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7篇文章
< 1 2 1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多发性骨髓瘤维持治疗真实世界研究
1
作者 代明辉 帅晓 +3 位作者 吴俣 况小红 李秋玲 王奎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98-205,共8页
目的分析不同硼替佐米给药模式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维持治疗的疗效、副作用及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内科和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90例未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 目的分析不同硼替佐米给药模式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维持治疗的疗效、副作用及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内科和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90例未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M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维持治疗方案分为A组(每3个月进行4次给药,共66例)和B组(每3个月进行6次给药,共12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硼替佐米维持治疗共2年,疗效评估分为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ery good partial remis-sion,VGPR)、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strictly complete remission,s CR)及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随访时间为3年。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预后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随访2年后,A组与B组疗效评估为PD的分别有22例(33.3%)和43例(3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8)。A组和B组3年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率分别为57.6%和67.6%,3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分别为70.2%和7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25,P=0.232)。标危患者PFS和OS优于高危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男性)、高ECOG评分、高球蛋白水平和治疗期间停药为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副反应发生率A组和B组分别为25.8%和1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1)。危险分层及维持治疗后的疗效是影响PFS的独立因素(P<0.05);年龄、危险分层、ECOG评分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危险分层是影响PFS和OS的共同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硼替佐米维持治疗在不同危险分层和年龄组MM患者中均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A组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维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2
作者 刘彩萍 张艳华 +6 位作者 汤剑平 汪程鹏 薛丰丰 王慧娟 李传威 张广亚 李华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622-1627,共6页
背景长效抗精神病药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中的重要选择之一,能有效预防复发。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在剂型上进行了改良,能够保持血药浓度平稳,但目前尚缺乏维持期临床疗效的相关研究。目的评价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在维持期精神分... 背景长效抗精神病药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中的重要选择之一,能有效预防复发。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在剂型上进行了改良,能够保持血药浓度平稳,但目前尚缺乏维持期临床疗效的相关研究。目的评价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在维持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单臂、自身对照的多中心研究。纳入2021年5月—2022年5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苏州市广济医院3个中心,以18~65岁维持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由口服利培酮制剂换成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维持治疗,治疗期间每2周注射25.0 mg、37.5 mg或50.0 mg,随访12周,分别在基线及治疗2、4、8、12周末使用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患者社会功能;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患者临床症状及总体病情变化;使用欧洲五维生存质量量表(EQ-5D)评定患者健康状况;使用辛普森-安格斯量表(SAS)、巴恩斯静坐不能评定量表(BARS)、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AIMS)评定患者锥体外系反应,并采集患者实验室指标。结果共纳入71例患者。治疗第2、4、8、12周末患者PSP总分分别为(48.20±24.65)、(49.07±25.81)、(50.46±26.96)、(51.85±28.16)分,均高于基线[(43.89±22.32)分](P<0.05)。治疗12周末患者PANSS总分、阳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量表和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均较基线降低(P<0.05)。CGI-S评分较基线下降(P<0.05),CGI-I评分12周末较4周末下降(P<0.01),EQ-5D评分较基线提高(P<0.05)。常见不良反应为泌乳素升高、锥体外系反应(EPS)、头晕等,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因不良反应脱落者。结论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期的临床症状,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微球(Ⅱ) 维持治疗 治疗结果 病人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MP营养筛查数据下动态营养管理策略对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维持治疗期患儿营养状态及感染风险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董旭辉 郭会娟 张闪闪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儿科营养不良风险筛查工具(Screening tool for the assessment of malnutrition in pediatrics,STAMP)营养筛查数据下动态营养管理策略在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维持治疗期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其营养状态及院内感染... 目的探讨基于儿科营养不良风险筛查工具(Screening tool for the assessment of malnutrition in pediatrics,STAMP)营养筛查数据下动态营养管理策略在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维持治疗期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其营养状态及院内感染风险的影响。方法将97例于2021年01月至2023年0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维持治疗期患儿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接受常规营养支持的对照组(n=48)和基于STAMP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动态营养管理策略的观察组(n=49),对比两组患儿营养状态、癌因性疲乏、感染发生情况、化疗并发症。结果干预1年后,两组体质量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转铁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年后,两组piper疲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感染主要分布在呼吸道、消化系统、血液等部位,观察组感染总发生率为18.37%,低于对照组的43.75%(χ^(2)=7.313,P=0.007);观察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化疗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STAMP营养筛查数据下动态营养管理策略可显著改善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维持治疗期患儿的营养状况,减轻癌因性疲乏程度,有利于感染发生率及化疗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营养不良风险筛查工具 动态营养管理策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维持治疗 感染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吉奥维持治疗一线化疗后无疾病进展晚期胃癌的PSM分析
