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0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负面情绪网络表达的一体化防护网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丽玫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6-32,共7页
大学生负面情绪网络表达危害涉及不健康心理、思想取向偏差及网络环境污染等三个层面,但高校对其防治往往聚焦于少数学生引发的舆情处置、批评教育单一层面,缺乏面向全体学生的多层面防治育人体系建设,致使大学生负面情绪网络表达行为... 大学生负面情绪网络表达危害涉及不健康心理、思想取向偏差及网络环境污染等三个层面,但高校对其防治往往聚焦于少数学生引发的舆情处置、批评教育单一层面,缺乏面向全体学生的多层面防治育人体系建设,致使大学生负面情绪网络表达行为的发生率较高,防治成效欠佳。对此,高校应构建针对大学生负面情绪网络表达的“心理健康+思想育人+网络安全”一体化防护网,包括“识别—干预—培养—陶冶”心理健康防护网、“对标—境界—规范—实践”思想育人防护网、“政府—平台—高校—班级—学生”网络安全防护网,各方形成合力,切实消除危害和风险,共同维护社会与校园的和谐稳定,培养心智成熟健康和思想取向正确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面情绪 网络表达 大学生 防护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网络表达调查研究
2
作者 汪倩倩 董金权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6-71,共6页
网络时代,青少年通过互联网终端来发表自己对时事或社会事件的看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调查发现,近七成的青少年会通过网络进行表达;总体上青少年网络表达偏好倾向于正面事件,相较于男生,女生更倾向于负面事件,尤其对娱乐明星表现出... 网络时代,青少年通过互联网终端来发表自己对时事或社会事件的看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调查发现,近七成的青少年会通过网络进行表达;总体上青少年网络表达偏好倾向于正面事件,相较于男生,女生更倾向于负面事件,尤其对娱乐明星表现出极大兴趣;微信、微博及各类APP平台是他们选择的重要途径;其表达动机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同时理性与非理性表达共存。为此有必要对青少年合理网络表达增权赋能,维护青少年网络表达权利,界定网络表达边界,畅通线上线下沟通渠道,建立健全合理网络表达机制;了解青少年网络表达动机,及时有效疏解不良情绪,引导青少年网络理性表达;强化“把关人”角色,网络平台要加强网络表达内容的把关,做好“守门人”;加强对青少年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表达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表达 青少年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表达的民主考量 被引量:31
3
作者 陈伯礼 徐信贵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6-166,共11页
网络表达具有增进民主和诱致秩序失范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它具有民主塑造功能,对催生公民意识、拓展民主广度、增进民主深度具有启迪意义;另一方面,网络表达在开启言论自由新时代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政府治理缺失的公共空间,产生了一些... 网络表达具有增进民主和诱致秩序失范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它具有民主塑造功能,对催生公民意识、拓展民主广度、增进民主深度具有启迪意义;另一方面,网络表达在开启言论自由新时代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政府治理缺失的公共空间,产生了一些民主性隐忧,它可能引起公共秩序的紊乱、诱发多数暴政并导致政府在网络语境下的行为失态。为实现网络表达的当下治理进而推进有序民主,加强网民自律和完善网络法治成为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表达 自由 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网络表达的迷失与进路 被引量:4
4
作者 傅慧芳 张君良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23,共4页
网络表达是现实利益诉求在网络空间的能动性映射。当前网络表达暗含着公民对"话语权的解放"、"民主的进步"的期盼,并日益成为政府了解民情、听取民声、体察民意、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但是,由于社会压力积聚、网络... 网络表达是现实利益诉求在网络空间的能动性映射。当前网络表达暗含着公民对"话语权的解放"、"民主的进步"的期盼,并日益成为政府了解民情、听取民声、体察民意、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但是,由于社会压力积聚、网络规制与自由失衡、社会价值评价模糊、媒介偏好诱导等因素的影响,网络表达呈现出自主性与盲从性交织、利益强化与道义不足、热忱与随意的偶合、影响与决定的偏失等矛盾特征。应该从鼓励与调整、整合与认同、定向与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有效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表达 表达迷失 追因 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表达权”刑法规制之应然进路—以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第二款之立法范式为批判视角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立丰 高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86,共11页
