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
1
作者 张利敏 张华茹 +1 位作者 王东英 宋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352-355,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1b单药与联合羧甲司坦口服溶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 目的分析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1b单药与联合羧甲司坦口服溶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观察组接受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缓解时间、气道炎症相关因子[趋化因子配体3(CCL3)、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α1-酸性糖蛋白(α1-AG)]、T淋巴细胞(CD3^(+)、CD4^(+)、CD4^(+)/CD8^(+))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气促、喘息、咳嗽、肺部音等症状缓解时间降低(P<0.05)。治疗4、7 d后,两组CCL3、HMGB1、α1-AG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可抑制气道炎症,调节机体免疫,促进症状缓解,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羧甲司坦口服溶液 重组人干扰素Α1B T淋巴细胞 趋化因子配体3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Α1-酸性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耳子散加减联合羧甲司坦口服溶液治疗小儿鼻渊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FN-γ、IL-8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洪秋月 夏虹影 王毅杰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2期16-20,共5页
目的:观察苍耳子散加减联合羧甲司坦口服溶液治疗小儿鼻渊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鼻渊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联合组... 目的:观察苍耳子散加减联合羧甲司坦口服溶液治疗小儿鼻渊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鼻渊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苍耳子散加减口服。2组均治疗2周。比较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主要症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鼻窦CT扫描Fund-Mackay评分、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血清IFN-γ、IL-8表达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鼻塞、头疼、打喷嚏、流涕等主要症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上述各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undMackay、Lund-Kennedy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上述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IFN-γ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IL-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12.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苍耳子散加减联合羧甲司坦口服溶液治疗小儿鼻渊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有效控制机体炎症反应,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渊 儿童 苍耳子散 羧甲司坦口服溶液 Fund-Mackay评分 Lund-Kennedy评分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柴胡颗粒联合羧甲司坦口服溶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姜振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11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小柴胡颗粒联合羧甲司坦口服溶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5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小柴胡颗粒+羧甲司坦口服溶液)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29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小柴胡颗粒联合羧甲司坦口服溶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5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小柴胡颗粒+羧甲司坦口服溶液)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29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FEV1和FEV1%)。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咳痰、发热、肺部啰音和咽喉疼痛)评分及咳痰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应用小柴胡颗粒联合羧甲司坦口服溶液治疗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小柴胡颗粒 羧甲司坦口服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探研
4
作者 唐茜 赵虹 王彩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2期173-176,共4页
观察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的效果。方法 将莫西沙星给药治疗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将莫西沙星联合羧甲司坦口服溶液治疗者为观察组,比较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联合莫西沙星治... 观察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的效果。方法 将莫西沙星给药治疗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将莫西沙星联合羧甲司坦口服溶液治疗者为观察组,比较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后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发热、咳嗽与呼吸困难症状改善速度更快,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联合给药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与7.50%,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的效果相比单一用药效果更为显著,主要体现在疾病的综合疗效、不良反应情况、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症状表现的改善方面,对于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司坦口服溶液 莫西沙星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疗效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司坦口服溶液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5
作者 任洪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11-11,13,共2页
分析羧甲司坦口服溶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08月-2020年12月阶段呼吸科收入的12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组,包括观察组(n=63)和对照组(n=63)。126例患者全部进行无差异性的基础治疗,观察组的63例患者在... 分析羧甲司坦口服溶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08月-2020年12月阶段呼吸科收入的12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组,包括观察组(n=63)和对照组(n=63)。126例患者全部进行无差异性的基础治疗,观察组的63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口服羧甲司坦口服溶液。结果: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羧甲司坦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74.60%,P<0.05。观察患者的肺功能(FEV1、FVC和FEV1/FVC)指标改善效果,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患者炎性因子(IL-33、CRP和TNF-α)指标改善效果,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70%和11.11%(7/63),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期间联合应用羧甲司坦口服溶液,可强化临床疗效,提高肺功能、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效果,且具有可靠的临床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司坦口服溶液 支气管哮喘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舌技术的儿童用药羧甲司坦口服溶液的口感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梅冬 张欢 +3 位作者 游龙泰 吴学萍 何淑旺 王晓玲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470-3474,共5页
目的对临床常用的羧甲司坦口服溶液开展体外适口性评价,为儿科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儿科临床常用的6款羧甲司坦口服溶液,采用电子舌技术开展不同厂家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苦味评价,通过对电子舌测定的响应值进行雷达图、主成分分... 目的对临床常用的羧甲司坦口服溶液开展体外适口性评价,为儿科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儿科临床常用的6款羧甲司坦口服溶液,采用电子舌技术开展不同厂家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苦味评价,通过对电子舌测定的响应值进行雷达图、主成分分析及计算欧氏距离确定口感适宜的品种。结果羧甲司坦口服溶液经服用后的苦味回味较低,其苦味主要是先味所导致。主成分分析中2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8.3%,表明电子舌能够较好地反映原始数据的绝大部分信息,但不同厂家口服液的电势值差异不大。通过与原料药口感对比分析,揭盲发现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贝灵)无糖型(规格:100 mL∶2 g)与原料药的欧氏距离最长(5.63)。结论本研究发现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贝灵)无糖型(规格:100 mL∶2 g)具有较好的口感,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口感参考依据,有助于提高临床患儿的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用药 电子舌 适口性评价 羧甲司坦口服溶液
