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9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战时期美国社会组织的国际人权探讨及其意义
1
作者 刘祥 《人权研究》 2025年第1期100-119,共20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促进了对国家与个人关系的反思,个人权利受到更多重视,国际人权议题得到凸显。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众多社会组织围绕国际人权的诸多方面展开研究和讨论:宗教组织将国际人权与战后和平相联系,强调了保障人权的重要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促进了对国家与个人关系的反思,个人权利受到更多重视,国际人权议题得到凸显。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众多社会组织围绕国际人权的诸多方面展开研究和讨论:宗教组织将国际人权与战后和平相联系,强调了保障人权的重要作用;法学家组织则试图确定普遍人权的边界,在传统消极权利之外增加社会经济权利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力推美国参与多边合作的国际主义组织则关注人权的具体实现形式,试图在国家之外寻求人权保障的多元方式。美国社会组织的人权探讨只取得了有限的共识,国际人权保障虽被视作和平的重要支柱,但其内涵和实现方式却引发诸多争议。美国社会组织对人权问题的探讨体现了自由主义与国际主义在战时美国的巨大影响力,但也暴露了两大思想在人权问题上的紧张关系,尤其反映了美国社会精英既试图向外推广美国人权理念又担心美国国家主权受限的复杂心态,这对此后的人权议题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 美国社会组织 国际秩序 国家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系统落地社会情感学习——基于美国社会情感学习行动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海鹏 张思怡 熊华夏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12期45-49,62,共6页
指向儿童全面发展与未来福祉的社会情感学习逐渐成为全球教育的价值共识,但如何落地这个“好理念”,成为当下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通过梳理社会情感学习运动提出者和推动者——美国“学术、社会和情感学习联合会”提出的社会情感学习行... 指向儿童全面发展与未来福祉的社会情感学习逐渐成为全球教育的价值共识,但如何落地这个“好理念”,成为当下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通过梳理社会情感学习运动提出者和推动者——美国“学术、社会和情感学习联合会”提出的社会情感学习行动理论,分析美国实施社会情感学习的系统框架和运行机制,发现社会情感学习行动理论遵循原则统整化逻辑、框架层次化逻辑以及互动循证化逻辑,以实现美国社会情感学习系统落地学校场域。基于此,未来中国社会情感学习的开展需要注重建构统放有度的实施标准,激发多元主体的联动活力以及推动项目实施的反思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情感能力 美国学术、社会和情感学习联合会 社会情感学习行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本海默》:美国社会的多棱镜
3
作者 王祥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90-93,共4页
传记电影是承载与传播社会文化的重要媒介。《奥本海默》通过对主人公一生重要经历的叙述,展现了二战前后美国社会领域的多彩图景,是美国社会的多棱镜。影片以史实为基础,辅以艺术化、多样化的表达,刻画了多维立体的人物形象,实现了历... 传记电影是承载与传播社会文化的重要媒介。《奥本海默》通过对主人公一生重要经历的叙述,展现了二战前后美国社会领域的多彩图景,是美国社会的多棱镜。影片以史实为基础,辅以艺术化、多样化的表达,刻画了多维立体的人物形象,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交融。其在探讨当时美国社会中科学、人性与政治冲突的同时,依托神话框架深刻揭示了美国政治博弈中所蕴含的时代隐喻,表达了科学理性下的人文思考,启发了人们对未来科学发展与人类生活之间关系的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本海默 美国社会 多棱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性转折--以1877年铁路工人大罢工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梁大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2-146,共5页
1877年美国铁路工人大罢工是美国从"镀金时代"到"进步时代"过渡时期社会劳动性质变化和劳资矛盾不断激化的背景下发生的,是美国国家"现代化"转型时期诸多社会矛盾的总爆发。它是早期美国工人运动由被动... 1877年美国铁路工人大罢工是美国从"镀金时代"到"进步时代"过渡时期社会劳动性质变化和劳资矛盾不断激化的背景下发生的,是美国国家"现代化"转型时期诸多社会矛盾的总爆发。它是早期美国工人运动由被动、盲从向自发、明确转变的关键节点,并由此催生了工会、政党、联盟等组织形式,进而形成了全民运动,这次斗争使垄断集团和美国政府被迫进行适当的政策调整,通过提高工人社会地位,保障工人合法权益等措施缓解劳资矛盾,维持社会稳定。早期的美国社会主义运动也因此展现出组织化、规模化、全民化、进步性等特点,同时,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勃兴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社会主义运动 进步时代 劳资关系 国际共运 美国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问题透析
5
作者 葛宇宁 张文嘉 《决策与信息》 2021年第6期63-73,共11页
美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隐性策略主要包括: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对外进攻和对内控制相结合、显性方式和隐性方式相结合、资本控制和技术控制相结合。美国国内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灌输的路径及手段则主要集中在:教育、纪念日节假... 美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隐性策略主要包括: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对外进攻和对内控制相结合、显性方式和隐性方式相结合、资本控制和技术控制相结合。美国国内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灌输的路径及手段则主要集中在:教育、纪念日节假日庆典、宗教、图书出版、传媒业、影视业。且美国主要采取政治丑化、军事威胁、经济诱导、文化渗透等方式,对外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进攻。因此,要化解美国的意识形态渗透和进攻,我国应加强国家总体安全建设、坚持文明交流互鉴、社会多主体协同治理社会意识形态,以构建切实可行、运转高效的意识形态安全体系,有效防范、管理、处理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有力应对、处置、化解意识形态安全挑战,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社会 美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安全 国家安全 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社会效率职业教育观的兴衰 被引量:4
