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1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关于网络生态治理重要论述的逻辑理路分析——以系统性思维为视角
1
作者 阳军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5年第2期5-15,共11页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场域,其运行规则和规律与传统社会生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使网络生态治理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面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生态治理问题...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场域,其运行规则和规律与传统社会生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使网络生态治理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面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生态治理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网络生态构建指明了方向:一是以整体观念、目标导向和技术迭代为核心的顶层设计逻辑;二是以强大的技术支持、完善的网络法规和政策、优秀的人才队伍为基础的运行保障逻辑;三是以政策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支撑的创新发展逻辑;四是以全球化、互联互通、合作共赢、对外开放为标志的世界意义。深刻理解新时代网络生态的逻辑理路,有助于构建良好网络生态以及网络命运共同体和网络文明,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生态治理 系统性思维 顶层设计逻辑 运行保障逻辑 创新发展逻辑 世界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网络生态治理的科学意蕴、风险态势与未来建构
2
作者 徐亚清 于水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3,共9页
网络生态治理的提出,对应的是当前网络生态系统已形成的基本现实。受数字智能变革影响,全域覆盖、立体多维的网络生态孕育于现实的经济社会环境中。过去十多年,网络生态治理基于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而展开,使网络舆论阵地得到深度巩... 网络生态治理的提出,对应的是当前网络生态系统已形成的基本现实。受数字智能变革影响,全域覆盖、立体多维的网络生态孕育于现实的经济社会环境中。过去十多年,网络生态治理基于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而展开,使网络舆论阵地得到深度巩固并成功推进了互联网内容建设,形成了通力合作的话语共识。立足当下,网络生态风险具有特殊性、广泛性和长期性。应全面推进数字化党建与覆盖基层的网络调查,并在全社会的支持下进一步落实依法治网,不断完善网络生态治理话语体系,为社会安定和人民幸福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生态治理 风险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数字智能技术
原文传递
网络生态文明视域下网络低俗文化治理路径探索
3
作者 郝海洪 苏叶 《东南传播》 2025年第3期13-15,共3页
风朗气清的网络生态事关亿万公众网络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数智时代,网络低俗文化的肆意传播所带来的网络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网络低俗文化以商业运作、内容庸俗等为显著表征,以网络暴力、网络恶搞等为存在样态,其在网络空间的传播极易... 风朗气清的网络生态事关亿万公众网络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数智时代,网络低俗文化的肆意传播所带来的网络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网络低俗文化以商业运作、内容庸俗等为显著表征,以网络暴力、网络恶搞等为存在样态,其在网络空间的传播极易给网络公众正确价值观的形塑和社会的安全稳定造成严重危害。网络治理主体要从网络法治、力量协同、媒介素养等路径强化对网络低俗文化的治理,为建成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共同打造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生态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生态文明 网络低俗文化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档案赋能大学生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研究
4
作者 张剑 程泳 史发杰 《菏泽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36-142,共7页
网络世界受现实世界影响纷繁复杂,大学生置身其中极易受其负面影响,引发网络生态危机,高校网络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高校通过实施大学生网络生态教育数字档案体系建设,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精准评估、智能分析大学生网络行为,凭借丰富的... 网络世界受现实世界影响纷繁复杂,大学生置身其中极易受其负面影响,引发网络生态危机,高校网络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高校通过实施大学生网络生态教育数字档案体系建设,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精准评估、智能分析大学生网络行为,凭借丰富的教育素材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制定有效的宣传、教育方案,帮助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网络生态文明教育,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为构建和谐的网络生态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档案赋能 大学生 网络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生态系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策略研究
5
作者 傅智群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25-27,共3页
网络生态系统育人功能相对较为丰富,借助网络生态系统发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是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高校网络生态系统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要在明确教学思路及分析教学价值的基础上,针对教育实践工作的内... 网络生态系统育人功能相对较为丰富,借助网络生态系统发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是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高校网络生态系统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要在明确教学思路及分析教学价值的基础上,针对教育实践工作的内在支撑进行分析,并利用深化网络教育环境建设、加强平衡性教育发展及建立数字化教学评估体系等基础策略,做好基于网络生态系统的思政教育设计,提高网络生态系统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育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生态系统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平衡: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的技术逻辑研究
