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酸氟卡替松+羧甲司坦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作用评估
1
作者 郭冠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16-119,共4页
分析对支气管哮喘采用2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作用。方法 支气管哮喘患者64例治疗,参照组32例采用单独丙酸氟卡替松治疗,研讨组32例采用丙酸氟卡替松联合羧甲司坦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成效予以评估。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研讨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P... 分析对支气管哮喘采用2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作用。方法 支气管哮喘患者64例治疗,参照组32例采用单独丙酸氟卡替松治疗,研讨组32例采用丙酸氟卡替松联合羧甲司坦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成效予以评估。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研讨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气道指标进行比较,未显示出差异,P>0.05。然而,在治疗后,研讨组各项气道指标均比参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三烯B4以及γ-干扰素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讨组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三烯B4水平低于参照组,且γ-干扰素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通过丙酸氟卡替松联合羧甲司坦可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气道指标及炎性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氟卡替松 羧甲司坦 支气管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司坦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2
作者 周东龙 《大医生》 2025年第3期76-78,共3页
目的观察羧甲司坦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广东省水电医院收治的72例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接受丙卡特罗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 目的观察羧甲司坦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广东省水电医院收治的72例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接受丙卡特罗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颗粒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羧甲司坦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痰液相关指标[黏蛋白(MUC)5B、MUC5AC]、血清学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干扰素-γ(INF-γ)]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整体疗效更优(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MUC5B、MUC5A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IL-6、ICAM-1水平均降低,INF-γ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更优(均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羧甲司坦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哮喘有利于提高整体疗效,可减轻黏液高分泌、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司坦 丙卡特罗 小儿 哮喘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司坦联合二羟丙茶碱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王海仙 胡君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6期74-76,共3页
目的观察羧甲司坦联合二羟丙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赣南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联合组31例和单药组31例。单药组患者给予注射用二羟丙... 目的观察羧甲司坦联合二羟丙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赣南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联合组31例和单药组31例。单药组患者给予注射用二羟丙茶碱,联合组患者在单药组基础上加用羧甲司坦口服液。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6 min步行距离(6MWD)]、炎性指标[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肺氧合功能[氧合指数(OI)、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动脉血氧分压(PaO_(2))],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单药组(96.77%vs.74.19%,χ^(2)=4.679,P=0.031)。治疗10 d后,2组FEV_(1)、FEV_(1)/FVC升高,6MWD延长,且联合组升高/延长幅度大于单药组(P<0.01);2组血清IL-6、CRP、PCT水平及PaCO_(2)降低,OI、PaO_(2)升高,且联合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单药组(P<0.01)。联合组与单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6%vs.9.68%,P=1.000)。结论羧甲司坦联合二羟丙茶碱治疗COPD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炎症,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肺氧合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羧甲司坦 二羟丙茶碱 肺功能 炎性反应 肺氧合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茚达特罗格隆溴铵联合羧甲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张恒平 刘仁 《大医生》 2025年第4期139-141,共3页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应用茚达特罗格隆溴铵与羧甲司坦联合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在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岳阳市中心医院收治患者中选取90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数字表法方式,...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应用茚达特罗格隆溴铵与羧甲司坦联合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在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岳阳市中心医院收治患者中选取90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羧甲司坦治疗方案,而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茚达特罗格隆溴铵的吸入治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程度、肺功能指标变化、血清因子水平的差异,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0 d后,两组患者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MRC)评级、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呼气峰值流速(PEFR)、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VC均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高迁移率蛋白(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针对慢阻肺患者采用茚达特罗格隆溴联合羧甲司坦的治疗方案展现出卓越的效果。该组合不仅能大幅度提升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与肺功能指标,还能有效遏制体内的炎症反应进程,并在安全性方面表现出色,具备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茚达特罗格隆溴铵 羧甲司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
5
作者 张利敏 张华茹 +1 位作者 王东英 宋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352-355,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1b单药与联合羧甲司坦口服溶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 目的分析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1b单药与联合羧甲司坦口服溶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观察组接受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缓解时间、气道炎症相关因子[趋化因子配体3(CCL3)、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α1-酸性糖蛋白(α1-AG)]、T淋巴细胞(CD3^(+)、CD4^(+)、CD4^(+)/CD8^(+))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气促、喘息、咳嗽、肺部音等症状缓解时间降低(P<0.05)。治疗4、7 d后,两组CCL3、HMGB1、α1-AG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可抑制气道炎症,调节机体免疫,促进症状缓解,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羧甲司坦口服溶液 重组人干扰素Α1B T淋巴细胞 趋化因子配体3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Α1-酸性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司坦微囊的制备工艺优选 被引量:1
6
作者 颜元 刘傲 +3 位作者 杨成 刘丽娜 王磊 黄静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54-357,共4页
