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口疮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庆伦 孟继彬 +4 位作者 张淑芹 刘冰 蒋福涛 孙百栋 刘守广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羊口疮是一种由羊口疮病毒(ORFV)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疫病,给养羊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而及时准确检测病原体有利于减少因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现已建立了多种ORFV检测方法,其中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大幅提升ORFV... 羊口疮是一种由羊口疮病毒(ORFV)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疫病,给养羊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而及时准确检测病原体有利于减少因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现已建立了多种ORFV检测方法,其中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大幅提升ORFV检测能力,在防控羊口疮病发生和流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常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叠氮溴化丙啶结合PCR(PMA-PCR)以及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检测OFRV方面各有优势,但也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实际应用时要结合各自的条件和需求以及检测目的因地制宜地选择。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一些新技术如数字液滴PCR(ddPCR)和第三代测序(TGS)等也将被探索用于ORFV检测研究。本文对ORFV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原快速检测方法的研制和检测标准制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聚合酶链式反应 实时荧光定量PCR 环介导等温扩增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口疮病毒基因组结构及重要基因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江绒 田谦 +3 位作者 王艳华 周洛译 孙跃峰 王光祥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151,共10页
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orf virus, ORFV)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具有接触性、嗜上皮性和自限性的特征,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对养羊业也造成不可忽视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在羊口疮病原学、基因组... 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orf virus, ORFV)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具有接触性、嗜上皮性和自限性的特征,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对养羊业也造成不可忽视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在羊口疮病原学、基因组结构以及功能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相关学者提供研究参考。通过对病毒基因组及其功能基因的深入解析,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病毒的致病机理和宿主的互作机制,同时也为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疮 羊口疮病毒 功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痘病毒与羊口疮病毒双重RPA-LFD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玲玲 马爱红 +5 位作者 宋前进 王小龙 曹晓真 刘治凤 陈亚飞 李继东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111,共9页
【目的】旨在建立一种基于重组聚合酶(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检测技术结合测流层析试纸条(lateral flow dipstick,LFD)快速鉴别检测羊痘病毒(capripox virus,CaPV)与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的双重RPA-LFD检测... 【目的】旨在建立一种基于重组聚合酶(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检测技术结合测流层析试纸条(lateral flow dipstick,LFD)快速鉴别检测羊痘病毒(capripox virus,CaPV)与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的双重RPA-LFD检测方法。