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2篇文章
< 1 2 1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向斑块旋切联合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缺血性糖尿病下肢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苗倩倩 金沐阳 +1 位作者 马鲁波 耿树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研究定向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缺血性糖尿病下肢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2023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连续收治的应用定向斑块旋切治疗的缺血性糖尿病下肢病变患者30例,平均年... 目的:研究定向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缺血性糖尿病下肢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2023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连续收治的应用定向斑块旋切治疗的缺血性糖尿病下肢病变患者30例,平均年龄(68.6±13.2)岁,Rutherford分级逸3级,平均病变长度(15.13±9.56)mm,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9例(30%),均行定向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一期通畅率和二期通畅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技术成功率、截肢率和免于靶病变血管重建率(TLR)。结果:30例患者均应用定向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平均随访7~20(10.7±1.8)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因趾端坏死行坏死趾骨截趾术,无大截肢或死亡等重大事件发生。一期通畅率为80.0%(26/30),二期通畅率为93.3%(28/30)。所有患者未行补救性支架植入。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血管穿孔3例(10.0%),远端栓塞2例(6.7%),术中均及时通过腔内治疗缓解。结论:定向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缺血性糖尿病下肢病变安全有效,可避免或减少支架置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糖尿病下肢病变 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 定向斑块旋切 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糖尿病下肢病变的膝下动脉成形术 被引量:24
2
作者 纪东华 王峰 +2 位作者 Dierk Scheinert 李城 Andrej Schmidt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膝下动脉的球囊成形术在治疗糖尿病缺血性下肢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53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下肢病变患者64侧缺血性下肢进行膝下动脉Deep球囊扩张成形术。对比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变及足部溃疡的变化。结果53例患者共119支... 目的探讨膝下动脉的球囊成形术在治疗糖尿病缺血性下肢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53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下肢病变患者64侧缺血性下肢进行膝下动脉Deep球囊扩张成形术。对比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变及足部溃疡的变化。结果53例患者共119支动脉分支接受PTA治疗,50例患者的101个分支成功地开通,技术成功率为84.9%,所有5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足部溃疡均变小,无需截肢。结论膝下动脉的球囊成形术是治疗缺血性糖尿病下肢病变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糖尿病下肢病变 膝下的 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下肢慢性缺血性病变的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庄百溪 马鲁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41-1144,共4页
最近流行病学研究表明,1/4~1/2的糖尿病患者存在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并确定PAD为心血管死亡事件有力的预测因子,因此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日益受到重视。截肢术在PAD患者中几乎不可避免,每年的截肢... 最近流行病学研究表明,1/4~1/2的糖尿病患者存在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并确定PAD为心血管死亡事件有力的预测因子,因此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日益受到重视。截肢术在PAD患者中几乎不可避免,每年的截肢率为1.8~11.4/10000,而其中糖尿病患者占48%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和坏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糖尿病 缺血性病变 治疗 周围动脉疾病 间歇性跛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缺血性下肢血管病变的新手段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爱红 许樟荣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5年第6期430-432,共3页
缺血性下肢血管病变是引起糖尿病足溃疡、坏疽、截肢的重要因素。自体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能促进缺血下肢的新血管生成,适用于内科疗效不佳、下肢远端动脉流出道差而无法进行下肢搭桥的患者及年老体弱或伴发其他疾病不能接受手术的患... 缺血性下肢血管病变是引起糖尿病足溃疡、坏疽、截肢的重要因素。自体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能促进缺血下肢的新血管生成,适用于内科疗效不佳、下肢远端动脉流出道差而无法进行下肢搭桥的患者及年老体弱或伴发其他疾病不能接受手术的患者,这种方法临床操作简单,无明显副作用,作为治疗下肢缺血性病变的新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干细胞 移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下肢缺血性病变 下肢血管病变 糖尿病足溃疡 治疗 新血管生成 缺血下肢 自体骨髓 疗效不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干预糖尿病缺血性下肢血管病变康复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永进 杜博 +1 位作者 黄博威 黄苏萍 《康复学报》 2017年第1期49-54,61,共7页
