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8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MT基因变异所致肌酸缺乏综合征2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赵婷婷 潘邹 +4 位作者 钟建民 唐海云 尹飞 彭镜 陈晨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0-346,共7页
目的总结GAMT基因变异所致肌酸缺乏综合征(creatine deficiency syndrome,CDS)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4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童医学中心诊治的2例GAMT缺乏型CDS患儿的临床和遗传学资料。结果2例患... 目的总结GAMT基因变异所致肌酸缺乏综合征(creatine deficiency syndrome,CDS)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4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童医学中心诊治的2例GAMT缺乏型CDS患儿的临床和遗传学资料。结果2例患儿均为婴幼儿期起病,GAMT基因均存在复合杂合变异,病例1表现为癫痫发作和智力障碍,病例2存在智力障碍及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2例患儿头颅磁共振波谱提示肌酸峰减低。肌酸治疗后病例1癫痫发作控制,2例患儿仍存在智力障碍及行为问题。截至2024年12月,国内共报道21例患者(包括本研究),国外报道115例。所有患者均有发育迟缓或智力障碍,66.9%(91/136)患者有癫痫发作,33.8%(46/136)患者存在运动障碍,36.8%(50/136)患者有行为问题,75.0%(102/136)患者接受肌酸治疗,癫痫发作及运动障碍可明显改善,认知改善不明显。结论GAMT缺乏型CDS罕见且临床表现不特异,及时诊断有助于针对性治疗,可部分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缺乏综合征 GAMT基因 智力障碍 癫痫 基因变异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蛋白S缺乏症致兄弟二人患肺栓塞报告
2
作者 胡建秋 乔华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51-153,共3页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具有致死性,由于症状及体征均不典型,常常导致漏诊、误诊。青少年肺栓塞性相对少见,更容易被临床医师忽视。但该类患者可能发病年龄早,应注重其求因的检查尤其遗传缺陷。本...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具有致死性,由于症状及体征均不典型,常常导致漏诊、误诊。青少年肺栓塞性相对少见,更容易被临床医师忽视。但该类患者可能发病年龄早,应注重其求因的检查尤其遗传缺陷。本文通过报道兄弟患肺栓塞病例,最终确诊为遗传性蛋白S缺乏症,且为少见的复杂杂合变异病例,而提高临床医师对于青少年PE的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蛋白S缺乏 复杂杂合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校正6月龄内铁缺乏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
3
作者 刘畅 马丽亚 +3 位作者 谭然 吕倩 丁碧蓝 肖万祥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1期588-599,共12页
目的:探讨3~6月龄早产儿铁缺乏(iron deficiency, ID)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互联网 + 早产儿智慧随访数据库,收集2018年8月~2023年11月有铁蛋白数据的1521例3~6月龄早产儿临床资料,血清铁蛋白浓度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atus... 目的:探讨3~6月龄早产儿铁缺乏(iron deficiency, ID)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互联网 + 早产儿智慧随访数据库,收集2018年8月~2023年11月有铁蛋白数据的1521例3~6月龄早产儿临床资料,血清铁蛋白浓度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atus and risk factors of iron deficiency (ID) in preterm infants aged 3~6 months. Methods: Using the Internet + Preterm Infant Smart Follow-up Database, 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1521 preterm infants aged 3~6 months with serum ferritin data from August 2018 to November 2023. Serum ferritin concentration < 12 µg/L was diagnosed as ID. The incidence of iron deficiency in preterm infants of varying gestational ages is examined. Risk factors of ID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univariate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ID in preterm infants aged 3~6 months was 14.40% (219/1521), The incidence of ID in early, middle and late preterm infants was 12.37% (35/283), 19.64% (54/275) and 13.50% (130/963) respectively. The proportions of males, moderately preterm infants, and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were higher in the ID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ll P < 0.05). The proportions of first birth, iron supplementation, and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ll P< 0.05). Hemoglobin levels before discharge in the neonatal period in the ID group were low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Logistics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moderately preterm infants, non-1st birth, males, lower hemoglobin value before discharge, no iron supplementation, and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at