【方法】选取CaPV P32基因及ORFV 011基因的保守片段,进行目的片段扩增并构建重组质粒;设计CaPV及ORFV RPA引物各3对,CaPV-HP、ORFV-HP探针各1条;进行单重基础RPA引物筛选试验;对双重RPA-LFD的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进行优化;探索双重RPA-LFD最佳引物配比体系及最佳探针配比体系;进行双重RPA-LFD灵敏度、特异性及重复性试验;用所建立的方法对采集的55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引物筛选试验结果显示,引物对CaPV-RPA-F3/R3、ORFV-RPA-F1/R1的特异性最强、扩增效率最高;该方法在反应温度为39℃、反应时间为11 min的反应条件下扩增效率最佳;CaPV-RPA-F3/R3、ORFV-RPA-F1/R1的最佳引物配比为0.8 μL∶1.6 μL,CaPV-HP、ORFV-HP的最佳探针配比为0.1 μL∶0.9 μL;双重RPA-LFD灵敏性试验最低检出限为CaPV/ORFV 4.65/3.94×10~0 copies/μL;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与PPRV、IBRV、Sau、SPN均无交叉反应;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RPA-LFD检测阳性率与PCR检测阳性率相符合。【结论】成功建立了CaPV与ORFV双重RPA-LFD快速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中CaPV与ORFV混合感染的快速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羊口疮病毒 RPA-LFD 鉴别诊断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口疮病毒ORF112基因缺失毒株的构建及增殖能力分析
4
作者 尤婷 任善会 +12 位作者 王萌 张红强 高小龙 姚威 王卉 杨雪 马春玲 柳民意 张玉哲 王金龙 孙跃峰 陈豪泰 王桂荣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200-5210,共11页
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ORF112基因缺失毒株,为后续研制出高效、安全的ORFV基因工程疫苗提供候选毒株。以ORF112基因为靶基因,通过重叠PCR的方法将左、右同源臂及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表达框,进行融合后与pUC... 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ORF112基因缺失毒株,为后续研制出高效、安全的ORFV基因工程疫苗提供候选毒株。以ORF112基因为靶基因,通过重叠PCR的方法将左、右同源臂及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表达框,进行融合后与pUC19T载体连接,构建出pUC19T-ORFV-ΔORF112-EGFP基因转移载体。将转移载体重组质粒转染到Vero细胞与WT-ORFV基因组进行同源重组。采取有限稀释法和挑取单细胞克隆法,筛选并纯化出纯合的ORFV-ΔORF112-EGFP毒株,并对该基因缺失毒株遗传稳定性和增殖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利用有限稀释和挑取单细胞克隆方法,进行阳性重组病毒纯化,通过PCR验证和测序,成功地获得ORFV-ΔORF112-EGFP重组毒株。该重组毒株在系列传代过程中EGFP稳定表达且无减弱现象。该重组ORFV-ΔORF112-EGFP毒株与野生毒株的复制生长特性基本一致。成功构建并筛选得到纯化的ORFV-ΔORF112-EGFP基因缺失毒株,该毒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和复制能力,为后续ORF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候选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ORF112基因 同源重组 基因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羊口疮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功能分析
5
作者 李阳 马园 +3 位作者 王国华 田普厚 李成龙 张七斤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2,共7页
为了更好了解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基因组的数据库信息及功能分析,本试验通过Illumina TruSeq^(TM)Nano DNA Sample Prep Kit方法构建文库对分离株ORFV-Q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进行NR注释、GO注释、KEGG注释等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试... 为了更好了解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基因组的数据库信息及功能分析,本试验通过Illumina TruSeq^(TM)Nano DNA Sample Prep Kit方法构建文库对分离株ORFV-Q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进行NR注释、GO注释、KEGG注释等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试验结果显示,ORFV-Q株基因组大小为127160 bp,GC含量分布未见异常,预测到123个基因。根据NR数据库注释对比结果,有116个基因得到注释;根据GO数据库注释,其中参与生物学途径基因有30个,细胞组分基因有33个,分子功能基因有8个;通过与KEGG代谢通路数据库进行比对,有5个基因可以对应;Swiss-Prot数据库注释共有75个基因的蛋白序列功能被注释。本研究通过对ORFV-Q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对其进行基因组组分分析和基因功能注释,不仅为ORFV基因组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后续疫苗的开发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全基因组测序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口疮病毒OV-HLJ06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主要毒力基因序列分析