目的:评价干细胞移植干预糖尿病缺血性下肢血管病变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 Med、FMRS、SCI、CNKI、Wan Fang、VIP等数据库,以糖尿病缺血性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面搜集并纳入国内外有关干细胞移植干预糖尿病缺血性下肢... 目的:评价干细胞移植干预糖尿病缺血性下肢血管病变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 Med、FMRS、SCI、CNKI、Wan Fang、VIP等数据库,以糖尿病缺血性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面搜集并纳入国内外有关干细胞移植干预糖尿病缺血性下肢血管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设定为建库至2016年10月。由2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的筛选、基本资料的提取和偏倚风险的评估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个RCT,其中英文文献4篇,中文文献1篇。Meta分析显示,干细胞移植干预糖尿病缺血性下肢血管病变在改善踝肱指数[WMD=0.14,95%CI(0.10,0.19),P<0.000 01],降低静息痛评分[WMD=-1.52,95%CI(-1.84,-1.21),P<0.000 01],促进溃疡愈合[RR=2.21,95%CI(1.54,3.16),P<0.000 1],加快侧支血管的重塑再生[RR=3.12,95%CI(1.65,5.89),P=0.000 5]和降低截肢率[RR=0.12,95%CI(0.02,0.59),P=0.010]等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结论:干细胞移植干预糖尿病缺血性下肢血管病变对于改善踝肱指数,缓解静息痛,促进溃疡愈合,加快侧支血管再生和降低截肢率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干细胞 康复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病变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柳岚 王伟 +4 位作者 陈寅晨 蒋克春 罗宁 王雷 王爱萍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7年第2期26-27,共2页
随机抽取2型糖尿病123例;根据踝肱指数(ABI)五十百分位将其分为高ABI组和低ABI组;比较两组血25羟维生素D水平等。结果 VD(OR=1.169,95%CI 0.995~1.373,P=0.01)、MA(OR=1.005,95%Cl 0.995~1.016,P=0.04)是LEAD ABI低的独立危险因素。回... 随机抽取2型糖尿病123例;根据踝肱指数(ABI)五十百分位将其分为高ABI组和低ABI组;比较两组血25羟维生素D水平等。结果 VD(OR=1.169,95%CI 0.995~1.373,P=0.01)、MA(OR=1.005,95%Cl 0.995~1.016,P=0.04)是LEAD ABI低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分析发现VD缺乏显著增加DF的危险。结论 LEAD与VD、MA有关,其中VD缺乏与DF的危险性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DM) 下肢缺血性病变(LEAD) 维生素(VD) 尿微量血蛋白(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缺血性疾病的诊治 第4讲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7
作者 杨牟 宋富波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9年第12期20-24,共5页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下肢缺血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 诊治 下肢动脉病变 严重并发症 糖尿病 足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复方樟柳碱联合硫辛酸的作用价值
8
作者 郑总 谢威义 +1 位作者 邱斌 庄淑流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0期180-182,186,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接受复方樟柳碱与硫辛酸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在福州东南眼科医院金山新院就诊的140例糖尿病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 目的探讨糖尿病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接受复方樟柳碱与硫辛酸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在福州东南眼科医院金山新院就诊的140例糖尿病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硫辛酸与依帕司他联合治疗,观察组予以复方樟柳碱与硫辛酸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临床疗效、视力及视野缺损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视力高于对照组,视野缺损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与硫辛酸联合应用于糖尿病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中,可提高疗效并改善视力及视野缺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复方樟柳碱 硫辛酸 视力 视野缺损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单味中药-中药配伍-中药社团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分期论治规律
9
作者 朱蓉 庞志勇 +8 位作者 许迅佳 甄倩 刘会娟 赵瑞霞 崔伟锋 燕树勋 邵明义 余海滨 符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5年第4期667-672,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T2DM-LEAD)不同分期的用药特点及规律,为中医药精准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22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T2DM-LEAD)不同分期的用药特点及规律,为中医药精准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22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T2DM-LEAD住院患者的电子病历数据,运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社团发现算法等方法对T2DM-LEAD的用药特点、中药配伍及核心中药社团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T2DM-LEAD患者2921人,其中Ⅰ期1909例、Ⅱ期188例、Ⅲ期501例、Ⅳ期323例;涉及4253个处方,涵括406味中药,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位中药分别是茯苓、陈皮、当归、丹参、白术、黄芪、水蛭、甘草、黄连、川芎;出现频次最多的药性、药味、归经和功效分别是温、甘、脾和补虚药;关联规则分析各分期中药,分别得到清半夏-陈皮、当归-鸡血藤-丹参,红花-桃仁、甘草-当归等常用中药配伍组合;各分期的中药复杂网络社团分析结果表明,Ⅰ期A社团中茯苓节点最大,与陈皮、白术连接紧密,B社团中节点较大的有丹参、水蛭、当归;Ⅱ、Ⅲ期的A社团中当归、丹参、鸡血藤、黄芪等节点较大,B社团中茯苓、陈皮、白术节点较大;Ⅳ期A社团中较大节点为当归和甘草,与金银花、玄参、丹参连接较为紧密;B社团中各节点相较于A社团均较小,其中黄芪、川芎、白术、茯苓等节点较大。结论痰瘀同治、气血双调、标本兼顾为T2DM-LEAD的主要治疗原则,“通”“补”“化”“清”为主要治法,早期应祛湿化痰、活血化瘀以除痰瘀;中期应调和气血、活血通脉以化脉积;晚期应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以消痈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单味中药-中药配伍-中药社团 分期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应用CT血管造影与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效果对比研究
10
作者 穆端 谢应朗 袁强 《糖尿病新世界》 2025年第2期181-183,188,共4页
