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5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金毓黻、罗振玉交游及其对辽宁书法的贡献
1
作者 仲芳 王继顺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72-176,共5页
金毓黻与罗振玉都是中国近代史学、文字学乃至书法史上的著名学者。金毓黻为辽宁辽阳人,罗振玉在辽宁旅顺寓居了十二年。这期间,两者交游颇多,更不乏书法方面的交流,这是研究辽宁书法史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文章以金毓黻的《静晤室日记... 金毓黻与罗振玉都是中国近代史学、文字学乃至书法史上的著名学者。金毓黻为辽宁辽阳人,罗振玉在辽宁旅顺寓居了十二年。这期间,两者交游颇多,更不乏书法方面的交流,这是研究辽宁书法史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文章以金毓黻的《静晤室日记》为线索,讲述二人的交游历程,其中主要论述了二人在书法方面的交游及其对辽宁书法的贡献,以期为后学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书法 《静晤室日记》 金毓黻 罗振玉 交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家临名帖——罗振玉临甲骨文
2
作者 孙稼阜 《书法》 2024年第8期160-161,共2页
甲骨文发现至今的一百多年来,也成为书法学习的取法对象。一些本擅长金文书写的文字学家、鉴赏家、书法家最早关注到甲骨文书风也率先从中得益。如罗振玉、容庚、潘主兰等。罗振玉是晚清重臣,富收藏,擅书法,其书风秀整雅健,风格鲜明。... 甲骨文发现至今的一百多年来,也成为书法学习的取法对象。一些本擅长金文书写的文字学家、鉴赏家、书法家最早关注到甲骨文书风也率先从中得益。如罗振玉、容庚、潘主兰等。罗振玉是晚清重臣,富收藏,擅书法,其书风秀整雅健,风格鲜明。罗振玉于甲骨文的学习和研究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他既能取法甲骨文书风中之古雅整饬,又能化刻为写,达于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振玉 甲骨文 潘主兰 文字学家 书法学习 名帖
原文传递
王国维所编《罗振玉藏书目录》原本及罗王互赠藏书考 被引量:6
3
作者 黄仕忠 徐巧越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1-191,共11页
王国维于1916年初离开京都回国前,从罗振玉藏书之复本中挑选了部分书籍,并以所藏词曲作为回赠。王氏在1912年春曾为罗氏藏书编制目录,《王国维全集》认为日人稻叶岩吉钞本《罗振玉藏书目录》即为其本而予收录。今核其中集部词曲书籍,颇... 王国维于1916年初离开京都回国前,从罗振玉藏书之复本中挑选了部分书籍,并以所藏词曲作为回赠。王氏在1912年春曾为罗氏藏书编制目录,《王国维全集》认为日人稻叶岩吉钞本《罗振玉藏书目录》即为其本而予收录。今核其中集部词曲书籍,颇多出自王国维回赠之书,故知此目并非王氏所编定者。稻叶氏钞本系过录本,已失旧貌。今访得其底本犹存于京都大学图书馆,凡七册。其中二册题“宋元本之部”和“钞本之部”,应为王国维所编罗氏书目之“善本目录”;另五册则为罗氏所藏普通书籍,实据今题“大云精舍藏书目录”的稿本补充修订而成,此稿本才是王国维所编之原目。此本内,经、史两部之复本,多有被涂抹删去痕迹,这些被涂抹者,即是王氏挑选的复本。从所选书籍,亦可印证王国维学术转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罗振玉 罗振玉藏书目录》 《大云精舍藏书目录》
原文传递
罗振玉《敦煌石室书目及发见之原始》版本问题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冀青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4,共6页
学术界一直以为罗振玉《敦煌石室书目及发见之原始》一文首刊于《东方杂志》第6年第10期,其出版时间1909年11月7日也被当作中国"敦煌学"的起源日期。本文梳理并研究了罗文在1909年内的各种版本,认为罗文应写成于1909年9月29日... 学术界一直以为罗振玉《敦煌石室书目及发见之原始》一文首刊于《东方杂志》第6年第10期,其出版时间1909年11月7日也被当作中国"敦煌学"的起源日期。本文梳理并研究了罗文在1909年内的各种版本,认为罗文应写成于1909年9月29日,随后交董康诵芬室刊印,10月3日印成的诵芬室本才应是罗文的第一个刊印本,即原始版本。此后出现的罗文各种版本,包括11月1日出版的《燕尘》本、11月1—11日间连载的《民吁日报》本、11月7日出版的《东方杂志》本、11月12日出版的《朝日新闻》简略日译本、11月13日至12月12日间出版的广雅书局本等,均源自诵芬室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振玉 伯希和 敦煌写本 目录 版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振玉农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继高 刘小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0-154,共5页