6
作者 杨超群 张帆 +4 位作者 艾书晴 黄欣 何鑫 宋佰芬 于永忠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62-70,139,共10页
为了探究引起黑龙江省大庆市某养羊场绵羊发生疑似羊口疮的病原及其遗传进化特征,试验采集发病绵羊痂皮,对其中的病毒进行分离培养、PCR检测、主要毒力基因序列分析、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1株羊口疮病毒(Orf... 为了探究引起黑龙江省大庆市某养羊场绵羊发生疑似羊口疮的病原及其遗传进化特征,试验采集发病绵羊痂皮,对其中的病毒进行分离培养、PCR检测、主要毒力基因序列分析、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1株羊口疮病毒(Orf virus, ORFV),命名为OV-HLJ06,该毒株接种牛肾细胞(madin-darby bovine kidney cell, MDBK) 72 h后,80%细胞出现明显的致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 CPE)。OV-HLJ06株B2L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与ORFV参考株的相似性为97.6%~98.9%,其中与OV-NZ2株相似性最高,与OV-HLJ04株相似性最低;OV-HLJ06株F1L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与ORFV参考株的相似性为96.2%~98.5%,其中与OV-NZ2株相似性最高,与OVHLJ05相似性最低;OV-HLJ06株GIF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与ORFV参考株的相似性为86.4%~99.2%,其中与OV-NZ2株和OV-IHUMI-1株相似性最高,与OV-Cam/09株相似性最低;OV-HLJ06株VEGF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与ORFV参考株的相似性为40.4%~100%,其中与OVHLJ05株(ORFV-NZ7基因型)相似性最高,与OV-Fujian-YX株相似性最低。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中,OV-HLJ06株可与ORFV B2L蛋白2E4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发出绿色荧光。将该毒株接种绵羊口唇黏膜部位3 d后出现了红疹,5 d后出现小型脓疱,10 d后形成了痂皮。说明引起该养羊场绵羊发病发生羊口疮的病原为ORFV,该毒株与OV-NZ2株亲缘关系较近,属于ORFV-NZ7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脓疱 羊口疮病毒 病毒分离 病毒鉴定 毒力基因 遗传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羊口疮病毒114蛋白的优势抗原表位预测及ORFV多表位疫苗的构建 被引量:2
7
作者 周伟杰 梁绍波 +1 位作者 龙琴琴 庞峰 《贵州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21-24,共4页
为了探究羊口疮病毒114蛋白作为羊口疮病毒多表位疫苗靶标的可能性,试验利用在线软件ABCpred预测114蛋白的优势B细胞表位,利用在线软件IEDB的MHC-Ⅰbinding server预测114蛋白的优势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利用IEDB的MHC-Ⅱbinding ser... 为了探究羊口疮病毒114蛋白作为羊口疮病毒多表位疫苗靶标的可能性,试验利用在线软件ABCpred预测114蛋白的优势B细胞表位,利用在线软件IEDB的MHC-Ⅰbinding server预测114蛋白的优势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利用IEDB的MHC-Ⅱbinding server预测114蛋白的优势辅助性T细胞(HTL)表位;使用柔性短肽接头连接114蛋白的优势B、T细胞抗原表位,构建羊口疮病毒多表位疫苗。结果:羊口疮病毒114蛋白由346个氨基酸组成,包含12个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分别位于292~307 aa、264~279 aa、146~161 aa、331~346 aa、113~128 aa、298~313 aa、35~50 aa、324~339 aa、281~296 aa、162~177 aa、315~330 aa、204~219 aa;包含1个优势CTL抗原表位,位于65~73 aa;包含5个优势HTL抗原表位,分别位于69~83 aa、68~82 aa、70~84 aa、48~62 aa、284~298 aa;构建了基于114蛋白的优势抗原表位的羊口疮病毒多表位疫苗。结论:羊口疮病毒114蛋白包含多个优势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可作为羊口疮病毒多表位疫苗的候选靶标,具有诱导强烈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反应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114蛋白 B细胞抗原表位 T细胞抗原表位 多表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口疮病毒F1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8
作者 蒋尊 安红艳 +3 位作者 孙创奇 葛佳仪 梁倩 鲜思美 《贵州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57-59,共3页