6
作者 刘继忠 《声屏世界》 2024年第22期9-13,17,共6页
面对数字技术开创的“人人均有麦克风”的全新社会历史条件,根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新要求,文章从技术逻辑入手研究了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的行动逻辑。文章认为,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应采取确... 面对数字技术开创的“人人均有麦克风”的全新社会历史条件,根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新要求,文章从技术逻辑入手研究了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的行动逻辑。文章认为,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应采取确保硬件设备“无后门”,维护网络代码生态平衡,以制度和伦理约束技术之恶的三大行动逻辑,三大行动逻辑应形成相互嵌套、彼此转化、相互作用的制衡约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生态治理 数字技术逻辑 网络生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山市网络信息安全与网络生态治理策略研究
7
作者 叶利丽 《微型计算机》 2025年第1期54-56,共3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迭,网络用户数量剧增,网络转变为新型的生产和生活领域,以及信息传播的主导媒介,甚至可被视为一种“不可或缺的依赖”。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安全的维护、网络舆论的引导以及网络空间的安全保障显得至关重要。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迭,网络用户数量剧增,网络转变为新型的生产和生活领域,以及信息传播的主导媒介,甚至可被视为一种“不可或缺的依赖”。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安全的维护、网络舆论的引导以及网络空间的安全保障显得至关重要。针对网络生态治理的国家宏观框架,如何依据地域特性,探索地方定制化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网络生态治理策略,对增进地方民众福祉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探索并制订适应乐山市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网络生态治理策略,通过深入探讨乐山市网络信息安全和网络生态治理的现状、所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为乐山市的网络治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推动国家网络强国战略在地方层面的深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治理 生态网络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生态建设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策略研究
8
作者 段立 郑志玲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7期38-41,共4页
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迅猛发展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在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网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网络生态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从网络生态建设... 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迅猛发展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在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网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网络生态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从网络生态建设视角分析高校思政教育,不仅能帮助教育工作者了解网络对学生思想的影响,还能探索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和路径。文章重点研究网络生态建设的意义和价值。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具有五个特点:广泛性、互动性、多元化、实践性、个性化,网络生态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须适应网络时代的需求和变化,坚持遵循相应的原则,以确保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发展。针对相应的问题和挑战,文章提出网络生态建设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四条应对策略:一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网络信息辨别能力;二是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建立严格的信息保密制度;三是加强对学生教育实践引导,培养责任感;四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升舆情监测和应对能力。采取以上策略能确保网络生态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深入开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生态 互联网 数字化 思政教育 网络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生态治理的功能定位和实践路径
9
作者 宋怡 汪亭君 魏荣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9-13,共5页
