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核心素养统领下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 被引量:63
1
作者 徐蓝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3-39,20,共8页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鲜明、切实地把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全方位贯穿、落实到教科书的编写中,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工作,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为此,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组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第一,从编写体例上给予学生对历史...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鲜明、切实地把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全方位贯穿、落实到教科书的编写中,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工作,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为此,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组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第一,从编写体例上给予学生对历史发展大趋势的直观认识;第二,从纵向与横向的学习专题设计中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第三,从对历史的叙述中增强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能力,涵养其家国情怀;第四,从功能性栏目的设计中综合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国家主权、海洋意识及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主题也是统编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重点关注和认真落实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中外历史纲要》 教材编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适应和掌握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的意见 被引量:62
2
作者 张海鹏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32,11,共13页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是中学必修课,是基础教育课程,包括选择性必修教科书在内,都是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础教育中的体现。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是国家事权,是国家规定的由国家统一编写、统一审查、统一使用的...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是中学必修课,是基础教育课程,包括选择性必修教科书在内,都是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础教育中的体现。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是国家事权,是国家规定的由国家统一编写、统一审查、统一使用的教材。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编写中贯彻了高中历史学科五个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编写历史教科书不是学者的个人行为,所以,历史史实的选取必须有权威依据。在编写过程中,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基本建立了自己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而坚持贯彻历史学科五个核心素养,正是建设高中历史教科书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的核心。为了适应和掌握《中外历史纲要》(上)的教学,用好新教材,教师有必要明晰它的重点、编写思路和编写体例。此外,教学中还要注意依据课程标准,注意与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衔接,注意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党的教育方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 《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材编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认同建构视角下的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述论——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为例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辉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作为历史教育的重要载体,历史教科书编写在构建国家认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历史价值。依据2017年版课标编写的国家统编高中历史必修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从中华5000年文明史、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 作为历史教育的重要载体,历史教科书编写在构建国家认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历史价值。依据2017年版课标编写的国家统编高中历史必修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从中华5000年文明史、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加强中华民族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以及围绕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两条历史发展主线,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历史叙述与阐释之中,构建教科书内容叙写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祖国认同,以及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从而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形成正确的国家认同观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 国家认同 历史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华民族发展史”教育教学的三维解读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辉 杨友红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63,共6页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概要地展示了“中华民族发展史”,呈现出其主线索、阶段性特点与核心内容,突出了大一统、民族融合的历史主流。“中华民族发展史”属于集体历史记忆,蕴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流话语,为其教育性教学的展开提供...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概要地展示了“中华民族发展史”,呈现出其主线索、阶段性特点与核心内容,突出了大一统、民族融合的历史主流。“中华民族发展史”属于集体历史记忆,蕴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流话语,为其教育性教学的展开提供了意义空间。研究认为,“中华民族发展史”教育性教学的实施,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进行整体学习设计,开展任务导向的探究活动,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从而真正实现知识与价值的生命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 中华民族发展史 教科书解释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唯物史观解读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德民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共6页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渗透着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与观点,主要包括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理论、阶级分析方法、民族观、整体联系观、辩证发展观等。研究认为,教学实施上贯彻唯物史观需要做到:重视核心概念的贯通性阐释...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渗透着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与观点,主要包括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理论、阶级分析方法、民族观、整体联系观、辩证发展观等。研究认为,教学实施上贯彻唯物史观需要做到:重视核心概念的贯通性阐释;坚持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持守共性又揭示个性;注重唯物史观的价值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 唯物史观 高中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铭记英雄 学习英雄——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关于英雄人物的记述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卿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19年第10期10-13,共4页
英雄人物和英雄精神一直是激励中华民族前进的宝贵财富。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始终是历史教科书的重要素材。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对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通过正文叙述、插图、栏目设置、课后思考以及活动课等方式进行了系统展现,以此来教... 英雄人物和英雄精神一直是激励中华民族前进的宝贵财富。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始终是历史教科书的重要素材。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对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通过正文叙述、插图、栏目设置、课后思考以及活动课等方式进行了系统展现,以此来教育学生要学习英雄,铭记英雄,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以及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进一步明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奋勇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 英雄人物 爱国主义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功能性栏目的教学实施
7
作者 曹勇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31期67-71,共5页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设置了众多功能性栏目,作为正文知识的补充或拓展,供学生阅读以加深对正文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运用好功能性栏目,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在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具体教学实施中可通过栏目取舍、认知共情...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设置了众多功能性栏目,作为正文知识的补充或拓展,供学生阅读以加深对正文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运用好功能性栏目,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在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具体教学实施中可通过栏目取舍、认知共情、深度挖掘、构建模型等策略来提高功能性栏目的使用效率。此外,也要坚持学生主体性,关注栏目使用的针对性与适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 功能性栏目 文字史料 图表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历史教学中文化自信理念的融入——以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为例
