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淀粉酶制备缓慢消化淀粉的工艺研究
1
作者 连莲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2期78-80,共3页
本研究聚焦于普通玉米淀粉,通过应用异淀粉酶来优化缓慢消化淀粉(SDS)的生产流程。通过酶解玉米淀粉并以缓慢消化淀粉的产率作为评估标准,本研究评估了pH值、时间、温度和酶的添加量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生产SDS的最... 本研究聚焦于普通玉米淀粉,通过应用异淀粉酶来优化缓慢消化淀粉(SDS)的生产流程。通过酶解玉米淀粉并以缓慢消化淀粉的产率作为评估标准,本研究评估了pH值、时间、温度和酶的添加量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生产SDS的最佳工艺条件。最终确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pH5.0,酶解时间6h,酶解温度40℃,异淀粉酶用量450U。因此,采用异淀粉酶脱支处理,可增加链淀粉的数量以获得S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缓慢消化淀粉 淀粉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脱支处理对颗粒态缓慢消化淀粉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凯 陈威 +3 位作者 宫玉晶 刘宁 陈凤莲 杨春华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2-47,共6页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研究了低于淀粉糊化温度条件下酶脱支处理对直链淀粉溶出及缓慢消化淀粉形成的影响。选取不同条件产物,采用Guraya法测定酶脱支处理后的缓慢消化淀粉含量的变化,从而研究酶脱支处理过程上清液中溶出的直链淀粉与沉淀...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研究了低于淀粉糊化温度条件下酶脱支处理对直链淀粉溶出及缓慢消化淀粉形成的影响。选取不同条件产物,采用Guraya法测定酶脱支处理后的缓慢消化淀粉含量的变化,从而研究酶脱支处理过程上清液中溶出的直链淀粉与沉淀淀粉颗粒态缓慢消化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进一步研究酶脱支淀粉的颗粒形貌、结晶特性、热焓特性。结果表明,直链淀粉溶出量与缓慢消化淀粉形成具有相关性;低于糊化温度下通过酶脱支制备缓慢消化淀粉能提高淀粉颗粒表面的疏松度;相对于结晶的数量,结晶的质量对淀粉消化性影响更大;酶脱支处理后,淀粉糊化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止温度均有所增加,糊化温度区间变小,糊化焓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酶脱支处理 缓慢消化淀粉 颗粒态 直链淀粉 溶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制备玉米缓慢消化淀粉的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闵伟红 刘舟 +2 位作者 姜宏宇 方丽 马井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96-300,共5页
缓慢消化淀粉是一种新型功能性淀粉,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该文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酶控制降解技术及湿热-冷却技术制备缓慢消化淀粉,确定其优化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普鲁兰酶用量9U/g,酶作用时间7h,淀粉乳浓度12.5%,热处理时间50... 缓慢消化淀粉是一种新型功能性淀粉,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该文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酶控制降解技术及湿热-冷却技术制备缓慢消化淀粉,确定其优化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普鲁兰酶用量9U/g,酶作用时间7h,淀粉乳浓度12.5%,热处理时间50min,热处理温度110℃,储藏温度1℃,储藏时间2d,烘干温度60℃,并在此条件下进行3次重复试验,缓慢消化淀粉得率为27.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消化淀粉 湿热-冷却技术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米缓慢消化淀粉的制备 被引量:9
4
作者 王萍 陈磊 曹建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2-64,共3页
以黑龙江大米淀粉为原料,糊化时采用普鲁兰酶进行脱支处理,并经冷却贮存可使缓慢消化淀粉的含量超过50%。实验证明,制备缓慢消化淀粉的最优条件:10%的普鲁兰酶水解4h、5℃贮存2d,缓慢消化淀粉含量达到58%。
关键词 大米 普鲁兰酶 缓慢消化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处理对缓慢消化淀粉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赵凯 丁文明 谷广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95-97,共3页
