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QP4 MMP-9及白质缺血性病变与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及预后的相关性
1
作者 高灵利 方建 +2 位作者 李延红 李晓晖 耿智凡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目的探究AQP4、MMP-9、白质缺血性病变与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10—2022-12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0例脑出血患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脑出血但认知功能无异常改变的患者为... 目的探究AQP4、MMP-9、白质缺血性病变与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10—2022-12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0例脑出血患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脑出血但认知功能无异常改变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E法检测水通道蛋白4(AQP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采用NIHSS、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等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损伤等,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相关性进行分析,依据NIHSS评定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预后,并对影响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AQP4、MMP-9水平和NIHSS评分、白质缺血性病变评分均显著升高,MMSE、MoCA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890、36.340、4.179、12.570、33.390、5.138,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在伴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NIHSS评分与AQP4、MMP-9、血肿体积、病变严重程度、白质缺血性病变评分呈正相关,MMSE、MoCA评分与AQP4、MMP-9、血肿体积、病变严重程度、白质缺血性病变评分等均呈明显负相关。预后不良组患者的NIHSS评分、AQP4、MMP-9、白质缺血性病变评分等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病变严重程度、Hcy、血肿体积、白质缺血性病变评分、AQP4、MMP-9、NIHSS评分、MMSE评分、MoCA评分等均是认知功能障碍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AQP4、MMP-9及白质缺血性病变异常均与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及不良预后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认知功能障碍 水通道蛋白4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白质缺血性病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后动脉梗死患者局部缺血性病变程度预测视野缺损改善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赵娜 凯丽比努尔·阿布都热合曼 +1 位作者 董蒙 李红燕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45-449,522,共6页
目的 研究大脑后动脉(PCA)梗死患者局部缺血性病变程度(rEIL)预测视野缺损(VFD)改善的临床价值。方法 2020年9月—2023年7月,前瞻性纳入PCA缺血性梗死引起的半侧VFD患者38例,上象限VFD 35例,下象限VFD 29例。利用弥散加权成像计算视觉皮... 目的 研究大脑后动脉(PCA)梗死患者局部缺血性病变程度(rEIL)预测视野缺损(VFD)改善的临床价值。方法 2020年9月—2023年7月,前瞻性纳入PCA缺血性梗死引起的半侧VFD患者38例,上象限VFD 35例,下象限VFD 29例。利用弥散加权成像计算视觉皮层rEIL。将随访3个月时视野评分(VFS)改善20%定义为VFD显著改善。利用Spearman相关性和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预测半侧VFD或上/下象限VFD改善的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对组合不同的变量亚组进行多变量分类测试。结果 22例(57.89%)半侧VFD显著改善,上象限VFD和下象限VFD显著改善率分别为40.00%和44.83%。经Spearman分析,舌回和距状回rIEL(%)与半侧/上象限/下象限ΔVFS均呈负相关,另外楔状回rIEL(%)与半侧ΔVFS也呈负相关(P<0.05)。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舌回和距状回rEIL(%)可能是半侧VFD或上象限VFD改善较差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临床变量(年龄+入院时NIHSS+基线VFS+梗死体积)联合舌回和距状回rEIL可提高VFD改善结局的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由0.767(95%CI:0.618~0.916)增加至0.963(95%CI:0.891~1.000)。结论 基于单独皮层的rEIL可相对准确地预测VFD的改善。将舌回和距状回rEIL数据补充到临床变量中可以提高PCA梗死后VFD预测模型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后动脉梗死 局部缺血性病变程度 视野缺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3
作者 徐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6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究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12月如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进行腹部超声检查、64排CT检查,统计分析病变类型;以肠镜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评... 目的:探究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12月如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进行腹部超声检查、64排CT检查,统计分析病变类型;以肠镜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评价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64排CT检查对缺血性结肠炎的检出率最高(36.17%),其次为急性肠系膜缺血(25.53%)、慢性肠系膜缺血(22.28%),与病理诊断结果接近。64排CT检查对疾病的诊断灵敏度91.49%、特异度93.55%、准确率92.31%均高于腹部超声检查的76.60%、74.19%、7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64排CT检查可见部分患者肠系膜上动脉狭窄,且有主干栓塞现象,无血栓形成,也有患者肠系膜上动脉管径大小不一、呈纤细状,下动脉血管呈代偿性增大。结论:64排CT检查可明确肠壁缺血性病变类型,且诊断效能高,可结合影像学特征表现,制定出符合患者病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壁缺血性病变 64排CT检查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凯 童三龙 +2 位作者 雷鸣峰 黎钧 徐应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3期87-89,共3页