为构建羊口疮病毒F1L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以ORFV-DZ分离株基因组作为模板,PCR特异性扩增F1L基因,扩增产物与pEGFP-N1质粒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GFP-F1L,经测序和酶切验证的阳性重组子转染HEK-293t细胞进行表达,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和Western... 为构建羊口疮病毒F1L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以ORFV-DZ分离株基因组作为模板,PCR特异性扩增F1L基因,扩增产物与pEGFP-N1质粒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GFP-F1L,经测序和酶切验证的阳性重组子转染HEK-293t细胞进行表达,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和Western blotting对融合蛋白的表达进行鉴定。结果:PCR产物长度为1 029 bp,与F1L基因片段长度相符;阳性重组质粒pEGFP-F1L转染HEK-293t细胞可观察到明显绿色荧光,表达的融合蛋白大小约65 ku,与预期相符。结论:试验成功构建了pEGFP-F1L真核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F1L基因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头山羊羊口疮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B2L基因的特征分析
9
作者 向敏 刘辰晖 +6 位作者 余婕 周源 胡修忠 夏永春 王定发 夏瑜 程蕾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39,共8页
为确定湖北省某马头山羊养殖场发生的疑似羊口疮(Orf)的病原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本试验利用牛睾丸细胞对马头山羊唇部痂皮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通过细胞病变观察、病毒滴度测定、PCR扩增和测序等方法对分离毒株进行了鉴定。并采用MegA... 为确定湖北省某马头山羊养殖场发生的疑似羊口疮(Orf)的病原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本试验利用牛睾丸细胞对马头山羊唇部痂皮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通过细胞病变观察、病毒滴度测定、PCR扩增和测序等方法对分离毒株进行了鉴定。并采用MegAlign、MEGA 7.0、DNAMAN和Bioedit等软件分析了分离毒株和China Vaccine毒株B2L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并预测了蛋白二级结构和疏水性。结果显示,接种病料上清液的牛睾丸细胞盲传5代后出现细胞病变,经PCR扩增的分离毒株B2L基因大小为1137 bp;所分离羊口疮病毒(ORFV)病毒滴度可达105.5TCID50/mL;分离毒株与AH1404、FJ-YX和GX-BH毒株B2L基因同源性为99.3%;与China Vaccine毒株同源性为89.5%。分离毒株与China Vaccine毒株B2L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处在不同分支,两者存在8个位点突变(aa11、aa80、aa101、aa123、aa126、aa294、aa327和aa333);B2L蛋白为稳定的疏水性蛋白;分离毒株和China Vaccine毒株的蛋白二级结构存在差异。结果表明,该养殖场ORFV的B2L基因出现变异,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ORFV流行情况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ORFV) 分离鉴定 遗传演化分析 B2L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口疮病毒四川株007基因克隆及其编码蛋白分析
10
作者 张风雨 杨璐 +1 位作者 姜雯玉 黄忍 《四川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25-28,共4页
为确定1株山羊口疮病毒(ORFV)四川分离株007基因(dUTPase)的分子特征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本研究提取山羊口疮病毒四川分离株(SC-LZ1)的DNA,采用PCR方法对该分离株的007基因进行扩增,然后将007基因连接至pET-32a(+)表达载体上,构建... 为确定1株山羊口疮病毒(ORFV)四川分离株007基因(dUTPase)的分子特征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本研究提取山羊口疮病毒四川分离株(SC-LZ1)的DNA,采用PCR方法对该分离株的007基因进行扩增,然后将007基因连接至pET-32a(+)表达载体上,构建pET-32a(+)-007重组质粒并测序。结果表明,山羊口疮病毒四川分离株007基因大小为483 bp,编码161个氨基酸,该基因及其所编码蛋白较其他ORFV毒株有一定变异;二级结构预测显示007蛋白含有大量的无规卷曲、伸展链及小部分α螺旋,三级结构预测显示其与模板3ehw.1.A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为70.21%,属于dUTP焦磷酸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007基因 基因克隆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口疮病毒 ORF116 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11
作者 覃绍洋 周伟杰 庞峰 《贵州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57-59,共3页
