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九”铁路绿色长廊北京大兴段绿化模式及结构配置 被引量:8
1
作者 宋兆民 孟 平 +4 位作者 张劲松 王 成 周金星 崔丽娟 李 洪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4-147,共4页
根据中国森林生态网络工程体系建设目的,结合北京大兴区自然条件及经济、社会状况,“京九”铁路绿色长廊北京大兴段拟建立由带(铁路、公路、河堤两侧的景观生态型防护林带)、网(农田防护林带、网)、点(城镇居民点绿化、公园、绿地... 根据中国森林生态网络工程体系建设目的,结合北京大兴区自然条件及经济、社会状况,“京九”铁路绿色长廊北京大兴段拟建立由带(铁路、公路、河堤两侧的景观生态型防护林带)、网(农田防护林带、网)、点(城镇居民点绿化、公园、绿地、果园等)相结合的多树种、多林种、多层次和多功能的森林生态体系。在规划实施中,对国家级主要通道两侧各拓宽为 200m,其中内侧 30m宽为景观生态型永久绿化带,外侧 170m宽为生态经济型产业绿化带。经过2、3a的建设,铁路两侧5 km范围内的林木覆盖率现已提高到 27%左右。选用乔、灌树种31种,其中包括高大乔木的防护树种,以景观为主的亚乔树种和花灌木,以经济效益兼防护的经济林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九”铁路 绿色长廊 北京 大兴段绿化模式 结构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道树绿化模式夏季小气候效应与人体舒适度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美莲 李志强 +1 位作者 银红 高润宏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35-240,共6页
对呼和浩特市市区行道树"一板两带和三板四带"2种主要绿化模式不同走向小气候要素进行实地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行道树能减弱到达地面的总辐射,三板四带均比一板两带减弱明显,减弱程度与行道树走向有关,东西向减小幅度为134 W/... 对呼和浩特市市区行道树"一板两带和三板四带"2种主要绿化模式不同走向小气候要素进行实地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行道树能减弱到达地面的总辐射,三板四带均比一板两带减弱明显,减弱程度与行道树走向有关,东西向减小幅度为134 W/m2,南北向减小174 W/m2;从温湿度来看,一板两带和三板四带东西向降温分别达1.9℃、2.7℃,增湿达4%和7%;南北向降温分别达1.7℃、2.1℃,增湿1%和4%,减弱程度还与太阳方位有关;从影响最大风速来看,东西向三板四带式减弱达4.1m/s,一板两带减弱达1.5m/s;南北向三板四带式减弱达2.8m/s,一板两带减弱达1.3m/s,三板四带对风速的减弱作用比一板两带的大,减弱程度不仅与行道树走向有关,还与当日盛行风向有关;行道树均可提高人体舒适度,尤其是三板四带式效果更好。通过对不同道路绿化设计模式的小气候效应量化角度分析研究,为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道树 绿化模式 小气候效应 人体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绿化模式的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晓储 何小弟 +3 位作者 黄利斌 蒋继宏 余玮玮 朱月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1-75,共5页
对扬州古运河风光带不同绿化模式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春季(春朱夏初)各模式林地的噪音和空气含尘量均有极显著或显著的差异,减噪效应和减尘效应从强到弱依次均为模式绿化群落、模式区内草坪、对照(模式区旁硬... 对扬州古运河风光带不同绿化模式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春季(春朱夏初)各模式林地的噪音和空气含尘量均有极显著或显著的差异,减噪效应和减尘效应从强到弱依次均为模式绿化群落、模式区内草坪、对照(模式区旁硬质园路)。生态环保型模式群落、生态保健型群落与生态景观型群落的噪音分别比对照减少12.63%~20.20%,9.22%~14.59%,8.86%~9.71%;空气含尘量分别比对照减少了63.65%,55.OO%和54.68%,比草坪减少36.40%,19.19%和5.12%。扬州琼花(木本)群落也有明显的减噪效应,该群落内噪音分别比对照(硬质园路)与草坪(模式区内)减少14.13%和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古运河 绿化模式 生态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九”铁路大兴段绿化模式动力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劲松 孟平 +3 位作者 宋兆民 王成 周金星 李洪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7-322,共6页
