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星斗山天然次生林的群落类型、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16
1
作者 姚兰 艾训儒 +3 位作者 吕世安 冯广 刘峻城 黄永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共7页
【目的】研究鄂西南天然次生林的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以期为进一步了解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动态变化规律、群落构建机制和植被恢复技术奠定基础。【方法】以鄂西南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然次生林为对象,建立48个20 m&... 【目的】研究鄂西南天然次生林的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以期为进一步了解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动态变化规律、群落构建机制和植被恢复技术奠定基础。【方法】以鄂西南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然次生林为对象,建立48个20 m×20 m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FDP),运用聚类分析进行群落类型划分并通过指示种分析辨识不同群落类型指示种,然后比较不同群落类型的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结果】星斗山森林样地分为3种群落类型:亮叶水青冈群落(分布在海拔1 460-1 670 m处)、灯台群落(分布在海拔1 230-1 500 m处)和川陕鹅耳枥群落(分布在海拔1 360-1 450 m处);非维度多尺度标定排序结果表明灯台群落的物种组成与亮叶水青冈群落的差异最大,而川陕鹅耳枥群落的物种组成则与其他2个群落类型的相似性更为接近;川陕鹅耳枥群落的树木个体密度高于灯台树群落,但与亮叶水青冈群落之间并无显著差异;灯台群落的胸高断面积显著低于其他群落类型,但亮叶水青冈群落和川陕鹅耳枥群落的胸高断面积无显著差异,灯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亮叶水青冈群落,但与川陕鹅耳枥群落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落叶树种在3个群落中均占有较大比例,灯台群落中的落叶树种比例最高;在3个群落类型中,亮叶水青冈群落中分布更多胸径大于10 cm和高度超过10 m的树木,而灯台群落和川陕鹅耳枥群落中的小径级个体比例较高。【结论】星斗山3种群落在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亮叶水青冈群落更加接近该地区的原生群落,灯台群落是强烈人为干扰后自然恢复的次生林,川陕鹅耳枥群落是介于灯台群落和亮叶水青冈群落之间的群落类型,具有较好的恢复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次生林 群落类型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阔叶红松林群落类型划分及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5
2
作者 曹伟 李岩 +3 位作者 王树良 于兴华 朱彩霞 刘童燕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406-2411,共6页
运用TWINSPAN分类方法,对我国东北阔叶红松林群落类型进行划分,对乔木层树种进行聚类,并对东北地区长白山、大秃顶子山、平顶山和丰林保护区4个样点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4个样地中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264种,隶属于64科147... 运用TWINSPAN分类方法,对我国东北阔叶红松林群落类型进行划分,对乔木层树种进行聚类,并对东北地区长白山、大秃顶子山、平顶山和丰林保护区4个样点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4个样地中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264种,隶属于64科147属.经过聚类,将阔叶红松林划分为3个群落类型组和7个群落类型;同时,将33个乔木树种间的关联性划分为8组.阔叶红松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在4个样点中,长白山的样地平均物种丰富度最高,为63.长白山和大秃顶子山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略高于平顶山和丰林保护区;丰林保护区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为2.83,高于其它3个样点.平顶山灌木层和长白山草本层的均匀度最低,分别为0.71和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 阔叶红松林 群落类型 物种多样性 二元指示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南方红豆杉的群落类型及物候与繁殖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4
3
作者 廖文波 张志权 +2 位作者 陈志明 唐长根 邓世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7期795-801,共7页
