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2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尿管内置支架管治疗妊娠合并肾绞痛40例报告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高辉 张莉 李世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21期135-135,共1页
目的:总结引起妊娠合并肾绞痛的原因和缓解妊娠合并肾绞痛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妊娠合并肾绞痛30例,超声影像学检查明确有输尿管梗阻、扩张、肾积水征象,有的同时伴有输尿管结石、血尿、发热、感染或肾功能损害等异常者,经尿道膀胱镜... 目的:总结引起妊娠合并肾绞痛的原因和缓解妊娠合并肾绞痛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妊娠合并肾绞痛30例,超声影像学检查明确有输尿管梗阻、扩张、肾积水征象,有的同时伴有输尿管结石、血尿、发热、感染或肾功能损害等异常者,经尿道膀胱镜下置输尿管内支架管(双"J"管)后观察妊娠患者肾绞痛的好转情况,通过相应检查手段评价肾脏损伤、肾功能损害、血尿、感染、损伤其他脏器及意外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妊娠合并肾绞痛最常见的原因是输尿管结石,目前常用的治疗输尿管结石引起肾绞痛的方法对妊娠期患者而言较局限且慎用,行输尿管内置支架管(双"J"管)治疗后引起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其他治疗方法明显降低。结论:输尿管内置支架管(双"J"管)是缓解妊娠合并肾绞痛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 置支架管 妊娠 肾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道内留置支架管治疗尿道狭窄
2
作者 李慎勤 杨德安 +2 位作者 李香铁 刘少鸽 王洪卫 《前卫医药杂志》 1993年第3期166-167,共2页
我院自1990年2月至1991年2月,采用尿道内留置支架管的方法,治疗外伤性尿道狭窄,取得一定效果,初步报告如下:
关键词 支架管 尿道狭窄 外科技术 管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瘘管内留置支架管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附14例报道)
3
作者 刘行峰 刘中生 张军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0年第2期178-179,共2页
我院自1994年1月~1998年12月,收治小儿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14例,手术采用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放置肾盂造瘘管和造瘘管内支架管,术后避免了膀胱镜拔管,同时也防止了吻合口输尿管塌陷、纤维组织粘连或扭曲成角。无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瘘,... 我院自1994年1月~1998年12月,收治小儿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14例,手术采用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放置肾盂造瘘管和造瘘管内支架管,术后避免了膀胱镜拔管,同时也防止了吻合口输尿管塌陷、纤维组织粘连或扭曲成角。无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瘘,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7~13岁,平均10岁;左侧肾积水1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交界部 置支架管 吻合口狭窄 先天性肾积水 离断式肾盂成形术 造瘘管 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 安阳钢铁公司 组织粘连 泌尿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镜下置支架管治疗左半结肠癌梗阻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詹德铿 文武魁 +1 位作者 邱淑珍 郑海旅 《河北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431-432,共2页
目的:探讨肠镜下置支架管在治疗左半结肠癌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11月至2006年12月,23例左半结肠癌梗阻病人,住院后在肠镜辅助下扩张梗阻狭窄处并置入塑料支架,恢复结肠通畅,从而可以按非梗阻性结肠癌的肠道准备方法行术... 目的:探讨肠镜下置支架管在治疗左半结肠癌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11月至2006年12月,23例左半结肠癌梗阻病人,住院后在肠镜辅助下扩张梗阻狭窄处并置入塑料支架,恢复结肠通畅,从而可以按非梗阻性结肠癌的肠道准备方法行术前肠道准备,准备时间3-10d不等。行I期结肠癌根治切除吻合。结果:ll例患者行左半结肠切除,12例行乙状结肠切除,均I期行结肠端吻合,术后无l例吻合口瘘发生,无伤口感染。结论:肠镜下置支架管在治疗左半结肠癌梗阻中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 支架 梗阻性左半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置支架管行输卵管吻合术208例
5
作者 赵宪文 沈海章 《淮海医药》 1999年第1期36-36,共1页
输卵管结扎术是常用的计划生育措施之一。但结扎术后因特殊情况而要求输卵管复通术的妇女还占一定的比例。为了提高输卵管复通术的成功率,我站自1988年1月~1997年12月采用留置硬膜外导管作支架行输卵管吻合术20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 输卵管结扎术是常用的计划生育措施之一。但结扎术后因特殊情况而要求输卵管复通术的妇女还占一定的比例。为了提高输卵管复通术的成功率,我站自1988年1月~1997年12月采用留置硬膜外导管作支架行输卵管吻合术20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管 输卵管吻合术 输卵管结扎术 输卵管复通术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支架置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标 潘登月 贾蕾蕾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4期569-572,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也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期表现。支架置入作为目前AMI的最有效治疗方式之一,极大改善了AMI病人预后。然而,部分病人术后仍可能存在再次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中医学对AMI病机认...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也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期表现。支架置入作为目前AMI的最有效治疗方式之一,极大改善了AMI病人预后。然而,部分病人术后仍可能存在再次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中医学对AMI病机认识历史悠久,主要以心气虚为本,以瘀血为标,在使用益气活血化瘀中药治疗AMI方面取得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在常规西医支架置入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口服在治疗AMI方面取得较大成就,具有良好的治疗前景。本研究旨在对近年来中药联合支架置入治疗AMI的相关研究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支架 中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中的疗效
7
作者 王贵荣 雷文娟 邱结华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7期109-112,共4页
目的:分析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于抚州第五医院进行治疗的106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行单纯球囊扩张术为扩张组... 目的:分析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于抚州第五医院进行治疗的106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行单纯球囊扩张术为扩张组(n=43),行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为联合组(n=63),对比两组肿胀和疼痛缓解率、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和扩张组术后3个月肿胀缓解率、疼痛缓解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扩张组术前VC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扩张组术后12个月VCSS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术后12个月VCSS低于扩张组[(6.02±2.02)分vs(6.98±2.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扩张组(0 vs 1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行单纯球囊扩张术对比,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治疗中,术后12个月VCSS较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术后两组肿胀缓解率、疼痛缓解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扩张 支架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股动脉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患者护理中减压垫的辅助应用效果及对其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的影响