the time of testing were risk factors for ID (OR= 1.825, 1.540, 2.098, 0.974, 1.567, and 6.605, all P < 0.05). Conclusions: Targeted iron supplementation education should be performed for male, non first birth preterm infants with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after discharge and moderately preterm inf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缺乏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GDF-15、S100A12对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许静静 李岩 +1 位作者 李健 赵燕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钙粒蛋白C(S100A12)对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儿作为试验组... 目的探究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钙粒蛋白C(S100A12)对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儿作为试验组,将同期收治的138例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未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儿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儿血清GDF-15、S100A12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GDF-15、S100A12表达与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儿临床资料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DF-15、S100A12表达水平对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降低(P<0.05),血清GDF-15、S100A12表达均升高(P<0.05)。血清GDF-15、S100A12表达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儿的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呈负相关(P<0.05)。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为患儿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GDF-15、S100A12为危险因素(P<0.05)。血清GDF-15、S100A12表达诊断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0、0.907,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80,大于GDF-15(Z=2.159,P=0.031)、S100A12(Z=3.780,P<0.001)单独诊断的AUC。结论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儿血清GDF-15、S100A12表达升高,二者联合具有较高的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白血病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生长分化因子15 钙粒蛋白C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缺乏调控miR-5002-5p-Gadd45α轴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迁移
5
作者 曹宇 鲁琳 +4 位作者 朱钰倩 郭锡汉 王晗 汪旭 倪娟 《现代肿瘤医学》 2025年第4期548-556,共9页
目的:探讨FA缺乏是否通过miR-5002-5p-Gadd45α轴影响结肠癌细胞的迁移能力。方法: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探究miR-5002-5p与Gadd45α之间的靶向性,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5002-5p、Gadd45α和E-cadherin在结肠癌细胞系(HCT-116... 目的:探讨FA缺乏是否通过miR-5002-5p-Gadd45α轴影响结肠癌细胞的迁移能力。方法: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探究miR-5002-5p与Gadd45α之间的靶向性,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5002-5p、Gadd45α和E-cadherin在结肠癌细胞系(HCT-116)中的表达水平,Transwell和划痕实验评估细胞迁移能力。结果:在HCT-116细胞中,miR-5002-5p靶向抑制Gadd45α表达;FA缺乏上调Gadd45α表达,抑制细胞迁移和miR-5002-5p表达。沉默Gadd45α或过表达miR-5002-5p抑制Gadd45α表达,都逆转FA缺乏对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FA缺乏可诱导E-cadherin的高表达,且该效应在过表达miR-5002-5p后显著抑制。结论:FA缺乏调控miR-5002-5p-Gadd45α轴抑制HCT-116细胞迁移,该抑制与细胞的上皮间充质状态改变密切相关,Gadd45α是HCT-116细胞响应FA缺乏改变细胞迁移能力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缺乏 Gadd45α miR-5002-5p 结肠癌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缺乏症的诊断随访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唐玥 李璐璐 +3 位作者 宫丽霏 杨海河 赵金琦 孔元原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5年第1期73-77,共5页
回顾性分析1例经新生儿筛查确诊的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缺乏症患儿诊断随访资料,患儿男,生后4天新生儿筛查示游离肉碱升高伴长链酰基肉碱下降,基因检测示CPT1A基因复合杂合突变,给予喂养指导,随访至24月龄未出现临床症状。肉碱棕榈酰转移... 回顾性分析1例经新生儿筛查确诊的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缺乏症患儿诊断随访资料,患儿男,生后4天新生儿筛查示游离肉碱升高伴长链酰基肉碱下降,基因检测示CPT1A基因复合杂合突变,给予喂养指导,随访至24月龄未出现临床症状。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缺乏症可筛可治,经早期诊断及合理随访干预总体预后较好,但该病的长期管理及远期预后仍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缺乏 CPT1A缺乏 CPT1A基因 脂肪酸氧化障碍疾病 新生儿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动机缺乏行为及伏隔核多巴胺受体的作用