为了构建羊口疮病毒ORF116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以ORFV-JS株基因组为参考序列,PCR特异性扩增ORF116基因;将ORF116基因与pEGFP-N1载体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菌液PCR和测序筛选鉴定阳性单克隆;阳性克隆扩大培养后提取pEGFP-ORF116... 为了构建羊口疮病毒ORF116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以ORFV-JS株基因组为参考序列,PCR特异性扩增ORF116基因;将ORF116基因与pEGFP-N1载体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菌液PCR和测序筛选鉴定阳性单克隆;阳性克隆扩大培养后提取pEGFP-ORF116重组质粒,并进行酶切鉴定。结果:ORF116基因PCR产物为696 bp;菌液PCR共得到3个阳性单克隆,测序结果正确;pEGFP-ORF116重组质粒双酶切得到696 bp的ORF116基因片段。结论:试验成功构建了羊口疮病毒ORF116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表达及编码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ORF116基因 克隆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口疮病毒ORF128锚蛋白对HEK293T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9
12
作者 安雪珂 贾怀杰 +4 位作者 冯园 陈国华 何小兵 景志忠 王晓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3-249,共7页
目的研究羊口疮病毒(ORFV)感染HEK293T宿主细胞后,其编码的锚蛋白ORF128蛋白对宿主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来自ORFV/QH02/2010株的ORF128 DNA序列分别构建至真核表达载体pCMV-tag2B和pEGFP-N1;在病毒感染细胞... 目的研究羊口疮病毒(ORFV)感染HEK293T宿主细胞后,其编码的锚蛋白ORF128蛋白对宿主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来自ORFV/QH02/2010株的ORF128 DNA序列分别构建至真核表达载体pCMV-tag2B和pEGFP-N1;在病毒感染细胞期间,利用反转录PCR检测ORF128 mRNA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ORF128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分析ORF128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p65的核移位以及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ORF128蛋白在病毒感染早期表达且定位于宿主细胞核, ORF128蛋白可抑制NF-κB转录因子报告载体荧光素酶活性; ORF128的表达抑制NF-κBp65的核移位和磷酸化的IκBα(p-IκBα)的降解。结论 ORF128蛋白通过抑制p-IκBα蛋白的降解过程,阻止NF-κBp65蛋白核移位,进而抑制宿主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ORFV) 锚蛋白 核因子κB( NF-κB) 羊口疮病毒蛋白128(ORF1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口疮病毒F1L蛋白二级结构分析与表位预测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光祥 尚佑军 +3 位作者 吕占禄 张克山 田宏 刘湘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85-1190,共6页
目的利用软件预测羊口疮病毒(ORFV)F1L蛋白的二级结构和细胞表位。方法利用SOPMA服务器预测ORFV F1L蛋白的二级结构,以DNAStar软件单参数(二级结构、亲水性、可及性、柔韧性及抗原性)预测结果为基础,通过二级结构预测初步筛选,并以ABCp... 目的利用软件预测羊口疮病毒(ORFV)F1L蛋白的二级结构和细胞表位。方法利用SOPMA服务器预测ORFV F1L蛋白的二级结构,以DNAStar软件单参数(二级结构、亲水性、可及性、柔韧性及抗原性)预测结果为基础,通过二级结构预测初步筛选,并以ABCpred方案作为最终验证,预测羊口疮病毒(ORFV)F1L蛋白的B细胞表位;运用神经网络+量化矩阵法(ANNs+QM法)预测ORFV F1L蛋白的CTL细胞表位;使用MHC-II类分子结合肽在线程序预测ORFV F1L蛋白的Th细胞表位。结果 ORFV F1L蛋白含有α-螺旋34.71%、β-片层18.82%、β-转角5.88%、无规则卷曲40.59%;没有信号肽,可能存在7个B细胞表位,2个CTL表位,3个Th细胞表位。结论该研究结果将为建立ORFV诊断方法、制备单克隆抗体及合成肽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F1L基因 二级结构 细胞表位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PCR快速鉴别羊痘病毒和羊口疮病毒 被引量:20
14
作者 颜新敏 张强 +3 位作者 吴国华 李健 朱海霞 朱彩珠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45-948,共4页
根据羊痘病毒的P32基因和羊口疮病毒H2L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两对引物,建立了一种快速鉴别诊断羊痘病毒和羊口疮病毒的双重PCR方法。该方法可对羊痘病毒和羊口疮病毒分别扩增出969bp和507bp的特异性片段,对痘苗病毒等其它病原和健康羊皮肤... 根据羊痘病毒的P32基因和羊口疮病毒H2L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两对引物,建立了一种快速鉴别诊断羊痘病毒和羊口疮病毒的双重PCR方法。该方法可对羊痘病毒和羊口疮病毒分别扩增出969bp和507bp的特异性片段,对痘苗病毒等其它病原和健康羊皮肤组织不能扩增出任何片段。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可分别扩增出101.66TCID50山羊痘病毒和102.33TCID50羊口疮病毒。对从甘肃境内采集的11份临床病料进行检测,其中8份可扩增出969bp的羊痘病毒特异性片段,3份可扩增出507bp的羊口疮病毒特异性片段,与病毒分离鉴定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PCR 鉴别诊断 病毒 羊口疮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口疮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8
