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羚羊角与羚羊塞及其水提液中总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伟 姜义武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550-551,共2页
目的:探讨羚羊角与羚羊塞中总磷的含量。方法: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羚羊角与羚羊塞粉末、水提液中总磷的含量。结果:羚羊角与羚羊塞粉末中总磷含量分别为0.179%和9.19%,水提液中总磷的浸出率分别为19.4%和0.098... 目的:探讨羚羊角与羚羊塞中总磷的含量。方法: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羚羊角与羚羊塞粉末、水提液中总磷的含量。结果:羚羊角与羚羊塞粉末中总磷含量分别为0.179%和9.19%,水提液中总磷的浸出率分别为19.4%和0.0989%。结论:粉末中总磷浓度羚羊塞高于羚羊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蓝比色法 羚羊 羚羊塞 总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羚羊角代用品羚羊塞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五营 张中泉 +2 位作者 王涛 张保国 李钦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95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羚羊角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临床用量多,但物少价昂,来源多依靠进口,故研究羚羊角代用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羚羊角,羚羊塞(角质壳的内包部分)生长部位相近,以及某些地区用药的习惯[1],我们对羚羊塞进行了某些药理作用的研究。初步... 羚羊角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临床用量多,但物少价昂,来源多依靠进口,故研究羚羊角代用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羚羊角,羚羊塞(角质壳的内包部分)生长部位相近,以及某些地区用药的习惯[1],我们对羚羊塞进行了某些药理作用的研究。初步发现羚羊塞具有解热、镇静和解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 羚羊塞 解热 镇静 硫喷 妥钠 睡眠 解痉 戊四氮 惊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羚羊角与羚羊塞药材质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广民 彭新君 曹臣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51-53,共3页
按药典方法对羚羊角和羚羊塞进行了水分、灰分、浸出物、氮和蛋白质、重金属、砷盐含量测定;以经典的凯氏定氮法和缩脲出色法测定了二者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羚羊角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无机成分含量很低;而羚羊塞的主要成分为... 按药典方法对羚羊角和羚羊塞进行了水分、灰分、浸出物、氮和蛋白质、重金属、砷盐含量测定;以经典的凯氏定氮法和缩脲出色法测定了二者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羚羊角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无机成分含量很低;而羚羊塞的主要成分为无机物,蛋白质约占1/3,但其水溶性没出物、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均较羚羊角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 羚羊塞 中药化学成分 药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羚羊角塞水溶性蛋白质成分的解热、镇惊和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广民 彭新君 +2 位作者 田育望 曾嵘 周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1-32,共2页
目的:研究羚羊角塞的水溶性蛋白质成分(分子量超过16kDa)的药理作用。方法:用水煎提取和透析法分离羚羊角塞中的水溶性蛋白质,以家兔伤寒杆菌发热法,小鼠戊四氮致惊法、热板法及扭体法研究其解热、镇惊和镇痛作用。结果:羚羊角塞的水溶... 目的:研究羚羊角塞的水溶性蛋白质成分(分子量超过16kDa)的药理作用。方法:用水煎提取和透析法分离羚羊角塞中的水溶性蛋白质,以家兔伤寒杆菌发热法,小鼠戊四氮致惊法、热板法及扭体法研究其解热、镇惊和镇痛作用。结果:羚羊角塞的水溶性蛋白质成分对家兔的解热作用可持续4~5h(P<0.05),并能使戊四氮引起的小鼠惊厥潜伏期和生存期均明显延长(P<0.05,P<0.01),能明显减少酒石酸锑钾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P<0.01)和明显提高小鼠痛阈值(给药后20、30min,P<0.01)。结论:羚羊角塞水溶性蛋白质成分具有解热、镇惊和镇痛作用,是羚羊角塞中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 水溶性蛋白质 解热 镇惊 镇痛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羚羊角塞特异性PCR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蒋超 金艳 +2 位作者 袁媛 黄璐琦 赵玉洋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252-255,共4页