对粤北地区的南方红豆杉 (Taxusmairei)植物进行物候学观察 ,以及植物群落调查 ,并着重研究其种子萌发和扦插繁殖特性 .结果表明 ,在粤北地区 ,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于南亚热带或中亚热带典型的常绿阔叶林中 ;种群个体顶芽展梢在 4月中旬... 对粤北地区的南方红豆杉 (Taxusmairei)植物进行物候学观察 ,以及植物群落调查 ,并着重研究其种子萌发和扦插繁殖特性 .结果表明 ,在粤北地区 ,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于南亚热带或中亚热带典型的常绿阔叶林中 ;种群个体顶芽展梢在 4月中旬开始 ,5月中旬雄球花现蕾 ,花期 7月底至 1 1月下旬 ,8月下旬雌球花现蕾 ,花期 1 0月下旬至次年 1月底 ,果期在次年 1 0月上旬 ,1 0月下旬顶芽形成 ;在自然条件下种子需 2~ 3年才能萌发 ;在山地条件下对种子进行湿沙藏 ,再播入沙床中 ,萌发率达到 95 2 % ,但周期较长 (1年半 ) ;在实验条件下对种子采用变温层积 (先 2 5℃ 3 6周 ,再转入 5℃ 1 2周 ,共 4 8周 ,即 3 3 6d) ,取出培养萌发率最高 ,达 82 .2 % ;扦插繁殖方面 ,以成熟一年生枝为插穗 ,用生根粉ABT1 浓度在 1 0 0mg·L-1 时处理效果较好 ,扦插时期在 1 0~ 1 1月份最合适 ,生根率达 9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群落类型 物候 种子萌发 扦插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周边荒山植物群落类型及其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30
4
作者 叶卫英 尹林克 +1 位作者 钱翌 严成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44-48,共5页
采用典型样地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周边雅玛里克山、乌拉泊群山、焦化山、骑马山和雪莲山的自然植被类型及其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自然植被总体可划分为荒漠、灌丛、草原、草甸、沼泽、落叶阔叶林6大植被型组,植物群落... 采用典型样地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周边雅玛里克山、乌拉泊群山、焦化山、骑马山和雪莲山的自然植被类型及其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自然植被总体可划分为荒漠、灌丛、草原、草甸、沼泽、落叶阔叶林6大植被型组,植物群落类型有19种;其中荒漠、灌丛、草原植被的Shannon wiener指数(H)为(0.92002~2.51113),与温带植被相比,相对较低,反映了荒山植被不稳定性和所处生态环境的严酷性。均匀度高的植物群落,其多样性指数也越高,群落也越稳定。不同荒山的小蓬(Nanophytonerinaceum)单优势荒漠的盖度越大,其重要值往往也大,但其均匀度和Shannon wiener指数(H)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 荒山 植物群落类型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缙云山川鄂连蕊茶在不同群落类型中的RAPD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操国兴 钟章成 +2 位作者 谢德体 刘芸 龙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583-1589,共7页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RAPD)对常绿阔叶林灌木层广布种川鄂连蕊茶 ( Camellia rosthorniana)在缙云山 3个群落类型 (毛竹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 )中的遗传结构和 DNA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1 0个引物共扩增出 1 38个产物 ,其中 1 ...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RAPD)对常绿阔叶林灌木层广布种川鄂连蕊茶 ( Camellia rosthorniana)在缙云山 3个群落类型 (毛竹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 )中的遗传结构和 DNA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1 0个引物共扩增出 1 38个产物 ,其中 1 1 5个是多态性的 ,多态位点比率为 83.33%。Shannon指数估算的 3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为常绿阔叶林 0 .3345 ,毛竹林 0 .31 48,针阔混交林 0 .30 85 ,遗传分化为 8.1 2 % ;Nei指数计算的 3个种群的基因多样性为常绿阔叶林 0 .2 0 95 ,毛竹林 0 .1 981 ,针阔混交林 0 .1 934,遗传分化为7.5 1 %。种群间遗传距离在 0 .0 1 77~ 0 .0 393之间。川鄂连蕊茶在 3个群落中的种群大小和生长状况不同 ,各种群遗传多样性的高低可能是对所处群落生境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 川鄂连蕊茶 群落类型 DNA多样性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四个植物群落类型的土壤碳氮特征 被引量:32
6
作者 史作民 刘世荣 程瑞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27,共7页
