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1篇文章
< 1 2 1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之脉诊快速诊法在临床教学的应用
1
作者 李慧慧 赵芸 张义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2期14-17,共4页
目的观察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师带徒模式的脉诊快速诊法与教科书脉诊教学效果之间的差异,以探索更为有效的脉诊教学模式。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月来滕州市中医医院实习的中医学专业学生,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人。实验组学... 目的观察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师带徒模式的脉诊快速诊法与教科书脉诊教学效果之间的差异,以探索更为有效的脉诊教学模式。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月来滕州市中医医院实习的中医学专业学生,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人。实验组学习脉诊快速诊法并跟从张义明主任医师临床实习4周,每周不少于2 d,其余时间按实习要求在病房正常轮转;对照组复习课本脉诊内容在病房正常轮转4周。统计分析学习前后两组学生脉诊理论考核成绩、临床个案考核情况、自评表得分结果及考核用时,并比较两组自评表情况。结果入组时两组学生各考核成绩、自评表得分及考核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实验组各测试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理论和个案考核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持续学习意愿各方面明显提高,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脉诊快速诊法配合名老中医药专家临床带徒提高了脉诊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是脉诊教学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中医经验传承 师带徒模式 脉诊快速诊法 脉诊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3个层次和方法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泓午 马融 +2 位作者 李新民 胡思源 杨常泉 《天津中医药》 CAS 2005年第6期459-461,共3页
思考中医经验继承的内涵,提出中医经验继承存在3个层次:1)传承医术,2)传承医学,3)传承医道。师傅和徒弟都是传承的载体和研究对象,指出不同层次传承的传承方法和验证方法。
关键词 老中医经验 传承 层次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医学时代探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模式的关键点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少峰 兰智慧 +1 位作者 张元兵 刘良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30-931,共2页
从循证医学角度探讨了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关键,提出两个观点:名中医经验早已蕴含了循证思想,它的形成过程就是一次循证;在继承过程中主要是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并且强调在挖掘时做好以下三方面,引进循证思维;设计合理的科研方案;采用数... 从循证医学角度探讨了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关键,提出两个观点:名中医经验早已蕴含了循证思想,它的形成过程就是一次循证;在继承过程中主要是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并且强调在挖掘时做好以下三方面,引进循证思维;设计合理的科研方案;采用数据挖掘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老中医经验 传承模式 关键点
原文传递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现状和未来走向 被引量:26
4
作者 刘喜明 苏凤哲 路洁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第3期153-155,共3页
文章通过对师承制和学历教育等传承模式,应用传统的记录总结分析法和现代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继承手段,分析各自的优点缺点。围绕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两个方面,针对目前中医传承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六个方面进行传承,探索出新... 文章通过对师承制和学历教育等传承模式,应用传统的记录总结分析法和现代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继承手段,分析各自的优点缺点。围绕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两个方面,针对目前中医传承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六个方面进行传承,探索出新的传承方法,以便更快地培养出更多的名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中医经验 传承模式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老中医经验要素研究及智能挖掘平台功能设计 被引量:29
5
作者 张润顺 王映辉 +3 位作者 周雪忠 刘保延 姚乃礼 李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1期45-52,63,共9页
目的:通过分析名老中医临床要素,设计名老中医经验挖掘平台的功能框架,进行名老中医临床要素的多维关系分析,实现名医经验的知识发现。方法:在大量调研咨询的基础上,确定名老中医临床要素,根据其主要内容,设计"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信... 目的:通过分析名老中医临床要素,设计名老中医经验挖掘平台的功能框架,进行名老中医临床要素的多维关系分析,实现名医经验的知识发现。方法:在大量调研咨询的基础上,确定名老中医临床要素,根据其主要内容,设计"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将名老中医临床信息转化为可直接分析的结构化数据,汇总临床数据,建立名老中医诊疗信息基础数据仓库,利用实时在线展示技术等分析方法,并集成无尺度网络、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多种分析挖掘方法,对名老中医经验各要素间的多维关系等进行展示、分析与挖掘。结论:根据名老中医经验临床要素进行分析挖掘可满足临床多方面的挖掘需求。基于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分析名老中医临床要素的多维关系,有利于名老中医经验知识的发现,对于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中医经验 要素 数据挖掘 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老中医经验共性规律及个性差异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王映辉 张润顺 +8 位作者 周雪忠 刘保延 薛燕星 李平 李文泉 李格 吴力群 冀晓华 宋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6期793-799,共7页