研究湿热处理条件对缓慢消化淀粉含量的影响,探讨水分含量、湿热处理温度、湿热处理时间、贮存温度、贮存时间对SDS含量的影响。最适的湿热处理条件为:水分含量20%(干基),温度120℃,湿热处理时间1h。处理后的样品在4℃冷藏12h,然后于60... 研究湿热处理条件对缓慢消化淀粉含量的影响,探讨水分含量、湿热处理温度、湿热处理时间、贮存温度、贮存时间对SDS含量的影响。最适的湿热处理条件为:水分含量20%(干基),温度120℃,湿热处理时间1h。处理后的样品在4℃冷藏12h,然后于60℃烘干16h,在此条件下,SDS含量可达3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消化淀粉(SDS) 湿热处理 处理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湿热法制备玉米缓慢消化淀粉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毕礼政 刘钟栋 +2 位作者 杨永美 龚本前 郭培培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4-98,共5页
缓慢消化淀粉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新功能性淀粉,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特性。微波技术以其高效率、低能耗的特点,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一些进展。尤其是微波的高效特性,能缩短工业处理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取得最佳的制... 缓慢消化淀粉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新功能性淀粉,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特性。微波技术以其高效率、低能耗的特点,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一些进展。尤其是微波的高效特性,能缩短工业处理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取得最佳的制备效果。该文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湿热法控制技术制备缓慢消化淀粉,确定其最优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功率为300W,微波作用时间为25min,温度为50℃,水分含量为60%(干基),冷藏温度为4℃,冷藏时间为18h,烘干温度为60℃的条件下SDS得率可达到最高的38.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湿热法 缓慢消化淀粉(SDS)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鲁兰酶和α-淀粉酶法制备缓慢消化淀粉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胡耀辉 李彩霞 +3 位作者 朴春红 于寒松 王玉华 刘俊梅 《粮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72,共4页
以普通玉米淀粉为原料,分别应用普鲁兰酶和α-淀粉酶制备缓慢消化淀粉(SDS),并优化SDS制备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普鲁兰酶法制备SDS的最佳条件为:酶用量为160U,酶解时间为8h,冷藏回生时间为3d,淀粉乳浓度为10%。在上述条件下,SDS的质... 以普通玉米淀粉为原料,分别应用普鲁兰酶和α-淀粉酶制备缓慢消化淀粉(SDS),并优化SDS制备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普鲁兰酶法制备SDS的最佳条件为:酶用量为160U,酶解时间为8h,冷藏回生时间为3d,淀粉乳浓度为10%。在上述条件下,SDS的质量浓度最高,为21.77%;同样通过正交试验确定α-淀粉酶法制备SDS的最佳条件为:酶用量为200U,酶解时间为25min,冷藏回生时间为3d,淀粉乳浓度为10%。在上述条件下,SDS的质量浓度最高,达到20.27%。由于两种方法制备得到的SDS质量浓度差别不大,但α-淀粉酶价格较低,酶解时间短,因此其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所以选择α-淀粉酶制备S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普鲁兰酶 Α-淀粉 缓慢消化淀粉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脱支处理对玉米缓慢消化淀粉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凯 李君 谷广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7-181,共5页
以玉米原淀粉为原料,研究普鲁兰酶脱支处理糊化后制备缓慢消化淀粉(slowly digestible starch,SDS)过程中各影响因素(温度、p H值、酶用量、贮藏及干燥条件)对SDS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7.5℃、p H 4.9、酶用量60 U/g的条件下脱支8 h... 以玉米原淀粉为原料,研究普鲁兰酶脱支处理糊化后制备缓慢消化淀粉(slowly digestible starch,SDS)过程中各影响因素(温度、p H值、酶用量、贮藏及干燥条件)对SDS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7.5℃、p H 4.9、酶用量60 U/g的条件下脱支8 h,然后煮沸灭酶30 min,再经4℃冷藏、60℃干燥后,可得SDS含量为31.09%的产品。原淀粉、酶脱支处理样品及脱支并去除快速消化淀粉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脱支处理后,玉米淀粉结晶结构由A型向B型转变。因此,通过酶脱支处理提高SDS含量的可能原因是形成了新的结晶结构,SDS含量与结晶的数量和质量有关。采用酶法制备SDS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脱支处理 普鲁兰酶 缓慢消化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制备板栗缓慢消化淀粉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媛 吕佼 +3 位作者 邱增莲 欧阳杰 王建中 王丰俊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8-113,共6页