目的探究应用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8月—2024年8月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及雅安市人... 目的探究应用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8月—2024年8月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及雅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均进行CTA、MRA检查,选择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为金标准,对比CTA和MRA检查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阳性率、诊断效能、病发位置诊断符合率。结果DSA确诊阳性患者52例、阴性患者28例;CTA检测阳性患者46例、阴性患者34例;MRA检测阳性患者51例、阴性患者29例。MRA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CTA,且对膝上动脉、膝下动脉、足背动脉诊断符合率均高于CT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RA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效能优于C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通脉复荣汤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虚血瘀证临床研究
11
作者 陈铂 叶海东 《新中医》 2025年第5期73-77,共5页
目的:观察益气通脉复荣汤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4年3月—6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西医组各48例。西医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在西医组基础... 目的:观察益气通脉复荣汤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4年3月—6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西医组各48例。西医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在西医组基础上给予益气通脉复荣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踝肱指数(ABI)、下肢动脉血流速度、血糖、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75%(45/48),高于西医组77.08%(37/48)(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2组ABI、腘动脉和足背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ABI、腘动脉和足背动脉血流速度高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空腹血糖、HbA1c、LDL-C、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低于西医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脉复荣汤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虚血瘀证效果良好,可减轻临床症状,降低血糖和血脂,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气虚血瘀证 益气通脉复荣汤 动脉粥样硬化 血糖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USP14和GRB2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李丽华 史春艳 +1 位作者 张欢 柴雪妍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4(USP14)和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B2)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LEA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北京核工业医院2020年7月~2023年8月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153例,根据有无LEAD分为病变组(n=6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4(USP14)和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B2)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LEA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北京核工业医院2020年7月~2023年8月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153例,根据有无LEAD分为病变组(n=64)和非病变组(n=89);另选取同期与老年T2DM患者年龄相匹配的153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USP14和GRB2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2DM患者LEAD发生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老年T2DM患者USP14,GRB2水平对发生LEAD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变组和非病变组中血清USP14(8.56±1.57ng/ml,6.34±1.27ng/ml vs 4.23±1.02ng/ml),GRB2水平(7.45±1.56ng/ml,5.23±1.12ng/ml vs 3.19±0.78ng/ml)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33.555,18.259;37.326,19.960,均P<0.05)。A级、B级和C级血清USP14(7.14±1.31ng/ml,8.67±1.52ng/ml,9.98±2.01ng/ml),GRB2(6.31±1.25ng/ml,7.47±1.58ng/ml,8.69±1.74ng/ml)水平依次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754,11.404,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SP14,GRB2,TC,TG,LDL-C和HbA1c均是影响老年T2DM患者LEAD发生的影响因素(Wald χ^(2)=11.618~41.458,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USP14和GRB2联合诊断LEAD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USP14和GRB2单独诊断(Z=2.706,3.124,均P<0.05)。结论USP14和GRB2在老年T2DM并发LEAD患者血清中均呈高表达水平,随LEAD分级增加而升高,可作为诊断老年T2DM并发LEAD的血清标志物,两者联合检测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4 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 下肢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机制及相关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思稳 贾中伟 +2 位作者 郭钊 张祥祥 罗茜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91-95,共5页
胫骨横向骨搬移(TTT)是一项改良的Ilizarov技术,通过局部持久恒定的力学刺激,激发组织再生潜力,促使血管、骨骼、肌肉、神经及皮肤的稳定再生,有助于治疗循环障碍导致的一系列缺血性疾病。TTT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可能的机制为:胫骨开窗... 胫骨横向骨搬移(TTT)是一项改良的Ilizarov技术,通过局部持久恒定的力学刺激,激发组织再生潜力,促使血管、骨骼、肌肉、神经及皮肤的稳定再生,有助于治疗循环障碍导致的一系列缺血性疾病。TTT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可能的机制为:胫骨开窗减压与骨搬移骨块的弹性压力刺激;大量新生血管形成;平衡巨噬细胞极化并减轻炎症反应;启动跨皮质血管循环系统与干细胞动员。TTT与其他技术联合应用的疗效优于单纯TTT治疗,未来的TTT治疗向微创化、个体化、简便化发展,针对于不同分级的糖尿病足将有不同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横向骨搬移 ILIZAROV技术 下肢缺血性疾病 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分析 被引量:28
