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挤压膨化对绿茶茶渣中粗纤维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博 叶阳 +1 位作者 周小芬 钱园凤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6,共8页
利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对绿茶茶渣进行挤压膨化加工,采用响应面设计方法建立物料含水量、喂料速度、螺杆转速以及套筒温度与绿茶茶渣中粗纤维含量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各参数对绿茶茶渣中粗纤维含量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螺杆转速>... 利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对绿茶茶渣进行挤压膨化加工,采用响应面设计方法建立物料含水量、喂料速度、螺杆转速以及套筒温度与绿茶茶渣中粗纤维含量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各参数对绿茶茶渣中粗纤维含量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螺杆转速>套筒温度>喂料速度>物料含水量,获得低粗纤维含量的最佳挤压膨化参数为物料含水量70%,喂料速度90 r/min,螺杆转速90 r/min,套筒温度50℃。在此条件下,茶渣中粗纤维含量为15%,与膨化前原料相比,粗纤维含量下降了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膨化 绿茶茶渣 粗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膨化对绿茶茶渣中没食子酸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博 周小芬 +3 位作者 叶阳 朱宏凯 董春旺 钱园凤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4,共7页
利用DS30-III型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对绿茶茶渣进行挤压膨化加工,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了物料含水量、喂料速度、螺杆转速、套筒温度为影响因子,以绿茶茶渣中没食子酸为响应面值,应用响应面设计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 利用DS30-III型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对绿茶茶渣进行挤压膨化加工,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了物料含水量、喂料速度、螺杆转速、套筒温度为影响因子,以绿茶茶渣中没食子酸为响应面值,应用响应面设计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论表明,获得高没食子酸含量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物料含水量70%,喂料速度58 r/min,螺杆转速60 r/min,套筒温度60℃。挤压膨化参数对没食子酸含量影响的大小依次为:物料含水量>螺杆转速>套筒温度>喂料速度。经过最佳挤压膨化参数处理的绿茶茶渣中没食子酸含量为3.57 mg/g,与原料相比,没食子酸含量增加2.69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膨化 绿茶茶渣 没食子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茶渣半纤维素的提取及组成性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宋珺玲 周惠明 朱科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6-129,共4页
目的:从绿茶茶渣中分离半纤维素,研究其组成性质。方法:利用碱性过氧化氢法浸提、乙醇沉淀提取得到茶渣半纤维素。红外光谱法测定其糖苷键类型;离子色谱法分析其单糖组成;高效凝胶色谱法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结果:红外光谱中半纤维素具... 目的:从绿茶茶渣中分离半纤维素,研究其组成性质。方法:利用碱性过氧化氢法浸提、乙醇沉淀提取得到茶渣半纤维素。红外光谱法测定其糖苷键类型;离子色谱法分析其单糖组成;高效凝胶色谱法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结果:红外光谱中半纤维素具有糖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茶渣半纤维素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组成,另外还含有少量的鼠李糖、木糖和氨基半乳糖。高浓度乙醇沉淀的茶渣半纤维素相对分子量在2000左右;结论:该茶渣半纤维素是一种酸性半纤维素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茶渣 半纤维素 提取 组成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预处理辅助纤维素酶水解绿茶茶渣制备水溶性糖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金友兰 刘安 肖文军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5-339,共5页
以绿茶水提茶渣为原料,水溶性还原糖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DNS分析方法,在优选60Co辐照降解和纤维素酶酶促水解茶渣制备水溶性糖工艺技术的基础上,探讨了辐照预处理辅助纤维素酶水解绿茶茶渣制备水溶性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 以绿茶水提茶渣为原料,水溶性还原糖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DNS分析方法,在优选60Co辐照降解和纤维素酶酶促水解茶渣制备水溶性糖工艺技术的基础上,探讨了辐照预处理辅助纤维素酶水解绿茶茶渣制备水溶性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产糖量显著提高,辐照剂量为1200kGy时,还原糖含量的增大率为926.01%。不同辐照剂量预处理后的水提茶渣,经酶解处理,其还原糖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2倍、1.2倍、1.5倍、1.5倍和1.3倍。由此说明辐照预处理辅助纤维素酶水解绿茶水提茶渣的工艺有利于水溶性糖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预处理 绿茶茶渣 纤维素酶 水溶性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渣基生物质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锂电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春艳 余浩 潘乐 《黄山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31-34,共4页
以绿茶的茶渣作为碳源,通过在N2气氛下高温热处理制得碳材料,该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充放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100mA·g-1下,它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730mAh·g-1,循环80次之后仍具有36... 以绿茶的茶渣作为碳源,通过在N2气氛下高温热处理制得碳材料,该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充放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100mA·g-1下,它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730mAh·g-1,循环80次之后仍具有360mAh·g-1的放电比容量,展现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能。该碳材料的制备过程简单,原料来源丰富且能“变废为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绿茶茶渣 生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