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材料气瓶缠绕层的内部缺陷检测
1
作者 胡昆 夏莉 +4 位作者 张松松 张耕 杨刚 谭粤 李蔚 《无损检测》 CAS 2024年第8期83-88,共6页
复合材料气瓶具备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与疲劳性能好等优势,但目前针对复合材料气瓶检验的国家标准主要以宏观检查为主,内外表面缺陷以及缠绕层的内部缺陷难以检出。分析了内部缺陷对复合材料气瓶的影响,对比并分析了3种缠绕层内部缺... 复合材料气瓶具备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与疲劳性能好等优势,但目前针对复合材料气瓶检验的国家标准主要以宏观检查为主,内外表面缺陷以及缠绕层的内部缺陷难以检出。分析了内部缺陷对复合材料气瓶的影响,对比并分析了3种缠绕层内部缺陷的检验方法,以期为复合材料气瓶的定期检验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气瓶 缠绕层 内部缺陷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氢气瓶缠绕层缺陷的多尺度工业CT检测及其成因分析
2
作者 时岩 沈子韬 +4 位作者 滕国阳 章芳芳 赵立 缪存坚 唐萍 《无损检测》 CAS 2024年第11期5-11,共7页
高压储氢气瓶多采用碳纤维全缠绕方法制备,碳纤维缠绕层通常承担大部分内压载荷,一旦发生损伤将带来严重安全隐患。针对储氢气瓶和碳纤维缠绕层试件,利用工业CT几何放大成像原理,开展缠绕层缺陷的多尺度工业CT检测分析。依据缠绕层分层... 高压储氢气瓶多采用碳纤维全缠绕方法制备,碳纤维缠绕层通常承担大部分内压载荷,一旦发生损伤将带来严重安全隐患。针对储氢气瓶和碳纤维缠绕层试件,利用工业CT几何放大成像原理,开展缠绕层缺陷的多尺度工业CT检测分析。依据缠绕层分层缺陷厚度对其进行分类,并分析各类分层缺陷的产生原因。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技术,表征碳纤维缠绕层试件的显微组织,验证了工业CT开展分层缺陷定性、厚度定量,以及缠绕层缠绕方式判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碳纤维全缠绕气瓶 储氢气瓶 缠绕层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缠绕层缺陷深度对CNG-2气瓶强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郭崇志 甘平燕 付小立 《压力容器》 2013年第3期5-14,共10页
通过创建一种特殊的模型路径叠加分析方法,利用有限元技术,研究和探讨了具有给定缺陷长度和不同缺陷深度的CNG-2气瓶的应力状态改变及状态叠加方法。通过重点研究不同缺陷深度对CNG-2气瓶内胆强度的影响,发现缠绕层缺陷深度变化对于缺... 通过创建一种特殊的模型路径叠加分析方法,利用有限元技术,研究和探讨了具有给定缺陷长度和不同缺陷深度的CNG-2气瓶的应力状态改变及状态叠加方法。通过重点研究不同缺陷深度对CNG-2气瓶内胆强度的影响,发现缠绕层缺陷深度变化对于缺陷局部附近的气瓶内胆强度和使用安全性有重要影响,而远离缺陷部位的内胆筒体的性能几乎不受缠绕层缺陷深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缠绕层 气瓶 缺陷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缠绕层缺陷大容积缠绕气瓶安全性能与评定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兆江 骆辉 +3 位作者 刘永久 欧三立 柴森 黄强华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78,共9页
为研究缠绕层体积性缺陷及线性缺陷对大容积缠绕气瓶安全性能影响,通过对带有不同尺寸缠绕缺陷的大容积缠绕气瓶进行疲劳试验、爆破试验,并采用有限元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尺寸的缠绕层缺陷对内胆应力状态、缠绕层应力状态影响。通过有... 为研究缠绕层体积性缺陷及线性缺陷对大容积缠绕气瓶安全性能影响,通过对带有不同尺寸缠绕缺陷的大容积缠绕气瓶进行疲劳试验、爆破试验,并采用有限元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尺寸的缠绕层缺陷对内胆应力状态、缠绕层应力状态影响。通过有限元分析,对于面积为250 mm×250 mm,深度为3 mm的体积性缺陷,内胆应力几乎未变,缠绕层应力增加38.9%,经历11000次疲劳试验,未发生变化。在爆破试验中,对于含面积为250 mm×250 mm缠绕层缺陷的大容积缠绕气瓶,当缺陷深度分别为3 mm时,爆破压力下降9.9%,略低于设计爆破压力,仍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当缺陷深度为6 mm时,爆破压力大幅下降20.9%。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轴向长度不超过250 mm,深度不超过3 mm的缠绕层缺陷,大容积气瓶安全性能仍满足使用要求,如缺陷深度超过3 mm,可评定为Ⅲ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积缠绕气瓶 缠绕层缺陷 安全性能 定期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缠绕层缺陷大容积钢内胆复合材料气瓶爆破压力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浩 邓贵德 +2 位作者 张兴芳 姜永善 薄柯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4-80,共7页
