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0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活性检测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运重建中的应用现状
1
作者 苏利芳 汪雁博 +2 位作者 姜云发 刘畅畅 谷新顺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37-1142,共6页
缺血性心肌病(ICM)是引起射血分数减低性心力衰竭的重要病因,尽管治疗手段在不断提高,但是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血运重建是ICM患者重要的治疗方法,由于ICM患者多为老年人、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且冠状动脉病变重,血运重建的风险较高,目前对... 缺血性心肌病(ICM)是引起射血分数减低性心力衰竭的重要病因,尽管治疗手段在不断提高,但是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血运重建是ICM患者重要的治疗方法,由于ICM患者多为老年人、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且冠状动脉病变重,血运重建的风险较高,目前对于ICM患者是否血运重建及血运重建的方式仍存在争议。心肌活性对ICM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并为选择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但是其对ICM患者血运重建的指导价值仍有待进一步验证。现对ICM患者目前治疗现状、心肌活性评估的常用方法以及临床应用心肌活性评估指导血运重建的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ICM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血运重建 心肌活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凝集素3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祝万洁 张海娇 +1 位作者 董静 张娟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5期806-810,共5页
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3(Gal-3)在缺血性心肌病(ICM)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及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心衰患者中表达的差异,同时研究Gal-3与心功能的关系,评估其在心衰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0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心功能... 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3(Gal-3)在缺血性心肌病(ICM)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及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心衰患者中表达的差异,同时研究Gal-3与心功能的关系,评估其在心衰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0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心功能Ⅱ~Ⅳ级心衰患者,并将其分为ICM心衰组39例和NICM心衰组36例,另选取同期对照组35例。入院后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浆中Gal-3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间Gal-3及相关指标的差异,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3组患者Gal-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任意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CM心衰组、NICM心衰组中,心功能Ⅱ、Ⅲ级患者关于Gal-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Gal-3在Ⅲ级患者中的水平高于Ⅱ级。ICM心衰组患者Gal-3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存在负相关关系(r=-0.576,P<0.001),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存在正相关关系(r=0.494,P=0.001)。Gal-3对心衰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851(95%CI:0.778~0.924,P<0.001),最佳阈值为3.68μg·L^(-1),灵敏度73.3%,特异度82.9%。Gal-3对ICM心衰诊断的ROC曲线:AUC为0.898(95%CI:0.837~0.958,P<0.001),最佳阈值为4.505μg·L^(-1),灵敏度74.4%,特异度93.0%。结论Gal-3对心衰患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Gal-3对于ICM心衰患者诊断的特异性价值进一步提高,Gal-3与ICM心衰组患者的心功能存在相关性,这些提示其与心肌重构可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半乳糖凝集素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揿针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临床研究
3
作者 胡旭红 孙文博 陈蒙 《河南中医》 2025年第3期451-456,共6页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8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4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8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4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揿针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生化指标[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心力衰竭程度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1.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心痛、心悸、胸闷、气短和乏力等症状评分分别为(2.03±0.21)分、(1.26±0.28)分、(1.35±0.31)分、(1.52±0.26)分和(1.42±0.28)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SV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LVESD、LVEDD和LVMI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T-proBNP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研究组NT-proBNP水平为(592.27±142.13)ng·L-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心力衰竭症状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指标、生化指标及心力衰竭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功能不全 揿针 血府逐瘀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和螺内酯联合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
4