本文以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为例 ,对“京九”铁路大兴段绿化模式的动力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对比旷野农田 (对照点 ) ,防护农田的风速平均约降低 18.9% ,距林带树高 0 .5倍距离处 (0 .5H)风速的降低率可达 30 .0 %左右 ,距林带 4H处... 本文以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为例 ,对“京九”铁路大兴段绿化模式的动力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对比旷野农田 (对照点 ) ,防护农田的风速平均约降低 18.9% ,距林带树高 0 .5倍距离处 (0 .5H)风速的降低率可达 30 .0 %左右 ,距林带 4H处至农田中心的风速降低率为 1.8%  7.1% ,林带的有效防风距离至少可达 4H ;防护农田内理查逊数 (Ri)总体平均值比对照点约高 4 .6 % ,动力速度总体平均值比对照点约低 14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九”铁路 绿化模式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 动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污染分区与绿化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赵勇 李树人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3-27,共5页
在大气污染物实测和预测分析的基础上,应用聚类分析和综合指数的方法将污染区分为4个类型,绿化植物按照指数大小划分为3类。根据每个类型污染特点选择相应的绿化模式和植物种。研究表明:距污染源下风向300—4000m是重污染... 在大气污染物实测和预测分析的基础上,应用聚类分析和综合指数的方法将污染区分为4个类型,绿化植物按照指数大小划分为3类。根据每个类型污染特点选择相应的绿化模式和植物种。研究表明:距污染源下风向300—4000m是重污染区,单一污染和复合污染在该范围内较严重。绿化模式以乔、灌、草结合的形式对大气污染净化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模式 综合指数 空气污染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地区藏式庭院绿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智能 张爱琴 +1 位作者 蒋娟 周鹏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1年第6期143-147,共5页
对西藏林芝地区的藏式庭院景观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藏式庭院注重观花花卉,以具有农业气息的园艺植物为主,力求自然及管护简易,不注重修剪;(2)造景注重花卉的形、色、花期及视觉审美,形成了以花卉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花园",... 对西藏林芝地区的藏式庭院景观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藏式庭院注重观花花卉,以具有农业气息的园艺植物为主,力求自然及管护简易,不注重修剪;(2)造景注重花卉的形、色、花期及视觉审美,形成了以花卉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花园",其审美观念、造景风格与西方欧式庭院较为接近,在设计元素上重视植物,忽视水体设计;(3)草坪与观花类植物、果树及园艺作物相比,处于次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林芝地区 藏式庭院 绿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空间立体绿化模式初探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光卫 刘映芳 《现代城市研究》 2000年第6期32-35,共4页
文章从城市内部存在的与绿色生态建设有关的 5对矛盾问题出发,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一种新的城市绿化模式,即城市空间立体绿化模式,并分析了该绿化模式的内涵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说明了建设该城市空间立体绿化模式... 文章从城市内部存在的与绿色生态建设有关的 5对矛盾问题出发,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一种新的城市绿化模式,即城市空间立体绿化模式,并分析了该绿化模式的内涵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说明了建设该城市空间立体绿化模式的积极意义,以及在建设这种绿化模式时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 立体绿化模式 绿化材料 城市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藏公路(拉萨至八一段)绿化模式与实施技术之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郑维列 普布次仁 +5 位作者 边巴多吉 邢震 普琼 潘刚 郭泉水 任青山 《西藏科技》 2002年第5期48-60,共13页
川藏公路拉萨至八一段公路绿化模式研究试验区贯穿拉萨河谷半干旱区至藏东南半湿润区 ,海拔自西段 3 60 0m到东段 3 0 0 0m ,穿越了 4 90 0m的高寒地区 ,自然条件极为特殊。本研究进行了 6种乔、灌、草立体模式的配置。在试验区内 ,公... 川藏公路拉萨至八一段公路绿化模式研究试验区贯穿拉萨河谷半干旱区至藏东南半湿润区 ,海拔自西段 3 60 0m到东段 3 0 0 0m ,穿越了 4 90 0m的高寒地区 ,自然条件极为特殊。本研究进行了 6种乔、灌、草立体模式的配置。在试验区内 ,公路绿化树种胸径生长的速度表现为白柳 >藏川杨 >高山松 >北京杨 ,它与立地的水分条件有关 ,而与头木作业强度无关。试验结果表明 ,除杨柳树外 ,红叶碧桃、光核桃、沙棘、柠条、刺槐等树种对干寒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冬春季节干旱、夏秋季节洼涝是确保植树成活的最大障碍。文中还比较了建模式与传统植树方式在措施上的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公路 绿化模式 树种 栽植技术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九长廊深圳段绿化模式及其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孙冰 廖绍波 +2 位作者 曾培贤 刘治平 李云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9-374,共6页
