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西蜀衙署园林空间组织特征分析——以罨画池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姚仕林 周波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罨画池始建于唐朝,是目前我国少数几处保存至今的唐宋衙署园林之一,在西蜀衙署园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借助Depthmap软件,将罨画池空间转化为空间句法可见性图解图示,从可行层、可视层两个层次,分别选取连接值、深度值、整合度三个... 罨画池始建于唐朝,是目前我国少数几处保存至今的唐宋衙署园林之一,在西蜀衙署园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借助Depthmap软件,将罨画池空间转化为空间句法可见性图解图示,从可行层、可视层两个层次,分别选取连接值、深度值、整合度三个重要指标进行空间句法量化分析,同时结合游人感官体验,对不同空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罨画池的空间组织特征。研究从量化分析的角度,探究西蜀衙署园林的空间组织特征,弥补其定量研究的不足,使西蜀地域文化与传统衙署园林空间结构组织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罨画池 空间组织特征分析 空间句法 空间感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衙署园林——崇州罨画池 被引量:16
2
作者 廖嵘 侯维 《中国园林》 2004年第10期11-18,共8页
考证崇州罨画池从唐代衙暑园林———东亭,至两宋时期的罨画池,以及明清以后增建陆游祠和文庙的历史沿革,首次确认了罨画池的开凿年代,并证明历史上西湖、东湖、罨画池实为一物。分析了罨画池的发展过程及其造园艺术的独特性。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衙署园林 综述 罨画池 崇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语境下的衙署园林场所特征探析——以罨画池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杨雨璇 杨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2期15751-15754,共4页
以四川省成都市西部的罨画池为例,以之作为西蜀园林中衙署园林的典范,从山水布局、园林建筑、植物环境以及园林品题方面,对罨画池的造园特征加以分析,提炼并总结出罨画池在西蜀地域语境下所体现的衙署园林的场所特征,认为罨画池作为衙... 以四川省成都市西部的罨画池为例,以之作为西蜀园林中衙署园林的典范,从山水布局、园林建筑、植物环境以及园林品题方面,对罨画池的造园特征加以分析,提炼并总结出罨画池在西蜀地域语境下所体现的衙署园林的场所特征,认为罨画池作为衙署园林的典型代表,印证了中国古代衙署园林引水造园,因水得景的特征。以期为今后的地区园林创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衙署园林 罨画池 地域 场所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古典园林遗产的背景环境要素识别研究——西蜀名园罨画池案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郭璇 王小菁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4-138,共5页
基于对背景环境(setting)相关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的研究,总结了背景环境的定义、内容以及要素识别的方法和流程。通过背景环境的理论研究以及对城市古典园林的定义、特征分析,总结出城市古典园林和背景环境的4种关联方式。应用前期总... 基于对背景环境(setting)相关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的研究,总结了背景环境的定义、内容以及要素识别的方法和流程。通过背景环境的理论研究以及对城市古典园林的定义、特征分析,总结出城市古典园林和背景环境的4种关联方式。应用前期总结的方法,对具体案例——罨画池及其环境进行资料搜集整理、调查剖析、价值评估以及背景环境要素识别、解析。关注罨画池作为驿站、衙署园林、文庙、祠庙多位一体的历史文化背景,立足于当前遗产与环境构成要素的现状,挖掘出遗产价值,借价值与载体的关联,层层推进识别出5种背景环境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遗产 背景环境 城市古典园林 要素识别 罨画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内涵的西蜀园林空间解析——以罨画池为例
5
作者 唐毅 殷娇 孟修竹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11期229-231,共3页
西蜀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一脉相承,其规模和影响力虽不如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但巴蜀之地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却值得深入研究和传承发展。文章以罨画池为例,以点带面,尝试性地对其文化和空间进行研究,揭示了二者的必然联系;梳理... 西蜀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一脉相承,其规模和影响力虽不如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但巴蜀之地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却值得深入研究和传承发展。文章以罨画池为例,以点带面,尝试性地对其文化和空间进行研究,揭示了二者的必然联系;梳理其历史沿革,分析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造园思想对西蜀园林空间形态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同时又通过对罨画池的建筑、山石、水体和植物等园林空间解析,深入解读其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历史精神和文人思想等,以便我们充分解读西蜀园林,把握其精髓,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蜀园林 罨画池 文化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历史地图解译的崇州罨画池水系演变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罗皓 张崴 刘磊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3-138,共6页