采用有限元软件构建大容积钢内胆复合材料气瓶模型,并在缠绕层表面建立三个体积型缺陷。详细阐述了数值模型的构建过程,重点分析了在设计爆破压力(50 MPa)下含不同缠绕层表面缺陷的气瓶内胆和缠绕层应力分布及大小,通过最大应力准则预... 采用有限元软件构建大容积钢内胆复合材料气瓶模型,并在缠绕层表面建立三个体积型缺陷。详细阐述了数值模型的构建过程,重点分析了在设计爆破压力(50 MPa)下含不同缠绕层表面缺陷的气瓶内胆和缠绕层应力分布及大小,通过最大应力准则预测了各自情况下的爆破压力,与气瓶水压爆破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影响爆破压力的缠绕层表面临界缺陷尺寸。模拟结果表明:缺陷对内胆应力影响较小,但缠绕层应力会因此急剧增大;爆破压力则是明显减小,且深度对其影响更大;针对本文讨论的气瓶,给出了临界面积为200 mm×200 mm,临界深度为1 mm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气瓶 缠绕层缺陷 有限元模拟 最大应力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球型气瓶的缠绕层设计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白文怡 廖英强 +1 位作者 张宏亮 刘勇琼 《航天制造技术》 2020年第1期42-45,57,共5页
介绍了一种复合材料球型气瓶的缠绕层设计方法,以某型号球型气瓶为例,分别分析计算了球型气瓶的结构组成、缠绕线型、缠绕角度、缠绕方式和缠绕厚度,为产品后续的仿真与实验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与参考依据,该方法可以推广至后续同类产品。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球型气瓶 缠绕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G-2型气瓶缠绕层树脂开裂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刘林林 向忠 +1 位作者 胡旭东 陆海亮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6-31,共6页
针对CNG气瓶在自紧工艺中缠绕层会产生一定的树脂开裂这一问题,讨论复合材料本身属性对缠绕层树脂开裂的影响。提出一种多尺度建模方法,利用微观力学的方法探讨缠绕层的含胶量和纤维直径对树脂开裂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开裂程度随... 针对CNG气瓶在自紧工艺中缠绕层会产生一定的树脂开裂这一问题,讨论复合材料本身属性对缠绕层树脂开裂的影响。提出一种多尺度建模方法,利用微观力学的方法探讨缠绕层的含胶量和纤维直径对树脂开裂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开裂程度随着含胶量的增大而减少,在企业生产的含胶量范围内,含胶量为34%时树脂开裂程度最小。在含胶量为34%时,利用多尺度模型研究了纤维直径对树脂开裂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直径对树脂开裂程度几乎没有影响。由于含胶量是由缠绕张力控制的,因此合理控制缠绕张力可以减少树脂开裂程度。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为研究提供了参考,该研究可为改进CNG-2气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G 气瓶 含胶量 缠绕层 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发射筒赋旋层与缠绕层层间剪切力铺层工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锰 杨跃东 +6 位作者 柳林 赵晓刚 杨书文 赵海娥 周群凯 黄升波 李永辉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4-87,共4页
为改善××项目导弹发射筒内壁光滑度,同时提高赋旋层与纤维缠绕层层间剪切强度,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赋旋层缠绕的工装设备。通过工装的使用,发射筒内壁光滑度得到极大改善。同时,研究参考了两种层间剪切强度测试标准取样,经测试,... 为改善××项目导弹发射筒内壁光滑度,同时提高赋旋层与纤维缠绕层层间剪切强度,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赋旋层缠绕的工装设备。通过工装的使用,发射筒内壁光滑度得到极大改善。同时,研究参考了两种层间剪切强度测试标准取样,经测试,工艺改善后的层间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113. 4%和64. 0%。研究表明,该工装的使用改善了赋旋层缠绕过程中赋旋层难以均匀贴覆在芯模表面的问题,降低了赋旋层与缠绕层界面缺陷,增强了界面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旋 缠绕层 间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缠绕气瓶缠绕层红外热成像检测时机和影响因素的初步探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彪 彭泽军 +2 位作者 胡滨 霍臻 李晓东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2018年第4期6-9,共4页