目的:探索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的共性规律及个性差异比较研究的内容及方法。方法:利用课题建立的名老中医数据仓库,针对不同主题,通过设置病例数据的范围,利用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实现对不同名老中医共性及个性经验的知识发现。结果:发... 目的:探索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的共性规律及个性差异比较研究的内容及方法。方法:利用课题建立的名老中医数据仓库,针对不同主题,通过设置病例数据的范围,利用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实现对不同名老中医共性及个性经验的知识发现。结果:发现了名老中医运用某些治法、方剂及药物的特点得出了不同名老中医针对中、西医疾病的异病同治规律,从而总结出不同老中医临床经验的共性规律及个性差异。结论:比较名老中医经验的异同,有利于更加深入地认识中医个体化医学的核心内涵,发现其共性规律,明确个性经验产生的原因,为今后开展验证性研究,形成更加科学的中医经验理论提供了基础。同时,为后学者博采众长、学习和汲取多位名老中医经验提供了示范,对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中医经验 共性规律 个性差异 分析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老中医经验方优化研究病例报告表设计思路和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徐丽丽 张润顺 +3 位作者 王映辉 刘保延 薛燕星 宋观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5-18,共4页
名老中医经验方优化研究对来源于实际临床的经验方具有优化经验方组成、进一步明确经验方的适应证和疗效特点的作用。通常适应于临床新药研究的病例报告表不能满足经验方优化的观察性研究的需求。本文通过在名老中医经验方优化研究中对... 名老中医经验方优化研究对来源于实际临床的经验方具有优化经验方组成、进一步明确经验方的适应证和疗效特点的作用。通常适应于临床新药研究的病例报告表不能满足经验方优化的观察性研究的需求。本文通过在名老中医经验方优化研究中对病例报告表进行的实践,阐述了设计特点、结构要素和采集时间点等,并对采集的信息提出了要求,期望通过名老中经验方观察性研究帮助实现经验方的优化,并为经验方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中医经验 观察性研究 病例报告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模式探索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映辉 张润顺 +3 位作者 吴洁 刘保延 姚乃礼 孙桂芝 《环球中医药》 CAS 2008年第2期13-14,共2页
名老中医是中医药学术的带头人,他们的临床经验是中医行业的宝贵财富。名老中医多数年事已高,他们的宝贵经验亟待有效地抢救保留,应当尽可能在其本人的参与下加以整理研究。
关键词 老中医经验 传承研究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名老中医经验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症方药对应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瑞 李轲 +2 位作者 李建生 闫国立 李庆磊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8期1417-1420,共4页
目的分析现代名老中医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诊治方面的文献资料,探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常见临床症状与方药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诊治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筛选现代名老中医治疗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经验,建立新的... 目的分析现代名老中医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诊治方面的文献资料,探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常见临床症状与方药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诊治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筛选现代名老中医治疗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经验,建立新的《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文献研究数据库》,进而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20.0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症状和中药关系进行对应分析。结果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核心症状有咳痰、咳嗽、短气、气喘、消瘦、疲乏、胸闷、自汗、食欲不振、动则喘甚。症状与中药对应较高关系有咳嗽与甘草、川贝母关系密切;胸闷与茯苓、杏仁关系密切;食欲不振、动则喘甚与白术关系密切,尤其是食欲不振与白术几乎重叠,关系极为密切;短气、消瘦、疲乏与黄芪、丹参、川芎、当归密切相关;口干渴、发热与沙参、麦门冬、黄芩密切相关。结论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症状与中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间质性肺炎 老中医经验 方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层理论及扎根于老中医经验的中医理论建构 被引量:9
10
作者 闫晓天 李雁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8期5-7,共3页