6
作者 荣艳红 刘向荣 李步冲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61,共6页
20世纪初期美国形成了在独立的工业学校或者在公立学校里设置独立的部门,为特定阶层的孩子未来能够拥有特定的职位提供特定训练的社会效率职业教育观,该观念指导了其后大半个世纪美国职业教育的实践。20世纪80年代后,在知识经济和强基... 20世纪初期美国形成了在独立的工业学校或者在公立学校里设置独立的部门,为特定阶层的孩子未来能够拥有特定的职位提供特定训练的社会效率职业教育观,该观念指导了其后大半个世纪美国职业教育的实践。20世纪80年代后,在知识经济和强基固本的教育改革浪潮中,社会效率职业教育观逐步走向衰微。梳理该段历史,不仅能够加深对于美国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我们从理性层面思考中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社会效率职业教育观 新职业教育观 胜利与衰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疯狂动物城》:美国社会的现实隐喻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欣 段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9-111,共3页
《疯狂动物城》看似是一部以追梦作为主题的电影,讲述了一只小兔子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克服各种人生障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其实在它励志的故事框架内,却潜藏着深刻的隐喻内涵。故事中出现的乌托邦动物城,动物们之间的关系和身世都... 《疯狂动物城》看似是一部以追梦作为主题的电影,讲述了一只小兔子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克服各种人生障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其实在它励志的故事框架内,却潜藏着深刻的隐喻内涵。故事中出现的乌托邦动物城,动物们之间的关系和身世都影射出了今天美国社会复杂的现实状况,包括种族歧视问题、社会政治生态问题和美国人当下的生存状态问题。本文将通过对该片叙事文本进行深入剖析,以剥离出它精巧的隐喻结构,从而发掘出它背后的美国社会现实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疯狂动物城》 美国社会 政治 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多元文化主义对政治文化认同的强化——以美国社会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黄璇 任剑涛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37,共9页
多元文化主义的核心内涵是承认文化多样性所产生的差异,并承诺差异之间的平等性。政治文化认同是内化于心的、对文化和政治传统的固有信念与身份定位。多元文化主义常常被认为会削弱政治文化认同并造成社会的分裂与动荡。本文结合美国... 多元文化主义的核心内涵是承认文化多样性所产生的差异,并承诺差异之间的平等性。政治文化认同是内化于心的、对文化和政治传统的固有信念与身份定位。多元文化主义常常被认为会削弱政治文化认同并造成社会的分裂与动荡。本文结合美国社会的经验,阐明由多元文化主义所培育出的宽容开放的政治文化氛围,非但不会成为凝聚人们爱国力量的障碍和阻力,反而会加强人们的认同感,尤其是对政治文化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主义 政治文化认同 美国社会 个体价值 公共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社会福利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成文 肖卫宏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544-548,共5页
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和慈善事业发达是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为公共投资项目寻求非政府替代,提高社会福利服务的私有化和私营化程度、弱... 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和慈善事业发达是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为公共投资项目寻求非政府替代,提高社会福利服务的私有化和私营化程度、弱化联邦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的主导作用,把社会福利制度的政策责任委托给州和地方政府以及大幅减少直接资助贫困家庭的资金补助比例,大力增加鼓励和帮助人们参加工作、自谋生路的资金比例。美国社会福利制度对中国的启示是:实现社会福利责任主体多元化、建立"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福利体系和建立"公平与效益"相结合的社会福利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社会福利制度 基本特征 改革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色的转变与回归——美国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下的妇女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爱华 李芙霞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71-73,共3页