用历史地图空间解译法先梳理了清光绪至20世纪80年代崇州城市水系的演变,再结合罨画池相关文献,复原了清康熙、道光、光绪时期罨画池水体形态与体系的演变过程图,并从城市水系与园林兴衰、园林的功能使用、水体形态的系统性三方面归纳... 用历史地图空间解译法先梳理了清光绪至20世纪80年代崇州城市水系的演变,再结合罨画池相关文献,复原了清康熙、道光、光绪时期罨画池水体形态与体系的演变过程图,并从城市水系与园林兴衰、园林的功能使用、水体形态的系统性三方面归纳总结水系演变特点:1)崇州城市水系促成罨画池的形成,也决定其衰败;2)罨画池从以游赏为主的衙署园林最终变为以纪念为主的公共园林;3)罨画池水体系统性的形成深受园林建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罨画池 历史地图空间解译 水系演变 演变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崇州罨画池的园林景观特色 被引量:2
7
作者 罗文佳 向燕琼 袁嘉悦 《江西建材》 2017年第18期179-179,181,共2页
罨画池是一个具有典型西蜀园林风格的衙署园林,在几位文人雅士的精心经营下充满风韵。其由罨画池、陆游祠以及文庙三个区域组成,是具有游憩、观赏、纪念等功能为一体的一个综合性园林。本文从空间布局、景观序列以及园林的表达手法等中... 罨画池是一个具有典型西蜀园林风格的衙署园林,在几位文人雅士的精心经营下充满风韵。其由罨画池、陆游祠以及文庙三个区域组成,是具有游憩、观赏、纪念等功能为一体的一个综合性园林。本文从空间布局、景观序列以及园林的表达手法等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些常见特征入手对罨画池进行分析,分析罨画池所体现出的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园林 罨画池 景观特色 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州罨画池边角空间的理景手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艳婷 廖威 鲁琳 《古建园林技术》 2020年第1期26-29,共4页
边角作为空间中必然存在的一部分,对于空间的形成往往意义重大。作为崇州罨画池造园中精心布置的内容,其边角空间与主体空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研究罨画池造园中边角空间的类型和特征,探析边角空间在位置处理和空间营造上的理景手法,以... 边角作为空间中必然存在的一部分,对于空间的形成往往意义重大。作为崇州罨画池造园中精心布置的内容,其边角空间与主体空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研究罨画池造园中边角空间的类型和特征,探析边角空间在位置处理和空间营造上的理景手法,以期更好的理解罨画池造园过程中的设计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罨画池 边角 边角空间 园林空间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崇州罨画池匾额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硕 刘松青 王芳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5-101,共7页
以唐代衙署园林罨画池匾额为研究对象,利用聚类分析法对匾额的形制和主题进行分析,希望找到匾额在西蜀园林美学体验中的规律性.结果显示:①罨画池中大多数建筑都有匾额,有的甚至悬挂多个匾额.由于建筑功能的不同,匾额的分布体现了区域... 以唐代衙署园林罨画池匾额为研究对象,利用聚类分析法对匾额的形制和主题进行分析,希望找到匾额在西蜀园林美学体验中的规律性.结果显示:①罨画池中大多数建筑都有匾额,有的甚至悬挂多个匾额.由于建筑功能的不同,匾额的分布体现了区域的特征.②罨画池匾额形制多变.以木质匾额为主,在底色、字色、装饰及文字篆刻等方面富于变化.对形制聚类后分为4类:异形匾、竖匾、有框横匾和无框横匾.③罨画池公园匾额具有丰富的主题内涵.对主题进行聚类后分为2类:缅怀型匾额和抒怀型匾额.匾额通过细腻的形制细节和贴切的主题内涵,强调了祭祀区、游览区和纪念区各自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匾额 罨画池 形制和主题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崇州罨画池楹联赏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硕 王芳 刘松青 《现代园艺》 2019年第21期40-42,共3页
通过对崇州罨画池中楹联进行外观和内涵的研究,探索传统园林中楹联与园林主题、意境等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罨画池楹联就地取材,以木质为主,通过形制和主题的变化,达到"物境"和"意境"的高度统一.楹联通过形制的细... 通过对崇州罨画池中楹联进行外观和内涵的研究,探索传统园林中楹联与园林主题、意境等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罨画池楹联就地取材,以木质为主,通过形制和主题的变化,达到"物境"和"意境"的高度统一.楹联通过形制的细节和主题内涵的表达,强调了文庙祭祀区、罨画池游览区和陆游祠纪念区各自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楹联 罨画池 形制和主题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域分析的崇州罨画池空间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云啓 贾玲利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7期18-23,共6页
崇州罨画池是四川古典园林的重要代表。四川古典园林在继承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公共性空间的强调,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空间特征。这种地域性特征是四川古典园林区别于其他地域园林的重要文化基因。以视域分析作... 崇州罨画池是四川古典园林的重要代表。四川古典园林在继承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公共性空间的强调,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空间特征。这种地域性特征是四川古典园林区别于其他地域园林的重要文化基因。以视域分析作为量化研究手段,用连接度、视域整合度、深度值参数从可行层、可视层两个层面研究罨画池空间特征,总结了其公共性特征为:园林通行空间多;增加可行层中的大尺度集散空间并结合环路以承载大量游客;道路系统层级少可达性高。罨画池同时也传承了古典园林开合对比、抑扬顿挫的造园特点。通过视域分析研究空间特征与园林公共性,也可为其他园林属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罨画池 视域分析 园林空间 公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2019红楼梦学术研讨会暨罨画池红楼梦演艺项目论证会”圆满举办