15
作者 向智龙 程振涛 +9 位作者 卓建华 欧德渊 文明 周碧君 尹传宝 吴飞 冯会利 刘芳 冉光鑫 鲜思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5-147,共3页
根据羊口疮病毒(ORFV)H2L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通过确定最佳的PCR反应条件,建立了检测羊口疮病毒DNA的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用这1对引物均能扩增出羊口疮病毒507 bp的特异性片段,同时检测口蹄疫病毒和山羊痘病毒,结果均为阴性,... 根据羊口疮病毒(ORFV)H2L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通过确定最佳的PCR反应条件,建立了检测羊口疮病毒DNA的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用这1对引物均能扩增出羊口疮病毒507 bp的特异性片段,同时检测口蹄疫病毒和山羊痘病毒,结果均为阴性,最小检出量为5 pg。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对临床组织病料中的ORFV进行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PCR 特异性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口疮病毒F1L和B2L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构建及其在MDBK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嫒 冯将 +3 位作者 鲜思美 刘宗胜 李鹏飞 罗代兵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24-1128,共5页
目的为构建羊口疮病毒F1L和B2L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同时验证其在MDBK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本试验以pVAX1为真核表达载体,在前期构建的克隆质粒pMD18-T-B2L和pMD18-T-F1L基础上,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1-F1L和pVAX1-B2L,对其分别进行双酶切和... 目的为构建羊口疮病毒F1L和B2L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同时验证其在MDBK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本试验以pVAX1为真核表达载体,在前期构建的克隆质粒pMD18-T-B2L和pMD18-T-F1L基础上,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1-F1L和pVAX1-B2L,对其分别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鉴定正确的真核表达质粒pVAX1-F1L和pVAX1-B2L转染至MDBK细胞,采用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目的基因表达。结果双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表明真核表达质粒pVAX1-F1L和pVAX1-B2L构建成功,RT-PCR和IFA同时验证目的基因在MDBK细胞浆中能瞬时表达。结论本试验构建成功的真核表达质粒为下一步羊口疮病毒核酸疫苗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F1L基因 B2L基因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口疮病毒黑龙江省分离株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8
17
作者 于永忠 谭强 +2 位作者 赵文博 包凯 崔玉东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78-680,共3页
为确定黑龙江大庆地区某羊场发生的疑似羊口疮(Orf)的病原,本研究采用MDBK细胞培养途径从病羊的口唇部位的痂皮病料中分离出1株病毒。通过电镜观察和IFA鉴定证明该分离株为Orf病毒,命名为OV/HLJ/04。其F1L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和进化分析... 为确定黑龙江大庆地区某羊场发生的疑似羊口疮(Orf)的病原,本研究采用MDBK细胞培养途径从病羊的口唇部位的痂皮病料中分离出1株病毒。通过电镜观察和IFA鉴定证明该分离株为Orf病毒,命名为OV/HLJ/04。其F1L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和进化分析显示,OV/HLJ/04与国内报道的山西株(HQ221964)的遗传关系密切,同源性达到98.2%。将该病毒分离株进行回归本动物试验,接种羔羊发生严重的羊口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病毒分离与分子特征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痘病毒和羊口疮病毒二重PCR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18
作者 郑敏 金宁一 +5 位作者 刘棋 郭建刚 熊毅 朱伟 陈义祥 邹联斌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31-934,共4页