目的研究64排CT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住院部及门诊部收治的32例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的CT诊断结果、临床资料等,并与临床病理组织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以判断CT的诊断价值。结果临床... 目的研究64排CT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住院部及门诊部收治的32例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的CT诊断结果、临床资料等,并与临床病理组织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以判断CT的诊断价值。结果临床病理诊断患者肠系膜下动脉狭窄占50.00%,肠系膜上、下动脉均狭窄占31.25%,腹主动脉狭窄占18.75%;64排CT诊断分别为46.88%、28.12%、21.88%。以临床病理诊断为标准,64排CT诊断的灵敏度为90.63%、准确率为96.88%、特异性为87.5%;准确率与临床病理诊断比较无明显差异;灵敏度和特异性与临床病理诊断比较χ2=9.37、12.7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64排CT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率高,且无创、及时、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CT 肠壁缺血性病变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与糖尿病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宪生 邹英华 王维亮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38-938,共1页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糖尿病 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10
6
作者 华先平 王贤明 +2 位作者 周聪 黄南清 曾宪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86-289,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及多排螺旋CT造影(CTA)对113例疑诊为腹部血管源性腹痛的患者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动脉管腔有无斑块、夹层、血栓等,观察动静脉管腔的彩色多...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及多排螺旋CT造影(CTA)对113例疑诊为腹部血管源性腹痛的患者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动脉管腔有无斑块、夹层、血栓等,观察动静脉管腔的彩色多普勒特征,测量狭窄处收缩期峰值速度,观察远段血流频谱特征;利用软件SPSS13.0计算CDFI检查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其与CT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评价CDFI诊断的真实性及可靠性。结果经CTA检查确诊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病变阳性患者为24例、阴性89例;CDFI检查阳性23例、阴性90例,包括肠系膜上动脉(SMA)狭窄13例,血栓栓塞5例,孤立性夹层并血栓3例,肠系膜上静脉(SMV)血栓2例,漏诊远段血栓栓塞5例,远段孤立性夹层3例,误诊SMA狭窄4例,远段血栓栓塞3例;CDFI检查诊断的灵敏度为66.67%,特异度为92.13%,Kappa值为0.597(95%CI:0.413~0.781)。结论 CDFI检查对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比较准确地显示病变的部位、程度、有无血栓和夹层,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肠系膜血管源性腹痛的诊断及病因筛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多排螺旋CT造影 肠系膜血管 缺血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朝阳 刘翔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48-650,共3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病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并评价47例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病变住院患者在介入治疗前,治疗后3、30d的踝-肱指数(ABI)变化及下肢血管内径变化。结果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病变后,患者... 目的评价血管内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病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并评价47例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病变住院患者在介入治疗前,治疗后3、30d的踝-肱指数(ABI)变化及下肢血管内径变化。结果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病变后,患者ABI及下肢血管内径均明显改善。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病变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 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病变 血管内径 踝/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与糖尿病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宪生 邹英华 王维亮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F005-F005,共1页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糖尿病 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缺血性病变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郑茜 王为珍 祝茗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缺血性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近3年收治的5例脊髓缺血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呈急性起病,有明确的脊髓横贯性损害症状和体征,均由脊髓缺血所致。结论虽然脊髓血管性病变的发生率远低于脑... 目的探讨脊髓缺血性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近3年收治的5例脊髓缺血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呈急性起病,有明确的脊髓横贯性损害症状和体征,均由脊髓缺血所致。结论虽然脊髓血管性病变的发生率远低于脑血管疾病,但对于有明确的脊髓横贯性损害的急性瘫痪者, 除通常考虑脊髓本身病变外,还应更全面地想到脊髓缺血性病变发生的可能,及时识别,尽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缺血性病变 瘫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对于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斌 尹建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11期46-47,共2页