7
作者 张建军 吴双 +2 位作者 薛冰 张潞潞 于萍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8,共12页
目的“躺平”作为现代流行词汇,描述部分人群的心理状态,但其心理学含义仍未明确。一定条件下的动机缺乏可能是关键心理特征之一。方法将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配到两种限食水平(分别为基线体重的90%和80%),并进行蔗糖颗粒自我给药任务,... 目的“躺平”作为现代流行词汇,描述部分人群的心理状态,但其心理学含义仍未明确。一定条件下的动机缺乏可能是关键心理特征之一。方法将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配到两种限食水平(分别为基线体重的90%和80%),并进行蔗糖颗粒自我给药任务,尝试建立“躺平”的动机缺乏动物行为模型,模型的建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鼻触一次高回报侧获得一粒糖丸,第二阶段学习多次鼻触低回报侧获得一颗糖丸,第三阶段观察大鼠在高回报侧可以获得不同程度奖励的情况下,还是否愿意多付出努力在低回报侧获得糖丸。结果结合自给食训练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1)大鼠在第三阶段出现“躺平”现象,即在高回报侧获得最大奖励的90%及以上,且低回报侧努力程度增大到断点时,大鼠放弃努力获得更多糖丸奖励。(2)与“未躺平”组的大鼠相比,“躺平”组大鼠伏隔核内的多巴胺D1受体表达显著升高,而D2受体表达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大鼠可表现出“躺平”样行为,伏隔核中D1受体表达上调可能是“躺平”动机缺乏的重要分子基础,该模型的建立扩展了对“躺平”的理解,并为其机制研究提供了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机缺乏 伏隔核 “躺平” 多巴胺D1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缺乏对心力衰竭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钱林 刘永铭 +1 位作者 吕晏琳 马雄滨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心力衰竭(心衰)发病率在全球日益增长,近年来发现维生素D缺乏在心衰患者中是一个普遍现象。国内外不少临床研究证实了维生素D缺乏使心衰患者再住院、死亡和临床结果不佳的风险增加。本文就此综述维生素D缺乏与心衰联系的最新证据,以期... 心力衰竭(心衰)发病率在全球日益增长,近年来发现维生素D缺乏在心衰患者中是一个普遍现象。国内外不少临床研究证实了维生素D缺乏使心衰患者再住院、死亡和临床结果不佳的风险增加。本文就此综述维生素D缺乏与心衰联系的最新证据,以期为心衰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沙司他与蔗糖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铁缺乏的铁吸收和利用效果比较
9
作者 周琳君 张辉林 +3 位作者 张德生 周伟东 梁华般 华瑞芳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比较罗沙司他与蔗糖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铁缺乏的铁吸收和利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6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立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铁缺乏患者60例作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比较罗沙司他与蔗糖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铁缺乏的铁吸收和利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6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立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铁缺乏患者60例作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给予罗沙司他治疗,对照组给予蔗糖铁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血红蛋白(Hb)、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Hb、SF及TSAT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2组IL-6、TNF-α及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SOD及GSH-Px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χ^(2)=5.455,P=0.020)。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铁缺乏患者使用罗沙司他与蔗糖铁均可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治疗效果较好,罗沙司他的效果更好,可有效改善血清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铁缺乏 罗沙司他 蔗糖铁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单纯型甘油激酶缺乏症1例
10
作者 王姣 曹凯璐 +1 位作者 张爱梅 张立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甘油激酶缺乏症(glycerolkinasedeficiency,GKD)是一种罕见的X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由甘油激酶(GK)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引起,多见于男性,可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两种。复杂型又称XP21邻近基因缺失综合征,临床表现与缺失的基因相关,呈多... 甘油激酶缺乏症(glycerolkinasedeficiency,GKD)是一种罕见的X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由甘油激酶(GK)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引起,多见于男性,可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两种。复杂型又称XP21邻近基因缺失综合征,临床表现与缺失的基因相关,呈多个单基因缺陷病的综合症状,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高甘油三酯血症、杜氏肌营养不良等。单纯型主要是由于GK基因突变所致,表现为发作性呕吐、代谢性酸中毒、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现报道1例经基因诊断确诊的GKD患儿的临床资料,探索GKD患儿的临床表现及遗传特点,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型甘油激酶缺乏 婴儿 GK基因突变 高甘油三酯血症 低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284位点突变导致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的临床诊断