目的:为解决中药羚羊角塞与羚羊角相比因失去"通天眼"等传统鉴别特征而鉴别困难的问题,建立准确鉴别鉴定羚羊角塞的方法。方法:通过比对羚羊角塞基原动物赛加羚羊与其7种常见混伪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ytochrome coxidas... 目的:为解决中药羚羊角塞与羚羊角相比因失去"通天眼"等传统鉴别特征而鉴别困难的问题,建立准确鉴别鉴定羚羊角塞的方法。方法:通过比对羚羊角塞基原动物赛加羚羊与其7种常见混伪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ytochrome coxidase I,COI)序列,根据差异位点设计出仅扩增赛加羚羊DNA的特异性鉴别引物。结果:进行PCR时,当退火温度为64℃,循环数为33个时,仅羚羊角塞正品扩增获得约300 bp大小的条带,混伪品无条带。结论:该方法可作为准确有效检测待检样品是否来源于赛加羚羊的方法,用于羚羊角类样品的DNA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PCR 分子鉴定 羚羊 中药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羚羊角与羚羊角塞的鉴别 被引量:6
6
作者 吴杲 吴汉斌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22-323,共2页
对羚羊角和羚羊角塞外观性状、粉末显微和总氮、水溶性浸出物、胆固醇的含量以及薄层层析对羚羊角和羚羊角塞进行鉴别 ,结果两者在各项鉴别间均存在差异 ,两者不能混用。
关键词 羚羊 羚羊 鉴别 胆固醇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养塞加羚羊两个主要繁殖时段的昼间时间分配 被引量:2
7
作者 康蔼黎 张恩迪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20,共4页
对散养在 30hm2 场地内的塞加羚羊 (Saigatatarica)一个繁殖群体在 2 0 0 0年 12月 (交配期及其前、后 )和 2 0 0 1年 5~ 7月 (哺乳期 )的昼间时间分配做了观察研究。数据用个体扫描 -瞬时取样法收集。结果表明 :①雌性塞加羚羊在交配... 对散养在 30hm2 场地内的塞加羚羊 (Saigatatarica)一个繁殖群体在 2 0 0 0年 12月 (交配期及其前、后 )和 2 0 0 1年 5~ 7月 (哺乳期 )的昼间时间分配做了观察研究。数据用个体扫描 -瞬时取样法收集。结果表明 :①雌性塞加羚羊在交配期结束后 ,躺卧时间减少 ,进食时间增加 ;从前期到后期 ,站立时间连续递减 ;母羊分娩后 2周内离群单独活动 ,往返于觅食地和幼仔隐藏地之间 ;第 3周起 ,母仔合群。②雄性在交配期的移动多于交配前 ,交配后躺卧时间增加。③塞加羚羊时间分配的性别差异始于交配期 ;这时 ,雄性个体忙于追逐圈赶雌性 ,导致移动时间增加 ,躺卧减少 ;交配期后 ,雌性觅食时间突增 ,而雄性不变 ;雌性进入哺乳期后 ,各月觅食时间均多于雄性。以上时间分配的性别差异反映了它们的繁殖投资差异。上述结果暗示 ,对此类散养动物 ,应在其能量需求高峰期增加投食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养 羚羊 繁殖时段 昼间时间分配 性别差异 行为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羚羊角和羚羊角塞针剂中氨基酸和多肽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吴萍 何斌 彭新君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4年第5期78-81,共4页
利用柱前衍生HPLC法 ,以异硫氰酸苯酯 (PITC)为衍生试剂分离并测定羚羊角和羚羊角塞针剂中氨基酸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羚羊角及其角塞针剂中都富含脯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等 1 6种氨基酸。用HPLC从两种针剂中分离出近 2 0个色谱峰 ,对其... 利用柱前衍生HPLC法 ,以异硫氰酸苯酯 (PITC)为衍生试剂分离并测定羚羊角和羚羊角塞针剂中氨基酸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羚羊角及其角塞针剂中都富含脯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等 1 6种氨基酸。用HPLC从两种针剂中分离出近 2 0个色谱峰 ,对其中 6个较大的峰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与离子化时间飞行质谱法测得两种针剂中均存在 4组分子量差别较大的小分子多肽成分 ,分子量分别为 1 30 0± 2 0 ,1 0 70± 2 0和 830± 30 ,6 80± 2 0Da。