为厘清罗振玉农学思想的发展脉络,探索其作为近代农学的实践者与开拓者为中国近代农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采用原始文献分析与考证法,考究罗振玉系统的农学思想演进轨迹。罗振玉在研究、传播、实践西方近代农学的艰难探索与身体力行过程... 为厘清罗振玉农学思想的发展脉络,探索其作为近代农学的实践者与开拓者为中国近代农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采用原始文献分析与考证法,考究罗振玉系统的农学思想演进轨迹。罗振玉在研究、传播、实践西方近代农学的艰难探索与身体力行过程中,逐渐获得深刻的感悟,撰述30余篇农学论著均发表于《农学报》"文篇"栏目,涉及研究农学的心得与振兴农业的规划,最终形成了其全面成熟的农学思想。罗振玉农学思想的演变过程,充分见证了罗振玉开创了中国传统农学与西方试验农学交汇的崭新局面,在践行与大力传播推广西方农学方面进行了一次全新的探索,奠定了其作为近代农学家的历史性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振玉 农学思想 《农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振玉:晚清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被引量:5
6
作者 谢长法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17-20,共4页
通过阐述罗振玉于晚清所从事的教育活动和分析罗振玉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普及义务教育、推行女子教育和发展实业教育等,展现了罗振玉作为晚清教育改革先行者的形象及其对当时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全面认识和评价这位国学大师提... 通过阐述罗振玉于晚清所从事的教育活动和分析罗振玉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普及义务教育、推行女子教育和发展实业教育等,展现了罗振玉作为晚清教育改革先行者的形象及其对当时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全面认识和评价这位国学大师提供了一个窥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振玉 晚清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与罗振玉之诗学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彭玉平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20,共6页
王国维与罗振玉因诗歌结缘,自此两人开始近乎一生的相知相守。罗振玉对王国维《咏史》组诗的赏识,奠定了王国维在罗振玉心中不可移易的地位。罗振玉的诗学根源于《毛诗序》,而涵养于杜甫、陆游二家诗,其崇尚真诚、雅正、自然,反对雕琢... 王国维与罗振玉因诗歌结缘,自此两人开始近乎一生的相知相守。罗振玉对王国维《咏史》组诗的赏识,奠定了王国维在罗振玉心中不可移易的地位。罗振玉的诗学根源于《毛诗序》,而涵养于杜甫、陆游二家诗,其崇尚真诚、雅正、自然,反对雕琢、应酬的文学观与王国维有着许多不谋而合之处。特别是对陆游诗歌的共同偏嗜,拉近了他们心性和诗学的距离。虽然陆游在王国维的词学谱系中因为介乎被极度推崇和极度贬抑的两极之间,而未能彰显出特别的风采,但陆游的诗学实际上沉淀为王国维词学的一种底蕴。罗振玉的诗学在这一考察维度中显示出其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罗振玉 诗学 词学 《咏史》 陆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振玉的《说文解字》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谭飞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50-52,共3页
甲骨文保留了汉字的本形,能体现造字意图,罗振玉据之纠正了《说文解字》的一些错误,大体上可分为析形、释义、归部三个方面,涉及70个汉字。
关键词 罗振玉 甲骨文 《说文解字》 形体 本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振玉稿本《徐俟斋先生年谱》考略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亮 《图书馆学刊》 2011年第9期120-122,共3页
阐述了罗振玉和徐俟斋的生平,揭示了罗振玉为徐俟斋作年谱的缘由,然后论述了《徐俟斋先生年谱》的出版与流传状况。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辽宁师大馆藏《徐俟斋先生年谱》稿本的认定及价值。
关键词 罗振玉 稿本 徐俟斋先生年谱 古籍 年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藤湖南与罗振玉第二次笔谈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新朋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1-181,共11页
1902年,内藤湖南第二次来华,在上海与老友罗振玉见面。此次二人的交流仍是以笔谈的形式进行。关于此次笔谈,内藤湖南所撰《游清杂信》有谈及,但仅是概略性的叙述,无笔谈原文。幸运的是日本关西大学内藤文库藏有内藤、罗氏本次笔谈的部... 1902年,内藤湖南第二次来华,在上海与老友罗振玉见面。此次二人的交流仍是以笔谈的形式进行。关于此次笔谈,内藤湖南所撰《游清杂信》有谈及,但仅是概略性的叙述,无笔谈原文。幸运的是日本关西大学内藤文库藏有内藤、罗氏本次笔谈的部分手稿原件。本次笔谈应发生于1902年12月13日至16日或12月29日至1903年1月3日之间;内容则涉及我国的少数民族史志、边疆图志、满蒙文工具书、乐律书、丁氏八千卷楼藏书、房山石经等多个方面;谈论这些的原因则既有个人兴趣爱好的驱动,也有日本当时社会的现实需要。将本次笔谈与二人第一笔谈加以比较,可以看出两次笔谈的较大差异在于本次笔谈的话题相对集中,主要围绕图书典籍这个话题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藤湖南 罗振玉 笔谈 校录
