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音乐课堂管理评价机制在选择性缄默症儿童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张秀萍 李涛 《教育教学研究前沿》 2024年第8期13-15,共3页
小学阶段作为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音乐课堂不仅是艺术素养的启蒙地,更是情感表达与社交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然而,选择性缄默症(Selective Mutism,SM)儿童一群体的存在,给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带来了挑战。因此,通过音乐这一无国界... 小学阶段作为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音乐课堂不仅是艺术素养的启蒙地,更是情感表达与社交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然而,选择性缄默症(Selective Mutism,SM)儿童一群体的存在,给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带来了挑战。因此,通过音乐这一无国界的语言,探索一套适用于选择性缄默症儿童的小学音乐课堂的管理评价机制,为选择性缄默症儿童提供一个安全、包容的环境,促进他们的情感表达与社交互动。本文不仅为选择性缄默症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也为小学音乐教育实践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以期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缄默症 小学音乐 课堂管理 评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选择性缄默症儿童在幼儿园的一天——对交往障碍儿童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丽莉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98-100,共3页
本文描述了一个选择性缄默症儿童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介绍了选择性缄默症的概念、诊断标准,分析了案例中导致孩子这一症状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矫治策略,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采用行为疗法、游戏疗法、家庭疗法、自我... 本文描述了一个选择性缄默症儿童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介绍了选择性缄默症的概念、诊断标准,分析了案例中导致孩子这一症状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矫治策略,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采用行为疗法、游戏疗法、家庭疗法、自我建模等方法来帮助孩子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缄默症 选择性缄默症儿童 交往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岁选择性缄默症女孩的箱庭治疗个案研究 被引量:37
3
作者 徐洁 张日昇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6-132,共7页
采用箱庭疗法对11岁选择性缄默症女孩进行心理治疗的小M研究。经过18次个体箱庭和4次家庭箱庭治疗,来访者的箱庭作品由贫瘠、单调逐渐向丰富、多样转化,由孤立、静止走向开放、动态,自我力量逐步增强。来访者的学校适应、亲子关系也发... 采用箱庭疗法对11岁选择性缄默症女孩进行心理治疗的小M研究。经过18次个体箱庭和4次家庭箱庭治疗,来访者的箱庭作品由贫瘠、单调逐渐向丰富、多样转化,由孤立、静止走向开放、动态,自我力量逐步增强。来访者的学校适应、亲子关系也发生了积极改变。箱庭治疗使来访者的内心世界由创伤走向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缄默症 箱庭治疗 小M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手术后缄默症 被引量:8
4
作者 朱廷吉 鲁质成 +3 位作者 徐寿水 朱晓波 付双林 王长坤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34-235,共2页
本文报告6例手术后出现缄默症,2例为髓母细胞瘤,1例为鞍结节脑膜瘤,1例为矢状窦旁脑膜瘤,2例为额部胶质瘤。辅助运动区、齿状核均与丘脑腹外侧核通路有联系,这些通路障碍或丘脑核病变可能是缄默症的病理基础。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手术后 缄默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颅窝肿瘤术后缄默症38例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春晖 张庆九 +2 位作者 焦保华 崔增学 史彦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9-49,52,共2页
关键词 后颅窝肿瘤 术后 缄默症 磁共振成像检查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后缄默症23例报告 被引量:5
6
作者 柳浩然 吴海权 +5 位作者 郎明渝 辛续伟 徐利民 韩冬 薄巍巍 张春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39-240,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缄默症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23例重型颅脑损伤后缄默症患者,均于脑外伤后24h到10d内行常规MR成像、流动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分析发生部位...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缄默症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23例重型颅脑损伤后缄默症患者,均于脑外伤后24h到10d内行常规MR成像、流动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分析发生部位与缄默的相关性。结果23例缄默症中,发现病灶203个,依次为大脑半球皮层下脑白质区占56.7%;基底节占5.4%;胼胝体占25.1%,丘脑占6.4%;脑干占2.5%,小脑占3.9%。症状多于2~3周后恢复。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后缄默症与胼胝体损伤或齿状核-丘脑-皮质通路有关,持续时间在2周左右,其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缄默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缄默症的诊治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卓铭 黄舜韶 +2 位作者 孟宪章 徐浩 林谷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2-132,141,共2页