11
作者 陆旭聪 张海燕 陈为安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分析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OTCD)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能力。方法:对2023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OTCD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患者为1... 目的:分析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OTCD)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能力。方法:对2023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OTCD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患者为14岁男性,急性起病,起初表现为精神异常,入院后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实验室检查发现血氨显著增高,伴有肝功能损伤,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发现血清中瓜氨酸含量减低,尿液有机酸分析显示尿嘧啶增高,基因检测发现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OTC)基因存在致病突变,突变位点为c.284 T>C。虽经血液透析等积极救治,最后仍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OTCD是尿素循环障碍最常见的原因,实验室检查最显著的特点是严重高氨血症。在青少年、儿童中发现血氨显著升高时,应首先考虑到尿素循环障碍的可能性,进行代谢分析和基因检测,早期采取降低血氨的措施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氨血症 尿素循环障碍 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 X连锁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缺乏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远兮 陈玲 《四川医学》 2025年第1期89-93,共5页
铁缺乏(iron deficiency,ID)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微量营养元素缺乏症之一,在老年人和某些慢性疾病患者中尤为常见[1],ID影响体内氧气运输、储存以及蛋白质、脂质、核糖核酸合成和降解等多种代谢活动[2]。研究表明,在慢性心衰患者中血清铁... 铁缺乏(iron deficiency,ID)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微量营养元素缺乏症之一,在老年人和某些慢性疾病患者中尤为常见[1],ID影响体内氧气运输、储存以及蛋白质、脂质、核糖核酸合成和降解等多种代谢活动[2]。研究表明,在慢性心衰患者中血清铁水平降低的患者约占总人数的50%[2-3],尤其在女性、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Ⅲ~Ⅳ级、高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及高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患者中更为常见[2-4]。近年来,越来越多临床研究表明,ID在慢性心衰患者中发病率较高,是患者预后不良和功能恶化的独立预测因子[5]。本综述旨在更全面了解慢性心衰合并ID患者发病机制和进展的潜在因素,并进行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缺乏 发病机制 补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可新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13
作者 徐攀 张雪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5期93-95,共3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AD滴剂(胶囊型)(商品名:伊可新)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有效性。方法选择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鱼肝油滴剂+钙剂治疗,研究组给予伊可新+钙剂治疗... 目的研究维生素AD滴剂(胶囊型)(商品名:伊可新)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有效性。方法选择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鱼肝油滴剂+钙剂治疗,研究组给予伊可新+钙剂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生化指标[钙离子(Ca^(2+))、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骨碱性磷酸酶(BALP)]、体格指标、骨密度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Ca^(2+)(2.49±0.35)mmol/L、25-(OH)D3(63.27±1.36)ng/ml、BALP(284.26±16.15)U/L均高于对照组的(2.26±0.21)mmol/L、(44.37±1.42)ng/ml、(141.57±15.22)U/L(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身高(106.38±1.13)cm、体重(20.17±0.30)kg、BMI(9.22±2.52)kg/m^(2)均高于对照组的(97.23±1.22)cm、(15.88±1.28)kg、(7.79±1.61)kg/m^(2)(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尺骨、桡骨骨密度分别为(0.53±0.15)、(0.54±0.15)g/cm^(2),均高于对照组的(0.43±0.10)、(0.44±0.11)g/cm^(2)(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结论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治疗中运用伊可新,可改善患儿血清生化指标、体格指标以及骨密度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建议进一步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D滴剂(胶囊型) 小儿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血清生化指标 体格指标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黑素瘤缺乏因子2水平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价值
14