作者 赵云飞 闫晓蕾 +4 位作者 谢飞 梁善福 朱占占 张薇 张申伟 《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 2025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和螺内酯联合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对心功能及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螺内酯组(... 目的探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和螺内酯联合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对心功能及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螺内酯组(n=53,选择螺内酯片口服)和联合用药组(n=53,采用rh-BNP+螺内酯片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心肌损伤指标、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螺内酯组(94.34%vs.81.13%;χ^(2)=4.296,P<0.05)。联合用药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螺内酯组,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明显低于螺内酯组(P<0.05);心肌肌钙蛋白I(cTn I)、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NT-proBNP水平均明显低于螺内酯组(均P<0.05);6 min步行试验距离长于螺内酯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心肌病心衰中,相较于单纯的螺内酯治疗,rh-BNP联合螺内酯疗效更显著,对心功能、运动耐力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利钠肽 螺内酯 心功能 心肌损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联合血清DKK3、Sestrin2诊断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张英 徐红维 +1 位作者 李剑 宋琴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Dickkopf相关蛋白3(DKK3)、应激诱导蛋白2(Sestrin2)联合CT血管造影(CTA)检查对缺血性心肌病(IC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385例疑似ICM患者,经冠脉造影(CAG)检查确诊ICM 340例,作为研究组,其... 目的探究血清Dickkopf相关蛋白3(DKK3)、应激诱导蛋白2(Sestrin2)联合CT血管造影(CTA)检查对缺血性心肌病(IC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385例疑似ICM患者,经冠脉造影(CAG)检查确诊ICM 340例,作为研究组,其余患者作为对照组(45例)。患者均行CTA检查,ICM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DKK3、Sestrin2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DKK3、Sestrin2的相关性;ICM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DKK3、Sestrin2对ICM的诊断价值;四格表分析CTA联合血清DKK3、Sestrin2对ICM的诊断效能。结果CTA检查结果显示,其中89例(25.57%)冠脉单支病变,97例(27.87%)双支病变,162例(46.55%)三支病变。研究组血清DKK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estrin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知,血清DKK3、Sestrin2呈负相关(P<0.05)。轻度、中度和重度组血清DKK3水平依次降低(P<0.05),Sestrin2依次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DKK3为影响ICM的保护因素(P<0.05),Sestrin2为危险因素(P<0.05)。根据ROC曲线得知,血清DKK3诊断ICM的AUC为0.890,血清Sestrin2诊断ICM的AUC为0.840,二者联合诊断ICM的AUC为0.939。CTA诊断ICM准确度为87.53%;DKK3诊断ICM准确度为85.45%;Sestrin2诊断ICM准确度为85.71%;三者联合诊断ICM准确度为93.51%。结论DKK3在ICM患者血清中显著降低,Sestrin2显著升高,DKK3、Sestrin2联合CTA检查可提高ICM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ckkopf相关蛋白3 应激诱导蛋白2 CT血管造影 缺血性心肌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心室重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文倩 何嘉俊 +1 位作者 刘伟涛 陈雪营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4期529-533,共5页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缺血性心肌病型(ICM)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心室重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80例ICM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90)与观察组(n=90)。两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口服沙库巴...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缺血性心肌病型(ICM)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心室重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80例ICM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90)与观察组(n=90)。两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室重构指标[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心功能指标[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功能分级及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结果:治疗后,心室重构指标:观察组LVMI、LVPWT、IVST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5);血管内皮功能:观察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VEGF、AngⅡ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心功能指标:观察组NT-pro BNP、cTnI、CK-M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000,P=0.0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1.497,P=0.221)。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能有效抑制ICM冠心病患者的心室重构、保护其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使得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且用药安全性得以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血管内皮功能 心室重构 心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NI联合SGLT2i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早期肾功能保护作用及炎症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吴振华 苗鹏飞 +5 位作者 唐建花 褚鸽子 王哲 史生金 赵玉霞 郭莉青 《河北医学》 2025年第2期344-349,共6页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联合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对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早期肾功能保护作用及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8例IC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联合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对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早期肾功能保护作用及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8例IC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n=32)、ARNI组(采用ARNI治疗,n=32)、SGLT2i组(采用SGLT2i治疗,n=32)、联合组(采用ARNI联合SGLT2i治疗,n=32)。比较四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胱抑素C(CysC)]、脑钠肽(BNP)、6min步行测试(6MWT)结果、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ARNI组、SGLT2i组、联合组肾功能指标mALB、CysC水平均下降,且ARNI组、SGLT2i组、联合组mALB、CysC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联合组mALB、CysC下降幅度高于ARNI组、SGLT2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ARNI组、SGLT2i组、联合组BNP水平下降、6MWT上升,且ARNI组、SGLT2i组、联合组BNP水平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6MWT均上升幅度长于对照组,联合组BNP水平下降幅度高于ARNI组、SGLT2i组,6MWT上升幅度长于ARNI组、SGLT2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ARNI组、SGLT2i组、联合组炎症指标TNF-α、IL-6、CRP、IL-1β水平下降,且ARNI组、SGLT2i组、联合组炎症指标水平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联合组炎症指标水平下降幅度均高于ARNI组、SGLT2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ARNI组、SGLT2i组、联合组不良反应总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NI联合SGLT2i治疗ICM较各抑制剂单独应用效果更佳,能够有效保护早期肾功能,增强血管扩张能力和运动耐力,改善机体炎症状态,且安全性良好,具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缺血性心肌病 肾功能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伐布雷定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4