4
作者 陆元元 丁文评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分析替吉奥维持治疗一线化疗后无疾病进展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采用PSM最临近匹配法以1∶1的比例选取替吉奥组(化疗周期... 目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分析替吉奥维持治疗一线化疗后无疾病进展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采用PSM最临近匹配法以1∶1的比例选取替吉奥组(化疗周期结束后替吉奥维持治疗)和对照组(化疗周期结束后随访观察)患者各44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肿瘤标志物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随访截止至2024年3月20日,中位随访时间22.9个月,替吉奥组中位PFS为11.5个月(95%CI:10.961~12.039),对照组中位PFS为8.3个月(95%CI:8.011~8.589),替吉奥组PFS高于对照组(χ^(2)=10.125,P=0.001)。3个月随访时替吉奥组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125和糖类抗原724水平低于基线时和对照组。随访期间替吉奥组血小板减少和手足综合征比例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均通过症状治疗或减少替吉奥剂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和缓解。结论替吉奥维持治疗一线化疗后无疾病进展晚期胃癌可抑制肿瘤侵袭,延长患者PFS,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及时对症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维持治疗 无进展生存期 替吉奥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白皮汤联合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及维持治疗的疗效评价
5
作者 马付蓉 马秀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研究桑白皮汤联合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及维持治疗的疗效及其价值。方法 筛选2023年1月-12月我院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76例,采取电脑系统奇偶数字法分别各38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西药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治疗方案,研讨... 研究桑白皮汤联合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及维持治疗的疗效及其价值。方法 筛选2023年1月-12月我院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76例,采取电脑系统奇偶数字法分别各38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西药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治疗方案,研讨组则在此基础上选择中药桑白皮汤联合治疗方式,观察评价各组患者维持治疗情况。结果 研讨组治疗总效率为97.36%(37/38),相较于对照组总效率81.57%(31/38)明显升高,差距统计有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气指标改善更加显著,较对照组而言,PaCO2相对降低,PaO2相对升高,差异显著(P<0.05)。研讨组炎症因子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指标下降明显(P<0.05)。同时治疗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分值均降低,且研讨组下降更明显,以及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 慢阻肺急性发作期选择桑白皮汤联合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改善病症、维持整体治疗效果持续,同时利于肺功能、血气指标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白皮汤 噻托溴铵 慢阻肺急性发作期 维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气虚痰瘀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
6
作者 王学谦 张英 +14 位作者 董军 王维 焦智民 张勇 蒋益兰 杨祖贻 薛文翰 王慧娟 都振利 王新杰 李润浦 孙红梅 曹晓红 张美英 侯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631-1637,共7页
目的:探讨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气虚痰瘀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一线化疗4~6周期后疗效评价疾病稳定以上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患者... 目的:探讨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气虚痰瘀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一线化疗4~6周期后疗效评价疾病稳定以上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160例,对照组109例。对照组根据鳞癌和非鳞癌分别给予吉西他滨和培美曲塞单药化疗维持治疗,治疗组给予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均以21天为1个疗程,两组干预至少2个疗程,每周期进行生活质量评价,每2疗程进行影像学疗效评价。比较两组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ime,PFS)、生活质量,同时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结果:269例入组患者中,246例患者出现PFS终点事件(91.45%),其中治疗组145例,中位PFS为106天,对照组101例,中位PFS为120天,两组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美国肺癌生存质量量表(FACT-L4.0版)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中视觉模拟量表(EQ-5D-VAS)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两种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均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存在优势(P<0.05)。治疗期间两组共有19例患者出现ADR,治疗组7例(占治疗组人数4.38%),对照组12例(占对照组人数11.01%),ADR发生率在治疗组中更低,尤其表现在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结论:在延长PFS方面,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气虚痰瘀证晚期NSCLC的疗效非劣于现代医学单药维持化疗,且在高生活质量、低不良反应方面,复方红豆杉胶囊更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红豆杉胶囊 非小细胞肺癌 维持治疗 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 生活质量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社工联动康复模式对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7
作者 黄巧芳 黄杏笑 +5 位作者 林俊艺 段炼 庞振泰 伍少娟 邹彩媚 徐世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8-1243,共6页
