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草坪维护机器人的打孔扭矩参数试验
1
作者 孟宇鑫 李文彬 +2 位作者 徐道春 白效鹏 张天雨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0-338,共9页
为探究麻花钻头的打孔参数(孔径、孔深)、土壤含水率以及土壤硬度对打孔峰值扭矩的影响规律,利用自制的打孔扭矩试验台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峰值打孔扭矩与土壤含水率呈线性减小关系,与土壤硬度、打孔深度以及打孔直... 为探究麻花钻头的打孔参数(孔径、孔深)、土壤含水率以及土壤硬度对打孔峰值扭矩的影响规律,利用自制的打孔扭矩试验台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峰值打孔扭矩与土壤含水率呈线性减小关系,与土壤硬度、打孔深度以及打孔直径呈线性增长关系。对回归模型进行优化分析,在给定因素水平范围内得到最小峰值扭矩打孔参数组合为土壤含水率28%、打孔直径10 mm、打孔深度6 cm,峰值扭矩为0.3 N·m;最大峰值扭矩打孔参数组合为土壤含水率20%、打孔直径14 mm、打孔深度10 cm,峰值扭矩为0.8 N·m。峰值打孔扭矩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小于4%,打孔参数结果可靠。研究结果为后续草坪维护机器人的打孔钻头动力选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维护机器人 草坪打孔 装置设计 试验设计 峰值扭矩 影响因素 方差分析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核电站救援维护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文妍 徐康 +1 位作者 许县忠 蒙建国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9年第5期62-64,共3页
核电站维护机器人是提升核电站安全性能的重要装备,随着核电站领域的大力发展,对核电站维护机器人的需求日益增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轮履复合驱动核电站维护机器人,在ADAMS环境中对机器人在核电站安全壳冷却塔通道内攀爬450 mm×80... 核电站维护机器人是提升核电站安全性能的重要装备,随着核电站领域的大力发展,对核电站维护机器人的需求日益增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轮履复合驱动核电站维护机器人,在ADAMS环境中对机器人在核电站安全壳冷却塔通道内攀爬450 mm×80 mm台阶路面进行运动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轮履复合式机器人能完成连续450 mm×80 mm台阶攀爬动作,其结合了轮式、履带式、足式驱动机器人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S 运动仿真 核电站维护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线路维护机器人虚拟现实仿真系统设计 被引量:5
3
作者 陆怀谷 杨光 +1 位作者 李光彦 郭毓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1-306,共6页
针对配电线路维护机器人遥显示和在线作业轨迹规划的应用需要,设计了一套机器人虚拟现实三维仿真系统。通过将机械臂姿态信息实时传输到虚拟现实环境中,实现了作业场景3D遥显示功能;根据机器人带电作业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环境... 针对配电线路维护机器人遥显示和在线作业轨迹规划的应用需要,设计了一套机器人虚拟现实三维仿真系统。通过将机械臂姿态信息实时传输到虚拟现实环境中,实现了作业场景3D遥显示功能;根据机器人带电作业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环境的机械臂轨迹规划运动学仿真软件,可在三维虚拟空间测试机械臂作业路径的可行性,具有直观、安全和高效的特点。上述系统为配电线路维护机器人完成带电作业任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线路维护机器人 虚拟现实 轨迹规划 运动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架空线缆防震锤更换的拆除与安装机器人研究
4
作者 莫明江·阿不力克木 漆海霞 +1 位作者 李三成 邹霞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2,共7页
传统防震锤由螺栓固定,其安装与更换需要高危险性的人工作业。此外,由于长期振动,导线和螺栓之间的握力会逐渐减小,从而导致防震锤发生移位,降低了防震性能。然而,预绞丝防震锤不会出现该类问题,因此亟需将传统防震锤批量更换为预绞丝... 传统防震锤由螺栓固定,其安装与更换需要高危险性的人工作业。此外,由于长期振动,导线和螺栓之间的握力会逐渐减小,从而导致防震锤发生移位,降低了防震性能。然而,预绞丝防震锤不会出现该类问题,因此亟需将传统防震锤批量更换为预绞丝式防震锤。为了降低人工作业强度和危险性,提出一种用于拆除传统防震锤和安装新式防震锤的机器人。该机器人通过工程师远程遥控,完成螺栓式防震锤和铝包带的有效拆除,并完成预绞丝防震锤的安装。整个作业过程的进度和效果可全程在地面观察,因此降低了工程验收难度和成本。试验结果证明:该机器人可以有效、可靠地完成防震锤的拆除与安装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除与安装 维护机器人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5
作者 周斌斌 《职业》 2024年第14期57-60,共4页
为应对“机器人+”新模式、新业态的出现对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提出的挑战,技师学院必须立足产教融合,创新适应产业发展新形势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解决好优化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软硬件环境、搭建提升工业... 为应对“机器人+”新模式、新业态的出现对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提出的挑战,技师学院必须立足产教融合,创新适应产业发展新形势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解决好优化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软硬件环境、搭建提升工业机器人综合应用能力平台的问题。本文以嘉兴技师学院的实践案例为样本,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以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冯帆 《科技风》 2015年第13期95-95,共1页
机器人应用的两大大户就是电子电气行业不和汽车行业,而电子电气工业作为广东的强势工业,它更为迫切的需要工业机器人应用和维护技术人员的加入。所以进行工业机器人应用和维护专业的教育非常迫切,而"校企合作"这种培养高技... 机器人应用的两大大户就是电子电气行业不和汽车行业,而电子电气工业作为广东的强势工业,它更为迫切的需要工业机器人应用和维护技术人员的加入。所以进行工业机器人应用和维护专业的教育非常迫切,而"校企合作"这种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已经得到企业的认可,成为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和维护的主要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应用和维护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课程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年制高职制造类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研究——以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线装调与维护课程为例
7
作者 沈洁 李坤 沈丁琦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2年第12期100-102,106,共4页
在分析五年制高职制造类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基础上,阐明教师和课堂教学两大课程思政的主要实施要素,以“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线装调与维护课程”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具体探索制造类专业实训课的课程思政教学... 在分析五年制高职制造类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基础上,阐明教师和课堂教学两大课程思政的主要实施要素,以“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线装调与维护课程”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具体探索制造类专业实训课的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着力培养德技兼修的制造领域大国工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 制造类专业 课程思政 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线装调与维护 微课 实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WinForm的ABB机器人工作站优化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钱新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第12期15-18,30,共5页