原文传递
《〈干禄字书〉笺证》与罗振玉早期文字学思想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元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60-68,共9页
罗振玉堪称近现代金石学研究集大成者。相较后来的古文字学研究成就斐然,其早年学术思想的梳理鲜有专门成果出现。藉由对颜真卿书艺的热崇,对正统思想的坚守,以及《说文》在其治学中的重要地位,罗振玉撰作了《〈干禄字书〉笺证》。在未... 罗振玉堪称近现代金石学研究集大成者。相较后来的古文字学研究成就斐然,其早年学术思想的梳理鲜有专门成果出现。藉由对颜真卿书艺的热崇,对正统思想的坚守,以及《说文》在其治学中的重要地位,罗振玉撰作了《〈干禄字书〉笺证》。在未有实物资料佐证下,罗氏认识到《干禄字书》是为"时用"而作,并指出许多字组看似舛误,实际为从俗形体的忠实记录,而非考证疏失。罗氏不以社会用字频率判定正体与否,而是注重正字理据的合法性,通过补具经典文献(包括隶省)所析构字理据,来交待字形俗、讹、正的流变。可以看出,是书蕴含了现代科学文字学的理念,并影响到孙祖同和俞鸿筹《笺证补》的形成。罗书作于甲骨、敦煌发掘之前,是今人探析其学术思想历程的重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振玉 《(干禄字书)笺证》 文字学思想 字样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振玉与清代学术史研究——以《本朝学术源流概略》为核心的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帆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罗振玉的学术成就,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文史学者的研究特色,即一方面继承和拓展了中国固有的经史之学,另一方面运用西学新知,使之与中国学问相交汇,从而令文史之学在当时获得了极大发展。清代学术为其奠定了学术基础,构成了其学术底色,... 罗振玉的学术成就,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文史学者的研究特色,即一方面继承和拓展了中国固有的经史之学,另一方面运用西学新知,使之与中国学问相交汇,从而令文史之学在当时获得了极大发展。清代学术为其奠定了学术基础,构成了其学术底色,其诸多学术成就都是从清学中生长出来的。《本朝学术源流概略》先从追溯清之前的历代学术变迁入手,对先秦至明代的历朝学术予以简单评述,以此作为讨论清代学术的前提和基础。接着对有清一代的整体学术面貌,从学术渊源、学术流派、研究方法、学术得失等四个方面进行叙述和评价。对于清代的学术成绩,《本朝学术源流概略》按经、史、子、集四部顺序介绍,且《本朝学术源流概略》铺叙多而论述少,目录学色彩浓厚。从他的整体叙述和对清人治学方法、学术得失的评价中,能够看出其倾向性:一是倡汉宋兼采之学;二是推崇经史考订;三是反感空谈微言大义,不满疑古之学;四是重金石之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振玉 清代学术史 《本朝学术源流概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守敬致罗振玉的一封信 被引量:3
13
作者 郗志群 《文献》 1998年第4期281-285,共5页
叔韫仁兄: 足下两次寄来大著并石刻拓本,感谢感谢!《萧场》一志,足下未有副本,何可攘夺!然可补入《寰宇贞石图》,俟石印后再以奉缴。新出《齐郡王妃》等三志,守敬但见《齐郡王妃常氏》一志缩印本,真精绝,不在《张贵男》下。闻系武进董... 叔韫仁兄: 足下两次寄来大著并石刻拓本,感谢感谢!《萧场》一志,足下未有副本,何可攘夺!然可补入《寰宇贞石图》,俟石印后再以奉缴。新出《齐郡王妃》等三志,守敬但见《齐郡王妃常氏》一志缩印本,真精绝,不在《张贵男》下。闻系武进董氏所得,奇货居之。然闻董氏欲购我《寒山诗集》影宋本,吾亦爱不忍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守敬 罗振玉 寒山 张贵 日本访书 石印 宋本 拓本 钞本 国学
原文传递
罗振玉教育思想初探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爱华 《日本问题研究》 2004年第4期55-61,共7页
生活在清末民初新旧交替时代、对社会影响较为复杂的罗振玉,由于其晚年的保皇行为,以及"硬把日本的军阀与日本的学者等类齐观,进而又勾结日本军阀,建立伪满洲国"[1],的行为,为世人所不齿,因而他在辛亥革命之前的教育活动及思... 生活在清末民初新旧交替时代、对社会影响较为复杂的罗振玉,由于其晚年的保皇行为,以及"硬把日本的军阀与日本的学者等类齐观,进而又勾结日本军阀,建立伪满洲国"[1],的行为,为世人所不齿,因而他在辛亥革命之前的教育活动及思想等也少有人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振玉 军阀 伪满洲国 辛亥革命 清末民初 学者 晚年 教育思想 教育活动 初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振玉的档案史料编纂成就述评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华东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罗振玉 档案史料 甲骨档案 王国维 述评 敦煌学 敦煌石室 斯坦因 《流沙坠简》 甲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振玉《罗氏藏书目录》考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娄明辉 《图书馆学刊》 2017年第1期133-135,共3页