8
作者 贾丽丽 王亚琦 张永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1-774,共4页
目的探究伊伐布雷定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502例年龄≥60岁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此次试验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比索洛... 目的探究伊伐布雷定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502例年龄≥60岁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此次试验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比索洛尔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加用伊伐布雷定联合治疗,两组均需连续接受3个月治疗。治疗前后,检查并比较两组的心功能分级、心功能指标、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心肌损伤标志物;并记录研究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因病情加重改用其他治疗方案1例,对照组未有脱落,最终有效样本容量:试验组250例,对照组251例。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b)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心功能分级、LVESV、LVEDV、LVEF、NT-proBNP水平、cTnI、Mb、CK-MB较对照组显著更优(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伐布雷定联合比索洛尔可有效改善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肌损伤程度,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伐布雷定 比索洛尔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达标模式干预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负性情绪和健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蕊 袁冰 李君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199-1203,共5页
目的:探究互动达标模式干预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负性情绪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5月-2022年7月某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以常规临床干预,干预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互动达标模式干预。比... 目的:探究互动达标模式干预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负性情绪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5月-2022年7月某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以常规临床干预,干预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互动达标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健康行为、自护能力,评价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7.231,-9.451;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健康促进生活量表(HPLP-Ⅱ)中人际关系、健康责任、压力管理、营养、体育运动、精神成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9.801,8.168,8.590,10.423,8.449,8.765;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中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护知识、自我概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7.819,8.116,10.147,13.442;P<0.05);干预组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χ^(2)=6.536,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9.086,9.056,6.451,9.755;P<0.05)。结论:互动达标模式干预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其健康行为,提升其自护能力及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互动达标模式 负性情绪 健康行为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AngⅡ、NE水平、心室重构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慧 彭杰成 马成亮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8期1433-1436,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ICM)心力衰竭(HF)患者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心室重构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从宿松县人民医院选择86例...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ICM)心力衰竭(HF)患者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心室重构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从宿松县人民医院选择86例ICM HF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均43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和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常规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疗效(治疗2周后)、血清NT⁃proBNP、AngⅡ、NE、心室重构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结果治疗2周后,较对照组(74.42%),试验组总有效率(93.02%)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0,P<0.05)。两组治疗2周后的血清NT⁃proBNP、AngⅡ、NE、TNF⁃α、IL⁃6、IL⁃8和LVTWP、PWS、IVSS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72、20.016、55.416、6.742、5.851、5.258、5.940、6.681、5.865,P<0.05)。结论ICM HF患者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可降低血清NT⁃proBNP、AngⅡ、NE水平,改善神经分泌功能,同时可抑制心室重构及机体炎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利钠肽 N末端脑钠肽前体 血管紧张素Ⅱ 去甲肾上腺素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奥心血康软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疗效及对心室重构、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正华 柏玉顺 袁先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49-353,共5页