以板栗淀粉为原料,采用普鲁兰酶进行脱支处理制备缓慢消化淀粉(SDS),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以提高SDS的含量。制备板栗缓慢消化淀粉的最优工艺条件是:淀粉乳质量分数8%,普鲁兰酶浓度8.90 PUN/g淀粉,酶作用时间6.3 h,4... 以板栗淀粉为原料,采用普鲁兰酶进行脱支处理制备缓慢消化淀粉(SDS),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以提高SDS的含量。制备板栗缓慢消化淀粉的最优工艺条件是:淀粉乳质量分数8%,普鲁兰酶浓度8.90 PUN/g淀粉,酶作用时间6.3 h,4℃回生52.2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测定,酶改性的板栗淀粉中缓慢消化淀粉质量分数可达41.91%(预测值42.31%),并较板栗原淀粉中缓慢消化淀粉含量提高了5.43倍。试验表明,普鲁兰酶脱支处理是制备板栗缓慢消化淀粉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缓慢消化淀粉 普鲁兰酶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制备缓慢消化淀粉 被引量:8
10
作者 于国萍 连莲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共6页
以普通玉米淀粉为原料,分别利用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制备缓慢消化淀粉(SDS),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制备SDS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α-淀粉酶法制备SDS的最佳条件为:pH 6.5,酶反应时间50min,温度50℃,α-淀粉酶用量240 U,在此... 以普通玉米淀粉为原料,分别利用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制备缓慢消化淀粉(SDS),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制备SDS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α-淀粉酶法制备SDS的最佳条件为:pH 6.5,酶反应时间50min,温度50℃,α-淀粉酶用量240 U,在此条件下SDS最高产率为7.11%;通过正交试验确定β-淀粉酶法制备SDS的最佳条件为:pH 7.0,酶反应时间60 min,温度40℃,β-淀粉酶用量500 U,在此条件下SDS最高产率为10.12%。由于两种制备方法的最佳工艺条件差别不大,而β-淀粉酶法制备的产品产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缓慢消化淀粉(SDS) Α-淀粉 Β-淀粉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豌豆缓慢消化淀粉性质及其制备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华丽 熊汉国 +2 位作者 王兆丹 肖国生 谢龙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2-205,219,共5页
以三峡库区光滑豌豆为原料,用水磨法制得豌豆淀粉,用柠檬酸处理制得豌豆缓慢消化淀粉。采用正交设计,结合SPSS软件进行分析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淀粉乳浓度为10%,柠檬酸浓度为0.9%,热处理温度为120℃,热处理时间为25min。该条件下,豌豆... 以三峡库区光滑豌豆为原料,用水磨法制得豌豆淀粉,用柠檬酸处理制得豌豆缓慢消化淀粉。采用正交设计,结合SPSS软件进行分析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淀粉乳浓度为10%,柠檬酸浓度为0.9%,热处理温度为120℃,热处理时间为25min。该条件下,豌豆淀粉中的缓慢消化淀粉含量最高可达26.42%。制得的缓慢消化淀粉的溶解度、膨润力与黏度均不如原淀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缓慢消化淀粉 制备 性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缓慢消化淀粉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闵伟红 刘舟 +1 位作者 姜宏宇 方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6-29,共4页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布拉班德黏度仪等仪器,比较分析了缓慢消化淀粉及蜡质玉米淀粉(原淀粉)在结构、结晶度、黏度等理化性质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缓慢消化淀粉颗粒形态不规则、多棱角,颗粒疏松,无原淀粉的天然空隙;X-衍射...