从中医理论建构的方法学角度,探讨基于老中医经验的自下而上建构中医中层理论的研究思路。通过解读中层理论的概念与内涵,例举分析近年来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的主要成果和问题,提出基于老中医经验开展中医中层理论建构的策略,包括提高... 从中医理论建构的方法学角度,探讨基于老中医经验的自下而上建构中医中层理论的研究思路。通过解读中层理论的概念与内涵,例举分析近年来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的主要成果和问题,提出基于老中医经验开展中医中层理论建构的策略,包括提高自觉意识、资料收集阶段引入质的研究方法、在分析和建构阶段运用质性研究中扎根理论方法,探索系统化、程序化理论建构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层理论 老中医经验 中医理论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名老中医经验继承谈现代中医临床研究生培养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菁 李靖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103-105,共3页
名老中医是中医学的宝贵财富,他们的经验亟需抢救,结合中医临床研究生自身特点及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将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纳入到中医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几点建议,让研究生参与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是提高中医研究生培养质量和... 名老中医是中医学的宝贵财富,他们的经验亟需抢救,结合中医临床研究生自身特点及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将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纳入到中医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几点建议,让研究生参与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是提高中医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加速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的有效途径和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中医经验继承 中医临床研究生培养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病历结构化的名老中医经验数据挖掘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鸿燕 胡红濮 张越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3-18,共6页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信息化领域的重要地位日益突显,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方面尤为突出。名老中医经验数据挖掘的基础为结构化的中医电子病历,详细阐述中医电子病历的表达架构,数据采集技术,名老中医经验数据挖掘中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常...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信息化领域的重要地位日益突显,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方面尤为突出。名老中医经验数据挖掘的基础为结构化的中医电子病历,详细阐述中医电子病历的表达架构,数据采集技术,名老中医经验数据挖掘中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常用挖掘方法,提出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病历 老中医经验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模式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健阳 张志强 赵建磊 《国医论坛》 2017年第3期64-66,共3页
目的:探索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模式。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梳理现有的传承模式,挖掘新的传承模式。结果:名医经验的传承既包含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的传承,也包含医德的传承;其传承模式也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 目的:探索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模式。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梳理现有的传承模式,挖掘新的传承模式。结果:名医经验的传承既包含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的传承,也包含医德的传承;其传承模式也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为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结论:多元化的传承模式有利于中医学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中医经验 传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老中医经验继承研究现状及“中医处方智能分析系统”应用前景 被引量:8
14
作者 肖永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3,共3页
中医学是世界医学中的瑰宝,疗效卓著。目前,中医现代化发展创新得到社会普遍关注,而中医继承研究在创新中的作用却常被忽略。资料显示,我国著名中医专家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5000余名骤减至现在的不足500名。薪火相传五千年的中医中... 中医学是世界医学中的瑰宝,疗效卓著。目前,中医现代化发展创新得到社会普遍关注,而中医继承研究在创新中的作用却常被忽略。资料显示,我国著名中医专家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5000余名骤减至现在的不足500名。薪火相传五千年的中医中药正陷入传承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中医经验 中医处方智能分析系统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名老中医经验总结系统就诊信息存储开发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智博 陈旭 +1 位作者 黄春燕 张会永 《上海医药》 CAS 2012年第9期34-35,共2页
辽宁省名老中医经验总结系统依据辽宁中医结构化电子病历,按照数据采集-建模并结构化-分析策略(证效-方证-方药)-分析结果的思路,通过电子文档形式存储、疾病症状数据库整理、音频文件、图片文件等方式,确定名老中医经验信息的采集范围... 辽宁省名老中医经验总结系统依据辽宁中医结构化电子病历,按照数据采集-建模并结构化-分析策略(证效-方证-方药)-分析结果的思路,通过电子文档形式存储、疾病症状数据库整理、音频文件、图片文件等方式,确定名老中医经验信息的采集范围、方法、内容以及注意问题,完成该系统的就诊信息存储的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中医经验总结 系统 信息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老中医经验现代传承模式展望 被引量:5