8
作者 罗俊霞 《学苑教育》 2024年第30期61-63,共3页
在当今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文化自信的培养显得尤为关键。文章聚焦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探讨教科书中文化自信内容的呈现方式及其对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作用,通过详细分析教科书中的相关章节、展示手法以及具体案例的运... 在当今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文化自信的培养显得尤为关键。文章聚焦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探讨教科书中文化自信内容的呈现方式及其对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作用,通过详细分析教科书中的相关章节、展示手法以及具体案例的运用,研究揭示了教材内容如何影响学生的文化自信心。结果显示,教科书中精心挑选的内容和恰当的呈现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这一发现强调了教育者在设计教学内容和评价机制时,需要有意识地融入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 学生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史料实证”素养的历史教学突破的逻辑路向——基于普通高中历史修订课标及统编教科书的视角 被引量:19
9
作者 马云飞 肖龙海 +1 位作者 陈辉 陈子斌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47,共6页
“史料实证”素养在体现历史学科属性,培育其他素养,提高学科育人价值方面具有重要性。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及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双新背景下,基于文献梳理与审视2016—2020年学界关于“史料实证”素养教... “史料实证”素养在体现历史学科属性,培育其他素养,提高学科育人价值方面具有重要性。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及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双新背景下,基于文献梳理与审视2016—2020年学界关于“史料实证”素养教学的研究现状,可以管窥目前一线“史料实证”素养培养教学的基本成果、实践样态及路径构想。“史料实证”素养教学应在本体论上突破超越,全面准确解读“史料实证”素养“1443”结构化的内涵目标体系;在认识论上突破超越,系统科学把握“史料实证”素养教学的育人目标指向;在方法论上突破超越,探寻完善或构建与运用“史料实证”素养教学实践的基本模型及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史料实证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展认知中外文化的视野--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教学建议 被引量:6
10
作者 章清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6-31,96,共7页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旨在通过与此相关的7个专题,从人类历史上发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切入,展现不同文明、不同人群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帮助学生理解文化交流与传播在人类文明演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为统编教...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旨在通过与此相关的7个专题,从人类历史上发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切入,展现不同文明、不同人群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帮助学生理解文化交流与传播在人类文明演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为统编教材,尽管编者努力兼顾全国各地各类学校的情况,但实际上难以做到两全。故而,教师在使用教材时,有必要结合所在学校的情况,在教材研究与学术研究方面做些努力,以努力拓展学生认知中外文化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是认识历史的根本遵循--统编高中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编写思路与内容解释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共乐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20,共5页
《经济与社会生活》以世界为舞台,紧紧抓住农、工、商、住、行、医六个主题,向学生展示人类5500年来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风貌,从而加深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解读教科书时应充分挖掘教师的学术潜能,重点关注编写思路、框架与... 《经济与社会生活》以世界为舞台,紧紧抓住农、工、商、住、行、医六个主题,向学生展示人类5500年来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风貌,从而加深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解读教科书时应充分挖掘教师的学术潜能,重点关注编写思路、框架与原则;深入把握本教科书的编写特点;全面发挥教科书的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铸魂固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认识和把握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统编高中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解读 被引量:10
12
作者 卜宪群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15,共8页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从政治制度、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法律与教化、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货币与赋税制度、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六个专题,对中外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进行了叙述,具有时空跨度大、理论性强、线索多、内容丰富等...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从政治制度、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法律与教化、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货币与赋税制度、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六个专题,对中外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进行了叙述,具有时空跨度大、理论性强、线索多、内容丰富等特点。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需要研读课程标准,从理论上正确把握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关系,系统掌握多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以及系统把握教科书的内容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世界史教科书成为唯物史观教育的重要支点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蓝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5,共7页
《中外历史纲要(下)》,是为普通高中编写的世界史教科书,是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不可缺少的载体。这本教科书增加了不少世界史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观点。这些内容往往也是关乎世界史的一些重大问题。教师要注意把握世界... 《中外历史纲要(下)》,是为普通高中编写的世界史教科书,是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不可缺少的载体。这本教科书增加了不少世界史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观点。这些内容往往也是关乎世界史的一些重大问题。教师要注意把握世界历史发展大趋势,以帮助学生形成进步的历史观和辩证的历史思维,从而在教科书的层面将唯物史观的教育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 世界史 唯物史观 “非殖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历史理论下历史教科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明豪 《历史教学(上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4-41,共8页
作为唯物史观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贯穿于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原则、体例结构和具体内容当中。生产力发展与交往的扩大是推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纵向与横向动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内在矛盾、世界... 作为唯物史观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贯穿于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原则、体例结构和具体内容当中。生产力发展与交往的扩大是推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纵向与横向动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内在矛盾、世界历史走向的统一性和道路的多样性等,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充分发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释史价值,以之整合与分析教科书的相关内容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从而助力新教材的落地和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 内容研究 实施建议
原文传递
搭建核心概念框架 涵育历史理解能力
15
作者 庞立刚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5年第7期42-46,共5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教科书推行以来,一线教师时常游走于旧知与新知、传统与现代之间,如何拨开传统的迷雾,实现新课程设计者的意图?如何在有限的课堂培育学生无限发展的人生所需要的能力?张汉林教授认为,构建历史思维能力的三项原则是立足历... 高中历史统编版教科书推行以来,一线教师时常游走于旧知与新知、传统与现代之间,如何拨开传统的迷雾,实现新课程设计者的意图?如何在有限的课堂培育学生无限发展的人生所需要的能力?张汉林教授认为,构建历史思维能力的三项原则是立足历史教育的核心价值、解决历史教学的实际问题、方便历史教师的教学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搭建核心概念框架 历史理解能力 高中历史统编教科书
原文传递
在革命传统教育中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6
作者 林建明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5年第11期30-33,共4页
注重革命传统教育是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主题教育之一。教科书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再加上贴标签、喊口号式的说教,革命传统教育缺少有力量的说理,学生难以产生情感共鸣。要全面、客观、理性地认识历史,就必须借... 注重革命传统教育是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主题教育之一。教科书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再加上贴标签、喊口号式的说教,革命传统教育缺少有力量的说理,学生难以产生情感共鸣。要全面、客观、理性地认识历史,就必须借助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辩证、客观地理解近现代重要史事,把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机结合起来,把一些道理讲清讲明,才能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革命传统教育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