14
作者 柳力敏 胡悦东 +3 位作者 李金蔓 刘宁宁 才娜 陈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01-203,共3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群体中,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op-tic neuropathy,AION)的发病情况,进一步探讨AION与糖尿病及DR的可能关系,指导临床诊治。方法:选择需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目的:了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群体中,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op-tic neuropathy,AION)的发病情况,进一步探讨AION与糖尿病及DR的可能关系,指导临床诊治。方法:选择需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DR患者515例,根据是否同时伴有AION分为AION组(DR合并AION组)和对照组(单纯DR组),行眼部及全身检查,对比分析两组间可能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构成、DR分期无差异,视盘形态、屈光状态、眼内压无差异,血糖、血脂、血压水平无差异。结论:糖尿病可作为AION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血压不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独立危险因素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CTA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李松会 刘进良 袁彬洁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5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血管CT血管成像(CTA)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LEA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诊断的124例疑似老年糖尿病LEAD患者经“金标准”确诊53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下肢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采... 目的探讨下肢血管CT血管成像(CTA)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LEA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诊断的124例疑似老年糖尿病LEAD患者经“金标准”确诊53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下肢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下肢CTA检查诊断老年糖尿病LEAD的分类情况。结果124例老年糖尿病LEAD患者经“金标准”确诊53例,其中I级24例、Ⅱ级18例、III级11例。下肢CTA诊断髂总动脉、髂外动脉、髂内动脉、主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股深动脉、股浅动脉的准确率分别为75.47%、66.04%、64.15%、67.92%、64.15%、60.38%、62.26%、64.15%,Kappa值分别为0.734、0.654、0.601、0.666、0.628、0.600、0.626、0.670。结论下肢CTA在老年糖尿病患者LEAD诊断中具备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下肢动脉病变 下肢血管CT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针联合雷火灸与单纯药物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对比研究
16
作者 韩宇 董琪 +2 位作者 李艳 张智兰 郭静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3期031-034,共4页
本次聚焦于对腹针联合雷火灸与单纯药物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开展临床评估,旨在为该病症的治疗提供更具参考性的方案。方法 本文针对110例糖尿病患者展开对比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55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此为该疾病治... 本次聚焦于对腹针联合雷火灸与单纯药物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开展临床评估,旨在为该病症的治疗提供更具参考性的方案。方法 本文针对110例糖尿病患者展开对比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55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此为该疾病治疗的基础用药方式;观察组 55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添腹针与雷火灸联合治疗。观察指标涉及足底振动阈值(VPT)、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等,通过治疗前后的数据对比分析进行评估。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在各项临床指标上的表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呈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经由此次临床研究,证实腹针联合雷火灸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极大地改善神经功能,缓解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为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提供了别出心裁且行之有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针 雷火灸 药物治疗 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针联合雷火灸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探究
17
作者 韩宇 董琪 +2 位作者 李艳 郭静华 张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5期042-045,共4页
探究腹针联合雷火灸对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80例患者分成2组进行治疗,分别为观察组(雷火灸+腹针治疗)与对照组(药物治疗+腹针治疗),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临床治疗后2组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症状改善评定、疼痛... 探究腹针联合雷火灸对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80例患者分成2组进行治疗,分别为观察组(雷火灸+腹针治疗)与对照组(药物治疗+腹针治疗),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临床治疗后2组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症状改善评定、疼痛缓解、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测定及评分,分析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增加,症状缓解,疼痛缓解均优于单纯性药物治疗,治疗后生活质量有所上升,且经评价,腹针联合雷火灸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单纯性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其中对比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针联合雷火灸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和单纯药物治疗对比,方法 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缓解患者的症状,还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且能从患者病理生理状况改善的过程中改善患者的身体及精神健康状况,患者更容易接受,可进一步推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针 雷火灸 治疗 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 疗效观察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A与NCE-MRA联合应用在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18