目的 探究医护-社工联动康复模式对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纳入94例美沙酮维持治疗服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对观察组运用医护-社工联动康复模式进行个体化干预,对照组则运用常规美沙酮治疗服... 目的 探究医护-社工联动康复模式对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纳入94例美沙酮维持治疗服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对观察组运用医护-社工联动康复模式进行个体化干预,对照组则运用常规美沙酮治疗服务模式进行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及6个月三个时间点对两组受试者的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受试者在接受医护-社工联动康复模式干预6个月后在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方面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并且无论是BDI评分和BA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同时,观察组受试者中“有抑郁”的人数占比和“有焦虑”的人数占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受试者的生活质量评分(183.77±8.90)显著高于对照组(174.76±11.14)(P <0.01)。结论 医护-社工联动康复模式在改善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被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社工联动康复模式 美沙酮维持治疗 心理状况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美莫司乳膏维持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孙明强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967-971,共5页
目的:评价吡美莫司在特应性皮炎维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74例AD病变缓解的患者随机接受1%吡美莫司乳膏或润肤剂4周的治疗。在研究结束时测量所有随机患者的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估复发率。结果:在研究结束时,复发患者吡美莫司乳膏... 目的:评价吡美莫司在特应性皮炎维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74例AD病变缓解的患者随机接受1%吡美莫司乳膏或润肤剂4周的治疗。在研究结束时测量所有随机患者的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估复发率。结果:在研究结束时,复发患者吡美莫司乳膏治疗组中占24.3% (9/37),而在润肤剂组中占62.2% (2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局部外用吡美莫司能够抑制皮肤炎症浸润复发,可有效维持AD缓解,安全性较好。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pimecrolimus in maintenance therapy for atopic dermatitis. Method: 74 patients with relieved AD were randomly treated with 1% pimecrolimus cream or moisturizer for 4 weeks. Measure the 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of all randomized patients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to evaluate the recurrence rate. Result: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24.3% (9/37) of recurrent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pimecrolimus cream, while 62.2% (23/37) were treated with moisturizer,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No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Topical application of pimecrolimus can inhibit the infiltration and recurrence of skin inflammation, effectively maintain AD remission, and have fewer adverse re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吡美莫司乳膏 维持治疗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疾病病人生命维持治疗医嘱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余琴 李沛窈 +1 位作者 苟玉琦 刘梦婕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介绍生命维持治疗医嘱(POLST)的概述、POLST组成和实施步骤、晚期疾病病人POLST的应用现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及启示,为研制我国本土化的预立医嘱工具提供参考,以期满足晚期疾病病人及家属的意愿。
关键词 生命维持治疗医嘱 生命维持治疗 晚期疾病 安宁疗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维持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楚婷 郑雅龄 +1 位作者 吴明(综述) 黄睿(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35-639,共5页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两大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两大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AL患者获得长期生存有力的手段,但移植后复发仍然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移植前状态、移植预处理、移植后复发防治均影响移植后的复发。目前,有部分患者移植后维持治疗的研究开展,包括表观遗传学药物、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等移植后维持治疗。本文主要讨论移植后维持治疗与预后的关系,综述近年来急性白血病allo-HSCT后维持治疗的方法、治疗结局和潜在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维持治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维奈克拉维持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2例
11
作者 杨元林 费小明 +2 位作者 雷芳 季艳萍 汤郁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137-1139,共3页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elapsed/refractory acute myeloid leukemia, RR-AML)预后差,挽救治疗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率较低,获得CR的患者难以长期维持缓解状态[1]。目前,RR-AML患者在挽救治疗获得CR后,除异基因造血...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elapsed/refractory acute myeloid leukemia, RR-AML)预后差,挽救治疗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率较低,获得CR的患者难以长期维持缓解状态[1]。目前,RR-AML患者在挽救治疗获得CR后,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外,如何选择其他治疗方法来长期维持缓解状态,仍然是临床未解决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维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抗维持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12
作者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 徐瑞华 张东生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261-271,共11页