原文传递
羧甲司坦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老年OSAHS的疗效及对患者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徐翼 钱俊枫 刘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2-305,共4页
目的 探讨羧甲司坦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及对患者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OSAHS患者86例,按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茶碱缓释片治疗,实验组在茶碱... 目的 探讨羧甲司坦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及对患者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OSAHS患者86例,按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茶碱缓释片治疗,实验组在茶碱缓释片基础上结合羧甲司坦口服溶液治疗。连续治疗4 w后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4 w主要症状积分,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最长呼吸暂停时间,Epworth嗜睡量表(ESS),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氧化应激水平[丙二醛(MDA)、超氧化的歧化酶(SOD)]变化。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 w两组白天嗜睡、睡时打鼾和鼾声停止呼吸暂停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 w两组LSaO_(2)显著高于治疗前,而AHI和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4 w LSaO_(2)显著高于对照组,而AHI和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 w两组ES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 w两组IL-6、IL-18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 w两组MD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SOD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OSAHS患者采用羧甲司坦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疗效显著,睡眠状态显著改善,细胞炎症反应显著减轻,氧化应激水平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司坦口服溶液 茶碱缓释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细胞因子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司坦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稳定期D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井军虎 李立宇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2期1392-1395,共4页
目的探讨羧甲司坦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稳定期D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6月就诊于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处于稳定期D组COPD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在常... 目的探讨羧甲司坦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稳定期D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6月就诊于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处于稳定期D组COPD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1揿/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羧甲司坦口服溶液10 m L/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8、24、48周运动耐量、呼吸困难指数(m MRC)及肺功能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急性加重次数。结果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6MWD)在治疗8、24、48周后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m MRC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周治疗组6MWD显著长于对照组,m MRC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24、48周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周治疗组患者FEV1、FEV1/pred%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羧甲司坦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稳定期D组COPD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增加患者的运动耐力,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和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司坦口服溶液 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mMRC
原文传递
羧甲司坦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对血清IL-8、TNF-α和IgE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吴保民 孙波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3期571-576,共6页
目的探讨羧甲司坦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商丘市中医院肺病科收治的128例老年AECOPD患者,随机... 目的探讨羧甲司坦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商丘市中医院肺病科收治的128例老年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羧甲司坦口服溶液,10 mL/次,3次/d。两组均治疗1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呼吸困难程度、运动耐力和1年随访期间第一次急性症状发作时间、发作病例,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中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氧分压(pO2)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二氧化碳分压(pCO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指标和动脉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T问卷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6分钟步行距离(6MWT)显著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后,治疗组以上指标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第一次发作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后,急性发作病例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8、TNF-α及IgE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炎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GRQ量表关于症状、活动、疾病影响3个维度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SGR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羧甲司坦可明显改善老年AECOPD患者的氧合能力、肺功能及运动耐力,延长急性发作间期,下调炎症因子水平,且用药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司坦口服溶液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氧合能力 肺功能
原文传递
羧甲司坦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窦志芳 陈乾华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7期2046-2049,共4页
目的考察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航空总医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33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6例)和治疗组(67例)。对照组患者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1泡/... 目的考察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航空总医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33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6例)和治疗组(67例)。对照组患者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1泡/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口服羧甲司坦口服溶液,10 mL/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5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ACT和SF-36评分及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和白细胞三烯B4(LTB4)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30%,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CT评分和SF-36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ACT和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IL-4、LTB4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清IFN-γ、IL-4、LTB4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且能够明显降低机体炎症水平,可作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一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司坦口服溶液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支气管哮喘 临床疗效 白细胞三烯B4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