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本氏针茅、油蒿、牛心朴子和严重退化地等四种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土壤碳氮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各群落类型土壤 0~ 1 0、1 0~ 30和 30~ 6 0cm层次有机碳含量的季节变化多不明显 ;不同群落 0~ 1 0和 1 0~ 3... 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本氏针茅、油蒿、牛心朴子和严重退化地等四种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土壤碳氮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各群落类型土壤 0~ 1 0、1 0~ 30和 30~ 6 0cm层次有机碳含量的季节变化多不明显 ;不同群落 0~ 1 0和 1 0~ 30cm层土壤全氮含量的季节变化多表现出显著水平 ,基本表现为 5月明显高于 7月和 9月 ,而 7月和 9月的含量相差不大 ;各群落类型 0~ 1 0cm层土壤硝态氮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5月明显大于 7月和 9月 ;不同群落各层土壤铵态氮的季节变化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表现为 5月 >7月 >9月。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不同季节各群落土壤中的垂直分布规律比较一致 ,即 0~ 1 0cm >1 0~ 30cm >30~ 6 0cm ;不同季节各群落类型土壤硝态氮含量垂直规律不明显 ,仅 5月 0~ 1 0cm层的含量明显大于其它层次 ;不同季节各群落土壤的铵态氮没有垂直分布规律。虽然不同季节各土层有机碳含量的群落间差异有些已达到显著水平 ,0~ 1 0cm层土壤的全氮含量在群落间多表现出显著差异 ,各土层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 5月和 7月的群落间差异更是达到极显著水平 ,但这些差异在群落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地区 植物群落类型 土壤碳 土壤氮 沙地草地生态系统 土地荒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林盘群落类型及其多样性 被引量:23
7
作者 孙大江 陈其兵 +3 位作者 胡庭兴 刘光立 孙大远 罗启高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8,共7页
川西林盘是成都平原与都江堰灌溉水系所形成的集生产、生活、景观于一体的独特复合型居住模式和农耕环境形态,以林为核心组分,以水、宅、田为自然和人工构成要素。在分析川西林盘分布现状的基础上,选取代表性林盘24个,研究其群落类型、... 川西林盘是成都平原与都江堰灌溉水系所形成的集生产、生活、景观于一体的独特复合型居住模式和农耕环境形态,以林为核心组分,以水、宅、田为自然和人工构成要素。在分析川西林盘分布现状的基础上,选取代表性林盘24个,研究其群落类型、群落水平与垂直结构、出现频率等。结果表明,①川西林盘植被可划分为5个植被型组,11个植被型,107个群系;②常绿阔叶林和竹林是川西林盘主要的植被类型,出现频率分别为25%和32%;③川西林盘群落水平结构以单一树种构建的纯林式植物群落居多,表现出物种多样性低,景观单一等特点,如水杉林、雪松林、慈竹林等;④川西林盘群落的垂直结构可划分为单层型和复层型,复层结构以乔木林为主,"灌草"和"单层草"结构出现频率相对较低,仅为4%和3%。常见的群落垂直结构有"乔-灌-草"、"乔-草"和"乔-灌",其中,"乔-草"结构出现频率最高,达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林盘 群落类型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香山荒漠草原区植物群落类型多样性及数量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尚占环 姚爱兴 +3 位作者 龙瑞军 郭旭生 辛明 马文志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44-650,共7页
在样地调查的数据基础上,对群落分布及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山山地荒漠草原区植被主要为灌丛植被和草本群落植被,符合干旱环境下具有长期放牧史的山地植被发育特征。由于山体岛屿化结构明显、生境碎化严重,植被景观斑块状明显,植... 在样地调查的数据基础上,对群落分布及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山山地荒漠草原区植被主要为灌丛植被和草本群落植被,符合干旱环境下具有长期放牧史的山地植被发育特征。由于山体岛屿化结构明显、生境碎化严重,植被景观斑块状明显,植被在山体内垂直分布格局不明显,受海拔因素影响较小。灌丛和草本植物群落分布主要受水分梯度差异的影响,不同群落类型的群落多样性有差异,灌丛群落多样性较高。群落数量排序、分类结果与植被生态地理分布以及物种组成分析相吻合。数量分类易于生境解释,因此在群落分布生境分析上有重要意义。灌丛植被在该山地生态系统中处于重要地位,是生态功能维持的主要因子。所以,在本地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应该重点放在灌丛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卫山羊核心产区 群落类型多样性 PCA 系统聚类分析 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栓皮栎群落类型划分及其物种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林 黄忠良 +2 位作者 张海忠 魏识广 张文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0-304,共5页