目的:研究CT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38例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的CT诊断结果,并将其与临床病理组织诊断结果相对比。结果:以临床病理诊断作为诊断标准,CT诊断... 目的:研究CT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38例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的CT诊断结果,并将其与临床病理组织诊断结果相对比。结果:以临床病理诊断作为诊断标准,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血管狭窄准确率为92.11%,肠系膜下动脉狭窄为95.00%,腹主动脉狭窄为83.33%,肠系膜上、下动脉狭窄为91.67%。结论:CT对于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率较高,具有安全无创口、方便易操作的优点,临床应用的价值高,能够用于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肠壁 缺血性病变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下肢缺血性病变的新分级——2014年美国血管外科学会WIFi分类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文超 赵珺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68-71,共4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严重下肢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已经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正常行走能力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各种诊疗手段不断提高,对该疾病病理生理过程认识更加深入,发现现有的分级方法存在诸多不足。美国血...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严重下肢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已经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正常行走能力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各种诊疗手段不断提高,对该疾病病理生理过程认识更加深入,发现现有的分级方法存在诸多不足。美国血管外科协会根据创面情况、缺血情况、足部感染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于2014年颁布了WIFi分类法,现在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科学 WIFI 足部感染 诊疗手段 病理生理 血管再通 创面情况 缺血性病变 创面处理 踝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下肢慢性缺血性病变的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庄百溪 马鲁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41-1144,共4页
最近流行病学研究表明,1/4~1/2的糖尿病患者存在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并确定PAD为心血管死亡事件有力的预测因子,因此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日益受到重视。截肢术在PAD患者中几乎不可避免,每年的截肢... 最近流行病学研究表明,1/4~1/2的糖尿病患者存在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并确定PAD为心血管死亡事件有力的预测因子,因此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日益受到重视。截肢术在PAD患者中几乎不可避免,每年的截肢率为1.8~11.4/10000,而其中糖尿病患者占48%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和坏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 糖尿病患 缺血性病变 治疗 周围动脉疾病 间歇性跛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樟柳碱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眼部缺血性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自培 徐建国 《江西医药》 CAS 2006年第7期441-442,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眼部缺血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复方樟柳碱2ml注射液自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或球旁注射,每日1次,14d为一个疗程,治疗2疗程。疗程中配合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每日3次,每次3片。结果应用...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眼部缺血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复方樟柳碱2ml注射液自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或球旁注射,每日1次,14d为一个疗程,治疗2疗程。疗程中配合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每日3次,每次3片。结果应用复方樟柳碱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眼部缺血性病变,视力和视野总有效率分别为86.1%和88.9%,眼底改变恢复正常。结论复方樟柳碱联合复方血栓胶囊是治疗眼部缺血性病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樟柳碱 复方血栓通胶囊 眼部缺血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樟柳碱联合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眼部缺血性病变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淑莉 郭雪琴 +1 位作者 施孝琴 刘辉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5年第3期262-263,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丁咯地尔注射液对眼部缺血性病变的疗效. 方法确诊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眼部缺血性病变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同时应用丁咯地尔注射液200mg加...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丁咯地尔注射液对眼部缺血性病变的疗效. 方法确诊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眼部缺血性病变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同时应用丁咯地尔注射液200mg加入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应用妥拉苏林注射液25mg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每日1次,14天为1疗程,间隔5天后开始下一疗程,所有病例均进行2~4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复方樟柳碱联合丁咯地尔注射液对治疗眼部缺血性病变是有效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樟柳碱 联合用药 丁咯地尔注射液 药物治疗 眼部缺血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相如 林勇杰 詹世光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1999年第3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更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取健康杂种犬5只,行分期股动静脉转流术,第2期手术后2w加行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加行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后吻合口近端股动、静脉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更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取健康杂种犬5只,行分期股动静脉转流术,第2期手术后2w加行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加行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后吻合口近端股动、静脉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加行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后,吻合口近端股动、静脉血流量分别增加60%和48.1%。结论:联合手术可以起协同作用,使缺血肢体获得更多动脉血,静脉血回流量亦相应增加,是治疗下肢缺血性病变更有效的一种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缺血性病变 动静脉转流 交感神经节切除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套囊压力监测对患者气管黏膜缺血性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白静 《吉林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385-386,共2页