二战之前,美国主流文化赋予妇女的社会角色一直是家庭中的妻子和母亲。这一社会角色由于二战的爆发暂时地发生了改变。美国政府积极运用各种宣传手段,鼓励妇女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参与和战争相关的各种工作,以缓解战时的劳动力缺乏。但是,... 二战之前,美国主流文化赋予妇女的社会角色一直是家庭中的妻子和母亲。这一社会角色由于二战的爆发暂时地发生了改变。美国政府积极运用各种宣传手段,鼓励妇女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参与和战争相关的各种工作,以缓解战时的劳动力缺乏。但是,随着战争结束,原有的主流文化重新回归,要求妇女回归到战前状态,将工作岗位归还给退伍军人。通过探索这种角色的转变与回归,可以看到上世纪40年代美国妇女生活中的巨大矛盾和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社会 主流文化 二战 美国妇女 角色转变 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洛伊德事件与美国社会的撕裂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卫东 《当代世界》 CSSCI 2020年第8期4-10,共7页
弗洛伊德事件发生后,抗议骚乱席卷全美乃至蔓延到世界多国。特朗普政府处置不当、自媒体广泛传播、新冠肺炎疫情刺激以及美国社会戾气加剧等,是引发抗议骚乱的主要原因。美国当前的种族冲突有其深刻背景,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持续较量... 弗洛伊德事件发生后,抗议骚乱席卷全美乃至蔓延到世界多国。特朗普政府处置不当、自媒体广泛传播、新冠肺炎疫情刺激以及美国社会戾气加剧等,是引发抗议骚乱的主要原因。美国当前的种族冲突有其深刻背景,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持续较量、强调身份政治引发的对抗、黑白群体在社会财富和权力分配方面的认知差异都在其中推波助澜。但近年来黑白群体在种族歧视问题上的分歧正在缩小,而两党之间对抗的加剧才是种族问题更显突出的主因。弗洛伊德事件虽然促进了美国社会对种族问题的反思,但也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分裂和两党内部矛盾,并给2020年美国大选带来复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社会 特朗普政府 种族冲突 弗洛伊德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社会研究课程述评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德胜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55-58,共4页
关键词 研究课程 美国社会 思想政治课程 综合课程 公民教育 道德教育 政治教育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多元文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社会性管制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亚平 杨美芬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5期22-27,共6页
美国社会性管制始于20世纪初,经历了以食品药品安全为起点的初级阶段、以权利保护为基础的管制阶段、反思社会性管制阶段以及走向风险管理的管制改革阶段。美国社会性管制的发展对正在走向新型监管型政府的我国,其启示主要包括保护公众... 美国社会性管制始于20世纪初,经历了以食品药品安全为起点的初级阶段、以权利保护为基础的管制阶段、反思社会性管制阶段以及走向风险管理的管制改革阶段。美国社会性管制的发展对正在走向新型监管型政府的我国,其启示主要包括保护公众基本权利,引入公众参与,完善法律法规和注重管制成本的效益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社会性管制 发展历程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幻英雄片中超级英雄隐喻的美国社会文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菡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32-33,共2页
电影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折射着不同的文化现象。美国电影反映着美国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在体现美国的意识形态和美国文化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美国科幻英雄电影卷土重来。本文通过对此类影片中主要情节和人物进行互文性研... 电影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折射着不同的文化现象。美国电影反映着美国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在体现美国的意识形态和美国文化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美国科幻英雄电影卷土重来。本文通过对此类影片中主要情节和人物进行互文性研究,探讨分析美国科幻英雄电影的基本叙事模式,揭示其中蕴含的美国历史文化背景和深层社会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影片 超级英雄 美国社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社会文化基本价值观之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邓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2-84,共3页
价值观是人的思想观念,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是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并形成的。中美两国文化中基本价值观的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譬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群体取向、稳中求发展和重义轻利;美国社会文化中的个人主义、讲求竞争... 价值观是人的思想观念,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是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并形成的。中美两国文化中基本价值观的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譬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群体取向、稳中求发展和重义轻利;美国社会文化中的个人主义、讲求竞争与金钱至上等等。认识中美文化中不同价值观,旨在促进中美两国人民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美国社会文化 基本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社会文化基本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邓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08-112,共5页
