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续清凉传》的游记文学性
- 1
-
-
作者
陈龙
霍雪茹
-
机构
忻州师范学院
-
出处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3-17,共5页
-
基金
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13337)
山西省高校重点扶持学科项目(20141011)
-
文摘
唐代慧祥的《古清凉传》、宋代延一的《广清凉传》和张商英的《续清凉传》三部书,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五台山山志,合称"清凉三传"。关于"清凉三传"的性质,一直没有定论,不同文献对其持不同观点。其实,如果仔细考察,"三传"也并非同一类文献。分而言之,它们各自都有不同性质。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就会对其有不同的定性。"三传"中的《续清凉传》具有鲜明的游记文学性,并且蕴含着独特的文学特色,主要体现在创作形式、表现手法和审美体验这三个方面。
-
关键词
清凉三传
《续清凉传》
文献
游记
文学
-
Keywords
Three biographies of Qingliang mountain
Xu Qingliang Zhuan
document
travel notes
literature
-
分类号
I269.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续清凉传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商英
西坡
-
出处
《五台山》
2006年第10期26-32,共7页
-
文摘
传既志,遣人以锦囊盛一本,赍疏一通,以八月二十八日至真容院文殊前表明。疏文日:
-
关键词
《续清凉传》
中国
宋代
张商英
古代小说
-
分类号
I24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白话《续清凉传》
- 3
-
-
作者
张商英
苏西坡
-
出处
《五台山》
2008年第1期31-36,共6页
-
文摘
商英于元祜二年二月梦游五台山金刚窟,对金刚窟,我平生耳目没有接触过,心里没有考虑过,醒来后感到十分奇怪。当时,我正在开封府当推宫,就把这个梦告诉了同舍林邵材中,材中开玩笑说:“天觉大概要到并州当地方官了吧?”这年五月,我被任命为河东提点刑狱公事。材中说:“以前的梦应验了,放心地去上任吧。”这真是人生事事早已预定,哪里可以逃脱呢。我于八月到任,十一月就到金刚窟去,验证所见到的,都和梦里所见符合。那时,正赶上天寒地冻,恐怕冰雪封路,住了一宿就出山了。
-
关键词
白话
金刚
五台山
地方官
《续清凉传》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读清凉传
- 4
-
-
作者
张商英
-
出处
《五台山》
2006年第9期4-9,共6页
-
文摘
重雕《清凉传》序白马东来.像教流行于中土.玄风始畅。或示禅寂以探宗.或专神化而素法。亦犹水行地中,枝分别派虽异.至于济世利物之功.其归未始不同。故唐刘梦得已为佛法。在九州间随其方而化。因名山以为庄严国界。凡言神道示现者.必宗清凉焉。按经言:文殊师利宅东北清凉山.与其眷属住持古佛之法。降大慈悲以接引群生。或现真容,或来归依,或发祥光.以竦观仰。千变万化,随感而应。有不可形容拟议者。何其异哉。
-
关键词
《续清凉传》
张商英
中国
宋朝
小说
-
分类号
I2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印度普化大师五台山巡礼记
被引量:4
- 5
-
-
作者
李正宇
-
出处
《五台山研究》
1990年第1期32-33,共2页
-
文摘
敦煌遗书P3931号写卷,为五代甘州回鹘国的一宗汉文文献汇抄,包括49件文书。其中第4件文书是印度普化大师五台山巡礼记,为五台山的失传史料,作者缺名。今将其文释录标点于下,以公同好。大周昭王代,佛山西天;汉明帝时(衍)朝,法传东夏。自后,累有三藏,携瓶来至五峰。玄奘遇于德宗,波利逢于大圣;前无垢藏幸遇庄皇,此吉祥天喜逢于今圣,师乃生长在摩竭陀国内,出家于那烂陀寺中;唐标三藏普化大师,梵号啰么宝利祢缚。早者,别中天之鹫岭,趋上国之清凉。历十万之危途,岂辞艰阻;登百千之峻巅,宁惮劬劳。
-
关键词
普化
那烂陀寺
无垢
周昭王
摩竭陀国
汉文文献
敦煌遗书
续清凉传
华严
古清凉传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五台山历代寺庙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被引量:1
- 6
-
-
作者
赵培成
-
出处
《五台山研究》
1991年第1期34-38,共5页
-
文摘