京九铁路深圳布吉段全长 3 km,应用 14科、18种岭南乡土阔叶树 ,设计 12种配置模式 ,营建 4 2 hm2铁路沿线绿化防护林。其中 ,常绿与落叶树种比例为 2∶ 1,乔木、小乔木和灌木种比例为6∶ 2∶ 1,防火树种与景观树种比例为 1∶ 2 ,防护... 京九铁路深圳布吉段全长 3 km,应用 14科、18种岭南乡土阔叶树 ,设计 12种配置模式 ,营建 4 2 hm2铁路沿线绿化防护林。其中 ,常绿与落叶树种比例为 2∶ 1,乔木、小乔木和灌木种比例为6∶ 2∶ 1,防火树种与景观树种比例为 1∶ 2 ,防护林与风景林的面积比例为 8∶ 13。本文分析了上述绿化模式的生态学基础 ,从生物多样性、植被地带性、生态功能综合性、景观走廊的美学特性及人文关怀意识等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九绿色长廊 深圳段 绿化模式 生态学意义 森林生态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村小城镇园林绿化模式的创建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文辉 范义荣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0-215,共6页
依据浙江省农村小城镇的生态环境、游憩休闲绿地、乡土景观等现状,明确了创建农村小城镇的绿化模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遗产文化保护、乡土景观体现、群众游憩生活改善等方面的意义和作用;并根据农村小城镇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 依据浙江省农村小城镇的生态环境、游憩休闲绿地、乡土景观等现状,明确了创建农村小城镇的绿化模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遗产文化保护、乡土景观体现、群众游憩生活改善等方面的意义和作用;并根据农村小城镇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地域特色、防污抗灾等建设现状和可操作性原则,提出了农村小城镇绿化的"地域+功能"创建模式,形成了平原生态型、山区游憩型、滨海防护型、丘陵景观型等4种园林绿化发展模式,从生活、生态、生产等方面分析了4种模式的不同侧重,得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乡村旅游发展、防护绿地系统建设、休闲度假等不同模式建设的内涵、特色,总结了不同绿化模式建设的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农村小城镇 绿化模式 创建 注意事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区景观生态绿化模式的构建——以济南市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冯兰东 赵鹏 +2 位作者 徐杨 宗永成 陈嘉璐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550-557,共8页
构建居住区景观生态绿化模式既能营造方便舒适、安全健康、生态宜居的景观环境,也是现代城市居住区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关键。文章根据济南市区域环境和不同类型的居住区,提出了居住区景观植物配置原则;构建了生态复层类、生态保健类、... 构建居住区景观生态绿化模式既能营造方便舒适、安全健康、生态宜居的景观环境,也是现代城市居住区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关键。文章根据济南市区域环境和不同类型的居住区,提出了居住区景观植物配置原则;构建了生态复层类、生态保健类、观花观果类、彩叶乔灌类、修剪整形类、防污净化类,6大类型、17种济南市居住区景观生态绿化模式;总结分析了6大类型植物配置的特点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 景观 生态绿化模式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古运河生态环境林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晓储 赵御龙 +4 位作者 黄利斌 裴建文 蒋春 刘贵阳 周红葵 《江苏林业科技》 2002年第5期1-5,共5页
结合扬州市政府综合整治古运河 ,构建生态环境林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研究结果认为 ,构建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必须“以人为本” ,贯彻生态功能优先、物种多样性、生态绿化与园林绿化相结合的原则 ,运用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原理 ,遵循植被地... 结合扬州市政府综合整治古运河 ,构建生态环境林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研究结果认为 ,构建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必须“以人为本” ,贯彻生态功能优先、物种多样性、生态绿化与园林绿化相结合的原则 ,运用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原理 ,遵循植被地带性生物学规律及其演替规律 ,选用释氧、吸收有毒气体 (SO2 等 )、抑菌、滞尘功能较强的植物组成绿化单元 ,科学配置 ,这样才能达到既提高净化空气能力 ,又提高景观质量的效果。文内对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的功能定位、建模原理、绿化设计原则、模式结构、主要绿化树种等作了论述。并对林荫健身地段的绿化设计 ,宗教古文化遗迹地的绿化设计 (道教、佛教 )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古运河 生态环境林 生态保健 绿化模式 生态园林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区几种立交桥绿化模式的景观效益评价 被引量:9