对于接受标准一线治疗达到疾病控制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后续治疗策略的制订应在维持疗效的同时注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化疗联合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抗是RAS野生型mCRC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当一线含抗EGFR单抗诱导治疗达... 对于接受标准一线治疗达到疾病控制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后续治疗策略的制订应在维持疗效的同时注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化疗联合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抗是RAS野生型mCRC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当一线含抗EGFR单抗诱导治疗达到最佳疗效、且处于疾病缓解或稳定状态时,含抗EGFR单抗维持治疗方案可在维持疗效获益的同时,降低毒副反应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共识基于循证医学和临床实践,进一步明确抗EGFR单抗维持治疗的应用时机、方案选择、不良反应管理和后续策略选择,为抗EGFR单抗维持治疗提供临床应用规范化标准和指导,以期使患者的治疗最大化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转移性 RAS野生型 抗EGFR单抗 维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OR抑制剂在肾移植免疫抑制维持治疗中的应用
13
作者 黎奕志 李立 陈正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372-376,共5页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有效的替代治疗手段,而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是移植物和移植受者长期存活的关键。目前,肾移植术后维持治疗的常用方案是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CNI)、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有效的替代治疗手段,而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是移植物和移植受者长期存活的关键。目前,肾移植术后维持治疗的常用方案是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CNI)、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和类固醇的联合使用,其中,超过90%的肾移植患者术后接受含CNI的维持性免疫抑制治疗[1]。尽管CNI对减少异体移植物排斥反应和提高移植物存活率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们是异体移植物丢失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肾移植后10年的异体移植物活检中普遍存在CNI肾毒性[2]。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抑制剂被证实为良好的免疫抑制剂,能保护肾功能、降低病毒感染和肿瘤发生率,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治疗 肿瘤发生率 终末期肾脏病 免疫抑制治疗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霉酚酸 免疫抑制剂 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联合来那度胺维持治疗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段洋洋 寇俊平 罗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529-532,共4页
目的 分析利妥昔单抗联合来那度胺维持治疗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随机化抽样法抽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许昌中医院收治的62例使用R-CHOP方案化疗后完全缓解的老年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分组法分... 目的 分析利妥昔单抗联合来那度胺维持治疗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随机化抽样法抽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许昌中医院收治的62例使用R-CHOP方案化疗后完全缓解的老年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联合治疗组(31例)和单药治疗组(31例)。单药治疗组在完全缓解后接受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完全缓解后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对比两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NF-γ);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NLR、PLR较单药治疗组低(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IgG、IgA水平较单药治疗组高(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IL-10、INF-γ水平较单药治疗组低(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药治疗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妥昔单抗联合来那度胺维持治疗老年DLBCL可调节细胞因子表达,改善肿瘤炎症状态和宿主抗肿瘤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老年人 维持治疗 利妥昔单抗 来那度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华从“正虚伏毒”理论维持治疗Ⅳ期肺鳞癌的经验
15
作者 孙铜林 刘华 +2 位作者 王理槐 李杨 李杳瑶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第6期40-43,共4页
介绍刘华教授从“正虚伏毒”理论维持治疗Ⅳ期肺鳞癌的经验。刘教授认为,“正虚伏毒”贯穿晚期肺鳞癌始终,“正虚伏毒”是Ⅳ期肺鳞癌维持治疗的病机,“癌毒传舍”是Ⅳ期肺鳞癌维持治疗失败的原因,治疗上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痰解毒为主,... 介绍刘华教授从“正虚伏毒”理论维持治疗Ⅳ期肺鳞癌的经验。刘教授认为,“正虚伏毒”贯穿晚期肺鳞癌始终,“正虚伏毒”是Ⅳ期肺鳞癌维持治疗的病机,“癌毒传舍”是Ⅳ期肺鳞癌维持治疗失败的原因,治疗上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痰解毒为主,并注重扶正抗癌,防“传”拒“舍”,方可获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鳞癌 Ⅳ期 维持治疗 正虚伏毒 名医经验 刘华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阿奇霉素维持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S01期148-150,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奇霉素维持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本院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96例,运用不同剂量阿奇霉素维持治疗方式将其分作实验组(250毫克/每天)和对照组(500毫克/每周三次),分析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奇霉素维持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本院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96例,运用不同剂量阿奇霉素维持治疗方式将其分作实验组(250毫克/每天)和对照组(500毫克/每周三次),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肺功能指标、血氧饱和度(SPO_(2))指标、氧合指数(PaO_(2)/FiO_(2))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46/48(95.83%)高于对照组40/48(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小剂量阿奇霉素维持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疗效理想,且安全性高,值得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剂量 阿奇霉素 维持治疗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指标 肺功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罗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玉翠 徐玉良 +1 位作者 肖李帅 田素梅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8期1200-1205,共6页
