以及乳腺密度对乳腺肿块患病率的相关性作出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变 体内雌激素 绝经后期 绝经 乳腺密度 乳腺肿块 乳腺疾病 性成熟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验辨证的更年期综合征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常见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 被引量:42
6
作者 辛意 王天芳 +11 位作者 杜彩凤 李力 任婕 金哲 赵红 经燕 邹小娟 刘宏奇 陈莹 王丽娜 刘瑞芬 王庆国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22-526,共5页
目的:通过规范专家经验辨证,提取证候要素,总结更年期综合征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两个阶段的常见证候及其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并比较两者的异同。方法:纳入2006年10月~2007年6月就诊于全国7家三级甲等医院且符合疾病诊断和纳入标准... 目的:通过规范专家经验辨证,提取证候要素,总结更年期综合征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两个阶段的常见证候及其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并比较两者的异同。方法:纳入2006年10月~2007年6月就诊于全国7家三级甲等医院且符合疾病诊断和纳入标准的1582例更年期综合征门诊患者,对其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在专家经验辨证证候名称规范化的基础上,提取炳位和病性类证候要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初步规范后,涉及证候名称105个,常见证候是肾阴虚、肝肾阴虚、肝气郁结和肾阴阳两虚证。在此基础上提取病位类证候要素6个,病性类证候要素17个。出现较多的病位类证候要素是肾、肝、脾、心,病,胜类证候要素是阴虚、气滞、气虚、阳虚、虚。围绝经期肝气郁结、脾肾两虚及气滞的分布较绝经后期明显增多,而绝经后期则多见肾阴虚证,且病位多在肾,其余证候与证候要素的分布趋势基本相似。结论:更年期综合征的证候分布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证候要素分布则相对简约。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两阶段的证候、证候要素在总体分布上具有一致性,但在一些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出现频率上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绝经前期 绝经后期 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妇女雌激素水平与Th1/Th2平衡的关系 被引量:10
7
作者 凌晨 钱忠萍 +4 位作者 顾宗江 王琳 赵瑞珂 吴静 顾国浩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026-3028,共3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妇女外周血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与Th1/Th2平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化学发光等技术分别测定30例围绝经期(围绝经期组)、40例绝经后期患者(绝经后期组)和60例正常对照组妇女(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h1细胞...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妇女外周血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与Th1/Th2平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化学发光等技术分别测定30例围绝经期(围绝经期组)、40例绝经后期患者(绝经后期组)和60例正常对照组妇女(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h1细胞、Th2细胞水平和雌激素的水平。结果 3组雌激素水平,E2、FSH、LH和FSH/LH各指标组间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围绝经期组和绝经后期组Th1相对水平增加(P<0.001),Th2绝对和相对水平降低(P<0.001),围绝经期组和绝经后期组之间Th1、Th2相对和绝对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h1/Th2比值增大,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Th1、Th2相对和绝对水平均与E2水平呈正相关(P<0.001),Th1/Th2比值与E2呈负相关(P<0.001)。结论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妇女外周血E2降低而LH和FSH升高;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妇女外周血Th1型细胞占优势状态;E2与Th1、Th2相对和绝对值呈正相关,而与Th1/Th2比值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绝经后期 TH1 TH2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彩超与宫腔镜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子宫出血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镘如 廖治 +1 位作者 梅立 谢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21期3026-3028,3031,共4页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与宫腔镜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子宫出血中诊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子宫出血患者232例。所有患者完成阴道彩超检查和宫腔镜检查并取活检,并将检查结果与病...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与宫腔镜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子宫出血中诊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子宫出血患者232例。所有患者完成阴道彩超检查和宫腔镜检查并取活检,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学诊断对照对比分析。结果宫腔镜对各个疾病诊断的阳性预测率和真阳性率(敏感度)均较阴道彩超高。其中宫腔镜对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炎诊断的阳性预测率、敏感度与阴道彩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敏感度为87.8%,高于阴道彩超的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对子宫内膜生理性改变的诊断中阳性预测率高于阴道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彩超显示,厚度为≥4~10mm组的子宫内膜癌检出率低于厚度〉10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3,P=0.011)。子宫内膜厚度〈4mm组子宫内膜生理性改变的检出率高于厚度≥4~10mm和厚度〉10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6,P=0.013和χ^2=22.428,P=0.001)。子宫内膜生理性改变≤10mm组中的检出率高于厚度〉10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3,P=0.003)。结论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子宫出血可采用阴道彩超常规筛查,宫腔镜较阴道彩超在明确诊断上更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彩超 宫腔镜 绝经 绝经后期 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某妇科门诊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妇女抑郁症状检出率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10
9