1资料患者12岁,男性,5个月前因发热、头痛、呕吐、不能言语、癫痫发作6天,查体:脑膜刺激征阳性,以“病毒性脑膜脑炎”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36天。仍遗留不能言语,转多间上级医院在神经科、精神科和心理科住院治疗未见好转。... 1资料患者12岁,男性,5个月前因发热、头痛、呕吐、不能言语、癫痫发作6天,查体:脑膜刺激征阳性,以“病毒性脑膜脑炎”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36天。仍遗留不能言语,转多间上级医院在神经科、精神科和心理科住院治疗未见好转。1998年3月27日转入我院,家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缄默症 失语 脑损害 诊断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后颅凹肿瘤术后缄默症12例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明 徐欣 张志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18-919,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后颅凹肿瘤 术后并发 缄默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蚓部肿瘤术后并发小脑性缄默症3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谢昌厚 谢万福 +2 位作者 王茂德 张仲林 张晓东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73-474,共2页
目的:探讨小脑蚓部肿瘤切除后并发小脑性缄默的发病机制。方法:通过3例 小脑缄默症和复习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小脑性缄默症的产生与术中小脑蚓部及 中线处的副损伤有内在联系。结论:小脑性缄默症是一种严重的构音障碍,术... 目的:探讨小脑蚓部肿瘤切除后并发小脑性缄默的发病机制。方法:通过3例 小脑缄默症和复习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小脑性缄默症的产生与术中小脑蚓部及 中线处的副损伤有内在联系。结论:小脑性缄默症是一种严重的构音障碍,术中减少小脑组 织的牵拉和保护脑血管的损伤是减少其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手术后并发 小脑疾病 缄默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缄默症的诊治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义臣 陈卓铭 李冰肖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96-897,共2页
关键词 缄默症 诊治 临床综合征 言语交流 社会压力 社会矛盾 家庭矛盾 家庭问题 患儿 说话 增多 幼儿园 流动性 学校 拒绝 内向 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缄默症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晓萍 黄凌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89-489,共1页
目的提高对缄默症的诊治水平。方法通过对3例缄默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康复过程的回顾及随访结果,总结临床诊治体会。结果3例缄默症患者均是由心理因素所致的功能性言语障碍,治疗后完全康复,随访正常。结论功能性缄默症多是... 目的提高对缄默症的诊治水平。方法通过对3例缄默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康复过程的回顾及随访结果,总结临床诊治体会。结果3例缄默症患者均是由心理因素所致的功能性言语障碍,治疗后完全康复,随访正常。结论功能性缄默症多是由心理因素所致的非器质性言语障碍,治疗要以心理干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缄默症 心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出现缄默症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宏 孟蕾蕾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3-383,共1页
全脑血管造影(DSA)在脑血管性疾病及某些脑肿瘤的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术前行DSA可以了解脑血管的形态、病变的血供、病变与血管的关系、病变的性质、范围和程度,并对占位病变定位,从而可以明确诊断,术后行DSA可以了解治疗是否有... 全脑血管造影(DSA)在脑血管性疾病及某些脑肿瘤的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术前行DSA可以了解脑血管的形态、病变的血供、病变与血管的关系、病变的性质、范围和程度,并对占位病变定位,从而可以明确诊断,术后行DSA可以了解治疗是否有效。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DSA已成为一种相对安全的检查方法,目前临床上进行DSA的方式有经股动脉、肱动脉、桡动脉穿刺。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均为有创检查,患者术后仍有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甚至可危及生命。DSA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麻醉并发症、造影技术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症状性缺血是全身并发症之一,可表现为缄默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血管造影术 缄默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性颅脑损伤后缄默症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治强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41-141,共1页