网络空间是人民共建共有的共同精神家园,当下面临着网络生态治理的现实需要,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引擎和重要遵循。网络场域“众声喧哗”与“价值整合”的矛盾、网络社群“去中心化”与“泛娱乐化”的消解以及网络空间“灰色... 网络空间是人民共建共有的共同精神家园,当下面临着网络生态治理的现实需要,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引擎和重要遵循。网络场域“众声喧哗”与“价值整合”的矛盾、网络社群“去中心化”与“泛娱乐化”的消解以及网络空间“灰色地带”转换与迁移的挑战是当下网络生态治理的问题表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生态治理,能够凝聚价值共识,筑牢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网络防线,成为引导网民网络生活的行动指南。共建新时代人民美好网络精神家园,要把握舆论导向,完善保障体系,培育高素质网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网络生态 网络生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生态人格:网络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诉求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馨兰 罗黎明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7-50,共4页
网络生态人格作为一种适应网络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型人格范式,是网民人格的生态规定性。网络生态人格展示了对"求真"的理性探索,体现了对"向善"的深刻诠释,展示了对"崇法"的内在体悟,凸显了对"重行&qu... 网络生态人格作为一种适应网络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型人格范式,是网民人格的生态规定性。网络生态人格展示了对"求真"的理性探索,体现了对"向善"的深刻诠释,展示了对"崇法"的内在体悟,凸显了对"重行"的实践追求。针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网络生态危机,我们需要通过弘扬网络先进文化、加强网络德育、推进网络法治建设、注重网络生态实践等途径大力塑造网络生态人格,以适应网络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生态人格 网络生态理性 网络生态文明建设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生态的失调与平衡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国萍 《河北科技图苑》 2007年第3期7-9,共3页
阐述了网络生态系统的内涵,分析了网络生态系统失调的表现,提出了网络生态系统平衡的相关措施,指出净化网络生态环境、维护网络生态平衡已成为当今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 网络生态系统 网络生态失调 网络生态平衡 网络信息污染 网络信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生态视域下网络空间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及其关系演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雅雯 周建青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79,87,共6页
本文以网络生态理论为视角,将我国网络空间中多元主体与环境的具体运行过程联系起来,重点分析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政府、互联网企业、社会组织、网民四大治理主体的地位、功能及其关系的演变。研究认为,网络生态系统内部四大治理主体参... 本文以网络生态理论为视角,将我国网络空间中多元主体与环境的具体运行过程联系起来,重点分析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政府、互联网企业、社会组织、网民四大治理主体的地位、功能及其关系的演变。研究认为,网络生态系统内部四大治理主体参与网络空间的行为,所担当生产者、传递者、消费者、分解者、监管者的角色,随政治、经济、人文、技术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发生了较大的变动,且多元主体的关系历经“塔式分离依附型—链式沟通依附型—环式协商自主型—网式合作自主型”四个阶段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从开放性、整体性、多样性、动态性四方面提出建设良好网络空间生态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网络生态 多元主体 治理 关系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好网络生态的内在意蕴及其构建路径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富胜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6-113,共8页
良好网络生态是正气充盈、文化繁荣和创新涌现的网络环境,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动态平衡性和实践生成性。良好网络生态是构筑共同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础、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关键环节、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推动形成... 良好网络生态是正气充盈、文化繁荣和创新涌现的网络环境,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动态平衡性和实践生成性。良好网络生态是构筑共同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础、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关键环节、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需要继续坚持党对网络工作的全面领导、人民至上的治网理念、法德结合的基本原则,以及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好网络生态 内在意蕴 建构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网络生态异化现象及其治理策略
14
作者 干镕华 高布权 《新媒体研究》 2024年第6期25-29,共5页
健康有序的网络生态事关网络强国建设效能。然而,基于网络空间立法内容欠缺、网络平台管治能力不足、社会组织辅助力量较低以及网民群体自律意识薄弱等诱因,我国出现网民行为异化、网络内容异化、网络技术异化等现象。为此,政府部门需... 健康有序的网络生态事关网络强国建设效能。然而,基于网络空间立法内容欠缺、网络平台管治能力不足、社会组织辅助力量较低以及网民群体自律意识薄弱等诱因,我国出现网民行为异化、网络内容异化、网络技术异化等现象。为此,政府部门需加强制度创新,平台需压实主体责任,社会组织需主动参与以及网民群体应提升自律,共同实现有效治理网络生态异象,从而提升网络生态治理能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生态 异化现象 诱因分析 治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舆论与网络生态构建研究——基于非理性表达的批判性视角
15
作者 于红 邱雅琪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66,共5页
