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链路重构-解构的端到端网络链路时延推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梁永生 高波 +2 位作者 邹粤 张基宏 张乃通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5,共9页
基于网络时延推测的2个假设、时延推测模型和路径时延数据采集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重构—解构的端到端网络链路时延推测方法,应用伪似然估计将原整体问题分解为若干独立子问题分别求解,利用链路重构—解构确定可求解的推测单元,控... 基于网络时延推测的2个假设、时延推测模型和路径时延数据采集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重构—解构的端到端网络链路时延推测方法,应用伪似然估计将原整体问题分解为若干独立子问题分别求解,利用链路重构—解构确定可求解的推测单元,控制平均采样精度和减少推测单元链路数,从而显著降低计算复杂度。通过基于模型的计算和基于NS2的仿真实验研究,验证了推测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链路时延 时延推测模型 伪似然估计 重构一解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复杂度的网络链路时延估计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永生 邹粤 张基宏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7-110,248,共5页
网络时延是重要的网络性能指标,是网络服务质量测量与分析领域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网络拓扑已知且稳定及链路性能时空独立性的假设前提下,给出了网络链路时延估计模型和端时延数据采集方法,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网络链路时延估计方法。... 网络时延是重要的网络性能指标,是网络服务质量测量与分析领域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网络拓扑已知且稳定及链路性能时空独立性的假设前提下,给出了网络链路时延估计模型和端时延数据采集方法,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网络链路时延估计方法。首先应用伪似然估计,然后确定可解的探测单元,通过限制平均采样精度和探测单元链路数的增加来显著降低计算复杂度,解决了计算复杂度过高的链路时延估计求解问题。最后利用基于NS2的仿真研究验证了时延估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链路时延 时延估计模型 伪似然估计 计算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E的有确定解的端到端网络链路时延推测方法
3
作者 梁永生 邹粤 张基宏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8-111,共4页
网络时延是重要的网络性能指标,端到端网络时延推测能够克服传统的基于路由器或者路由器协作的网络测量技术的弊端。在网络拓扑已知且稳定和链路性能时空独立性的假设前提下,给出了网络链路时延推测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伪似然估计(PLE)... 网络时延是重要的网络性能指标,端到端网络时延推测能够克服传统的基于路由器或者路由器协作的网络测量技术的弊端。在网络拓扑已知且稳定和链路性能时空独立性的假设前提下,给出了网络链路时延推测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伪似然估计(PLE)的有确定解的端到端网络链路时延推测方法。在应用期望最大化算法的伪似然估计的基础上,控制背靠背发包方式,确定可以求解的探测单元,解决了不满足有确定解拓扑下的求解问题,且有效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最后利用基于模型的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似然估计 期望最大化 网络链路时延 推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ultipath routing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for mine security monitoring 被引量:7
4
作者 XIAO Shuo WEI Xueye WANG Yu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0年第1期148-151,共4页
Underground mining is a hazardous industrial activity. In order to provide a safe working environment for miners,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technology has been used for security monitoring. It can provide a wide... Underground mining is a hazardous industrial activity. In order to provide a safe working environment for miners,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technology has been used for security monitoring. It can provide a wide range of surveillance with a relatively low cost. In this study, an Energy-Based Multipath Routing (EBMR) protocol is proposed, which considers residual energy capacity and link quality in choosing hops and routing paths. Hops and paths with a high residual energy capacity and link quality will have the best chance to be selected to transmit data packages. Since the EBMR stores several routes in the routing table, when the current path fails, another path will be chosen to fulfill the task immediately. In this way, EBMR improves reliability and decrease time latency. Compared to AOMDV and REAR, EBMR decreases time latency by 51% and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mine security monitoring multipath rout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