目的:观察intellicuff软件控制套囊压力对于患者气管黏膜缺血性病变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口气管插管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intellicuff软件组(n=40例),应用哈美顿呼吸机G5(intellicuff)软件持续调节控制套囊压力在安全... 目的:观察intellicuff软件控制套囊压力对于患者气管黏膜缺血性病变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口气管插管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intellicuff软件组(n=40例),应用哈美顿呼吸机G5(intellicuff)软件持续调节控制套囊压力在安全范围内;套囊压力表组(n=40例),采用套囊压力表进行调节和控制套囊压力。观察两组患者套囊压力控制情况,拔管前患者气管黏膜情况,拔管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的发生率。结果:intellicuff软件组患者在控制套囊压力方面明显优于套囊压力表,在预防气管缺血性病变以及撤机后并发症方面无明显优势。结论:intellicuff软件能有效控制套囊压力,但不能降低患者气道黏膜缺血性病变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拔管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持续套囊压力监测 气管黏膜缺血性病变 intellicuf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樟柳碱、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眼部缺血性病变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建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9期834-835,共2页
目的研究复方樟柳碱、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眼部缺血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病人均予复方樟柳碱每日1次,每次2mL,于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葛根素注射液0.6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治疗眼部缺血性病变。... 目的研究复方樟柳碱、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眼部缺血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病人均予复方樟柳碱每日1次,每次2mL,于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葛根素注射液0.6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治疗眼部缺血性病变。14d为1个疗程,用药2个疗程,追踪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后视力、视野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复方樟柳碱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葛根素注射液全身应用治疗眼部缺血性病变总有效率94.23%。结论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结合全身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眼部缺血性病变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 缺血性病变 复方樟柳碱 葛根素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学力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5期98-99,共2页
目的探究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50例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对其实施64排CT诊断,并将CT诊断的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经64排CT诊断,其血管狭窄检出率、肠系膜下动脉狭窄检出率、肠系膜上下动... 目的探究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50例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对其实施64排CT诊断,并将CT诊断的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经64排CT诊断,其血管狭窄检出率、肠系膜下动脉狭窄检出率、肠系膜上下动脉狭窄检出率、腹主动脉狭窄检出率分别为96.00%、46.00%、28.00%、22.00%。结论给予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64排CT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安全、无创、及时的特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壁缺血性病变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消化道出血和缺血性病变的血管造影与介入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明高 王兴清 吴菊英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8期1052-1052,共1页
关键词 急性消化道出血 缺血性病变 介入治疗 血管造影 选择性动脉造影 常规X线检查 缺血部位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病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与白质缺血性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春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病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与白质缺血性病变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脑出血病人136例,按照神经心理学评估结果分为认知损害组和认知正常组。其中认知损害组69例,存在VCI,认知正常组67例,无认知损害。比较2组不同区域病... 目的:探讨脑出血病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与白质缺血性病变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脑出血病人136例,按照神经心理学评估结果分为认知损害组和认知正常组。其中认知损害组69例,存在VCI,认知正常组67例,无认知损害。比较2组不同区域病灶数量、病灶直径、白质病变程度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认知功能障碍程度与上述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2组幕下区、顶枕区和颞区的病灶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认知正常组比较认知损害组的NIHSS评分较高(P<0.01),白质病变程度、基底核区与额区的病灶直径较大、病灶数目较多(P<0.01),改良MBI评分较低(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质病变程度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VCI程度可以通过脑出血病人白质缺血性病变程度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白质缺血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