13
作者 高冬梅 赵林森 魏开云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6期138-142,共5页
在对昆明市区16座立交桥进行普查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该市区立交桥绿化中主要的3种绿化模式,即乔+灌+草型;灌+草型及单纯地被型。运用唐东芹等人提出的园林植物景观评价AHP(层次分析法)模型与方法,对此3种绿化模式的景观效益进行综合评... 在对昆明市区16座立交桥进行普查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该市区立交桥绿化中主要的3种绿化模式,即乔+灌+草型;灌+草型及单纯地被型。运用唐东芹等人提出的园林植物景观评价AHP(层次分析法)模型与方法,对此3种绿化模式的景观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乔+灌+草型、灌+草型绿化模式的景观效益价值远大于单纯地被型,而乔+灌+草型的景观效益略大于灌+草型,前2类绿化模式的观赏价值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交桥 绿化模式 景观评价 昆明 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城镇绿化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9
14
作者 蔡云楠 郭红雨 《中国园林》 2000年第1期43-46,共4页
本文针对山地城镇独特而又敏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提出了适宜山地城镇的“绿核十绿廊十绿网”的绿化模式;揭示了这种绿化模式适应性、渗透性、系统性、可... 本文针对山地城镇独特而又敏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提出了适宜山地城镇的“绿核十绿廊十绿网”的绿化模式;揭示了这种绿化模式适应性、渗透性、系统性、可达性、生长性、文化性、经济性等一系列鲜明的特点与优势,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力图促进山地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引导山地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镇 可持续发展 绿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统筹背景下苏南新农村绿化模式研究——以昆山市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兵 李延松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88-92,共5页
在快速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地处长三角经济区的苏南地区新农村绿化建设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典型性。通过对苏南新农村建设实例分析,结合昆山市新农村绿化实践,从三个层面对苏南村庄绿化模式进行探讨。宏观上打破单个村庄为单位的限... 在快速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地处长三角经济区的苏南地区新农村绿化建设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典型性。通过对苏南新农村建设实例分析,结合昆山市新农村绿化实践,从三个层面对苏南村庄绿化模式进行探讨。宏观上打破单个村庄为单位的限制,从大尺度上对乡村绿化规划布局进行研究。中观上对村庄的整体绿化形式进研究,分别对城镇型、城郊型、乡村型三类村庄的绿化模式进行分类研究。微观上对单个村庄内部水网、路网、农田林网、公共绿地等进行具体的绿化模式研究。并对不同绿化模式建设实施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 新农村 绿化模式 昆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地区火电厂绿化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维 许晓利 肖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5753-5754,共2页
根据豫西地区自然气候条件、乡土植物资源、火电厂内各种用地的特点,提出“增加绿量,分区绿化”的绿化模式。
关键词 豫西地区 火电厂 绿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生态林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晓储 黄利斌 +3 位作者 蒋继宏 何小弟 陈凤美 徐玮玮 《中国城市林业》 2005年第6期12-15,共4页