采用聚类分析法,把陕西省内的栓皮栎林划分为6个群丛,分别为:(1)栓皮栎-僵子栎-大披针苔林;(2)栓皮栎-胡枝子+铁仔-大披针苔林;(3)栓皮栎-胡枝子+黄栌-牛尾蒿+大油芒林;(4)栓皮栎-胡枝子+荚蒾-大披针苔林;(5)栓皮栎-黄檀-大披针苔林;(6... 采用聚类分析法,把陕西省内的栓皮栎林划分为6个群丛,分别为:(1)栓皮栎-僵子栎-大披针苔林;(2)栓皮栎-胡枝子+铁仔-大披针苔林;(3)栓皮栎-胡枝子+黄栌-牛尾蒿+大油芒林;(4)栓皮栎-胡枝子+荚蒾-大披针苔林;(5)栓皮栎-黄檀-大披针苔林;(6)栓皮栎-侧柏+黄栌+胡枝子-野青茅+大披针苔林。采用重要值作为多样性测度指标,计算了物种丰富度指数S、多样性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均匀度Pielou指数和Alatlo指数;探讨了各群丛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皮栎 群落类型 物种多样性 群丛 聚类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草原区主要群落类型花粉组合特征 被引量:80
10
作者 李月丛 许清海 +1 位作者 阳小兰 郑振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5-564,共10页
现代表土花粉组合与植被关系研究是推断过去植被演化的基础。对中国草原区 39个样点进行植被调查及表土花粉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 ,表土花粉组合可反映出草原植被的总体特征。大多数样品中乔木花粉百分比低于 5 %。蒿属、藜科是草原区所... 现代表土花粉组合与植被关系研究是推断过去植被演化的基础。对中国草原区 39个样点进行植被调查及表土花粉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 ,表土花粉组合可反映出草原植被的总体特征。大多数样品中乔木花粉百分比低于 5 %。蒿属、藜科是草原区所有样品花粉组合中最主要的成分 ,两者在花粉组合中所占比例多大于 5 0 % ,且人类活动越强或气候越干旱 ,蒿属、藜科花粉所占百分比越高。花粉组合不能反映群落结构特征 ,如建群种、结构、盖度等的差异在花粉组合中表现不出来。即使以禾本科为建群种的草原群落 ,禾本科花粉所占比例也多低于 10 %。花粉浓度在草原区花粉与植被关系研究中意义不明确。典型草原与荒漠草原花粉组合存在明显区别 ,无倾向性对应分析 (DCA)分析表明 ,典型草原区样品在第一排序轴的排序值多高于 0 ,荒漠草原区样品的排序值小于 0 ;典型草原区藜科花粉百分比一般低于 2 5 % ,花粉类型多样性指数大于 2 ,当蒿藜占花粉总数的 5 0 %以上时 ,蒿藜比值大于 2。荒漠草原区藜科花粉含量多高于 2 5 % ,蒿藜比值多为 0 .5~ 2 ,花粉类型多样性指数多为 1~ 2。蒿属花粉属超代表性 ,但在蒿类建群的群落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草原区 群落类型 花粉组合 无倾向性对应分析 聚类分析 化石花粉分析 全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亚高山草甸群落类型的土壤入渗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1
作者 宋爱云 董林水 +1 位作者 刘世荣 刘京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45,共5页
对卧龙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高度的典型亚高山草甸群落类型(嵩草草甸、狼毒草甸、糙野青茅草甸)的土壤入渗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亚高山草甸土壤入渗过程总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即入渗瞬变阶段(0—5 min)、入渗渐变阶段(5—30min)... 对卧龙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高度的典型亚高山草甸群落类型(嵩草草甸、狼毒草甸、糙野青茅草甸)的土壤入渗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亚高山草甸土壤入渗过程总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即入渗瞬变阶段(0—5 min)、入渗渐变阶段(5—30min)和稳定入渗阶段(30min后)。在入渗瞬变阶段和渐变阶段,不同群落类型的入渗速率表现为嵩草草甸>狼毒草甸>糙野青茅草甸。另外,在嵩草草甸的研究表明,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入渗速率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分别运用Philip、蒋定生、Horton、Kostiakov 4种模型拟合了不同亚高山草甸群落类型的土壤入渗过程,表明Horton模型的拟合精度最高。相关分析表明,亚高山草甸土壤稳渗速率与土壤容重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土壤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土壤通气度以及单位面积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草甸 群落类型 土壤入渗 土壤物理性质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南山区山地植被和主要植物群落类型 被引量:7
12
作者 汪殿蓓 暨淑仪 +1 位作者 陈飞鹏 邢福武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7-101,共5页
依据生态外貌和群落结构特征 ,并结合聚类和排序等方法 ,分析了南山区山地植被的特点 ,划分出了群落类型。南山区山地植被可划分为 1个植被型组 ,3个植被型 ,3个植被亚型 ,6个群系组 ,18个群系 ,2
关键词 深圳市 南山区 山地植被 植物群落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纳斯旅游区森林群落类型及其物种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荟荟 潘存德 +2 位作者 巴扎尔别克·阿斯勒汗 寇福堂 谭卫平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25-230,共6页