表达权是思想市场的存在前提,是民主政治的成立基础。但进入到自媒体时代,藉由网络行使的表达权,因为网络信息传播的匿名特征等属性加功,异化为具有独立权属的"网络表达权",并获得了"准权力"属性,极易出现滥用。因... 表达权是思想市场的存在前提,是民主政治的成立基础。但进入到自媒体时代,藉由网络行使的表达权,因为网络信息传播的匿名特征等属性加功,异化为具有独立权属的"网络表达权",并获得了"准权力"属性,极易出现滥用。因此,《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罪",试图对于限制网络表达权的滥用进行立法限制。但其立法范式仅仅区分虚假信息与真实信息,不仅无法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表达自由权,同时还与关于网络诽谤的司法解释存在不兼容之处。对此,应当通过严格区分事实表达与意见表达的解释方法,最大限度地保护公民的网络表达权,避免不当入罪、过度入罪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表达 刑法界限 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现实表达与网络表达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朱玉 郑亚平 郑文颖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52-56,共5页
大学生越来越习惯于借助网络表达自己诉求和意愿,根据对大学生在表达意愿、表达方式、情感强烈程度、表达对象四个方面的调查统计分析,结论是:大学生的网络表达与现实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表达与现实表达存在差异的原因,... 大学生越来越习惯于借助网络表达自己诉求和意愿,根据对大学生在表达意愿、表达方式、情感强烈程度、表达对象四个方面的调查统计分析,结论是:大学生的网络表达与现实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表达与现实表达存在差异的原因,认为高校做好学生工作,需正确把握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其理性表达诉求,从五个方面着手,使其网上诉求与现实表达逐渐趋于一致,多一份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现实表达 网络表达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者服务需求网络表达的实现探赜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学平 耿建民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23,共6页
读者服务需求的网络表达与实现已成为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需求表达应在网络优势牵引、交流方式变迁、心理压力释放、服务利益驱使等动因的驱动下,沿着表达环境、表达形成、表达引导、表达方式、表达内容、表达回应的表达路径,构... 读者服务需求的网络表达与实现已成为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需求表达应在网络优势牵引、交流方式变迁、心理压力释放、服务利益驱使等动因的驱动下,沿着表达环境、表达形成、表达引导、表达方式、表达内容、表达回应的表达路径,构建网络需求获取与筛选、网络需求处理、网络需求回应、网络需求回应反馈的读者服务需求网络表达实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者 服务需求 网络表达 实现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表达与社会稳定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小兵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4,共6页
网络表达具有匿名性、直陈性、平等性、偏激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征。网络表达在言论表达自由、公民利益诉求、监督公共权力及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对社会稳定有正面影响,在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引发群体性事件等方面... 网络表达具有匿名性、直陈性、平等性、偏激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征。网络表达在言论表达自由、公民利益诉求、监督公共权力及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对社会稳定有正面影响,在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引发群体性事件等方面对社会稳定有负面影响。应畅通网络表达渠道,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建立网络表达诉求解决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表达 社会稳定 利益诉求 政治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网络表达的道德失范及其治理 被引量:24
9
作者 阎国华 李楠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131-144,共14页
公众网络表达极大地促进了信息和思想的公共交流,但也出现了恶意散布谣言、随意宣泄情绪、传播低俗信息、侵犯个人隐私以及传播过度商业化或娱乐化信息等道德失范现象。网络表达的道德失范会严重影响公民道德养成、破坏社会形象、扰乱... 公众网络表达极大地促进了信息和思想的公共交流,但也出现了恶意散布谣言、随意宣泄情绪、传播低俗信息、侵犯个人隐私以及传播过度商业化或娱乐化信息等道德失范现象。网络表达的道德失范会严重影响公民道德养成、破坏社会形象、扰乱社会秩序、引发信任危机、导致网络暴力以及反噬现实社会,诱发深层次矛盾和风险。上述问题的成因主要是公众基本价值偏差影响了网络道德认同、网络运行特点引发了去个体化体验、群体心理依赖抑制了个体独立思考和网络监管不够弱化了个体规则意识。因此,网络表达的道德失范问题需要通过规范公众网络道德观与表达观、强化公众道德自律与道德责任、培养公众媒介素养与思考能力和优化网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等举措加以综合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表达 道德失范 技术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股东网络表达会影响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吗?——基于公司盈余管理的中介效应检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芳 于寅健 王松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79,共11页