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布拉班德黏度仪等仪器,比较分析了缓慢消化淀粉及蜡质玉米淀粉(原淀粉)在结构、结晶度、黏度等理化性质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缓慢消化淀粉颗粒形态不规则、多棱角,颗粒疏松,无原淀粉的天然空隙;X-衍射峰位置发生改变,结晶度较原淀粉低,为29.65%;缓慢消化淀粉的糊化起始温度为72.5℃,在77.5℃时出现峰值其黏度值为41BU,缓慢消化淀粉的糊化开始时间较原淀粉略微提前,而达到峰值黏度的时间则较原淀粉长;观察偏光十字图片,发现原淀粉出现偏光十字,而缓慢消化淀粉则没有偏光十字;缓慢消化淀粉的比容积由原淀粉的1.8cm3/g,降低到1.25cm3/g,溶解度由原淀粉的14.78%减小到1.36%,透光率较原淀粉的12.2%降低到1.63%,白度也由原淀粉的97.2下降到8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消化淀粉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慢消化淀粉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凯 谷广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97-199,共3页
研究缓慢消化淀粉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讨前处理、底物浓度、热处理时间、酶用量以及消化时间对SDS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的测定条件为:200mg淀粉于50ml试管中,加入15ml磷酸缓冲液(0.5mol/L,pH6.9)和4000U胰淀粉酶,在37℃条件下水浴... 研究缓慢消化淀粉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讨前处理、底物浓度、热处理时间、酶用量以及消化时间对SDS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的测定条件为:200mg淀粉于50ml试管中,加入15ml磷酸缓冲液(0.5mol/L,pH6.9)和4000U胰淀粉酶,在37℃条件下水浴振荡,水解1h和10h时各取0.5ml水解液,采用DNS法在波长540nm处测定水解液中麦芽糖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消化淀粉 测定条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化处理对缓慢消化淀粉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凯 谷广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6-99,共4页
研究了韧化处理条件对缓慢消化淀粉含量的影响。探讨了水分含量、韧化处理温度、韧化处理时间、贮存温度、贮存时间及粉碎目数对SDS含量的影响。最适的韧化处理条件为:水分含量70%(干基),温度50℃,热处理时间12h。处理后的样品在4℃冷藏... 研究了韧化处理条件对缓慢消化淀粉含量的影响。探讨了水分含量、韧化处理温度、韧化处理时间、贮存温度、贮存时间及粉碎目数对SDS含量的影响。最适的韧化处理条件为:水分含量70%(干基),温度50℃,热处理时间12h。处理后的样品在4℃冷藏12h,然后于60℃烘干16h后,粉碎过160目筛。在此条件下,SDS含量可达36.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消化淀粉(SDS) 韧化处理 处理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慢消化淀粉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凯 缪铭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370-373,共4页
缓慢消化淀粉因其特殊的功能特性而日益成为食品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缓慢消化淀粉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其制备、检测、性质及应用方面的基本研究状况,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缓慢消化淀粉 制备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酶法制备马铃薯缓慢消化淀粉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磊 边忠博 赵丽艳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20,共4页
以普通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β–淀粉酶对淀粉进行酶解制备缓慢消化淀粉。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酶的添加量、酶解时间、冷藏回生时间进行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并运用Design–Expert 8.05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缓慢消化... 以普通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β–淀粉酶对淀粉进行酶解制备缓慢消化淀粉。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酶的添加量、酶解时间、冷藏回生时间进行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并运用Design–Expert 8.05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缓慢消化淀粉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酶的添加量230 U、酶解时间22 min、冷藏回生时间7 d,在此工艺条件下,获得SDS质量浓度为18.5%,为缓慢消化淀粉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β–淀粉 缓慢消化淀粉 响应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慢消化淀粉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严明 林亲录 罗非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9,共4页