通过实验的方式,以不同热激励方式、不同检测时机、不同配置的红外热成像检测设备以及可能发生的环境干扰,对车用CNG缠绕气瓶缠绕层内部分层、脱胶缺陷的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探究可行的红外无损检测方法,为将来的技术... 通过实验的方式,以不同热激励方式、不同检测时机、不同配置的红外热成像检测设备以及可能发生的环境干扰,对车用CNG缠绕气瓶缠绕层内部分层、脱胶缺陷的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探究可行的红外无损检测方法,为将来的技术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缠绕气瓶 纤维缠绕层 红外热成像 脱胶 定期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环境对钢内胆环缠绕CNG气瓶缠绕层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斌 熊姝涛 方羽虎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13年第5期60-61,共2页
环境因素是影响CNG气瓶使用的重要因素。本文考虑了酸环境对钢质内胆环缠绕CNG气瓶缠绕层的影响,通过试验发现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缠绕层的腐蚀加剧,个别地方出现纤维断裂的现象,缠绕层"环向开裂"对酸腐蚀的影响进行了相关试... 环境因素是影响CNG气瓶使用的重要因素。本文考虑了酸环境对钢质内胆环缠绕CNG气瓶缠绕层的影响,通过试验发现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缠绕层的腐蚀加剧,个别地方出现纤维断裂的现象,缠绕层"环向开裂"对酸腐蚀的影响进行了相关试验;在对其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CNG缠绕气瓶避免缠绕层断裂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G气瓶 缠绕层 酸腐蚀 纤维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高压复合材料缠绕气瓶的缠绕层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华 董飞 《航天制造技术》 2012年第1期38-42,共5页
对球形高压复合材料缠绕气瓶缠绕层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根据气瓶受力分析及其网格理论的计算方法,编制了一套计算软件程序,按此软件程序计算了气瓶缠绕层结构,利用ANSYS大型有限元程序建立气瓶缠绕层模型并进行了强度校核,经过鉴定试... 对球形高压复合材料缠绕气瓶缠绕层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根据气瓶受力分析及其网格理论的计算方法,编制了一套计算软件程序,按此软件程序计算了气瓶缠绕层结构,利用ANSYS大型有限元程序建立气瓶缠绕层模型并进行了强度校核,经过鉴定试验分析,验证了气瓶缠绕层工艺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缠绕气瓶 有限元分析 缠绕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浸带缠绕过程缠绕层温度场变化研究
12
作者 刘赞 郑海南 +2 位作者 魏凯 康超 赵孟军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45,共5页
为了研究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缠绕层的温度分布的影响,采用经典热力学理论针对预浸带缠绕过程中的传热机制进行分析;基于缠绕过程中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同时以变化的旧层初始温度为传热模型的初始边界条件,构建预浸带缠绕温度分布模型,并通... 为了研究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缠绕层的温度分布的影响,采用经典热力学理论针对预浸带缠绕过程中的传热机制进行分析;基于缠绕过程中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同时以变化的旧层初始温度为传热模型的初始边界条件,构建预浸带缠绕温度分布模型,并通过Matlab编程获得一维热传递模型的精确数值解。理论分析了缠绕初始温度、缠绕速度及芯模温度对缠绕层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缠绕层温度影响程度依次为芯模温度>缠绕速度>缠绕初始温度;而且无论影响参数如何变化,缠绕层的温度分布始终为内层温度较低,并随着径向位置增大,缠绕层温度也在逐渐升高,直到外层最高温度。此外,通过实验对比分析,说明该温度分布模型满足工程要求,可为缠绕工艺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浸带缠绕 缠绕层 芯模温度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衬聚偏氟乙烯热塑层的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管径向平压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光伟 刘昌波 +2 位作者 岳海亮 朱有欣 张国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8-94,99,共8页