采用典型样带调查法,对喀纳斯旅游区森林群落类型及其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森林群落基本上以西伯利亚落叶松为主体,垂直梯度分布较明显,伴生树种西伯利亚云杉和西伯利亚红松沿海拔梯度出现了... 采用典型样带调查法,对喀纳斯旅游区森林群落类型及其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森林群落基本上以西伯利亚落叶松为主体,垂直梯度分布较明显,伴生树种西伯利亚云杉和西伯利亚红松沿海拔梯度出现了明显的替代现象。②乔木层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沿海拔梯度呈现下降趋势,Pielou均匀度指数则沿海拔梯度无明显变化趋势。林下草本层α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均无明显的变化趋势。③乔木层β多样性随海拔升高呈现上升趋势,但在森林群落过渡区出现了明显的低谷。草本层β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同样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纳斯 海拔梯度 群落类型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陵山森林公园森林群落类型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冬林 季永华 +2 位作者 梁珍海 秦飞 吕宣升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74-77,92,共5页
采用典型样地取样法,对新沂市马陵山森林公园的不同植被类型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马陵山森林公园共有种子植物298种,隶属于106科246属;依据优势种组成,公园植被可分为5个群落类型:赤松刺槐群落、构树群落、侧柏群落、麻栎侧柏群落、竹林... 采用典型样地取样法,对新沂市马陵山森林公园的不同植被类型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马陵山森林公园共有种子植物298种,隶属于106科246属;依据优势种组成,公园植被可分为5个群落类型:赤松刺槐群落、构树群落、侧柏群落、麻栎侧柏群落、竹林群落;不同群落类型间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有一定差异,构树群落的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普遍较高;侧柏、竹林群落的丰富度低,多样性指标不高,呈现组成单调、层次简单、长势不良的特点。建议因地制宜地采取林分改造措施,提高各森林群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群落类型 物种多样性 新沂市 马陵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黄土高原森林地带草本植物群落类型及其动态特征 被引量:13
15
作者 朱志诚 黄可 李继瓒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18-24,共7页
陕北黄土高原森林地带,由于频繁垦植,形成大面积次生裸地,许多空间呈现着次生草本群落,其主要类型和演替关系是:Ⅰ.一二年生蒿类群落时期;Ⅱ.多年生蒿类群落时期;Ⅲ.多年生禾草群落时期。该次生裸地上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与土壤的改善和发... 陕北黄土高原森林地带,由于频繁垦植,形成大面积次生裸地,许多空间呈现着次生草本群落,其主要类型和演替关系是:Ⅰ.一二年生蒿类群落时期;Ⅱ.多年生蒿类群落时期;Ⅲ.多年生禾草群落时期。该次生裸地上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与土壤的改善和发育密切联系。除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定居以外,演替的基本动力是在植物群落作用下土壤性的内因动态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类型 陕北黄土高原 群落结构 繁殖体 森林地带 草本群落 次生裸地 黄背草 拂子茅 蒿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山山顶面区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及黄山松群落演替规律的探讨 被引量:14
16
作者 黄成林 吴泽民 陈晓红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88-393,共6页
在对黄山风景区海拔1 600 m 以上山顶面区植物群落调查的基础上, 对具有代表性的黄山松群落、黄山松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以及落叶阔叶林群落进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群落系数的计算和分析, 揭示了黄山松群落演替的规律... 在对黄山风景区海拔1 600 m 以上山顶面区植物群落调查的基础上, 对具有代表性的黄山松群落、黄山松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以及落叶阔叶林群落进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群落系数的计算和分析, 揭示了黄山松群落演替的规律: 在裸岩、陡坡、峰岭或梁岗等特殊生境中, 黄山松种群可以形成稳定的群落; 在立地较优越的地段, 黄山松种群在森林群落演替中起着先锋树种的作用; 然而随着耐荫阔叶树种的侵入, 黄山松群落会逐渐演变成针、阔混交林群落, 最终将被落叶阔叶林群落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松 植物群落类型 群落演替 黄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不同公园自生植物物种组成特征及群落类型 被引量:37