《罗氏藏书目录》是罗振玉较早的一部藏书目录,虽经几次影印,但对该目录本身却缺乏深入的研究。基于此,对《罗氏藏书目录》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并对其编纂、内容特色、价值以及不足之处进行了初步的考察。
关键词 罗振玉 藏书目录 古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振玉伪造代奏王国维遗折考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玉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1-139,共9页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自沉昆明湖。其后关于其死因议论蜂起,而罗振玉即深陷于种种非议之中。先之以逼债说,继之以为王国维假造代奏遗折事,两事相连,而使罗振玉备受道义之谴责,而这些舆论背后的主事者则为其政敌郑孝胥。在这场精心策划的...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自沉昆明湖。其后关于其死因议论蜂起,而罗振玉即深陷于种种非议之中。先之以逼债说,继之以为王国维假造代奏遗折事,两事相连,而使罗振玉备受道义之谴责,而这些舆论背后的主事者则为其政敌郑孝胥。在这场精心策划的谋略中,罗振玉因为在当时政治上的弱势,也几乎失去了还手的能力。如今时过境迁,逼债说之非已经成为定论,而对伪造遗折说之深层原因则尚乏分析。罗振玉伪造遗折,将王国维之死引向“尸谏”主题,一方面为平复自己与王国维晚年结怨的愧疚之情,另一方面也诚心希望为王国维博取更多哀荣。厘析关于假造遗折说之经过以及遗折之基本内容,可大致窥测一时期之政治氛围和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振玉 王国维 遗折 尸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振玉收藏整理古代文献图籍述略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成山 《文献》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2-231,共20页
罗振玉,字叔蕴,又字叔言,号雪堂,以溥仪赠书"贞心古松,匾额,因又号贞松。祖籍浙江慈溪,1866年生于淮安,1940年卒于旅顺,年75岁。曾任清末学部参事,辛亥革命后,逃亡日本,勾结日本帝国主义,图谋复辟清朝,后又积极参与制造伪满洲国的... 罗振玉,字叔蕴,又字叔言,号雪堂,以溥仪赠书"贞心古松,匾额,因又号贞松。祖籍浙江慈溪,1866年生于淮安,1940年卒于旅顺,年75岁。曾任清末学部参事,辛亥革命后,逃亡日本,勾结日本帝国主义,图谋复辟清朝,后又积极参与制造伪满洲国的汉奸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振玉 藏书家 整理 辽宁省图书馆 藏书目录 档案 王国维 永乐大典 民国 古籍善本
原文传递
吴汝纶与罗振玉赴日教育考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季兵 《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5-157,共3页
吴汝纶与罗振玉赴日教育考察对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影响较大,二人考察的主要成果分别是《东游丛录》与《扶桑两月记》。文章以这两种文本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赴日教育考察活动进行比较,探究二人教育考察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
关键词 吴汝纶 罗振玉 教育考察 日本教育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骨的终结与甲骨文书法的艺术转换——论罗振玉《集殷虚文字楹帖》的书学意义和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爱民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83-185,共3页
甲骨文书法是以甲骨文为表现对象的书法艺术。如何实现原生态殷商甲骨文书法向演生态现代甲骨文书法的艺术转换,是甲骨文书法史上的重大课题。而重新审视20世纪之初甲骨文书法艺术转换开端的这段历史,对蕴蓄其中的本真资源的发掘和利用... 甲骨文书法是以甲骨文为表现对象的书法艺术。如何实现原生态殷商甲骨文书法向演生态现代甲骨文书法的艺术转换,是甲骨文书法史上的重大课题。而重新审视20世纪之初甲骨文书法艺术转换开端的这段历史,对蕴蓄其中的本真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可以为甲骨文书法未来的变迁与创造注入更多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振玉 甲骨文书法 原生型 演生型 艺术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