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羚羊角及其角塞针剂中含有相似的成分 ,具有解热、抗惊和镇静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 羚羊 针剂 氨基酸 多肽 HPLC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羚羊角和羚羊角塞水提液蛋白质成分的分离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彭新君 杨广民 +1 位作者 敖和琼 肖桂秀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11-13,共3页
用凝胶柱色谱法、阴离子交换和阳离子交换柱色谱法、透析法和乙醇沉淀法分离了羚羊角与羚羊角塞水提液中的蛋白质成分。结果表明角和塞的水溶性蛋白质成分有相似之处,但各种成分的相对含量存在差别。离子交换柱色谱法能从角和塞水煎液... 用凝胶柱色谱法、阴离子交换和阳离子交换柱色谱法、透析法和乙醇沉淀法分离了羚羊角与羚羊角塞水提液中的蛋白质成分。结果表明角和塞的水溶性蛋白质成分有相似之处,但各种成分的相对含量存在差别。离子交换柱色谱法能从角和塞水煎液中分离出5~7个蛋白质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 羚羊 蛋白质 水质液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沉淀操作对羚羊角塞注射液中肽类成分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彭新君 吴萍 杨广民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6-28,共3页
利用程序升气相色谱法、凝胶色谱法和阴、阳离子交换色谱法及UV光谱鉴测等方法研究了羚羊角塞注射液制备过程中 ,乙醇沉淀操作对其中的肽类和 18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操作使游离氨基酸总量损失 6 1% ,而总氨 (即肽类... 利用程序升气相色谱法、凝胶色谱法和阴、阳离子交换色谱法及UV光谱鉴测等方法研究了羚羊角塞注射液制备过程中 ,乙醇沉淀操作对其中的肽类和 18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操作使游离氨基酸总量损失 6 1% ,而总氨 (即肽类和氨基酸 )损失约 70 % ,阳离子交换色谱法和凝胶色谱法可分离纯化该注射液中的肽类成分 ,为乙醇沉淀工艺的使用和改进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注射液 肽类成分 氨基酸 乙醇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羚羊角塞液治疗小儿急性热证7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果 吴汉斌 吴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1年第13期1201-1202,共2页
目的 :观察复方羚羊角塞液治疗小儿急性热证的疗效。方法 :将 139例急性热证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 78例和对照组 6 1例 ,治疗组采用口服复方羚羊角塞液 ,对照组用病毒唑静滴 ,两组常规治疗基本相同。结果 :治疗组治愈 6 2例(79.5 % )、显... 目的 :观察复方羚羊角塞液治疗小儿急性热证的疗效。方法 :将 139例急性热证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 78例和对照组 6 1例 ,治疗组采用口服复方羚羊角塞液 ,对照组用病毒唑静滴 ,两组常规治疗基本相同。结果 :治疗组治愈 6 2例(79.5 % )、显效 10例 (12 .8% )、有效 6例 (7.7% ) ,总有效率 10 0 % ;对照组治愈 31例 (5 0 .8% )、显效 10例 (16 .4% )、有效13例 (2 1.3% )、无效 7例 (11.5 % ) ,总有效率 88.5 %。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结论 :复方羚羊角塞液治疗小儿急性热证具有疗效好、降热快、疗程短、无明显毒副作用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羚羊 急性热证 中医药疗法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羚羊角与羚羊角塞的化学成分比较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保国 李钦 +3 位作者 刘东 耿超男 魏永安 潘彬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30-31,共2页