本文以2016—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中小股东不同情绪的网络表达对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的差异化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中小股东积极网络表达与审计资源投入、审计费用以及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呈U型关系,而消极... 本文以2016—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中小股东不同情绪的网络表达对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的差异化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中小股东积极网络表达与审计资源投入、审计费用以及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呈U型关系,而消极网络表达与上述审计师行为呈倒U型关系,且盈余管理在两者的非线性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股权集中度较高、国有属性以及媒体关注度较强的公司中,上述关系更加显著。本文将弱势群体的诉求表达纳入审计师反应的研究框架,丰富了关于非理性情绪对独立第三方审计师行为的研究,为实现高质量审计监督保障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股东网络表达 盈余管理 审计资源投入 审计费用 关键审计事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表达:美好生活现代化叙事的一种方式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彦 魏颖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62-69,共8页
网络表达是现代化叙事的一种新方式,其交互性、感性化、聚合性等特征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发展叙事、情感叙事和价值叙事具有应然的耦合性与互构性。但这种耦合性也存在着某些消极面向,使美好生活的网络表达"嵌于"叙事主体代表... 网络表达是现代化叙事的一种新方式,其交互性、感性化、聚合性等特征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发展叙事、情感叙事和价值叙事具有应然的耦合性与互构性。但这种耦合性也存在着某些消极面向,使美好生活的网络表达"嵌于"叙事主体代表性与真实性不足、叙事方式理性化程度不够与叙事结果民主化水平不高等困境中。回应和解决这些困境,要把美好生活的网络表达回归于人类社会现代化语境中,通过澄清前提性叙事、重建批判性叙事、创新建构性叙事,将美好生活的网络表达"脱嵌"于事实与价值的二分,使之真正成为具有价值引领和现实呈照的现代化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表达 美好生活 现代化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表达与治理互动关系的评价维度和互动态势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陆学莉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3-168,共6页
网络表达和网络治理作为网络舆论场的两大决定性要素,他们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可以保证互联网生态的良性发展。依据社会互动理论,网络表达的共识度、网络表达的关注度、舆论表达的深度是评价二者间良性互动的评价维度。然而,现实状态下... 网络表达和网络治理作为网络舆论场的两大决定性要素,他们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可以保证互联网生态的良性发展。依据社会互动理论,网络表达的共识度、网络表达的关注度、舆论表达的深度是评价二者间良性互动的评价维度。然而,现实状态下二者往往陷入互动困境:管控失当破坏网络表达的平衡,引导失误导致网民的非理性表达呈激进态势,文本解读的多样性造成网络表达的信息模糊。因此,有必要强化网民和政府的角色意识,以期建构网络表达和治理良性互动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治理 网络表达 评价维度 互动态势 角色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表达自由的国家保障义务——兼评“法释〔2013〕21号”对网络言论的刑罚规制 被引量:9
13
作者 邓炜辉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网络表达自由在本质上属于宪法言论自由的保障范畴,依托于其权利性质的主客观双重属性,国家必须同时对其负有尊重和保护的宪法义务。在现实中,上述国家义务的履行必须在消极尊重和积极保护之间获得均衡。着眼于网络表达自由的自身界限,... 网络表达自由在本质上属于宪法言论自由的保障范畴,依托于其权利性质的主客观双重属性,国家必须同时对其负有尊重和保护的宪法义务。在现实中,上述国家义务的履行必须在消极尊重和积极保护之间获得均衡。着眼于网络表达自由的自身界限,国家可以基于国家安全、公共秩序以及人格尊严等正当事由对其加以干预,但此种干预必须合乎形式及实质上的合宪性。就现阶段而言,制约我国网络表达自由良性发展最大的瓶颈在于国家立法以及执法干预的任意性。新近颁布的"法释〔2013〕21号"司法解释,虽然具有形式上的合宪性,但在实质合宪性方面,这主要体现为其第2条第1及第3款,诚有进一步检讨之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表达自由 国家义务 比例原则 “法释〔2013〕21号” 合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表达乱象亟须治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雪梅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88-89,共2页