8
作者 董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78-181,共4页
分析减压垫在股动脉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患者护理中的辅助应用效果及对其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2.4-2024.3月,1年内行股动脉脑血管支架置入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43例,应用... 分析减压垫在股动脉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患者护理中的辅助应用效果及对其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2.4-2024.3月,1年内行股动脉脑血管支架置入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43例,应用减压垫辅助护理),对比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对比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均有所改善,科学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受压部位VAS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Braden压力性损伤危险评分(Braden Scale)、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GCQ舒适度评分(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股动脉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患者护理中辅助应用减压垫效果更佳,可显著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明显缓解受压部位疼痛症状,有效提升患者舒适度,从而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全面提高压力性损伤预防效果,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脑血管支架 减压垫 压力性损伤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相关危险因素: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
9
作者 张腊婷 王晓庆 +4 位作者 韩琳 梁新慧 贾瑶 高丽娟 姜雪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5年第4期201-214,共14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Med、ProQuest、ScienceDirect、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0个数据库。检...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Med、ProQuest、ScienceDirect、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0个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4年2月2日,采用Stata 16.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项研究,4199例受试者,22项影响因素。研究显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发生率为37.4%(95%CI 30.3%~44.8%),Meta分析确定年龄>60岁(P<0.001)、高血压(P<0.001)、钙化斑块(P<0.001)、狭窄程度>70%(P=0.008)、偏心性斑块(P=0.002)、最大狭窄到颈动脉分叉的距离≤10 mm(P<0.001)、狭窄累及球部或分叉部(P<0.001)、球囊后扩张(P=0.003)、开环支架(P<0.001)、扩张球囊直径≥5 mm(P=0.002)、重复球囊扩张(P=0.011)及球囊扩张压力≥8 atm(P<0.001)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术中及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的使用(P<0.001)是保护因素。结论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在术前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识别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险因素,避免对已经处于高危状态的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术中刺激。减少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临床并发症,提高患者康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10
作者 尹贵荣 顾启亮 付桂侠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sICA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100例sIC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规范药物治疗方案,研究组采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方案。...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sICA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100例sIC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规范药物治疗方案,研究组采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的颅内动脉狭窄率、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和脑血流灌注指标[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并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率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SV、搏动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sICAS患者具有良好的有效性,能够显著降低颅内动脉狭窄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支架 脑血流灌注 神经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管支架置入术对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免疫炎性反应及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俊 罗国松 +1 位作者 郑英俊 王学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恶心梗阻性黄疸(MOJ)患者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的老年MOJ患者102例临床资料,根据胆管支架置入方式分为ERCP组...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恶心梗阻性黄疸(MOJ)患者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的老年MOJ患者102例临床资料,根据胆管支架置入方式分为ERCP组(54例)与PTCD组(48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与临床疗效、细胞免疫功能、炎性因子、肝功能、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ERCP组低位梗阻患者手术成功率、临床疗效高于PTCD组(χ^(2)=4.193,4.877,P<0.05);CD3^(+)、CD4^(+)、CD4^(+)/CD8^(+)高于PTCD组,CD8^(+)低于PTCD组(P<0.05);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PTCD组(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低于PTCD组(P<0.05);导管堵塞等并发症7.41%低于PTCD组22.92%(χ^(2)=4.873,P<0.05)。结论ERCP胆管支架置入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管支架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免疫炎性反应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bFGF、sTLT-1水平与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瑕 丁静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622-1626,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sTLT-1)水平与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行支架置入术患者450例。根据术后1年复查是...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sTLT-1)水平与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行支架置入术患者450例。根据术后1年复查是否发生ISR分为ISR组(41例)、非ISR组(409例)。