12
作者 《曹雪芹研究》编辑部 《曹雪芹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0-130,共1页
2019年12月14日—15日,由中共崇州市委宣传部、崇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崇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87版《红楼梦》取景地崇州市罨画池博物馆承办的"四川省2019红楼梦学术研讨会暨罨画池红楼梦演艺项目论证会"在崇州中胜大... 2019年12月14日—15日,由中共崇州市委宣传部、崇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崇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87版《红楼梦》取景地崇州市罨画池博物馆承办的"四川省2019红楼梦学术研讨会暨罨画池红楼梦演艺项目论证会"在崇州中胜大酒店隆重举行。北京曹雪芹学会创会会长胡德平、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北京曹雪芹学会秘书长位灵芝、北京曹雪芹文化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常永、北京曹雪芹纪念馆副研究员樊志斌、《曹雪芹研究》杂志责任校对宋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红楼梦学会 张庆善 红楼梦 罨画池 发展基金会 崇州市 文学艺术界 胡德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州罨画池--疏影横斜,梦回唐宋
13
作者 谢伟 马恒健(图) 《城市地理》 2019年第11期66-75,共10页
四川省成都市所辖的崇州市,古称“蜀州”,初唐时就有许多文人雅士相继赴此地为官,形成了“尚侈好文,俗好歌舞”的风气。若有人想要前往崇州,找一处集纳古人风雅情怀之地,那非“罨画池”莫属。
关键词 疏影横斜 文人雅士 梦回 罨画池 崇州市 好文 风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州罨画池空间表达及气韵特征分析
14
作者 章倩茹 《现代园艺》 2023年第18期136-138,共3页
崇州罨画池作为国内仅存的衙署园林之一,集游憩、观赏、纪念功能于一体。以罨画池背景为切入点,从空间布局与节奏控制两方面探讨了罨画池、陆游祠和崇州文庙的空间表达特征,并结合空间特征,从空间气韵上分析空间、气韵与情绪之间的关系... 崇州罨画池作为国内仅存的衙署园林之一,集游憩、观赏、纪念功能于一体。以罨画池背景为切入点,从空间布局与节奏控制两方面探讨了罨画池、陆游祠和崇州文庙的空间表达特征,并结合空间特征,从空间气韵上分析空间、气韵与情绪之间的关系,说明了现代景观在空间与气韵处理时如何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罨画池 历史园林 空间特征 气韵特征 景观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蜀名园崇州罨画池园林艺术特征分析
15
作者 吴静婷 贾玲利 《现代园艺》 2023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罨画池位于崇州,是全国仅存的唐宋官署园林之一,是集游憩、观赏和纪念功能及园、庙、祠为一体的西蜀名园。以罨画池历史沿革为背景,以园林要素为分析元素,从罨画池的空间布局切入分析其艺术特征,探讨以历史园林营造为借鉴模板,在现代地... 罨画池位于崇州,是全国仅存的唐宋官署园林之一,是集游憩、观赏和纪念功能及园、庙、祠为一体的西蜀名园。以罨画池历史沿革为背景,以园林要素为分析元素,从罨画池的空间布局切入分析其艺术特征,探讨以历史园林营造为借鉴模板,在现代地域景观设计中应将人工美、自然美与地域美高度协调,在传承地域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采用“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让景观能够符合园林美学形态、调节生态并保持本真发挥地域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罨画池 历史园林 园林要素 空间布局 地域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诗如画罨画池
16
作者 张家太 《侨园》 2016年第2期38-38,共1页
去年年末,我乘车去崇州市罨画池赏玩。罨画池公园是四川省崇州市的一处园林,是川西园林的代表作之一,素有川西名园之称。历史悠久,始建于唐代,成胜景于宋代,亦曾称“东亭”、“东湖”。“罨画池”之名,今存文献可考者始见于宋仁宗嘉韦... 去年年末,我乘车去崇州市罨画池赏玩。罨画池公园是四川省崇州市的一处园林,是川西园林的代表作之一,素有川西名园之称。历史悠久,始建于唐代,成胜景于宋代,亦曾称“东亭”、“东湖”。“罨画池”之名,今存文献可考者始见于宋仁宗嘉韦占二年(公元1057年),江原(崇州)县令赵汴应友人杨瑜之邀,游览时留下的诗句:“占胜芳菲地,标名罨画池。”罨画,意为彩色的画。公园位于城区中心,占地近38亩,其中池面10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罨画池 崇州市 周桥 诗如 名贵花木 名园 古朴典雅 城区中心 存文
原文传递
蜀州罨画池二首
17
作者 刘旭东 《岷峨诗稿》 2012年第3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罨画池 蜀州 五云溪 菱舟 秋阴 若耶 陆同 桂香 相期 波频
原文传递
游崇州罨画池怀陆游(外一首)
18
作者 张青云 《岷峨诗稿》 2011年第1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外一首 罨画池 冷宦 共祭 缩酒 桂萼 尚飨 刺虎 食宜 易箦
原文传递
和邓世广兄《崇州罨画池怀古》(外一首)
19
作者 马春 《岷峨诗稿》 2011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外一首 罨画池 蜀中 吴钩 盟鸥 文锦江 客长 家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