作者 陈琰 赖苏梅 刘佳 《糖尿病新世界》 2025年第4期173-176,共4页
目的 探讨能谱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与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on-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NCE-MRA)联合应用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下肢血管病变诊... 目的 探讨能谱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与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on-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NCE-MRA)联合应用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8月在龙岩人民医院就诊的217例疑似老年T2DM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均接受能谱CTA与NCE-MRA扫描。以临床综合诊断为金标准,对比评估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和诊断效能。结果 经临床综合诊断检出阳性143例,阴性74例,能谱CTA诊断kappa值为0.740,NCE-MRA诊断kappa值为0.726,能谱CTA联合NCE-MRA诊断kappa值为0.949。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能谱CTA、NCE-MRA单一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能谱CTA联合NCE-MRA应用在老年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中,能够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下肢血管造影 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慢性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效果
19
作者 王媛媛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5年第5期309-313,共5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踝肱指数、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于河南省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118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踝肱指数、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于河南省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118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9例,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和研究组(59例,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α-硫辛酸治疗),均进行为期2个月的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踝肱指数(ABI)、心脏-脚踝指数(CAVI)。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水平均比治疗前低,且研究组更低(t=2.372、4.101、2.432,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比治疗前低,且研究组更低,而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比治疗前高,且研究组更高(t=7.239、4.934、8.012、6.051,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均比治疗前低,且研究组更低(t=7.910、6.203、3.480,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踝肱指数(ABI)、心脏-脚踝指数(CAVI)均比治疗前高,且研究组更高(t=3.923、3.093,P均<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α-硫辛酸可降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糖、血脂指标水平,对下肢动脉血流起到改善作用,并提高ABI、CAVI,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Α-硫辛酸 糖尿病 2型 血管病变 下肢 踝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检测中的应用与准确性评估
20
作者 张琳清 侯梦雅 章程冉 《糖尿病新世界》 2025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下肢血管病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准确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9月在淄博市市级机关医院就诊的156例老年T2DM疑似并发下肢...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下肢血管病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准确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9月在淄博市市级机关医院就诊的156例老年T2DM疑似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DU检查,并以临床综合诊断为金标准,对CDU的诊断效能及一致性进行分析。同时,根据临床综合诊断结果,将阳性人群纳入观察组,阴性人群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CDU的阳性检出率为58.33%(91/156),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55%(87/93)、93.65%(59/63)、93.59%(146/156)、95.60%(87/91)、90.77%(59/65);kappa值为0.868,表明与临床综合诊断的一致性较高。观察组股总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的血流峰值流速均低于对照组,股总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的搏动指数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DU在老年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检测中表现出较高的准确度,其诊断效能与临床综合诊断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老年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诊断效能 血流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