比较ISR组与非ISR组一般资料、实验室相关指标、血清bFGF、sTLT-1水平;Pearson法分析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ISR患者血清bFGF、sTLT-1水平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bFGF、sTLT-1水平诊断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发生ISR的临床价值。结果ISR组狭窄程度、植入支架数量、术前Gensini评分、血清sTLT-1、CRP水平显著高于非ISR组,支架直径、血清bFGF、CysC水平显著低于非ISR组(P<0.05);Ⅲ级组血清bFGF水平显著高于Ⅳ级组(P<0.05),Ⅲ级组血清sTLT-1水平显著低于Ⅳ级组(P<0.05);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发生ISR的患者血清bFGF与sTLT-1水平呈负相关(R=-0.648,P<0.001);sTLT-1、CRP是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bFGF、CysC是保护因素(P<0.05);血清bFGF、sTLT-1两者联合诊断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发生ISR的AUC为0.901,优于各自单独诊断(Z二者联合-bFGF=3.086、Z二者联合-sTLT-1=2.754,P=0.002、P=0.030),联合诊断的敏感度为89.80%,特异性为76.12%。结论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发生ISR的患者血清bFGF水平下调,sTLT-1水平上调,二者均是ISR的影响因素,且联合诊断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ISR的发生具有较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 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串联闭塞患者球囊扩张与支架置入的效果
13
作者 李威 冯晓丽 +5 位作者 王康萌 黄开来 孙刚 陈蓉 赵振强 关海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3-598,共6页
目的比较颈内动脉起始段粥样硬化性串联闭塞患者颈内动脉颅外段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发病24 h内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前循环串... 目的比较颈内动脉起始段粥样硬化性串联闭塞患者颈内动脉颅外段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发病24 h内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前循环串联闭塞脑卒中患者91例,分为球囊扩张组51例,支架置入组40例,比较两组基线和临床资料。mTICI 2b~3定义为血管良好再通,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定义为临床预后良好。结果支架组患者术后血管良好再通率和90 d良好临床预后率较球囊组高,分别为70%比60.8%和60%比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1、0.391)。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无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0%比11.8%、32.5%比41.2%、22.5%比17.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0、0.396、0.564)。结论颈内动脉起始段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所致的急性前循环串联闭塞患者,急性期颅外段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可能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串联闭塞 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 球囊扩张 支架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P胆管支架置入治疗老年患者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分析
14
作者 李俊 郑英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27-0030,共4页
分析ERCP胆管支架置入在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病例选取为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收并治疗的56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均对其实施ERCP胆管支架置入治疗,但是置入路径存在差异,分为ERCP组以及PTCD组,对两组... 分析ERCP胆管支架置入在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病例选取为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收并治疗的56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均对其实施ERCP胆管支架置入治疗,但是置入路径存在差异,分为ERCP组以及PTCD组,对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的效果实施观察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发现PTCD组的高危梗阻患者缓解率和ERCP组相比明显偏高,差异对比P<0.05;ERCP组的低位梗阻患者缓解率和PTCD组相比明显偏低,差异对比P<0.05;和PTCD组患者相比,ERCP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偏短,差异对比P<0.05;两组患者的其他指标对比P<0.05.结论 ERCP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患者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尤其是在低位梗阻治疗中具备一定优势,同时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可以酌情考虑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P胆管支架 老年患者 恶性梗阻性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管支架置入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康婵娟 张海涛 翟静洁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26-728,732,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应用胰管支架置入治疗对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00例ABP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组,A组100例行鼻胆管引流治疗,B组100例行开腹胆总管探查联合T型管引流术治疗,C组10... 目的分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应用胰管支架置入治疗对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00例ABP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组,A组100例行鼻胆管引流治疗,B组100例行开腹胆总管探查联合T型管引流术治疗,C组100例行鼻胆管引流联合胰管支架置入治疗,对比3组肝功能、并发症、死亡率及恢复情况。结果B组术后总胆红素(TBIL)、天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低于A组(P<0.05);C组术后TBIL、AST、ALT水平低于A组和B组(P<0.05);B组恢复进食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较A组更短(P<0.05);C组恢复进食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A组和B组(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A组的12.00%(P<0.05);C组1.00%死亡率低于A组8.00%(P<0.05)。结论ABP患者应用胰管支架置入治疗,可有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有利于改善肝功能,死亡率低,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管支架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总胆红素 胆汁漏 鼻胆管引流 开腹胆总管探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支架置入联合择期手术与急诊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广野 胡建华 +3 位作者 李少华 杨志斌 李建凯 贾鹏松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3期103-106,共4页