五台山为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历史悠久。自佛教传入五台山后,从南北朝起,历代帝王大都崇信佛教,在五台山陆续兴建了许多寺庙,使五台山成为古代寺庙建筑的集群区。历代五台山寺庙建筑,由于各时代生产水平、生活习惯和美学观点的不同也造成了各个时代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点。据唐代沙门慧祥所撰《古清凉传》记载:“大孚图寺,寺本元魏文帝所立。帝曾游止,爰发圣心,创兹寺宇。”
-
关键词
古清凉传
寺庙建筑
佛教传入
建筑风格
四大佛教名山
历代帝王
文殊殿
崇信
南禅寺
续清凉传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读古今两部五台山志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魏德东
-
出处
《五台山研究》
1993年第4期41-43,共3页
-
文摘
一五台山,又名清凉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它雄峙晋北,是我国最著名的佛教胜地之一。自唐以来,五台山志的编修代代不绝。唐初蓝谷法师创集《清凉传》,唐高宗时慧祥撰《古清凉传》,宋代僧人延一著《广清凉传》,居士张商英有《续清凉传》。
-
关键词
五台山研究
古清凉传
续清凉传
文殊菩萨
广清凉传
张商英
清凉山志
公主寺
镇澄
无著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中国佛教史学述论
被引量:1
- 8
-
-
作者
魏承思
-
出处
《佛教文化》
1989年第1期38-51,共14页
-
文摘
佛教自汉末传至中国,经历了一个传播,发展、繁荣、衰落的漫长过程.中国的佛教史学也随着这个过程逐渐发展起来.中国古代史学十分发达,历史记载的连续性、完整性以及记载形式的多样化都是举世无双的.中国的佛教徒在这一悠久史学传统的影响下,也陆续把自己的历史记录下来,积累了卷帙浩繁,内容广博的佛教史籍.在现存藏经中,包括传记体、纪传体、编年体、志乘体、类书体、目录体及纲目体等各种体裁在内的锦教史籍就有百部之多.中国佛教的史学传统不但在各国佛教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在中国史学史上也构成了一个重要的支脉.但是,以往的中国史学由于受到儒家正统观念的影响,往往把佛教史学排斥在外.
-
关键词
中国佛教史
华严经传记
天台宗
中国史学史
续清凉传
释门正统
史学传统
古清凉传
僧传
宝唱
-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罗睺寺
- 9
-
-
作者
树楷
-
出处
《五台山研究》
1987年第3期27-28,共2页
-
文摘
在五台山佛教中心区台怀镇,著名古刹显通寺东南侧,有一座保存完好的黄庙,这就是罗睺寺。罗睺寺旧为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现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寺院。寺内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十月御制碑记云:“罗睺寺者,灵鹫之精蓝,祗园之名刹也。”可知它很早就是有名的寺院。
-
关键词
罗睺寺
显通寺
台怀镇
藏经殿
罗喉
寺内
文殊
续清凉传
祗园
塔院寺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张商英与五台山
- 10
-
-
作者
任乐
-
出处
《五台山研究》
1987年第6期26-32,共7页
-
文摘
在五台山佛教发展史上,北宋的张商英是一个作出过特殊贡献的人物。他曾撰《续清凉传》,详细记载了他在五台山所见到的一系列灵异感应现象,对佛教圣地五台山地位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就张商英其人及其在五台山的活动作一简要叙述与分析,对于研究五台山佛教在北宋的发展状况也许是有益的。
-
关键词
张商英
续清凉传
佛教圣地
文殊菩萨
圣灯
吕公著
古清凉传
法界
圣迹
《金刚经》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护法丞相张商英
- 11
-
-
作者
萧瑀
-
出处
《五台山研究》
1992年第1期30-36,29,共8页
-
文摘
张商英为北宋大臣,身历三朝,为徽宗时期丞相。他信奉佛教,喜欢禅宗,曾致力宣扬五台山的灵异感应,对五台山佛教的发展起过一定作用,是一位维护佛教利益的丞相。坎坷的仕途生涯张商英(1043—1121),字天觉,蜀州新津(今四川新津)人。“长身伟然,姿采如峙玉”(《宋史》卷351《张商英传》),魁梧标致,一表人材。“负气俶傥,豪视一世”(同上)。卓异豪爽,洒脱不拘,不甘居于人下,有强烈的权势欲。张商英警敏强记,胆识过人,辩才无碍,当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中进士第后,调任达州通川(今四川达县)主薄。时值渝州(今四川重庆市区)蛮人起义。