淀粉作为仅次于纤维素的可再生碳水化合物,因具有价格低廉、可降解、安全等优点,长期受到人们关注。缓慢消化淀粉作为一种具有保健功能和应用前景的改性淀粉,对一些疾病预防和治疗有非常重要作用,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的新食品。该文从缓慢... 淀粉作为仅次于纤维素的可再生碳水化合物,因具有价格低廉、可降解、安全等优点,长期受到人们关注。缓慢消化淀粉作为一种具有保健功能和应用前景的改性淀粉,对一些疾病预防和治疗有非常重要作用,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的新食品。该文从缓慢消化淀粉测定方法、制备方法及生理功能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缓慢消化淀粉 制备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鲁兰酶法制备缓慢消化淀粉工艺的研究
18
作者 王磊 陈宇飞 杨柳 《中国食品添加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6-151,共6页
以普通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普鲁兰酶对淀粉进行酶解,制备缓慢消化淀粉。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酶的添加量、酶解时间、淀粉乳浓度、冷藏时间进行中心组合(Box-Benhnken)实验设计,并运用Design-Expert8.05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优化... 以普通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普鲁兰酶对淀粉进行酶解,制备缓慢消化淀粉。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酶的添加量、酶解时间、淀粉乳浓度、冷藏时间进行中心组合(Box-Benhnken)实验设计,并运用Design-Expert8.05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缓慢消化淀粉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酶的添加量为160U/m L,酶解时间为8.5h,淀粉乳浓度10%,冷藏时间为3d,在此工艺条件下,获得SDS质量浓度为18.3%,为缓慢消化淀粉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兰酶 马铃薯淀粉 缓慢消化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慢消化淀粉生理特性的研究
19
作者 连莲 刘晓艳 《黑龙江科学》 2017年第16期20-21,共2页
缓慢消化淀粉(slowly digestible starch,SDS)是指能在小肠中被完全消化吸收,但速度较慢的淀粉,主要指一些未糊化的淀粉。SDS可预防及治疗一些与饮食、代谢相关的慢性疾病,维持饱腹感和餐后血糖稳态,持续释放能量,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 缓慢消化淀粉(slowly digestible starch,SDS)是指能在小肠中被完全消化吸收,但速度较慢的淀粉,主要指一些未糊化的淀粉。SDS可预防及治疗一些与饮食、代谢相关的慢性疾病,维持饱腹感和餐后血糖稳态,持续释放能量,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消化淀粉 生理特性 应用价值 S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缓慢消化淀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宝月 陈理杰 宋贤良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95,103,共6页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酶学方法和湿热法制备小麦缓慢消化淀粉的影响因素和最优工艺条件。酶法制备小麦缓慢消化淀粉(SDS)实验通过控制普鲁兰酶用量、淀粉乳浓度、酶解时间、储藏温度和储藏时间等因素对样品中SDS含量的影响。湿热法制备小麦...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酶学方法和湿热法制备小麦缓慢消化淀粉的影响因素和最优工艺条件。酶法制备小麦缓慢消化淀粉(SDS)实验通过控制普鲁兰酶用量、淀粉乳浓度、酶解时间、储藏温度和储藏时间等因素对样品中SDS含量的影响。湿热法制备小麦SDS实验通过近似的方法考察了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贮存时间等因素。结果表明,酶法制备小麦SDS的最优工艺为淀粉乳浓度20%(干基),普鲁兰酶用量8 ASPU/mL,酶解时间4 h,储藏温度4℃,储藏时间2 d,SDS最高含量为52.8%。湿热法制备小麦SDS的最优工艺为热处理温度120℃,热处理时间1 h、贮存时间18 h,SDS最高含量为3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缓慢消化淀粉 最优制备工艺 普鲁兰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