目的探讨地奥心血康软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疗效及对心室重构、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9月到2023年9月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探讨地奥心血康软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疗效及对心室重构、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9月到2023年9月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应用地奥心血康软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血液生化指标[B型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P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Killip心功能分级、心室重构相关指标[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水平,以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问卷(MLHFQ)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BNP、hs-CP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BNP、hs-CPP水平分别为(93.28±8.62)pg/L、(29.12±4.12)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25.61±10.69)pg/L、(37.12±4.25)mg/L],SOD水平为(108.27±10.69)nU/mL,高于对照组[(93.67±15.45)n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患者Ⅰ级比率为47.50%,高于对照组(25.00%),Ⅲ级、Ⅳ级比率为7.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RI、LVMI为(2.52±0.43)g/mL、(93.43±7.17)g/m^(2),均低于对照组[(2.94±0.24)g/mL、(110.31±11.28)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MLHFQ中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其他领域各分值及MLHFQ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其他领域各分值及MLHFQ总分分别为(32.56±7.11)、(20.36±4.25)、(33.93±5.13)、(86.87±8.37)分,均高于对照组[(27.87±5.13)、(17.56±4.46)、(30.01±4.05)、(75.44±5.6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奥心血康软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BNP表达水平,同时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水平,提升心功能,改善心室重构情况,进而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动脉粥样硬化 地奥心血康软胶囊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室重构 生存质量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房功能对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冠脉搭桥术后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12
作者 刘千军 周迪 +7 位作者 董影 杨滔 宋卫香 袁勇 尹刚 赵世华 曲新凯 陆敏杰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2期297-303,309,共8页
目的研究左房功能对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冠脉搭桥术后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在阜外医院行冠脉搭桥手术,并术前完善心脏磁共振检查左室射血分数≤35%的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31例作为研究对象,中位随访时间6... 目的研究左房功能对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冠脉搭桥术后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在阜外医院行冠脉搭桥手术,并术前完善心脏磁共振检查左室射血分数≤35%的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31例作为研究对象,中位随访时间63.8个月。根据是否发生主要终点事件(MACE),分为MACE组和无MACE组,比较2组患者基线特征、心脏磁共振参数。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评估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MACE组最大左房容积指数(LAVmax/BSA)高于无MACE组,左房储存期射血分数(LAEFreservoir)、左房泵血期射血分数(LAEFpump)均低于无M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AVmax/BSA≥46.72 mL/m 2组和LAEFreservoir<29.94%组无事件生存率较低(P<0.05)。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LAEFreservoir[HR 0.964;95%CI(0.94,0.989),P=0.006]与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冠脉搭桥术后远期主要终点事件独立相关。结论LAEFreservoir是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冠脉搭桥术后远期主要终点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缺血性心肌病 心脏磁共振 心房功能 冠脉搭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调节PINK1/Parkin信号通路对缺血性心肌病大鼠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13
作者 李召彬 孔佳杰 +1 位作者 席树强 柳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2期8-15,共8页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调节PTEN诱导激酶1(PINK1)/E3泛素连接酶(Parkin)信号通路对缺血性心肌病(ICM)大鼠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al低剂量组、Sal高剂量组、线粒体自噬抑制剂(Mdivi-1)组和Sal高剂...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调节PTEN诱导激酶1(PINK1)/E3泛素连接酶(Parkin)信号通路对缺血性心肌病(ICM)大鼠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al低剂量组、Sal高剂量组、线粒体自噬抑制剂(Mdivi-1)组和Sal高剂量+Mdivi-1组,每组5只。构建ICM大鼠模型。分析各组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LVF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组织线粒体结构。测定各组大鼠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肌球蛋白样Bcl-2结合蛋白(Beclin1)、泛素结合蛋白(p62)、PINK1、Park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加重,线粒体损伤明显。模型组LVEF、LVFS、SOD、p62水平低于对照组,LVIDd、LVIDs、LDH、cTnI、CK、NT-proBNP、ROS、MDA、LC3Ⅱ/LC3Ⅰ、Beclin1、PINK1、Parkin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Sal低剂量组、Sal高剂量组心肌组织损伤和线粒体损伤减轻。Sal低剂量组、Sal高剂量组LVEF、LVFS、SOD、LC3Ⅱ/LC3Ⅰ、Beclin1、PINK1、Parkin水平高于模型组,LVIDd、LVIDs、LDH、cTnI、CK、NT-proBNP、ROS、MDA、p62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Mdivi-1组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加重,线粒体损伤明显。Mdivi-1组LVEF、LVFS、SOD、LC3Ⅱ/LC3Ⅰ、Beclin1、PINK1、Parkin水平低于模型组,LVIDd、LVIDs、LDH、cTnI、CK、NT-proBNP、ROS、MDA、p62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al低剂量组比较,Sal高剂量组心肌组织损伤改善,线粒体损伤减轻。Sal高剂量组LVEF、LVFS、SOD、LC3Ⅱ/LC3Ⅰ、Beclin1、PINK1、Parkin水平高于Sal低剂量组,LVIDd、LVIDs、LDH、cTnI、CK、NT-proBNP、ROS、MDA、p62水平低于Sal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ivi-1可显著抑制线粒体自噬,并抑制Sal对心肌组织PINK1/Parkin信号通路的激活和心功能的改善(P<0.05)。结论Sal可能通过激活PINK1/Parkin信号通路,促进ICM大鼠线粒体自噬,进而改善大鼠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线粒体自噬 红景天苷 PTEN诱导激酶1 E3泛素连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痛舒方联合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效果及对心功能、血液流变学、脂代谢指标的影响