目的比较肠道支架置入联合择期手术与急诊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急诊手术治疗)和研究组(31例,肠道支架置入... 目的比较肠道支架置入联合择期手术与急诊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急诊手术治疗)和研究组(31例,肠道支架置入联合择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通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对照组,一期吻合率高于对照组,造口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CD3^(+)、CD4^(+)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6个月,研究组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急诊手术比较,肠道支架置入联合择期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更优,可降低造口率,提高一期吻合率,减轻对肛门功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利于加快患者术后恢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支架 急诊手术 梗阻性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支架置入时机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苏利芳 汪雁博 +1 位作者 刘畅畅 姜云发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5期429-432,共4页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关键措施,立即支架置入是目前开通血管、恢复血流常用的介入方法,但存在微循环栓塞及无复流的现象,严重影响预后。延迟支架置入(DSI)联合强化抗栓治疗,可减轻冠状动脉血栓负...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关键措施,立即支架置入是目前开通血管、恢复血流常用的介入方法,但存在微循环栓塞及无复流的现象,严重影响预后。延迟支架置入(DSI)联合强化抗栓治疗,可减轻冠状动脉血栓负荷,降低微循环障碍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及预后。但多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并未显示出DSI的明显获益,因此临床上对于DSI的应用仍存在争议。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支架置入时机进行综述,从而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支架 立即支架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纳承诺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颅内支架置入患者家属心理应激反应、应对方式及心理灵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建梅 张广玉 +3 位作者 回凤菊 冯梅 董兰真 刘全亮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2061-2064,共4页
目的 探讨接纳承诺疗法在缺血性脑卒中颅内支架置入患者家属中的应用对其心理应激反应、应对方式及心理灵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的行颅内动脉支架患者120例及家属120名,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家属分为研究组和对照... 目的 探讨接纳承诺疗法在缺血性脑卒中颅内支架置入患者家属中的应用对其心理应激反应、应对方式及心理灵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的行颅内动脉支架患者120例及家属120名,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家属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接纳承诺疗法干预,对比2组干预前后的接纳与行动量表(AAQ-Ⅱ)及压力反应量表(SRQ)、应对方式量表(MCMQ)各维度评分。结果 干预后,2组SRQ评分的情绪、躯体、行为及综合反应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SRQ评分的情绪、躯体、行为及综合反应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MCMQ评分的屈服、面对及回避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MCMQ评分的屈服、面对、及回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AAQ-Ⅱ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AAQ-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接纳承诺疗法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颅内支架置入患者家属心理灵活性,降低心理应激反应,提高积极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纳承诺疗法 缺血性脑卒中 颅内支架 家属 心理应激反应 应对方式 心理灵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时机对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术后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龚文品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4期75-78,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时机对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术后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76例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术治疗,并于...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时机对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术后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76例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术治疗,并于术后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根据腹腔镜手术时机将其分为A组(n=20,术后3~6 d)、B组(n=19,术后7~9 d)、C组(n=21,术后10~14 d)、D组(n=16,术后>14 d)。比较四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四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四组的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D组的MTL、GAS水平高于A、B、C组(P<0.05)。四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腹腔镜手术时机的选择对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术后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均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术后>14 d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胃肠功能改善效果更明显,临床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手术时机 结肠镜 支架 择期治疗 结直肠癌 肠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静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闭塞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磊 金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8期633-638,共6页
目的:探讨髂静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闭塞的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纳入接受髂静脉支架置入术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内髂静脉支架通畅与否分为闭塞组(5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 目的:探讨髂静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闭塞的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纳入接受髂静脉支架置入术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内髂静脉支架通畅与否分为闭塞组(5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的单因素进行独立危险因素检验,筛选髂静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闭塞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绘制模型校准曲线并计算一致性指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临床决策曲线(DCA)验证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CRP水平、APTI、病因、合并高血压病、合并动静脉瘘、髂外静脉再通率、支架总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性别、病因、合并动静脉瘘、APTI和髂外静脉再通率是髂静脉支架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预测模型,计算模型预测一致性指数为0.865,运用内部验证方法验证后的一致性指数为0.861。模型校准曲线与实际曲线重合良好。验证模型准确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9,证实该模型的准确性较好。结论:性别、病因、合并动静脉瘘、APTI和髂外静脉再通率是影响髂静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髂静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闭塞的临床预测模型准确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狭窄 髂静脉支架 髂静脉闭塞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