纤维缠绕角度、纤维缠绕层厚度及碳/玻纤维混杂比是影响内衬聚偏氟乙烯(PVDF)热塑层的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缠绕管径向平压性能的重要因素,其性能直接决定复合材料缠绕管产品掩埋深度和抗碾压能力。将PVDF颗粒经挤出机制成PVDF管,然... 纤维缠绕角度、纤维缠绕层厚度及碳/玻纤维混杂比是影响内衬聚偏氟乙烯(PVDF)热塑层的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缠绕管径向平压性能的重要因素,其性能直接决定复合材料缠绕管产品掩埋深度和抗碾压能力。将PVDF颗粒经挤出机制成PVDF管,然后以表面喷砂处理后的PVDF管为内衬芯管,采用湿法缠绕技术制备不同结构参数的复合材料缠绕管。利用管平行板外载平压性能测试方法,测试了3种结构参数对复合材料管径向平压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破坏模式与失效机理。结果表明,随缠绕层厚度的增加,径向压缩强度和径向压缩模量逐渐增大;随着缠绕角度的增大,径向压缩强度和径向压缩模量先增大后减小;另外,随着碳/玻纤维混杂比的提高,复合材料缠绕管的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相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平压性能 复合材料缠绕 聚偏氟乙烯 内衬 缠绕角度 缠绕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多层缠绕卷筒的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16
14
作者 高海涛 许志沛 申士林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17,共3页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起重机朝着大起重量、大起升高度和大作业幅度的方向发展日益显著,传统的双联单层卷绕卷筒桥门式起重机无法满足实际的生产需要。以起重机实际应用的卷筒为例,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作为工具,对某起重...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起重机朝着大起重量、大起升高度和大作业幅度的方向发展日益显著,传统的双联单层卷绕卷筒桥门式起重机无法满足实际的生产需要。以起重机实际应用的卷筒为例,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作为工具,对某起重机多层卷绕卷筒进行整体有限元分析。在综合考虑卷筒端侧板对卷筒承载能力的影响下,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卷筒壁厚δ和端侧板厚度h进行整体结构的优化,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获得传统方法难以分析的局部区域应力状态。为大起重量、大起升高度吊装起重机多层卷筒的结构研究与构造的优化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缠绕卷筒 ANSYS WORKBENCH 有限元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机卷筒结构对多层缠绕双钢丝绳变形失谐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龚宪生 罗宇驰 吴水源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121-2129,共9页
针对用于矿产资源深部开采的超深矿井提升装备,为保证多点提升、多层缠绕钢丝绳间的同步性,从提升机主轴装置卷筒结构角度,探讨钢丝绳间变形失谐的成因,并提出减小失谐量的有效解决方案。通过建立钢丝绳多层缠绕与双绳区卷筒在圈间、层... 针对用于矿产资源深部开采的超深矿井提升装备,为保证多点提升、多层缠绕钢丝绳间的同步性,从提升机主轴装置卷筒结构角度,探讨钢丝绳间变形失谐的成因,并提出减小失谐量的有效解决方案。通过建立钢丝绳多层缠绕与双绳区卷筒在圈间、层间缠绕时的耦合变形模型,得到卷筒在各圈缠绕时的受载情况。利用有限元法计算提升过程中卷筒的变形量,得到两钢丝绳变形失谐量波动曲线,结果表明,提升机卷筒结构对双绳多层缠绕钢丝绳提升同步性具有重要影响,提升过程中卷筒的变形会引起钢丝绳间变形失谐,若控制不当可能导致钢丝绳间的张力差超标,危及钢丝绳安全。通过优化提升机卷筒腹板支承结构,可以明显提高卷筒刚度,减小钢丝绳间变形失谐量。研究结果可对设计超深矿井双钢丝绳多层缠绕提升卷筒结构,保证钢丝绳多点提升、多层缠绕的同步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提升 缠绕 卷筒 变形失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缠绕卷筒结构有限元分析及轻量化设计 被引量:6
16
作者 温明亮 吴晓 +1 位作者 李辛 熊刚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64-1068,共5页
卷筒是起重机的重要承载部件,其设计的合理与否对起重机的安全性能至关重要。多层缠绕卷筒是当前卷筒发展的主流趋势,探讨其轻量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以某型号塔机多层缠绕卷筒为例,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中建立其APDL参数化模型,... 卷筒是起重机的重要承载部件,其设计的合理与否对起重机的安全性能至关重要。多层缠绕卷筒是当前卷筒发展的主流趋势,探讨其轻量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以某型号塔机多层缠绕卷筒为例,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中建立其APDL参数化模型,对其结构进行强度、刚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卷筒强度、刚度作为约束条件,构建以自重最轻为目标的优化设计模型,在Design Opt模块实现了本次卷筒结构的轻量化设计;为缩短上述Ansys优化方法运算周期、提高效率,在Matlab中利用LM-BP神经网络超强的非线性问题拟合能力与GA优秀的全局搜索能力实现了本次多层缠绕卷筒的快速优化设计。针对多层缠绕卷筒轻量化设计方法所做的两种探讨,对未来起重机多层缠绕卷筒的结构设计和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缠绕卷筒 ANSYS LM-BP神经网络 GA 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提升机多层缠绕卷筒的振动特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葛建兵 龚宪生 +1 位作者 彭霞 刘劲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1-558,566,共9页