文章研究了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生态林建设中构建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的建模原理、模式结构、主要绿化树种群落及部分配置群落改善空气质量,从而有利于市民身心健康的生态功能效果。初步研究表明,构建的生态保健型绿化群落有明显的减噪功能... 文章研究了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生态林建设中构建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的建模原理、模式结构、主要绿化树种群落及部分配置群落改善空气质量,从而有利于市民身心健康的生态功能效果。初步研究表明,构建的生态保健型绿化群落有明显的减噪功能、滤尘功能和显著的抑菌功能。通过测定叶挥发物证实了侧柏、雪松、香樟、栾树、枇杷、水杉、琼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强的抗菌活性,对大肠杆菌也有很强的抗菌活性,这为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改善空气卫生状况,提高空气质量的生态保健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模式 人工植物群落 抗菌活性 香樟 樟树 保健型 栾树 染料作物 雪松 喜马拉雅杉 雪松属 侧柏 侧柏属 夹竹桃 扬州古运河 枇杷 芦桔 热带和亚热带果树 琼花 树种选择 抑菌效果 水杉 生态林 风光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街道峡谷道路绿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车生泉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16-920,共5页
街道峡谷在上海城市中普遍存在,街道峡谷中污染气体的扩散受到屋顶风向、风速、高宽比、峡谷两侧建筑物的对称性、高度分布和街区形状等因素的影响。文章对适合于不同街道峡谷形式的、较为典型的道路绿化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海... 街道峡谷在上海城市中普遍存在,街道峡谷中污染气体的扩散受到屋顶风向、风速、高宽比、峡谷两侧建筑物的对称性、高度分布和街区形状等因素的影响。文章对适合于不同街道峡谷形式的、较为典型的道路绿化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城市街道峡谷中的道路绿化模式可归纳为:梯级递进式、斑块复合式、疏朗开敞式、模纹花镜式和独立行道树式5种。当街道峡谷与主导风垂直:(1)街道峡谷的W/H>5且为平行型峡谷时,绿化模式应采用梯级递进式或疏朗开敞式;(2)街道峡谷的W/H为0.6~5且为平行型峡谷时,绿化模式在迎风侧采用流朗开敞式、背风侧采用模纹花镜式,或者两侧都采用模纹花镜式;(3)街道峡谷的W/H<0.6且为平行型峡谷时,绿化模式应采用模纹花镜式或独立行道树式;(4)街道峡谷的W/H<0.6且为递升型峡谷时,绿化模式在迎风侧采用斑块复合式或模纹花镜式,背风侧采用模纹花镜式或独立行道树式;(5)街道峡谷的W/H<0.6且为递降型峡谷时,绿化模式可采用模纹花镜式或独立行道树式;当街道峡谷与主风向平行:宽、高比大的街道绿化模式应采用梯级递进式或斑块复合式,当街道峡谷的高度是宽度的倍数时,道路绿化宜采用疏朗开敞式或独立行道树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城市街道 道路 绿化模式 行道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低丘水土保持型荒山绿化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苑秋 郭晓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7年第1期166-170,共5页
通过分析总结不同水土流失程度的低丘陵荒山绿化后.在恢复植被、加强林地的蓄水功能等方面的成效,说明对不同水土流失程度的荒山绿化时.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措施,都能取得较好的绿化效果.达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生态经济效益同步... 通过分析总结不同水土流失程度的低丘陵荒山绿化后.在恢复植被、加强林地的蓄水功能等方面的成效,说明对不同水土流失程度的荒山绿化时.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措施,都能取得较好的绿化效果.达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生态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丘 绿化模式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市古运河生态环境林观光休闲型绿化模式营建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晓储 裴建文 +3 位作者 赵御龙 刘贵阳 黄利斌 姚征潮 《江苏林业科技》 2001年第4期4-6,39,共4页
结合对扬州市古运河的整治 ,营建生态环境林观光休闲型滨河绿地风光带。在其实施的第 1期工程中 ,就观光休闲型绿化模式的定位及功能、建模原理、模式结构、绿化设计原则、主要地段景点的绿化配置与造景创意 ,以及模式绿化的初期效果等... 结合对扬州市古运河的整治 ,营建生态环境林观光休闲型滨河绿地风光带。在其实施的第 1期工程中 ,就观光休闲型绿化模式的定位及功能、建模原理、模式结构、绿化设计原则、主要地段景点的绿化配置与造景创意 ,以及模式绿化的初期效果等进行初步研究探讨。要求通过增加乔木数量 ,配置观赏人工植物群落 ,搭配仿古园林建筑 ,保护古文化遗迹 ,形成滨河绿地森林公园 ,最终达到既发挥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游憩功能 ,又发挥净化空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林 观光休闲型 绿化模式 古运 扬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