14
作者 赵丽迎 葛林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4年第6期24-27,共4页
目的:研究心痛舒方联合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 ICM)的效果及对心功能、血液流变学、脂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92例IC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 目的:研究心痛舒方联合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 ICM)的效果及对心功能、血液流变学、脂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92例IC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痛舒方治疗。4 w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液流变学和脂代谢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胸痛胸闷、神疲乏力、心悸气短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升高,且观察组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LVEF、LVFS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脂代谢指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痛舒方联合治疗ICM可获得较好效果,对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有改善作用,并可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心痛舒方 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全血黏度高切 纤维蛋白原 总胆固醇 三酰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介导VCAM1调节NF-κB信号通路改善大鼠缺血性心肌病
15
作者 李利 胡娜 +2 位作者 蒋志明 杨晓芳 李良义 《免疫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7期568-574,共7页
目的通过构建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 myopathy,ICM)大鼠模型,探讨普萘洛尔是否通过调节VCAM1/NF-κB信号通路改善ICM。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缺血性心肌病组(ICM组)、普萘洛尔组(Propranolol组)、普萘洛尔... 目的通过构建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 myopathy,ICM)大鼠模型,探讨普萘洛尔是否通过调节VCAM1/NF-κB信号通路改善ICM。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缺血性心肌病组(ICM组)、普萘洛尔组(Propranolol组)、普萘洛尔+过表达对照组(Propranolol+ov-NC组)和普萘洛尔+过表达VCAM1组(Propranolol+ov-VCAM1组),每组10只。RT-qPCR检测大鼠心肌组织VCAM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VCAM1、p-NF-κB和NF-κB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免疫荧光观察大鼠心肌M1/M2型巨噬细胞比例;ELISA检测大鼠心肌组织IL-1β、IL-6和IL-10含量。结果对照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整齐,心肌间质未见水肿,心肌中几乎无胶原纤维分布;ICM组大鼠心肌可见纤维排列紊乱、间质水肿以及大量分布不均的胶原纤维;普萘洛尔组和普萘洛尔+ov-NC组大鼠心肌损伤和纤维化改善;普萘洛尔+ov-VCAM1组大鼠心肌损伤和纤维化较普萘洛尔组和普萘洛尔+ov-NC组加重。与对照组相比,ICM组大鼠心肌组织中VCAM1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NF-κB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M1型巨噬细胞比例以及IL-1β和IL-6含量显著升高,M2型巨噬细胞比例以及IL-10含量显著降低;与ICM组相比,Propranolol组和Propranolol+ov-NC组大鼠心肌组织中VCAM1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NF-κB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M1型巨噬细胞比例以及IL-1β和IL-6含量显著降低,M2型巨噬细胞比例以及IL-10含量显著升高;与Propranolol组和Propranolol+ov-NC组相比,Propranolol+ov-VCAM1组大鼠心肌组织中VCAM1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NF-κB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M1型巨噬细胞比例以及IL-1β和IL-6含量显著升高,M2型巨噬细胞比例以及IL-10含量显著降低。结论普萘洛尔治疗通过下调VCAM1表达改善ICM大鼠心肌损伤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磷酸化介导的M1型巨噬细胞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 M1/M2巨噬细胞失衡 VCAM1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延迟强化技术评估缺血性心肌病预后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郑英杰 耿建芳 +2 位作者 付力博 杨鹏 许珊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7期77-79,89,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延迟强化技术(LGE-CMR)评估缺血性心肌病(ICM)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诊断为ICM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LGE-CMR有无心肌延迟强化分为LGE阳性组和LGE阴性组。LGE阳...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延迟强化技术(LGE-CMR)评估缺血性心肌病(ICM)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诊断为ICM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LGE-CMR有无心肌延迟强化分为LGE阳性组和LGE阴性组。LGE阳性组再根据LGE阳性节段数分为瘢痕心肌节段数<6和瘢痕心肌节段数≥6两个亚组。分析比较LGE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心功能参数值及ADC值,LGE阳性两个亚组患者延迟强化情况,并分析比较LGE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预测ICM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AUC、最佳诊断分界点、敏感度、特异度以及95%CI。结果LGE阳性组患者的心功能参数比LGE阴性组差,LGE阳性组患者的ADC值比LGE阴性组低,且在LGE阳性组中瘢痕心肌节段数≥6亚组的患者心功能参数和ADC值进一步降低(P<0.05)。瘢痕心肌节段数<6亚组患者瘢痕质量、瘢痕质量百分比、灰区质量和灰区质量百分比均小于瘢痕心肌节段数≥6亚组患者(P<0.05)。LGE阳性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概率高于LGE阴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VEF、ADC值和瘢痕质量是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LVEF、ADC值和瘢痕质量联合预测ICM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AUC为0.875(95%CI:0.775-0.976,P<0.001)。