作者 陶晶 仇剑崟 +3 位作者 顾红亮 杨慧琳 陈静 王祖承 《上海精神医学》 2011年第1期31-37,共7页
背景围绝经期的激素水平变化常常与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相关,因而这一阶段的妇女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高。但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在绝经期抑郁症状发生中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尚未完全清楚。目的评估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比... 背景围绝经期的激素水平变化常常与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相关,因而这一阶段的妇女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高。但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在绝经期抑郁症状发生中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尚未完全清楚。目的评估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比例,以及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在上海某妇幼保健院就诊的 45 ~55 岁的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妇女 287 例。所有对象完成 3 个问卷: 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问卷、Beck 抑郁量表(Beck's Depression Inventory,BDI) 以及 Kupperman 绝经指数量表(Kupperman Menopausal Index,KMI) .结果根据 KMI 的结果,最常见的绝经症状为潮热出汗(84.0%) 、肌肉骨关节痛(83.3%) 、疲乏无力(81.5%) 以及心悸(74.9%) 。以 BDI 总分 5 分为界限,104 例(36.2%,95% CI = 30.6% ~ 41.8%) 入组的妇女存在抑郁症状(即 BDI≥5) .与非抑郁组相比,抑郁组中哺乳史的比例低,绝经期相关症状家族史的比例高,未婚、离异或丧偶的婚姻状况较多,平均居住面积小。排除 KMI 中与抑郁症状相关的 4 项条目后,抑郁症状组 KMI 剩余 7 项的调整后总分高于非抑郁症状组[分别为 14.7(6.5) 分,11.6(5.5) 分,t =4.11,P <0.001]。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绝经期相关症状家族史(OR =2.43,95%CI =1.15 ~5.12) 、调整后的 KMI 总分高(2.79,1.49 ~5.26) 、未哺乳(2.64,1.47 ~4.75) 、非在婚(3.72,1.23 ~11.21) 是临床抑郁症状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在专科医院妇科门诊的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妇女的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上述妇女在该时期发生抑郁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如下: 绝经期相关症状家族史、绝经期症状严重、从未哺乳以及非在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绝经后期 抑郁 检出率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目舒口服液治疗绝经后期妇女干眼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韦东 李越虹 +1 位作者 周婉瑜 王志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46-649,共4页
目的评价润目舒口服液治疗绝经后期妇女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绝经后期妇女水样液缺乏型干眼症72例(144只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润目舒口服液(熟地、生地、玄参、麦冬、石斛、枸杞子、菊花、鬼针草),局部点爱丽滴眼... 目的评价润目舒口服液治疗绝经后期妇女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绝经后期妇女水样液缺乏型干眼症72例(144只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润目舒口服液(熟地、生地、玄参、麦冬、石斛、枸杞子、菊花、鬼针草),局部点爱丽滴眼液(透明质酸钠);对照组滴爱丽滴眼液。观察用药前后1个月患者主观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实验Ⅰ(SⅠ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1%(62/72),对照组为66.7%(48/7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主观症状总积分改善及BUT、SⅠt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FL评分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润目舒口服液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绝经后期妇女干眼症在有效缓解眼部症状、延长泪膜破裂时间、促进泪液分泌方面,较单纯人工泪液(爱丽滴眼液)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目舒口服液 干眼症 绝经后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3例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妇女取器病例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孙立红 韩丽晖 吴明辉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5025-5027,共3页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妇女取宫内节育器(IUD)的状况,为今后IUD的使用和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取器总结经验,提高绝经后近期取器率。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要求取宫内节育器(IUD)的303例受术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受...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妇女取宫内节育器(IUD)的状况,为今后IUD的使用和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取器总结经验,提高绝经后近期取器率。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要求取宫内节育器(IUD)的303例受术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受术者中停经时间最短2个月,最长192个月。取器成功率97.4%。绝经24个月以内顺利取器率明显高于绝经24个月以上者,分别为71.4%和47.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感觉重度疼痛者17例,占5.6%。对受术者关于取器知识的调查显示,50.5%的被调查者是听从医生建议来院取器,77.6%的被调查妇女认为应该取器。282例被调查者对于取器的主要顾虑为疼痛,占93.1%。结论:绝经24个月以内,顺利取器率明显高于24个月以上者,取器成功率与IUD种类无关、与置IUD距末次妊娠时间无关,建议绝经后应尽早取出IUD。妇女对绝经期取器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应加强对绝经期取器的宣传。消除顾虑,提高绝经后近期取器率,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绝经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绝经后期 宫内节育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和绝经后期抑郁不同治疗方案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文倩 熊正爱 +1 位作者 贾佳 王智亮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712-2715,2719,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在围绝经及绝经后期抑郁妇女中,不同治疗方案疗效的差异,以期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通过检索多项在线数据库,系统搜集相关文献,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及队列研究,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完成Meta分析。