随着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深入,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传统的“示教器+控制柜+机器人本体”的组合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机共融”需求。良好的人机交互已成为工业机器人发展的主流趋势。文章依托于ABB工业机器人,基于C#... 随着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深入,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传统的“示教器+控制柜+机器人本体”的组合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机共融”需求。良好的人机交互已成为工业机器人发展的主流趋势。文章依托于ABB工业机器人,基于C#语言优化设计了一款工作站,该工作站能够实现工业机器人的日常预防维护、事件日志处理和在线程序编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语言 ABB工业机器人 二次开发 工作站设计 工业机器人日常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合一”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课程开发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善燕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5期1-5,共5页
"校企合一"作为一种新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获得越来越多学校和企业的认可。基于"校企合一"的背景,阐述了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课程开发的目的及基本要素,研究了如何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 "校企合一"作为一种新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获得越来越多学校和企业的认可。基于"校企合一"的背景,阐述了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课程开发的目的及基本要素,研究了如何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学习领域课程,从而解决朝阳产业人才培养难题,实现校企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 课程开发 学习领域 校企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OC的“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课程混合式教学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红健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04-107,共4页
为提升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针对传统课程教学的不足,采用了一种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完成课程整体设计的基础上,将课程内容分解成若干教学任务,整理相关学习资源并上传至SPOC学习平台。混... 为提升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针对传统课程教学的不足,采用了一种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完成课程整体设计的基础上,将课程内容分解成若干教学任务,整理相关学习资源并上传至SPOC学习平台。混合式教学包括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课前学生自主学习SPOC平台上的资源,课中线下课堂采用经典的“六步法”进行教学,课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拓展任务。实践表明,该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程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C 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 混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一体化课程研究——以《工业机器人拆装与维护》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冬康 李骏鹏 +1 位作者 类志杰 关来德 《时代汽车》 2023年第6期36-38,共3页
目前,随着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迅速发展,许多智能制造企业对其应用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的需求迅速增长。在高职院校综合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需要对《工业机器人拆装与维护》课程的综合教学进行改革。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提出了《工业机器... 目前,随着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迅速发展,许多智能制造企业对其应用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的需求迅速增长。在高职院校综合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需要对《工业机器人拆装与维护》课程的综合教学进行改革。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提出了《工业机器人拆装与维护》一体化课程的“项目式”教学模式,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从《工业机器人拆装与维护》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出发,指出了高职院校在培养过程中应采取一体化整合课程和以赛促教的方法,以弥补其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一体化课程 工业机器人拆装与维护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建设及教学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黎勇基 《中学教学参考》 2021年第3期86-87,共2页
在中职学校开设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科技发展的结果。当前中职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存在实训条件较差、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短缺等问题。为此,在专业建设中应强化校企合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在中职学校开设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科技发展的结果。当前中职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存在实训条件较差、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短缺等问题。为此,在专业建设中应强化校企合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教学的理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 专业建设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红健 《内燃机与配件》 2021年第1期254-255,共2页
针对《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课程传统教学的弊端,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运用“六步法”开展教学,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 项目化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X”证书的《KUKA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课程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志刚 蔡红健 《内燃机与配件》 2021年第12期249-250,共2页