关键词 闭合性颅脑损伤 缄默症 治疗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后颅凹术后缄默症8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炳谦 于连发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7-518,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后颅凹手术 缄默症 手术后并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颅后窝肿瘤术后缄默症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步星耀 张永福 +5 位作者 赵红卫 张红艳 秦玉花 于耀宇 章翔 易声禹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1年第2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颅后窝肿瘤术后缄默症的临床特点及溴隐亭合并美多巴对其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儿童颅后窝肿瘤术后缄默症31例,比较16例接受溴隐亭合并美多巴治疗的术后缄默症患儿与15例未接受治疗者的病程,观察治疗组16例中8例患儿药物... 目的探讨儿童颅后窝肿瘤术后缄默症的临床特点及溴隐亭合并美多巴对其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儿童颅后窝肿瘤术后缄默症31例,比较16例接受溴隐亭合并美多巴治疗的术后缄默症患儿与15例未接受治疗者的病程,观察治疗组16例中8例患儿药物中途撤除溴隐亭对疗效的影响。结果31例缄默症全部为颅后窝位于中线的大肿瘤全切术后,肿瘤病理类型为:髓母细胞瘤21例,星形细胞瘤7例,室管膜瘤3例。术后出现缄默症的时间为0~4天(平均1.2天),治疗组病程2~15天(平均11天),明显低于对照组9~80天(平均39天)。治疗组中8例于开始说话后第3天将溴隐亭减至原用量的1/3,均于减量次日重新出现缄默症状。随溴隐亭剂量再次增加,8例病人症状均逐渐好转直至重新开始说话。结论 儿童颅后窝中线大肿瘤全切术后易出现缄默症,有一定潜伏期,持续时间短暂,溴隐亭合并美多巴口服可明显缩短其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缄默症 术后 颅后窝 溴隐亭 肿瘤 治疗组 美多巴 中线 合并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重度脑外伤后缄默症的临床表现与预后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明宇 杨治权 +3 位作者 刘劲芳 奚健 姜冰 刘运生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8期1438-1440,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脑外伤后缄默症(PTM)的临床表现与预后。【方法】对14例PTM患儿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对伤后昏迷时间与缄默时间、缺血脑区与缄默时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本组患儿伤后昏迷时间4~82(28.75±22... 【目的】探讨儿童脑外伤后缄默症(PTM)的临床表现与预后。【方法】对14例PTM患儿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对伤后昏迷时间与缄默时间、缺血脑区与缄默时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本组患儿伤后昏迷时间4~82(28.75±22.63)d;苏醒后缄默症持续时间:3~55(20.03±16.78)d;所有患儿的SPECT均显示多脑区持续存在的缺血性改变。昏迷时间与缄默时间显著相关(P〈0.001);左右脑区缺血数与缄默发生的相关性不明显(P=0.265)。【结论】PTM多见于弥漫性脑损伤,与多脑区缺血有关,PTM持续时间与伤后昏迷持续时间明显相关;可能与儿童相关语言脑区的发育尚欠成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并发 缄默症/并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选择性缄默症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7
作者 龚艺华 黄希庭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5年第4期377-378,共2页
关键词 缄默症 儿童 心理障碍 临床表现 诊断标准 心理疾病 治疗方法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缄默症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丽莉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98-99,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选择性缄默症的概念、诊断标准、致病因素等,旨在提醒成人关注孩子早期的异常表现,使孩子得到及早诊断和及早治疗,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关键词 选择性缄默症 焦虑 羞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导致缄默症一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天俊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6-186,共1页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缄默症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并发
原文传递
后颅凹肿瘤术后一过性缄默症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建东 陈恂官 惠国桢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6期799-799,共1页
关键词 后颅凹肿瘤 一过性缄默症 手术后并发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