作者 王凡 王向阳 赵建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13-17,22,共6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黑素瘤缺乏因子2(AIM2)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评估AIM2预测ACI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价值。方法 选取150例ACI患者为ACI组,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黑素瘤缺乏因子2(AIM2)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评估AIM2预测ACI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价值。方法 选取150例ACI患者为ACI组,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ACI患者入院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根据静脉溶栓治疗后END情况分为END组和非END组。收集ACI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AIM2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C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END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IM2表达水平预测AC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END的临床效能。结果 ACI组、对照组血清AIM2表达水平分别为(58.29±5.97)、(36.81±3.03)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3,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血清AIM2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CI患者血清AIM2表达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941,P<0.01)。END组NIHSS评分、入院到溶栓时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AIM2水平高于或长于非E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OR=3.871,P<0.001)、入院到溶栓时间(OR=2.885,P=0.002)、LDL-C(OR=3.118,P<0.001)和AIM2(OR=3.761,P<0.001)均为ACI患者静脉溶栓术后发生END的影响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ACI患者入院时血清AIM2表达水平预测静脉溶栓术后发生EN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1;当AIM2截断值为66.56 ng/mL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23%和90.15%。结论 ACI患者血清AIM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AIM2表达水平预测AC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END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黑素瘤缺乏因子2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的临床分析
15
作者 朱照远 李乃洋 +1 位作者 李凡 谢华桃 《中国医刊》 2025年第3期349-353,共5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KLAL)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10月在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眼科中心行KLAL的18例患者(18只眼)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病因、术前检查结果、手术方式...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KLAL)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10月在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眼科中心行KLAL的18例患者(18只眼)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病因、术前检查结果、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及术后随访情况等。结果18例患者中男15例,女3例;最常见的病因为热烧伤(8例,44.4%),其次为化学性损伤(5例,27.8%)、蚕蚀性角膜溃疡(2例,11.1%)、翼状胬肉多次手术(1例,5.6%)、结膜上皮内鳞状细胞癌(1例,5.6%)、眼球钝挫伤(1例,5.6%);从原发病确诊到出现角膜结膜化的时间平均为(83±108)d(9例,排除了另9例角膜结膜化时间不确定的患者),从原发病确诊到行KLAL的时间平均为(608±817)d。术后随访16~558 d,平均(132±157)d,在随访过程中8例患者出现了手术范围内的角膜结膜化,平均发生时间为(115±70)d;未观察到角膜缘植片的急性排斥反应。最后一次复查时,18例患者中17例手术成功,其角膜缘干细胞缺乏(LSCD)评分平均改善(4.0±2.6)分,余1例患者LSCD评分保持稳定;14例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VCA)有所改善,余4例患者的BVCA保持不变;所有患者的角膜新生血管、角膜浑浊程度均较术前有所好转。随访过程中未观察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KLAL是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后患者的LSCD评分、视力、角膜新生血管、角膜浑浊程度均较手术前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角膜缘干细胞缺乏 最佳矫正视力 移植物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发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11-β羟化酶缺乏) 1例
16