目的制备羧甲司坦微囊,优选羧甲司坦微囊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复凝聚法,以明胶、阿拉伯胶为囊材制备羧甲司坦微囊。以包封率和载药率作为制剂的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实验优选羧甲司坦微囊的制备工艺。结果羧甲司坦、明胶和阿拉... 目的制备羧甲司坦微囊,优选羧甲司坦微囊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复凝聚法,以明胶、阿拉伯胶为囊材制备羧甲司坦微囊。以包封率和载药率作为制剂的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实验优选羧甲司坦微囊的制备工艺。结果羧甲司坦、明胶和阿拉伯胶组成的混合囊材的最适宜比例为1∶1∶1.5;最适宜的成囊温度为35℃;最适宜的搅拌速度为600 r/min;最适宜的pH为3.0;最适宜的固化剂添加量为2 mL。根据最优制备工艺制备三批羧甲司坦微囊,包封率分别为80.73%、83.39%、82.23%;载药量分别为42.15%、43.46%、41.41%。所制备的微囊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规则呈类圆形,粒径约为5~25μm。结论本研究所确定的羧甲司坦微囊制备方法简便易操作,微囊粒径较小、圆整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司坦 微囊 单因素实验 复凝聚法 包封率 载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司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素杰 刘笑笑 徐文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2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羧甲司坦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AECB)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4例AECB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羧甲司坦治疗,两组均... 目的探讨羧甲司坦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AECB)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4例AECB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羧甲司坦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肺功能指标、预后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均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碳酸氢根(HCO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呼气峰值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治疗后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量表(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羧甲司坦用于治疗AECB患者能够获得较好效果,利于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恢复其肺功能水平,促进病情转归,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羧甲司坦 左氧氟沙星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司坦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荷 《大医生》 2024年第12期35-37,共3页
目的分析羧甲司坦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威宁县康润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 目的分析羧甲司坦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威宁县康润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羧甲司坦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及6 min步行试验(6MWD)距离。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呼气峰值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VC)、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6MWD距离均长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长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CAT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羧甲司坦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COPD患者效果较好,可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促进病情好转,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司坦 布地奈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司坦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辛昱轩 秦咏九 徐新元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5期892-900,共9页
羧甲司坦是一种常用的祛痰药物,目前已报道的羧甲司坦检测方法主要有电化学法、溴酸钾滴定法、动力学法、光谱法、色谱法、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液相-质谱联用法等,该文对比分析了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发现HPLC法更适合羧甲司... 羧甲司坦是一种常用的祛痰药物,目前已报道的羧甲司坦检测方法主要有电化学法、溴酸钾滴定法、动力学法、光谱法、色谱法、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液相-质谱联用法等,该文对比分析了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发现HPLC法更适合羧甲司坦质量分析,为提升羧甲司坦检测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司坦 含量测定 光谱法 色谱法 慢性阻塞性肺病 祛痰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司坦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的影响
10
作者 元征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8期1414-1417,共4页
目的探究羧甲司坦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的影响。方法共纳入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92例COPD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基于此,观察组予以... 目的探究羧甲司坦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的影响。方法共纳入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92例COPD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基于此,观察组予以羧甲司坦口服液治疗,用药1周,比较2组疗效;于治疗前、后,比较2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SGRQ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并对比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VC、FEV_(1)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SGRQ、CAT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羧甲司坦口服液应用于COPD患者中疗效确切,可提高肺功能,降低SGRQ评分,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羧甲司坦 肺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联合羧甲司坦片对COPD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项文平 罗枚萍 赵敏青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2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联合羧甲司坦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该联合用药方案对主要症状与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联合羧甲司坦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该联合用药方案对主要症状与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划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羧甲司坦片,比较两组急性加重次数、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相关炎症指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42/43),高于对照组的83.72%(3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2,P<0.05)。观察组急性加重次数、症状评分以及各项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噻托溴铵与羧甲司坦合用有助于改善其临床症状与肺功能指标,减少急性加重次数,下调相关炎症指标表达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噻托溴铵 羧甲司坦 肺功能 急性加重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司坦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12
作者 陈杰 冯文萍 王志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6期948-950,共3页
目的:探讨羧甲司坦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OSAH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正压通气进... 目的:探讨羧甲司坦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OSAH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正压通气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持续正压通气的基础上加用羧甲司坦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监测资料、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认知量表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AHI、微觉醒次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REM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MSaO_(2)、LSaO_(2)、E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而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中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SOD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羧甲司坦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应用于老年OSAS患者的治疗中可取得良好疗效,并显著降低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明显改善患者认知水平,治疗方案安全有效,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司坦 持续正压通气 老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血清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羧甲司坦片中淀粉的含量
13
作者 许俊博 尹朋朋 +2 位作者 刘茜英 张岩 王丽伟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3期144-146,143,共4页
目的:测定羧甲司坦片中淀粉含量。方法:用有机溶剂提取排除辅料的干扰,采用碘显色法,在可见波长588 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准确测定出羧甲司坦片中淀粉的含量为5.2%。结论:建立的淀粉检测方法可以准确、可靠地测定出羧甲司坦片中淀粉的... 目的:测定羧甲司坦片中淀粉含量。方法:用有机溶剂提取排除辅料的干扰,采用碘显色法,在可见波长588 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准确测定出羧甲司坦片中淀粉的含量为5.2%。结论:建立的淀粉检测方法可以准确、可靠地测定出羧甲司坦片中淀粉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司坦 淀粉 含量检测 碘显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司坦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刘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4期58-60,共3页