为揭示多层缠绕卷筒的振动特性及矿井提升系统相关参数对其动力学响应的影响,以矿井提升机实验台的双折线卷筒为研究对象,利用变质量完整力学系统Lagrange方程建立圈间过渡激励下质量慢变卷筒的含耦合项振动方程.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数值... 为揭示多层缠绕卷筒的振动特性及矿井提升系统相关参数对其动力学响应的影响,以矿井提升机实验台的双折线卷筒为研究对象,利用变质量完整力学系统Lagrange方程建立圈间过渡激励下质量慢变卷筒的含耦合项振动方程.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推导出的方程较好地反映了卷筒的振动特性;卷筒两个方向的加速度幅值略有差异,卷筒两方向的振动加速度幅值都存在波动,且具有同步性;讨论了卷筒转速、卷筒非对称角、卷筒折线区圆心角、钢丝绳直径、密度等系统参数对卷筒振动加速度幅值的影响规律.研究成果有利于优化卷筒结构,对系统安全运行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缠绕 圈间过渡 质量慢变 加速度响应 系统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提升机多层缠绕钢丝绳振动控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龚宪生 谢志江 杨雪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9年第4期460-467,共8页
从钢丝绳多层缠绕过渡过程入手,运用微分几何、力学、数学分析的方法,研究钢丝圈间过渡的运动情况,导出降低圈间过渡钢丝绳振动的两个重要公式——圈间过渡长度和过渡角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实验室试验与工业试验证明,按本文研究得出的理... 从钢丝绳多层缠绕过渡过程入手,运用微分几何、力学、数学分析的方法,研究钢丝圈间过渡的运动情况,导出降低圈间过渡钢丝绳振动的两个重要公式——圈间过渡长度和过渡角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实验室试验与工业试验证明,按本文研究得出的理论公式设计提升机绳槽过渡区,能使圈间过渡钢丝绳的冲击振动和磨损大大降低并保证圈间过渡平稳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 振动控制 缠绕 矿井 提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机钢绳多层缠绕平稳过渡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龚宪生 杨雪华 夏荣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12-216,共5页
从钢绳多层缠绕过渡过程入手 ,运用微分几何、力学、数学分析的方法 ,研究钢绳过渡情况 ,提出层间过渡块的几何形状和计算公式及钢绳圈间过渡长度和角度理论公式 .实验证明 ,按本文提出的公式设计过渡块和过渡区 ,能使过渡钢绳的冲击振... 从钢绳多层缠绕过渡过程入手 ,运用微分几何、力学、数学分析的方法 ,研究钢绳过渡情况 ,提出层间过渡块的几何形状和计算公式及钢绳圈间过渡长度和角度理论公式 .实验证明 ,按本文提出的公式设计过渡块和过渡区 ,能使过渡钢绳的冲击振动和磨损大大降低 ,并保证圈间过渡平稳进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机钢绳 缠绕 过渡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双折线式多层缠绕卷筒的受力分析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胡勇 许学三 胡吉全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5年第2期297-300,共4页
在设计双折线式卷筒的筒体时,需要确定多层缠绕钢丝绳作用于卷筒筒体的压力,由于外层钢丝绳的缠绕会导致内层钢丝绳张力衰减,钢丝绳作用于卷筒筒的压力并不是随着钢丝绳缠绕层数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基于钢丝绳在双折线式卷筒上作多层缠绕... 在设计双折线式卷筒的筒体时,需要确定多层缠绕钢丝绳作用于卷筒筒体的压力,由于外层钢丝绳的缠绕会导致内层钢丝绳张力衰减,钢丝绳作用于卷筒筒的压力并不是随着钢丝绳缠绕层数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基于钢丝绳在双折线式卷筒上作多层缠绕的实际排列情况,建立了钢丝绳多层缠绕系数方程,并在MATLAB中实现了多层缠绕系数和各层钢丝绳张力的求解.通过分析可知,多层缠绕系数随着钢丝绳缠绕层数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幅随缠绕层数的增加而减小,在缠绕层数超过特定值后,多层缠绕系数趋于常值.缠绕在卷筒上各层钢丝绳中,里层与外层钢丝绳张力较大,而中间层钢丝绳的张力较小,甚至会接近于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折线式卷筒 缠绕 缠绕系数 受力分析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