17
作者 李晓鹏 董丽 《风景园林》 2020年第4期42-49,共8页
可在城市环境中自发生长的植物不仅无须过多养护管理,并且发挥着诸多生态功能。将自生植物群落融入公园规划设计中是近年来欧美国家保护城市自然、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理念。采用样方法对北京39个不同类型公园中的自生植物进行调研... 可在城市环境中自发生长的植物不仅无须过多养护管理,并且发挥着诸多生态功能。将自生植物群落融入公园规划设计中是近年来欧美国家保护城市自然、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理念。采用样方法对北京39个不同类型公园中的自生植物进行调研,深入分析了其物种组成特征以及群落类型。结果表明:1)调研到的自生植物共计242种,隶属于52科166属,其中包含了10个生活型,多年生植物物种数最多,为96种,其次是一年生78种;2)自生植物物种数最多的3个公园为香山公园、圆明园遗址公园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3)大型城市公园物种数较其他公园类型多;4)不同季节,自生植物被划分出不同的群落组,不同公园中的优势群落较为相似。在未来对自生植物的保护和应用中,应合理为自生植物的生长和演替预留空间,注重不同公园自生植物特色群落的设计,根据不同环境条件及物种习性营建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植物景观 自生植物 物种组成 样方法 群落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山地植被研究Ⅱ.代表群落类型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余世孝 张宏达 王伯荪 《生态科学》 CSCD 1994年第1期21-31,共11页
以陆均松+黄叶树一线枝蒲桃群落和钝叶水丝梨+线枝蒲桃一托盘青冈群落为例,对海南岛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域内的热带山地雨林和热带山地常绿林植被的最小取样面积、种群的立木级组成以及物种重要值作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 植被 热带 山地 群落类型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草原区主要群落类型表土花粉分析 被引量:71
19
作者 许清海 李月丛 +1 位作者 阳小兰 郑振华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4-402,共9页
建立花粉与现代植被的关系是利用地层沉积物中的花粉记录恢复古植被、古气候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中国北方草原区39个表土花粉研究表明,蒿属、藜科是草原区花粉组合的主要成分,以禾本科为建群种的草原群落花粉组合以蒿属花粉为主,禾本... 建立花粉与现代植被的关系是利用地层沉积物中的花粉记录恢复古植被、古气候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中国北方草原区39个表土花粉研究表明,蒿属、藜科是草原区花粉组合的主要成分,以禾本科为建群种的草原群落花粉组合以蒿属花粉为主,禾本科花粉多低于10%。禾本科花粉的低代表性可能与其分蘖繁殖、花粉产量低有关。草原区表土花粉浓度与植被盖度相关不明显。典型草原与荒漠草原花粉组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典型草原区藜科花粉百分比一般低于25%,荒漠草原区一般高于25%。DCA分析表明,草原区针叶树、莎草科、石竹科花粉代表较湿润的环境,蒿、藜科、锦鸡儿、柽柳、白刺花粉代表较干燥的环境,阔叶树、禾本科、菊科、毛茛科、蓼科、豆科、唇形科(百里香)、虎榛子+榛、蔷薇科花粉代表的环境介于前两组之间。DCA分析用于草原区花粉组合研究具有较好的环境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分析 群落类型 花粉组合 环境指示意义 典型草原区 荒漠草原区 DCA分析 禾本科 花粉记录 基础工作 气候研究 表土花粉 中国北方 主要成分 草原群落 分蘖繁殖 植被盖度 花粉浓度 组合研究 古植被 沉积物 藜科 建群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青山次生阔叶林群落类型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阮宏华 姜志林 贾永正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1-26,共6页
空青山次生阔叶林可划分为两个植被类型:落叶阔叶林和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6个群系:栓皮栎林、麻栎林、白栎林、黄连木-白蜡树-白花龙林,栓皮栎-冬青林,白栎-冬青林,8个群丛。由于人为干扰较大,常绿成分残存较少,外貌上... 空青山次生阔叶林可划分为两个植被类型:落叶阔叶林和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6个群系:栓皮栎林、麻栎林、白栎林、黄连木-白蜡树-白花龙林,栓皮栎-冬青林,白栎-冬青林,8个群丛。由于人为干扰较大,常绿成分残存较少,外貌上近似落叶阔叶林。笔者对各个群丛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加以描述。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不同群落类型不同层次的物种多样性的大小与立地条件,林分郁闭度以及受干扰的情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阔叶林 群落类型 物种多样性 森林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