16
作者 焦华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2期1458-1459,共2页
通过对以往传承模式优劣的分析,总结目前传承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未来中医传承发展模式的展望,归纳现代传承模式。
关键词 传承模式 老中医经验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谭静范老中医经验方治疗痔疮术后创面水肿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敏 《四川中医》 2018年第1期141-143,共3页
目的:观察谭静范老中医经验方(芒硝、五倍子、地肤子、蛇床子、黄柏、防风、苦参)对痔术后水肿、肛门肿胀、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混合痔外拨内扎术后患者4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肛洗一号(我院自制剂:败酱草、... 目的:观察谭静范老中医经验方(芒硝、五倍子、地肤子、蛇床子、黄柏、防风、苦参)对痔术后水肿、肛门肿胀、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混合痔外拨内扎术后患者4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肛洗一号(我院自制剂:败酱草、马齿苋、地丁、净蝉蜕、白芷、大黄)术后常规中药坐浴;试验组采用谭静范老中医经验方术后常规中药坐浴。结果:术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而对照组仅为89.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第7天、第14天肛缘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第14天发生创面过敏以及肛周湿疹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疼痛评分、肛门肿胀评分、创面坐浴后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谭静范老中医经验方在痔术后肛缘水肿、肛门肿胀及疼痛治疗中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水肿 中药坐浴 老中医经验 验方 谭静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智昊 董晗 李瑞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43-45,共3页
名老中医经验是中医药行业传承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财富。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名老中医经验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由于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在保护相关主体对名老中医经验的权益问题上存在缺陷,影响了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与传播,也给我国... 名老中医经验是中医药行业传承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财富。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名老中医经验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由于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在保护相关主体对名老中医经验的权益问题上存在缺陷,影响了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与传播,也给我国现代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作用。我国应通过修改相关法律,加强名老中医经验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中医经验 传承 知识产权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名老中医经验任意搜”网络平台为基础的中医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永书 范军铭 《中医研究》 2019年第9期3-5,共3页
传统的课堂型中医教学模式因形式单一、临证内容少,近年来已逐渐向网络化、智能平台化转变。大量的中医学知识以及名家临证经验可以很容易的在互联网上检索到,但信息良莠不齐,专业性不强,一定程度上会对读者产生误导。近年来,具备病症... 传统的课堂型中医教学模式因形式单一、临证内容少,近年来已逐渐向网络化、智能平台化转变。大量的中医学知识以及名家临证经验可以很容易的在互联网上检索到,但信息良莠不齐,专业性不强,一定程度上会对读者产生误导。近年来,具备病症方药查询、自学习、经验总结、效方保留、科研思路提取等功能的智能互联网平台深受中医从业者欢迎。以“名老中医经验任意搜”为代表的网络平台功能强大,背景技术深厚,将短时间检索中医学临证知识和名专家经验变成现实,自学习功能强大,长时间使用能极大提高医学生和中医从业者的学习效率和专业自信。现对该平台的使用及对中医教学的促进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中医经验任意搜 网络平台 中医教学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准辨证理论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龚澄 王永生 吴茜 《河南中医》 2019年第7期997-1000,共4页
现有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方法,虽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如在资料的收集整理方面主观性较强,不够准确、客观,并且对名老中医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所运用的逻辑思维研究力度不够等。运用精准辨证理论研究名老中医... 现有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方法,虽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如在资料的收集整理方面主观性较强,不够准确、客观,并且对名老中医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所运用的逻辑思维研究力度不够等。运用精准辨证理论研究名老中医经验不仅可以客观、全面的采集、提取信息,做到临床资料来源的准确性及全面性,而且经过对患者病情变化精确的动态观察,抓住病机变化的动态演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对于病情复杂患者的精准辨证,更能体现名老中医的辨证思维方法,是名老中医辨证思想的精髓。运用精准辨证理论系统可在传承"有形的"诊疗技术、处方用药的同时,将"无形"的辨证思维等思想精髓渗透入继承的思维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中医经验 精准辨证理论 经验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