结论DWI及LGE-CMR可对ICM患者进行诊断及预后危险分层,可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扩散加权成像 延迟强化技术 缺血性心肌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王明岗 朱永军 高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2期80-83,共4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对缺血性心肌病(ICM)心力衰竭(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ICMHF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对缺血性心肌病(ICM)心力衰竭(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ICMHF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2周后行冠状动脉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X线心胸比、心功能指标、运动耐力、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NYHA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30,P=0.01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X线心胸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D)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治疗ICM HF患者,能够提高心功能,增强治疗效果和运动耐力,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冠状动脉支架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应用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18
作者 魏英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034-0037,共4页
探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应用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61.53±2.44)岁,男性27例,女性13例;对照组(62.8±2.35)岁,男性22例,女性18例。实验组应用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 探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应用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61.53±2.44)岁,男性27例,女性13例;对照组(62.8±2.35)岁,男性22例,女性18例。实验组应用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LVEF(48.41±17.22)%明显高于对照组(41.01±15.38%),实验组BNP(541.89±81.29pg-mL-1)明显低于对照组(881.25±84.27pg?mL-1),实验组与对照组间以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有部分患者出现腹部不适和呕吐,但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缺血性心肌病引发的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曲美他嗪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BNP值,表现出更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曲美他嗪 临床疗效 BNP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与左西孟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力衰竭的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亚敏 兰浩云 刘建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2052-2055,共4页
目的 分析缺血性心肌病致心力衰竭患者联合使用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及左西孟旦对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肺动脉压(PAP)水平及心肌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60例于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就诊在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致心力... 目的 分析缺血性心肌病致心力衰竭患者联合使用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及左西孟旦对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肺动脉压(PAP)水平及心肌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60例于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就诊在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致心力衰竭患者,对其行随机方法,使用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结果为患者分别进入例数为80例的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左西孟旦等基础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肌细胞功能、心功能、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3.75%,同对照组相比较更高(P<0.05)。两组PCWP、PAP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同治疗前相较均下降,且联合组相对更低(P<0.05)。两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同治疗前相较升高,左心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舒张末期内径(LVEDD)通治疗前相较下降,且联合组LVEF水平相对更高,LVESD及LVEDD则相对更低(P<0.05)。联合组治疗后1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较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心肌病致心力衰竭患者联合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及左西孟旦,其PCWP、PAP水平及心肌细胞功能的调节效果均得到增强,增强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左西孟旦 重组人脑利钠肽 肺毛细血管楔压、肺动脉压 心肌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3与老年缺血性心肌病伴心衰病人因心衰再入院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陈珊 仲崇霞 +4 位作者 刘益海 邹任方 徐标 倪杰 沙杜鹃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82-385,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力衰竭(心衰)病人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与病人因心衰再入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89例老年缺血性心肌病伴心衰病人,根据此...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力衰竭(心衰)病人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与病人因心衰再入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89例老年缺血性心肌病伴心衰病人,根据此次入院是否为心衰再入院将病人分为心衰再入院组(24例)和非心衰再入院组(65例),比较2组病人住院期间的基线资料、血清学指标和超声心动图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衰再入院的相关因素。结果心衰再入院组男性比例低于非心衰再入院组,BNP、球蛋白水平高于非心衰再入院组,FT3水平低于非心衰再入院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BNP、球蛋白、性别、卒中等因素后,FT3水平下降是心力衰竭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OR=0.198,95%CI:0.040~0.966)。结论FT3水平下降是老年缺血性心肌病伴心衰病人因心衰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3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