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路基湿度预估的综合湿度指数 被引量:8
1
作者 李聪 凌建明 官盛飞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72-1676,共5页
不同土组的路基湿度对路基路面结构工作性状与使用寿命均有显著影响,合理选取表征指标是路基湿度预估的关键.将路基湿度影响因素归并为气候与地下水位,引入气候因素表征指标——综合湿度指数,给出综合湿度指数定义,其计算分为潜在蒸发... 不同土组的路基湿度对路基路面结构工作性状与使用寿命均有显著影响,合理选取表征指标是路基湿度预估的关键.将路基湿度影响因素归并为气候与地下水位,引入气候因素表征指标——综合湿度指数,给出综合湿度指数定义,其计算分为潜在蒸发蒸腾总量计算、湿度平衡计算、年度湿度指数值计算,并给出具体算例.对计算得到的全国400个气象站点综合湿度指数值按照公路自然区划进行归并,认为所提出的综合湿度指数可作为公路自然区域划分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湿度 气候因素 综合湿度指数 潜在蒸发蒸腾总量 湿度平衡 气候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地区非饱和路基土湿度的气候依赖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聪 黄科 王峥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7年第6期16-22,共7页
为探究干旱地区非饱和路基土的湿度与气候的关系展开了相应研究。该项研究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在役路基现场湿度调研着手,揭示路基土含水率在深度方向的分布规律;选择基质吸力表征路基湿度,引入综合湿度指数n_(tmi)表征气候因素。其次,... 为探究干旱地区非饱和路基土的湿度与气候的关系展开了相应研究。该项研究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在役路基现场湿度调研着手,揭示路基土含水率在深度方向的分布规律;选择基质吸力表征路基湿度,引入综合湿度指数n_(tmi)表征气候因素。其次,根据不同土组,构建反映两者关联的n_(tmi)简化模型,用以通过气候数据预估路基平衡湿度。最后,利用调研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气候效应模型在定量表达气候因素对干旱地区路基湿度的影响方面比地下水位模型更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效应模型 路基平衡湿度 基质吸力 综合湿度指数T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河流域不同植被带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水分分析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哲 焦峰 +1 位作者 梁宁霞 王宗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77,81,共5页
以延河流域不同植被带上的三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引用土壤湿度综合指数作为土壤水分评价指标,结合不同植被带土地利用分布特征与相应土壤含水量对延河流域土壤水分进行评价分析,为该区域不同植被带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 以延河流域不同植被带上的三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引用土壤湿度综合指数作为土壤水分评价指标,结合不同植被带土地利用分布特征与相应土壤含水量对延河流域土壤水分进行评价分析,为该区域不同植被带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三个植被带均处于极干旱状态,土壤湿度森林草原带>森林带>草原带;其中森林带以林地为主,森林草原带以林地和草地共同起主导作用,草原带以草地为主;不同植被带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森林带最高,其次为森林草原带,草原带最低;对不同植被带土壤水分的剖面变化分析表明,0—200cm土层中土壤含水量随着深度增加呈现增长趋势。4种土地利用方式中,耕地的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土地利用方式,这主要是与耕地坡度较小和修建梯田有关,同时还与农作物的耗水量相对较小有关。林地和草地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差异,灌木地土壤含水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带 土壤水分 土壤湿度综合指数 土地利用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