根据“1+X”证书“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中级考核要求,对原有课程《KUKA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的课程标准进行了修改。教学内容源于KUKA机器人维修与维护项目,教学情境参照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岗位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学生的认... 根据“1+X”证书“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中级考核要求,对原有课程《KUKA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的课程标准进行了修改。教学内容源于KUKA机器人维修与维护项目,教学情境参照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岗位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进行设计,采取过程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修改后的课程标准全面覆盖“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中级考核要求,以达到课证融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 KUKA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视域下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订单班”建设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小卓 袁璇 《广西教育》 2020年第6期64-65,共2页
本文基于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校企合作"订单班"建设的意义,论述产教融合视域下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校企合作"订单班"的建设途径,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四方面提出对策,为相关教学提... 本文基于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校企合作"订单班"建设的意义,论述产教融合视域下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校企合作"订单班"的建设途径,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四方面提出对策,为相关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 订单培养 产教融合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校工业机器人运行与维护专业开设的可行性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成中 《科技风》 2020年第11期10-10,共1页
近些年,中职生源数量与质量下降,使得中职校竞争更加激烈.为了提高职业教育实力,提高学校内在发展动力,中职校需另辟蹊径增强综合实力.根据市场实际发展需求与教育改革现状增设新专业.而工业机器人运行与维护专业作为一种新型专业,在中... 近些年,中职生源数量与质量下降,使得中职校竞争更加激烈.为了提高职业教育实力,提高学校内在发展动力,中职校需另辟蹊径增强综合实力.根据市场实际发展需求与教育改革现状增设新专业.而工业机器人运行与维护专业作为一种新型专业,在中职校开设是否有较高的可行性,是本文重点探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校 工业机器人运行与维护 可行性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路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树勇 《电子世界》 2014年第11期191-191,共1页
本文从"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实际出发,从课程、装备、教材、场景、资源、师资六个方面对专业建设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 课程体系建设 实训载体和装备 教材与学材 教学情境与职业环境 教学资源 师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教学在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宇綮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2年第10期221-223,共3页
在中职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已经成为当前中职教育的重点关注内容。在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教学工作开展中,存在学生实训机会少、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不紧密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梳理了... 在中职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已经成为当前中职教育的重点关注内容。在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教学工作开展中,存在学生实训机会少、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不紧密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梳理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容,分析了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一体化教学中的人才培养方向和具体内容,最后提出了一体化教学在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中的应用路径,包括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构建与完善,课程课时机制的调整,课程教材的更新,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校企联合等,有效解决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不足、实训机会少等问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教学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 人才培养 校企联合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X”证书的“KUKA工业机器人电气系统维护”课程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志刚 马文静 《南方农机》 2021年第12期146-148,共3页
根据“1+X”证书“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中级考核要求,对原有课程“KUKA工业机器人电气系统维护”的课程标准进行了修改。教学内容源于KUKA机器人维修与维护项目,教学情境采用OBE教学理念设计,采取过程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根据“1+X”证书“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中级考核要求,对原有课程“KUKA工业机器人电气系统维护”的课程标准进行了修改。教学内容源于KUKA机器人维修与维护项目,教学情境采用OBE教学理念设计,采取过程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修改后的课程标准全面覆盖“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中级考核要求,以达到课证融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 KUKA工业机器人电气系统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下中职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
作者 甘梓坚 吴阳 《中学教学参考》 2022年第36期92-95,共4页
从中职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在专业教学、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1+X证书制度是我国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而做出的一项制度创新。在职业教育... 从中职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在专业教学、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1+X证书制度是我国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而做出的一项制度创新。在职业教育中推行1+X证书制度,可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此,文章立足于1+X证书制度,探讨中职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中职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 人才培养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