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互交织、工业时代与数字时代问题相互叠加的今天,网络舆论的非理性表达以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极端民族主义言论等表现形式,对政府公信力以及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与塑造等形成了挑战。对此,必须坚持党的集中... 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互交织、工业时代与数字时代问题相互叠加的今天,网络舆论的非理性表达以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极端民族主义言论等表现形式,对政府公信力以及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与塑造等形成了挑战。对此,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两个舆论场”的建设工作;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激发多元主体参与配合;综合运用多种治理工具,兼顾规范性与包容性;让技术赋能网络生态治理,引导网络舆论理性表达,构建良好网络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论 非理性表达 网络生态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生态治理的内涵、挑战与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晨 谢宜君 刘兰 《互联网周刊》 2024年第11期39-41,共3页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由稳定增长阶段过渡到成熟扩张阶段,各类新兴技术层出不穷,给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网络生态治理带来挑战。本文从网络生态治理内涵出发,概述其含义,分析当前治理困境,研究提出治理路径,以期为网络...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由稳定增长阶段过渡到成熟扩张阶段,各类新兴技术层出不穷,给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网络生态治理带来挑战。本文从网络生态治理内涵出发,概述其含义,分析当前治理困境,研究提出治理路径,以期为网络生态治理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生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生态体系视域下公安网络技能培训路径
17
作者 陈楠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随着网络生态体系的形成和不断发展,执法环境信息化、网络化程度逐渐增强,警察作为重要的执法主体,职业能力素质应当与网络时代的发展相适应,提升网络技能应用水平成为必然要求。公安教育培训作为民警提升职业能力的主要渠道,在如何开... 随着网络生态体系的形成和不断发展,执法环境信息化、网络化程度逐渐增强,警察作为重要的执法主体,职业能力素质应当与网络时代的发展相适应,提升网络技能应用水平成为必然要求。公安教育培训作为民警提升职业能力的主要渠道,在如何开展网络技能应用方面尚未有明晰规定,在培训课程、考核导向设置等方面还没有建立完全成熟的机制。通过研究完善课程设置、调整考核导向及培养网络技能应用专业师资队伍等措施,从网络生态体系角度探讨公安网络技能培训路径,形成符合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公安教育培训体系,为提升民警网络技能应用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生态 网络技能 教育培训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生态危机”与网络生态伦理初探 被引量:67
18
作者 唐一之 李伦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年第6期15-20,共6页
计算机网络是人类的“第二生存环境” ,即由信息构成的虚拟环境。人们的误用和滥用导致了所谓“网络生态危机”。这种危机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且具有全球性、虚拟性和瞬时性等特点。其爆发与网络技术不完善、法制建设滞后有关 ,与网络文... 计算机网络是人类的“第二生存环境” ,即由信息构成的虚拟环境。人们的误用和滥用导致了所谓“网络生态危机”。这种危机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且具有全球性、虚拟性和瞬时性等特点。其爆发与网络技术不完善、法制建设滞后有关 ,与网络文化的负面效应有关。因此必须确立一种网络生态伦理 ,其基本原则 ,诸如无害原则、公正原则、尊重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生态危机 网络生态伦理 INTERNET 公正原则 无害原则 尊重原则 允许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短视频”的传播引擎和网络生态优化效能研究——以四川岷江上游地区为例
19
作者 郭萍 《艺术科技》 2024年第4期100-103,共4页
目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推进“非遗”进网络。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助推“非遗+短视频”成为大众共同关注的焦点。然而激增的数据背后呈现出利弊交锋的两面,从技术向度、商业向度、文化向度暴露出短视频传... 目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推进“非遗”进网络。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助推“非遗+短视频”成为大众共同关注的焦点。然而激增的数据背后呈现出利弊交锋的两面,从技术向度、商业向度、文化向度暴露出短视频传播场域存在很多问题,亟待作出科学、理性的文化发展定位。文章旨在探索“非遗”借助短视频传播手段快速适应新媒体语境的策略,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净化网络。方法: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首先梳理已有的学术观点,分析“非遗”短视频火热表象下的隐患,即粗制滥造、文化性缺失、过度娱乐化等;其次,以四川岷江上游地区为例,探析民间特色“非遗”短视频的健康发展路径,构建网络知识生态的战略机制。结果:政府组建的专业团队策略性装配,符合岷江上游少数民族特色“非遗”的“短视频+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新模式,将持续有效地推进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事业发展。结论:提升“非遗”短视频的质量和创新能力,突破地域时空限制,共享“非遗”经济,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多重社会需求,使受众足不出户便能认知和体验“非遗”的魅力。这种协同的理念不仅能构建区域文化形象,促进文化产业增值,还能促使传承人承担起营造良好网络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短视频” 岷江上游 传播 网络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商网络暴力治理之策,构建健康稳定网络生态
20
作者 本刊采编中心 《中国信息安全》 2024年第9期12-12,共1页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享受到了更加便捷的信息交流渠道,但同时网络暴力现象也随之滋生,网络空间已成为语言暴力、侵犯隐私、谣言诽谤以及煽动仇恨等负面现象滋生和蔓延的新土壤。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频发,不仅毒化网络风气、污染...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享受到了更加便捷的信息交流渠道,但同时网络暴力现象也随之滋生,网络空间已成为语言暴力、侵犯隐私、谣言诽谤以及煽动仇恨等负面现象滋生和蔓延的新土壤。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频发,不仅毒化网络风气、污染精神家园,严重破坏网络生态,还对社会秩序和个人安全造成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暴力 网络生态 社会秩序 信息交流渠道 语言暴力 网络空间 侵犯隐私 精神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