作者 唐雨文 罗良平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371-377,共7页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 CAH)是因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合成过程中酶的缺陷而引起的一组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以21-羟化酶缺乏症最常见。生理情况下,肾上腺皮质利用胆固醇合成皮质醇、...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 CAH)是因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合成过程中酶的缺陷而引起的一组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以21-羟化酶缺乏症最常见。生理情况下,肾上腺皮质利用胆固醇合成皮质醇、醛固酮及睾酮,该过程需要多个酶的参与,如基因突变而导致某个酶的缺陷,则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质激素减少而前体物质堆积。当皮质醇合成减少时,其对腺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ACTH分泌过多,后者刺激肾上腺皮质增生。临床表现取决于酶缺陷的种类及程度。若酶完全缺乏则相应激素分泌绝对不足,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若酶缺乏不完全,肾上腺仍能合成一定量的皮质激素,首发症状可在15岁以后出现,称为晚发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常因下列酶缺乏所致:21-羟化酶(P450c21)、11β-羟化酶(P450c11)、3β-羟类固醇脱氢酶(3β-HSD)、17α-羟化酶(P450c17)、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 choles-terol side-chain cleavage enzyme, P450scc)及类固醇合成快速调节蛋白(steroidogenic acute regulatory protein, StAR)。近年来临床对CAH的认知度逐渐提高,本文就笔者在临床中遇到的一例晚发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11-β羟化酶缺乏)患者,该型较为少见,所以为了加深临床对于11-β羟化酶缺乏的晚发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了解,笔者对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旨在为临床工作者提供相关诊断经验,提高临床医生对于CAH的认知水平与了解。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 (CAH) is a group of diseases caused by defects in enzym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adrenal cortex steroid hormone synthesis, which is an autosomal recessive genetic disorder. Clinically, deficiency of 21-hydroxylase is the most common. Physiologically, the adrenal cortex uses cholesterol to synthesize cortisol, aldosterone, and testosterone, a process that requires the involvement of multiple enzymes. If a gene mutation leads to a defect in a certain enzyme, it will result in varying degrees of reduced corticosteroid levels and accumulation of precursor substances. When cortisol synthesis decreases, its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pituitary gland weakens, leading to excessive ACTH secretion, which in turn stimulates the adrenal cortex hypertrophy.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depend on the type and severity of the enzyme defect. If an enzyme is completely lacking, the corresponding hormone secretion is absolutely insufficient, and untreated cases can lead to death. If the enzyme is lacking incomplete, the adrenal glands can still produce a certain amount of cortical hormones, and the first symptoms may appear after the age of 15, known as late-onset. 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 is often caused by deficiencies in the following enzymes: 21-hydroxylase (P450c21), 11β-hydroxylase (P450c11), 3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3β-HSD), 17α-hydroxylase (P450c17), cholesterol side-chain cleavage enzyme (P450scc), and steroidogenic acute regulatory protein (StAR). In recent years, the clinical awareness of CAH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encountered a case of late onset 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11-B hydroxylase deficiency) in the clinic, this type is relatively rare, so in order to deepen the clinical understanding of 11-B hydroxylase deficiency of late onset 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 the author carried out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ases and reviewed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in order to provide clinical workers with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diagnosis experience, improve the cognition level and understanding of clinicians for CA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发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11-β羟化酶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6PD缺乏症女性杂合子及其临床检测现状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陈美佳 唐娟 +1 位作者 邓海花(综述) 尹彪(审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5期610-615,共6页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之一,我国是该病的高发区。