结果... 目的系统评价在围绝经及绝经后期抑郁妇女中,不同治疗方案疗效的差异,以期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通过检索多项在线数据库,系统搜集相关文献,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及队列研究,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完成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9篇(共2 312例),其中RCT 10篇,队列研究9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激素联合抗抑郁药与抗抑郁药比较,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5,P=0.07),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7,P=0.005);激素联合抗抑郁药与激素补充治疗比较,治愈率(RR=1.73,P=0.003)及有效率(RR=1.5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抗抑郁药与激素补充治疗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7,P=0.003);激素补充治疗与安慰剂比较,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17,P=0.03),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8,P=0.15)。结论虽然激素补充治疗对情绪有改善作用,但对提高围绝经及绝经后抑郁妇女对抗抑郁药反应的作用并不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绝经后期 抑郁 心境障碍 抗抑郁治疗 激素补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期女性血脂异常治疗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柳威 付姝菲 樊官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4110-4112,共3页
绝经后期是指女性最终一次月经之后的全部时期。绝经后期女性由于卵巢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由此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如血脂异常、骨质疏松、泌尿系统感染等,其中血脂异常最常见,发病也最为隐匿。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体征,多... 绝经后期是指女性最终一次月经之后的全部时期。绝经后期女性由于卵巢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由此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如血脂异常、骨质疏松、泌尿系统感染等,其中血脂异常最常见,发病也最为隐匿。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体征,多在体检或常规检查时发现。血脂异常是绝经后期女性罹患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也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本文对绝经后期女性血脂异常的预防和治疗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期 血脂异常 植物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与绝经后期女性骨密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红 白云 +3 位作者 葛虹 贾艳芳 郑彦 王芳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889-891,共3页
围绝经期与绝经后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的减退,雌激素分泌减少易发生骨质疏松症。而骨质疏松症导致的并发症已经成为严峻的公共卫生及社会问题。为此本研究通过围绝经期与绝经后期女性骨密度(B M D )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为中老年... 围绝经期与绝经后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的减退,雌激素分泌减少易发生骨质疏松症。而骨质疏松症导致的并发症已经成为严峻的公共卫生及社会问题。为此本研究通过围绝经期与绝经后期女性骨密度(B M D )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为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女性 绝经后期 绝经 影响因素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卵巢功能 激素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女性激素补充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玉兰 刘真 阮祥燕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7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需激素补充治疗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需激素补充治疗的患者12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激素补充治疗加常...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需激素补充治疗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需激素补充治疗的患者12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激素补充治疗加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激素补充治疗加综合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收集基本参数和基本信息,并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menopaus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MENQOL)调查患者的更年期症状,焦虑、抑郁状况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的SAS、SDS、MENQOL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干预后Kupperman评分、SAS、SDS、MENQOL得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综合护理联合激素补充治疗能缓解患者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出现的躯体不适,更能改善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绝经期和绝经后期 焦虑 抑郁 生存质量 激素补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曲唑与三苯氧胺对绝经后期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6
作者 范爱国 孙雅莹 杨国兴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4期3644-3646,共3页