-
关键词
张商英
信奉佛教
续清凉传
文殊菩萨
《宋史》
李长者
主薄
兜率从悦
进士第
金刚窟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元好问《台山杂咏十六首》注释
- 12
-
-
作者
姚乃文
-
出处
《五台山研究》
1986年第2期19-22,共4页
-
文摘
一登临夙有故乡缘,试手清凉第一篇。知被钱郎笑寒乞,不将锦绣裹山川。台山,即五台山,在今山西省五台县境内。《清凉山志》云:其山“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故乡,元好问系忻州人,忻州古与代州接壤,五台属代州故亦以五台山为故乡。清凉,《清凉山志》云:“东震旦国,清凉山者,乃曼殊大士之化宇也,亦名五台山。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
-
关键词
清凉山志
文殊菩萨
大士
古清凉传
文殊师利
续清凉传
梵仙
华藏世界
云门
翻译名义集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我与清凉山志传
- 13
-
-
作者
彭图
-
出处
《五台山》
2014年第4期74-79,共6页
-
文摘
2006年,我开始标点注释《清凉三传》和《清凉山志》。《清凉三传》指《古清凉传》、《广清凉传》和《续清凉传》。《古清凉传》唐释慧祥撰,《广清凉传》宋释延一撰,《续清凉传》宋张商英撰。《清凉三传》是最早介绍佛教圣地五台山的著作。《古清凉传》成书于唐高宗年间(649年——683年),中间经过五代十国,流传到北宋时,五台山沙门延一又"收捃故实",推广慧详的《清凉传》,"更记寺名、胜迹以及灵异药物"所以名为《广清凉传》。
-
关键词
清凉山志
古清凉传
续清凉传
广清凉传
五台山研究
悟真寺
止观
张商英
天台宗
法华经
-
分类号
I24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文白对照《清凉三传》前言
- 14
-
-
作者
周如璧
-
出处
《五台山》
2011年第1期57-59,共3页
-
文摘
《清凉三传》包括《古清凉传》、《广清凉传》、《续清凉传》。《古清凉传》唐释慧祥撰,《广清凉传》宋释延一撰,《续清凉传》宋张商英撰。
-
关键词
五台山
《清凉三传》
《古清凉传》
《续清凉传》
张商英
《广清凉传》
清凉传
-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文白对照《清凉山志》跋
- 15
-
-
作者
彭图
-
出处
《五台山》
2010年第11期53-55,共3页
-
文摘
跋《清凉山志》明释镇澄撰,是五台山九部志书之一。九部志书分别为:唐高宗龙朔二年(662),会昌寺沙门会赜所撰《清凉山略传》一卷;唐高宗永隆元年(680),蓝谷沙门慧祥所撰《古清凉传》二卷;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妙济大师延一重编的《广清凉传》三卷;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无尽居士张商英记述的《续清凉传》二卷;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1596),五台山高僧镇澄法师修撰的《清凉山志》八卷;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五台山大喇嘛老藏丹巴缮述的《清凉山新志》十卷;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释德清所辑《清凉山志辑要》二卷;清汪本道袖珍本《清凉山志辑要》二卷及道光十一年(1831),五台山集福寺刊印的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修订的藏文《圣地清凉山志》五卷。
-
关键词
《清凉山志》
清凉山志
五台山
《广清凉传》
真容院
《续清凉传》
《古清凉传》
张商英
-
分类号
I262
[文学—中国文学]
I263
[文学—中国文学]
I264
[文学—中国文学]
I26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五台山》2006年总目录
- 16
-
-
-
出处
《五台山》
2006年第12期77-80,共4页
-
-
关键词
五台山
文殊智慧
张玉良
广清凉传
叶文福
续清凉传
安建华
-
分类号
I
[文学]
-
-
题名《五台山》2008年总目录
- 17
-
-
-
出处
《五台山》
2008年第12期77-80,共4页
-
-
关键词
五台山
《清凉山志》
《续清凉传》
获奖作者
诺贝尔文学奖
王秀琴
-
分类号
I
[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