目的:分析羧甲司坦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雷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羧甲司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治... 目的:分析羧甲司坦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雷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羧甲司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观察组咳嗽、气短、湿啰音、哮鸣音消失时间较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WBC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羧甲司坦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炎的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炎 羧甲司坦 布地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司坦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李亮 李秉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28-0032,共5页
分析哮喘患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的基础上口服羧甲司坦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7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患者(2022年8月-2023年8月),随机分组,A组(35例,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B组(35例,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羧甲司坦),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治疗后... 分析哮喘患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的基础上口服羧甲司坦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7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患者(2022年8月-2023年8月),随机分组,A组(35例,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B组(35例,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羧甲司坦),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治疗后B组炎性因子指标、气道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优于A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哮喘患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的基础上口服羧甲司坦,有利于患者更好地改善炎症、气道和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司坦 布地奈德 哮喘 肺功能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司坦结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于COPD合并肺炎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16
作者 杨田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25-0028,共4页
探讨羧甲司坦结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于COPD合并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4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单一药物)、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羧甲司坦治疗(联合药物),比较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组... 探讨羧甲司坦结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于COPD合并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4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单一药物)、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羧甲司坦治疗(联合药物),比较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组肺功能、炎症因子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羧甲司坦联合布地奈德用于COPD合并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能够有效控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整体疗效,安全性可靠,具有积极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炎 羧甲司坦 糖皮质激素 应用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羧甲司坦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
17
作者 韩永成 张晓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094-097,共4页
分析羧甲司坦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将8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羧甲司坦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疾病... 分析羧甲司坦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将8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羧甲司坦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疾病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相关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其有效率为97.5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对病痛的缓解上,洞察组的高热、咳嗽及呼吸不适所需的疗愈时限显然较比较组更短,且其P值皆小于0.05。相较于比较组,洞察组在疗后肺部功能的相关数值─例如呼气尖流速度、用力排气的第一秒所能排出的气量,以及用力增肺时的气量─表现得更好。两者的P值小于0.05,这种差异在统计上是有意义的。洞察组的不良效应发生率为12.50%,而比较组为7.50%。结论 羧甲司坦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阶段中有明显的疗效,能有效缩减疾病的症状得到缓解的时长,进而提高肺部的功能。而且,其不良反应是能够控制的,因此值得在医疗实践中被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司坦 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疗效 肺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司坦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18
作者 王珍辉 何斌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2856-2859,共4页
目的:探究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开展羧甲司坦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睡眠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福清市医院收治的OSAHS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究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开展羧甲司坦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睡眠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福清市医院收治的OSAHS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羧甲司坦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失眠症状、应激反应水平、夜间血氧饱和度及呼吸暂停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失眠症状、嗜睡症状评分、应激反应水平和呼吸暂停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夜间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羧甲司坦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OSAHS,可以提升患者夜间血氧饱和度,缩短呼吸暂停时间,提升患者睡眠质量,降低应激反应水平,缓解失眠症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司坦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质量 失眠症状 应激反应 夜间血氧饱和度 嗜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司坦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效果
19
作者 徐红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5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羧甲司坦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于胶州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 目的:观察羧甲司坦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于胶州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羧甲司坦治疗,观察组采用羧甲司坦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血气指标、炎性因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治疗后,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治疗前,观察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羧甲司坦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效果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炎性指标,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羧甲司坦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 肺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司坦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20
作者 李植雄 《大医生》 2024年第18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羧甲司坦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常熟市古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 目的探讨羧甲司坦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常熟市古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羧甲司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呼吸峰值流速(PEF)、FEV_(1)/FVC]、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_(1)、PEF、FEV_(1)/FVC均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TNF-α、IL-6、IL-8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羧甲司坦与布地奈德联合用于老年COPD患者疗效较好,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部功能及通气效率,有效抑制气道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司坦 布地奈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