目的观察来曲唑与三苯氧胺对绝经后期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毒副反应及预后。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绝经后期乳腺癌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来曲唑组(n=40)和三苯氧胺组(n=40),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分... 目的观察来曲唑与三苯氧胺对绝经后期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毒副反应及预后。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绝经后期乳腺癌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来曲唑组(n=40)和三苯氧胺组(n=40),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分期、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来曲唑组患者总缓解率[85.0%(34/40)]明显高于三苯氧胺组[65.0%(26/40)],临床分期为Ⅰ期的比例明显高于三苯氧胺组,Ⅲ期比例明显低于三苯氧胺组,毒副反应发生率[20.0%(8/40)]明显低于三苯氧胺组[37.5%(15/40)],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三苯氧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较三苯氧胺更能有效地提高绝经后期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近期疗效、减少毒副反应及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曲唑 三苯氧胺 绝经后期乳腺癌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近期疗效 毒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NDy神经元在绝经后期妇女血管舒缩症状病理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静 陈赟 卢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9期34-39,共6页
血管舒缩症状(VMS)困扰着近80%的绝经后期妇女,但是对VMS病因的了解十分有限。与生殖轴相关的神经内分泌回路在绝经后期发生显著变化。目前很多研究发现在绝经后期由于缺乏卵巢类固醇激素负反馈,女性下丘脑的KNDy神经元的形态及神经肽... 血管舒缩症状(VMS)困扰着近80%的绝经后期妇女,但是对VMS病因的了解十分有限。与生殖轴相关的神经内分泌回路在绝经后期发生显著变化。目前很多研究发现在绝经后期由于缺乏卵巢类固醇激素负反馈,女性下丘脑的KNDy神经元的形态及神经肽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因此推测KNDy神经元可能在VMS病理机制中发挥作用。在大鼠模型中,通过KNDy神经元的消融可以减少尾部皮肤血管舒张,部分阻断雌激素对温度调节的影响。此外,KNDy神经元可以通过中位视前核(MnPO)中的神经激肽B(NKB)信号影响大鼠尾部皮肤血管舒张。该文对调节KNDy神经元可能成为治疗VMS的新方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舒缩症状 KNDy神经元 绝经后期 神经激肽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强筋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文刚 陈能 +2 位作者 许学猛 曾得明 陈国材 《河南中医》 2017年第5期911-913,共3页
目的:比较补肾强筋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9月就诊于本院骨科门诊的围绝经期膝骨性关节炎76例为观察组A,绝经后期膝骨性关节炎95例为观察组B,两组患者均采用补肾强筋胶囊治疗,... 目的:比较补肾强筋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9月就诊于本院骨科门诊的围绝经期膝骨性关节炎76例为观察组A,绝经后期膝骨性关节炎95例为观察组B,两组患者均采用补肾强筋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活动范围、VAS评分的改善情况,以及不同证型的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活动范围、各VAS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显示,同组患者肝肾亏虚证、瘀血闭阻证之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证型均显著优于风寒湿痹证(P<0.05)。结论:补肾强筋胶囊对围绝经期、绝经后期膝骨性关节炎肝肾亏虚证、瘀血闭阻证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补肾强筋胶囊 绝经 绝经后期 肝肾亏虚证 瘀血闭阻证 风寒湿痹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期超重女性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变化及与内皮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振华 廖瑾莉 +3 位作者 罗瑛 刘志豪 杨震 詹红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605-610,共6页
目的 探讨绝经后期超重女性循环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和功能的变化及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关系。方法 招募绝经后期体重正常女性20例,绝经后期超重女性20例,体重正常男性20例和超重男性20例,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 目的 探讨绝经后期超重女性循环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和功能的变化及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关系。方法 招募绝经后期体重正常女性20例,绝经后期超重女性20例,体重正常男性20例和超重男性20例,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4和KDR双标阳性循环EPC水平,ac-LDL及lectin荧光标记方法评估体外培养的EPC数量,MTT法和Transwell小室评估EPC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内皮功能通过FMD测量。结果 四组人群循环EPC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超重男性相比,绝经后期超重女性EPC功能及F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体重正常人群相比,超重人群FMD明显下降(P<0.05),EPC的迁移和增殖能力明显减弱(P<0.05)。循环EPC的迁移和增殖功能与FMD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45,P<0.05;r=0.52,P<0.05)。结论 绝经后期超重女性FMD和循环EPC数量及功能没有得到保留,且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绝经后期 内皮祖细胞 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雌孕激素治疗对女性绝经后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茂容 龚莲 任海霞 《西部医学》 2014年第11期1534-1536,共3页
目的观察联合雌孕激素治疗对绝经后期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30例绝经后期妇女为研究对象,用数字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具有雌孕激素作用的醋酸甲羟孕酮复合胶囊治疗,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患... 目的观察联合雌孕激素治疗对绝经后期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30例绝经后期妇女为研究对象,用数字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具有雌孕激素作用的醋酸甲羟孕酮复合胶囊治疗,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机体激素水平,同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前,组间各指标检测值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E2、P水平明显升高,FSH、LH水平明显降低,AKP、TC、TG也明显降低,并且变化幅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绝经期症状明显改善,评分呈不同程度降低,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雌孕激素相互协调,能够明显改善绝经妇女生活质量,成为治疗绝经综合征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期 生活质量 雌孕激素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