羚羊角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 L.的角。中医用作平肝息风,清热解毒.目前临床上羚羊角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儿科高热疾病。而羚羊角在我国资源较少,一直依靠进口,故价格一升再升.所以迫切需要寻求与羚羊角有相似疗效的药材。... 羚羊角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 L.的角。中医用作平肝息风,清热解毒.目前临床上羚羊角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儿科高热疾病。而羚羊角在我国资源较少,一直依靠进口,故价格一升再升.所以迫切需要寻求与羚羊角有相似疗效的药材。羚羊角塞为羚羊角的骨质,是羚羊角的一部分,有关两者化学分成方面的比较未见系统报道。为此,我们对羚羊角和羚羊角塞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 羚羊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羚羊角与羚羊角塞的解热、镇惊、镇静作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保国 李武营 +4 位作者 李钦 刘庆芳 潘彬 魏永安 耿超男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52-254,共3页
羚羊角在我国资源较少,依靠进口,价格昂贵,《药典》规定充塞用之。考虑到羚羊角塞是羚羊角的一部分,观察是否和角有相同的药理作用。通过实验比较表明,角和角塞有相似的解热、镇惊、镇静作用。
关键词 羚羊 羚羊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羚羊角塞长期毒性实验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武营 刘庆芳 +1 位作者 王建军 马应军 《开封医专学报》 1999年第3期44-45,共2页
目的:为了对羚羊角塞安全性作出正确评价,为临床实验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保证用药安全。方法:用高剂量组4.5g/kg、低剂量组0.1k/kg每日1次,用药共28d,做长期毒性实验,并对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大鼠进行一般情况观察、体重、脏器... 目的:为了对羚羊角塞安全性作出正确评价,为临床实验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保证用药安全。方法:用高剂量组4.5g/kg、低剂量组0.1k/kg每日1次,用药共28d,做长期毒性实验,并对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大鼠进行一般情况观察、体重、脏器系数和心、肝、脾、肺、肾、脑进行肉眼检查和镜下检查。结论:羚羊角塞粉口服,病理学观察未见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 长期毒性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羚羊角质及其角塞的生药学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保国 李钦 刘庆芳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526-528,共3页
目的:区别羚羊角质和羚羊角塞的性状、组织和粉末特征。方法:采取徒手切片,显微镜观察,详细描绘了羚羊角质和羚羊角塞的性状、组织和粉末特征墨线图。结果:二者有明显区别。
关键词 羚羊角质 羚羊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羚羊角和羚羊角塞及其水煎液的化学成分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彭新君 杨广民 +2 位作者 周建红 李伟 曹臣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37-40,共4页
对羚羊角和羚羊角塞及其各次水煎液中氮、磷含量,紫外光谱和水溶性蛋白质的分子量分布进行了测定和比较,以了解该角和角塞的化学成分在水煎过程中的特性,为羚羊角塞的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关键词 羚羊 羚羊 水煎液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羚羊角塞药材成分的分离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肖桂秀 《基层中药杂志》 2001年第2期17-18,共2页
目的 :研究羚羊角塞药材成分的分离。方法 :用凝胶色谱法 ,透析法和乙醇沉淀法对羚羊角塞水提液中蛋白质、氨基酸等进行分离。结果 :羚羊角塞水提液主要可分离成大分子蛋白质和小分子肽、氨基酸成分。结论 :通过药理实验验证用透析法分... 目的 :研究羚羊角塞药材成分的分离。方法 :用凝胶色谱法 ,透析法和乙醇沉淀法对羚羊角塞水提液中蛋白质、氨基酸等进行分离。结果 :羚羊角塞水提液主要可分离成大分子蛋白质和小分子肽、氨基酸成分。结论 :通过药理实验验证用透析法分离的大分子蛋白质有较强的镇痛、镇惊作用 ,而小分子部分只有较强的镇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 成分分离 凝胶色谱法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贵动物性中药材经验鉴别术语浅释
18
作者 马珍先 李克伦 +1 位作者 孙立润 杨乃坤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4期286-286,共1页
关键词 动物性中药材 经验鉴别 毛壳麝香 术语 膝盖骨 羚羊 麝香仁 梅花鹿茸 名贵中药材 羚羊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