互联网的兴起极大拓展了人们的生存发展空间,丰富了现代人的生活。网民通过网络获得生活所需,还能以各种方式进行网络表达。但由于网民文化水平、精神境界、道德认知存在差异,致使网络环境中网络表达乱象丛生,对个人形象和网络环境带来... 互联网的兴起极大拓展了人们的生存发展空间,丰富了现代人的生活。网民通过网络获得生活所需,还能以各种方式进行网络表达。但由于网民文化水平、精神境界、道德认知存在差异,致使网络环境中网络表达乱象丛生,对个人形象和网络环境带来危害和冲击。净化网络环境,治理网络表达乱象,是提升网民人文素质、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表达 道德乱象 网络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科技时代青年参与的新方式——试析大学生民族意识之网络表达的特点与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罗迪 《当代青年研究》 2005年第2期33-36,共4页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互联网发展迅猛,给国民民族意识表达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借助网络工具,民族意识在网络时代获得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本文针对大学生民族意识网络表达这一新现象,剖析了它的特点、原因和意义。
关键词 民族意识 网络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幕视频热潮下网络表达失范现象的原因及疏导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晓璐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6-87,共2页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弹幕视频热潮涌现,弹幕文化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人们表达意愿的需求增加,网民使用弹幕在视频上畅所欲言,在拥有自由享受权利的同时,其伴随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网民网络表达失范现象相继发生。本...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弹幕视频热潮涌现,弹幕文化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人们表达意愿的需求增加,网民使用弹幕在视频上畅所欲言,在拥有自由享受权利的同时,其伴随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网民网络表达失范现象相继发生。本文结合当今弹幕文化的特征,探究在弹幕视频热潮下,造成网民网络表达失范现象的原因及其疏导方法,以期为未来弹幕空间的净化提供理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幕 网络表达失范 视频网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后”大学生网络表达特征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段海霞 聂红 沈丽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年第24期101-102,共2页
网络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全新阶段,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重要的生存方式,网络表达是构建网络社会和推动网络空间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这种历史和社会环境下,研究"90后"大学生网络表达特征就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 网络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全新阶段,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重要的生存方式,网络表达是构建网络社会和推动网络空间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这种历史和社会环境下,研究"90后"大学生网络表达特征就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必须以当代大学生网络表达特点为基础,创新符合"90后"大学生网络表达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表达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表达中的怨恨——基于舍勒现象学的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新标 周雪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21-124,共4页
网络表达正与转型期社会层出不穷的非常态事件一起"互动",构成更为复杂的社会生态。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民,往往成为怨恨情绪笼罩的表达主体和表达对象。借助舍勒现象学的分析,得出基本结论:基于怨恨的网络表达,来自于结构性... 网络表达正与转型期社会层出不穷的非常态事件一起"互动",构成更为复杂的社会生态。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民,往往成为怨恨情绪笼罩的表达主体和表达对象。借助舍勒现象学的分析,得出基本结论:基于怨恨的网络表达,来自于结构性的失衡及由此造成的个体的无能感和无力感。结构性的失衡是外在强加于个体的怨恨的种子,无能感则是个体对抗结构性因素的、并转向怨恨的内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怨恨 舍勒 网络表达 大学生 网络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网络信息发布是对网络表达权的规范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海俊 《信息网络安全》 2008年第7期68-69,共2页
"网络信息的发布,是公民在信息社会言论自由权实现的重要方式。因此,对网络信息发布的控制,实际上是对公民网络表达权的规范,目的在防止公民言论自由权的滥用,更好地保障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但是,对于公民网络信息发布的控制要平... "网络信息的发布,是公民在信息社会言论自由权实现的重要方式。因此,对网络信息发布的控制,实际上是对公民网络表达权的规范,目的在防止公民言论自由权的滥用,更好地保障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但是,对于公民网络信息发布的控制要平衡公民言论自由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发布 网络内容提供商 网络用户 言论自由权 发布行为 网络表达 行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