针对羊痘病毒(capripoxvirus,CaPV)的A29L基因和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的H3L基因,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性引物以进行二重PCR。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数小时、在同一反应体系中清晰地区分CaPV和ORFV,其PCR产物大小分别为413 bp和708 ... 针对羊痘病毒(capripoxvirus,CaPV)的A29L基因和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的H3L基因,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性引物以进行二重PCR。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数小时、在同一反应体系中清晰地区分CaPV和ORFV,其PCR产物大小分别为413 bp和708 bp,与预期的片段大小相符,序列分析证实目的基因序列与已发表的序列一致;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可达1个病毒蚀斑形成单位(PFU)。采用二重PCR对12株CaPV、ORFV和相关病毒、细菌培养物,以及22份田间样品进行检测,与预期结果完全一致,且与相关病毒或健康羊组织样品无交叉反应。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等优点,可作为临床样品中CaPV和ORFV的鉴定和诊断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重PCR 病毒 羊口疮病毒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口疮病毒B2L基因DNA疫苗载体的构建及其在BHK-21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克山 刘永杰 +2 位作者 孔汉金 尚佑军 刘湘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51-954,共4页
目的为构建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V)B2L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验证B2L基因在BHK-21细胞中的表达及表达的稳定性。方法以ORFV主要免疫原性基因B2L为目标,以pVAX1为表达载体,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B2L,鉴定正确后转染仓鼠肾细胞(BHK-21)... 目的为构建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V)B2L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验证B2L基因在BHK-21细胞中的表达及表达的稳定性。方法以ORFV主要免疫原性基因B2L为目标,以pVAX1为表达载体,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B2L,鉴定正确后转染仓鼠肾细胞(BHK-21),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验证B2L基因表达。结果扩增出目的片段经序列测定和分析证明为ORFV B2L基因,经双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分析证明了pVAX1-B2L质粒的正确性,IFA证实目的基因在BHK-21细胞中能够瞬时表达。结论为进一步研制基于羊口疮病毒B2L基因的DNA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B2L基因 真核表达 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口疮病毒新疆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海波 孟庆玲 +7 位作者 乔军 才学鹏 贺志昊 刘昱成 彭叶龙 王国超 陈创夫 都曼.努尔坎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22,共9页
【目的】研究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新疆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方法】采集新疆石河子地区疑似感染ORFV的羔羊唇部结痂病料,通过PCR扩增、Vero传代细胞分离培养、电镜观察、动物回归试验等方法,检测、分离和鉴定ORFV毒株,对分离... 【目的】研究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新疆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方法】采集新疆石河子地区疑似感染ORFV的羔羊唇部结痂病料,通过PCR扩增、Vero传代细胞分离培养、电镜观察、动物回归试验等方法,检测、分离和鉴定ORFV毒株,对分离鉴定的3株ORFV毒株保护性抗原基因B2L和F1L及毒力基因VIR、GIF和VEGF分别进行克隆、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从病料中分离鉴定出3株ORFV新疆流行株(ORFV-SHZ1、ORFV-SHZ2和ORFV-SHZ3)。分析结果显示,ORFV分离株保护性抗原基因B2L、F1L相对保守,B2L和F1L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参考株的同源性分别为88.6%~97.9%和86.7%~97.4%;3个毒力基因的变异相对较大,尤其是VEGF基因。VIR、GIF和VEGF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参考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1.8%~97.3%,85.2%~97.0%和71.5%~98.5%。基于B2L和VIR基因的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ORFV-SHZ1和ORFV-SHZ2分离株均与台湾分离株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试验分离的ORFV新疆流行株可能是由台湾株与其他毒株重组后产生的,且其毒力基因发生了较大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分离鉴定 遗传进化分析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