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是特定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和社会组织结构长期孕育的结果。就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面貌而言,主要具有鲜明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求和谐主平衡的世界观,强大的生命力及包容性和重经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等诸种特征... 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是特定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和社会组织结构长期孕育的结果。就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面貌而言,主要具有鲜明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求和谐主平衡的世界观,强大的生命力及包容性和重经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等诸种特征。而美国的社会文化,主要具有以下特质:文化来源的多元性,重实际勇创新的开拓精神,独立、平等、民主的价值观念以及典型的开放性与鲜明的扩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美国社会文化 基本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终人散》作品中的美国社会危机探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琳琳 张玲 《知与行》 2016年第5期68-72,共5页
当今世界是一个全新的政府危机时代,美国的国内社会危机层出不穷,有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都对美国的社会精神和大众心灵稳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发表于2007年的美国当代黑色幽默小说代表作《曲终人散》就深刻地剖析了当代美国... 当今世界是一个全新的政府危机时代,美国的国内社会危机层出不穷,有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都对美国的社会精神和大众心灵稳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发表于2007年的美国当代黑色幽默小说代表作《曲终人散》就深刻地剖析了当代美国的社会危机。作者约书亚·弗里斯以黑色幽默的基调、第一人称复数"我们"的形式,讲述世纪之交网络泡沫破灭时代芝加哥一家广告公司里的故事,描述了现代白领群体的办公室生活:无处不在的流言蜚语,裁员的威胁,个人生活中的不幸与困惑,以及由此激发出来的深层思考和惊人之举。令人忍俊不禁的情节之后是重重压迫的感觉,总是曲终,余音犹在。小说对象征手法的反复运用,将一家看似稳固如金字塔的公司解构,重新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群时刻心惊胆战、患得患失的雇员和一位看似铁面无情却又极端孤独无助的女老板,"大厦将倾"的危机感重重地压在作品中每一个人物的心头,也让读者感同身受。作品对美国社会多重危机的显性和隐性表达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更能体现出美国社会的重重危机,以及经济繁荣的盛宴结束后,人群散去、盛景不在的清凉之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幽默 美国社会 危机 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经验 被引量:8
18
作者 朱眉华 《社会工作》 2007年第07S期12-12,共1页
社会工作专业机构是传递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工作者重要的工作场所。在美国,社会工作者在各种不同的场所工作,主要包括机构和协会两种类型的组织。当然,这些组织有公立和私立(民办)之分,也有宗教和非宗教、营... 社会工作专业机构是传递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工作者重要的工作场所。在美国,社会工作者在各种不同的场所工作,主要包括机构和协会两种类型的组织。当然,这些组织有公立和私立(民办)之分,也有宗教和非宗教、营利和非营利组织之别。有的是社会工作专门机构,而有的则客居于其他组织中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如学校、医院、法庭、工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机构 美国社会 发展经验 社会工作者 非营利组织 工作场所 社会服务 社会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阿甘正传》与美国社会的价值回归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鹏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3期30-31,共2页
《阿甘正传》是一部在票房和文化两方面都很成功的影片,它不仅仅是一部娱乐片或励志片,《阿甘正传》是关于美国战后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回顾和总结。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再解释,《阿甘正传》批判了流行文化,试图弥合社会价值的裂隙,并倡... 《阿甘正传》是一部在票房和文化两方面都很成功的影片,它不仅仅是一部娱乐片或励志片,《阿甘正传》是关于美国战后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回顾和总结。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再解释,《阿甘正传》批判了流行文化,试图弥合社会价值的裂隙,并倡导一种以传统的、带有宗教色彩的保守主义价值观为基础的价值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甘正传》 美国社会 流行文化 历史 解释 价值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美国社会现象与英语委婉语的使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才英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6-49,共4页
英语委婉语应用于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它的产生和应用与社会现象息息相关,美国社会也不例外.
关键词 英语 委婉语 美国社会现象 使用方式 民族心理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