女性G6PD缺乏症的主要形式是G6PD杂合子,属于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因此女性杂合子酶活性变化范围较大,表现出正常到轻中度不等酶活性现象。临床...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之一,我国是该病的高发区。女性G6PD缺乏症的主要形式是G6PD杂合子,属于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因此女性杂合子酶活性变化范围较大,表现出正常到轻中度不等酶活性现象。临床常用的G6PD酶学检测试剂没有统一的校准品,同一标本用不同厂家试剂盒检测的结果有差异,故临床筛查G6PD女性杂合子存在漏检现象。G6PD基因检测方法虽可有效提高女性杂合子的检出率,但由于成本等原因临床上应用有限。因此,研究出能提高女性杂合子检出率且适合大规模筛查和临床应用的检测方法将是临床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就G6PD缺乏症流行病学、女性G6PD基因的遗传特点、临床表现、检测方法等层面分别阐述G6PD女性杂合子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 女性杂合子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 参考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超长程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病人肺移植术后并发重度粒细胞缺乏的护理
18
作者 冯世萍 钱秀群 +1 位作者 王海翔 朱雪芬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9-1183,共5页
报告1例超长程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病人肺移植术后并发重度粒细胞缺乏的护理经验。针对该病人长时间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后并发症复杂、重度粒细胞缺乏期间感染加重风险高、移植肺康复难度大等问题,护理要点包括:组建多学科救治团队,实... 报告1例超长程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病人肺移植术后并发重度粒细胞缺乏的护理经验。针对该病人长时间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后并发症复杂、重度粒细胞缺乏期间感染加重风险高、移植肺康复难度大等问题,护理要点包括:组建多学科救治团队,实施个体化诊疗方案;实施联合用药,严防中性粒细胞持续降低;入住无菌层流床行保护性隔离;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术促进创面愈合;延长间歇肾脏替代治疗改善肾脏功能;实施降阶梯抗排异治疗,维持机体免疫力;小强度持续性康复训练,改善移植肺功能。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病人肺移植术后成功撤除ECMO,顺利度过粒细胞缺乏期,术后60 d转普通病房行日常康复,随访时状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肺移植 粒细胞缺乏 感染 肺康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酮硫解酶缺乏症的质谱筛查与遗传学诊断
19
作者 李建党 陈雨晗 +3 位作者 闫磊 韩慧玲 张玉佩 张万巧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2-427,共6页
目的评估串联质谱检测指标对β-酮硫解酶缺乏症(beta-ketothiolase deficiency,BKD)的诊断效能,分析相应致病基因位点,为快速、精准诊断该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16071例筛查对象的干血斑串联质谱(tandem mass spe... 目的评估串联质谱检测指标对β-酮硫解酶缺乏症(beta-ketothiolase deficiency,BKD)的诊断效能,分析相应致病基因位点,为快速、精准诊断该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16071例筛查对象的干血斑串联质谱(tandem mass spectrum,MS/MS)数据,筛查阳性患者的尿液气相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检测以及高通量测序的基因分析结果。回顾性分析质谱检测指标3-羟基异戊酰肉碱(3-hydroxyisovalerylcarnitine,C5OH)和甲基巴豆酰肉碱(methyl butyl carnitine,C5∶1)对临床诊断BKD的检验能力,基于分子生物学方法探讨该病的遗传学病因。结果在接受MS/MS筛查的16071例对象中,C5OH增高37例(2.30‰),C5∶1增高41例(2.55‰),结合GC-MS分析生化诊断BKD 2例。单一指标C5OH诊断BKD时,假阳性率0.22%低于C5∶1(0.24%);阳性预测值5.40%高于C5∶1(4.88%)。16071例筛查对象中,C5OH单独合并C5∶1升高仅2例,均确诊为BKD,阳性预测值达100%。对2例BKD患者进行全外显子组基因检测,发现均为ACAT1双等位基因错义杂合突变,突变位点分别为:c.949G>C(p.Asp317His)/c.1063G>A(p.Ala355Thr)和c.146G>A(p.R49K)/c.700G>A(p.E234K)。结论MS/MS筛查指标C5OH在诊断BKD时,诊断效力(假阳性率、阳性预测值)优于C5∶1。在诊断BKD时,联合指标优于单一指标,且能实现生化确诊。经外显子组测序发现BKD患者均携带ACAT1新发突变,丰富了中国人群罕见病的遗传突变谱。基因检测可明确BKD的遗传病因,同时验证质谱生化诊断的结果,为后续治疗和再生育指导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酮硫解酶缺乏 串联质谱 酰基肉碱 蛋白序列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12缺乏症相关的口腔临床特点分析
20
作者 邓冠红 陈学升 陈瑞斌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分析维生素B12缺乏相关的口腔临床特点及血液学特点,以便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1月16例维生素B12缺乏患者的口腔症状、临床体征、既往病史,并分析血常规、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等辅助检查结果。结果... 目的:分析维生素B12缺乏相关的口腔临床特点及血液学特点,以便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1月16例维生素B12缺乏患者的口腔症状、临床体征、既往病史,并分析血常规、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等辅助检查结果。结果:维生素B12缺乏患者多以口腔刺激痛、烧灼感及口腔溃疡为主诉。临床检查多以口腔黏膜充血红斑、多发性小溃疡为主要表现。有胃切除史患者更容易患贫血,没有胃切除史患者维生素B12缺乏早于血液学检查的变化。结论:特殊人群患者如果出现多发性复发性口腔溃疡、萎缩性舌炎、黏膜充血红斑等病损时,应警惕维生素B12缺乏的可能性,应建议进一步检查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以便该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2缺乏 口腔临床表现 血清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