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维持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期间经依托泊苷+顺铂(EP)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6个周期后处于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的70例ES-SCLC患者为... 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维持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期间经依托泊苷+顺铂(EP)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6个周期后处于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的70例ES-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n=37)及对照组(n=33),联合组采用安罗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对照组采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患者无法耐受的药物毒副反应。对比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胸部复发率、生存率,以及淋巴细胞计数(AL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截止随访日期2023年9月,联合组PFS高于对照组(5.06个月vs 3.33个月),OS高于对照组(11.50个月vs 7.9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胸部复发率32.43%(12/37)较对照组57.58%(19/33)低(P<0.05)。联合组生存率24.32%(9/37)较对照组6.06%(2/33)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2、4个周期后,联合组ALC水平升高及NLR、PLR水平降低(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40.54%vs 18.18%)(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SCLC应用安罗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维持治疗,疗效明显,患者炎症反应情况明显改善,胸部复发率下降,生存率提高,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安罗替尼 卡瑞利珠单抗 维持治疗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NK细胞回输在宫颈癌维持治疗中的安全性和疗效评估(3例报道)
18
作者 李翎玮 罗宁 +3 位作者 艾贵海 刘琦 张淑婷 程忠平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4期614-622,共9页
癌症是全球每年的主要死因之一,其死亡例数和发病例数逐年上升[1]。2020年全球约有1930万新发癌症病例和近1000万癌症死亡病例。预计到2040年,全球癌症患者数量将增至2840万人[2]。预计204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685万例,死亡507万例[3]。... 癌症是全球每年的主要死因之一,其死亡例数和发病例数逐年上升[1]。2020年全球约有1930万新发癌症病例和近1000万癌症死亡病例。预计到2040年,全球癌症患者数量将增至2840万人[2]。预计204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685万例,死亡507万例[3]。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在全球发病率和癌症相关死亡率中排名第四,是中国女性生殖系统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4]。尽管早期CC有最佳的可用治疗方案,但对于复发性或转移性CC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乐观,5年生存率为17%[5]。晚期CC患者的预后很差,因为二线疗法有限和后期缺乏标准护理,且对铂类化疗产生耐药性[6]。急需探索新的治疗方式来弥补目前CC治疗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NK细胞 维持治疗 细胞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维持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胡晓静 张荣昌 靳双玲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00-304,共5页
卵巢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疾病,经过规范治疗后仍有超过70%的患者复发,而复发性卵巢癌无法治愈。复发性卵巢癌的经典分类方法是根据复发时距末次含铂化疗的时间间隔,分为铂敏感、铂耐药及铂难治,其中对于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 卵巢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疾病,经过规范治疗后仍有超过70%的患者复发,而复发性卵巢癌无法治愈。复发性卵巢癌的经典分类方法是根据复发时距末次含铂化疗的时间间隔,分为铂敏感、铂耐药及铂难治,其中对于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应用维持性治疗是降低复发风险或延缓复发的重要手段。本文就目前广泛应用于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维持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如抗血管生成药物、聚腺苷二磷酸聚合酶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 维持治疗 抗血管生成药物 聚腺苷二磷酸聚合酶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维持治疗阶段生存质量与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蕾 魏兴玲 胡玥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810-814,共5页
目的调查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维持治疗阶段生存质量与应对方式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50例老年MM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其诱导/巩固及维持治疗阶段,利用欧洲癌症研究与... 目的调查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维持治疗阶段生存质量与应对方式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50例老年MM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其诱导/巩固及维持治疗阶段,利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存质量问卷(EORTC QLQ-C30 V3.0)调查患者生存质量,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调查患者应对方式。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老年MM患者维持治疗阶段生存质量与医学应对方式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维持治疗阶段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维持治疗阶段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存质量得分均高于诱导/巩固治疗阶段,经济困难维度得分高于诱导/巩固治疗阶段,但其各功能维度及总体生存质量得分均低于常模,经济困难维度得分高于常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诱导/巩固治疗阶段及维持治疗阶段的回避及屈服维度得分均高于常模水平,面对维度得分低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面对与老年MM维持治疗阶段患者总体生存质量得分呈正相关(r=0.315;P<0.001);屈服与其总体生存质量之间呈负相关(r=-0.256;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面对对老年MM维持治疗阶段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得分有正向预测作用(β=0.311,P=0.019);而屈服(β=-0.293,P=0.023)、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β=-0.298,P=0.032)、治疗自费比例(β=-0.216,P=0.038)及血红蛋白水平(β=-0.243,P=0.046)对其总体生存质量得分有负向预测作用,其共同解释总体生存质量得分42.9%的变异度。结论老年MM维持治疗阶段患者生存质量较诱导/巩固治疗阶段提高,但依旧低于常模水平,老年MM维持治疗阶段患者倾向于选择消极应对方式,建议从改善老年MM患者维持治疗阶段的疾病应对方式入手,改善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多发性骨髓瘤 维持治疗阶段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