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前庭及平衡功能分析
1
作者 李景香 吴泽斌 +2 位作者 屈丽媛 曹瑛 孟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20-0126,共7页
分析18-65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患者前庭与平衡功能特点,比较不同程度神经病变患者之间的前庭功能差异。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在南方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就诊的59名18-65岁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 分析18-65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患者前庭与平衡功能特点,比较不同程度神经病变患者之间的前庭功能差异。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在南方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就诊的59名18-65岁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前庭与平衡功能评估,分析其特点,按TCSS评分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无DPN(DM组14例)、轻度DPN(DN1组19例)、中度DPN(DN2组21例)和重度DPN(DN3组5例)。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前庭功能与步态检查检查之间的差异。结果 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前庭功能检查总异常率为40.0%(18/45),其中各组的异常率分别为DM组14.3%(2/14),DN1组15.8%(3/19),DN2组57.1%(12/21),DN3组60.0%(3/5),DN1组和DN2组前庭检查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②在步态实验的闭目Romberg实验中,随着神经病变严重程度发现LNG更长,LNG/T更大,差异在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步态强化Romberg实验中总跌倒率为64.4%(29/45),且随着神经病变严重程度进展,SSKG不断增大,跌倒发生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无前庭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组分析,前庭功能总异常率为30.6%(15/49),中重度DPN 患者前庭功能异常率(57.9%(11/19))与无/轻度DPN患者前庭功能异常率(13.3%(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前庭及平衡功能下降且随神经病变进展而加重。对DPN患者需要提高对亚临床前庭功能损害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前庭功能 平衡功能 亚临床前庭功能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某三甲医院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特点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徐亦舟 魏文石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特点,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3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33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是否异常,将受试者分...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特点,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3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33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是否异常,将受试者分为研究组(n=220)和对照组(n=118)。比较2组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远端运动潜伏期(DML)、近端运动潜伏期(PML)、远端波幅和近端波幅;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潜伏期和波幅;尺神经的F波潜伏期。分析研究组运动神经传导异常率和远端波幅异常率;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率和波幅异常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正中神经MNCV较慢,DML、PML较长,远端波幅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尺神经和腓总神经MNCV较慢,DML、PML较长,远端波幅、近端波幅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浅神经潜伏期较长,波幅较小,SNCV较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尺神经F波潜伏期较长[(26.02±2.02)ms vs(27.75±2.78)ms,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不同运动神经传导异常率和不同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运动神经传导远端波幅异常率和不同感觉神经传导波幅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较慢,潜伏期较长,波幅较小。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因选择的神经不同可能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小蕾 王冰 王芬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850-85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屯昌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56例老年T2DM合并DPN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收治的263例单纯老年T2DM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屯昌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56例老年T2DM合并DPN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收治的263例单纯老年T2DM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调查患者生存质量,疾病进展恐惧简化量表(FoP-Q-SF)调查患者疾病进展恐惧感,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调查患者焦虑状况,密歇根神经病变问卷(MNSI)调查患者神经病变严重程度。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DSQL各维度得分及量表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FoP-Q-SF得分≥34分、心理功能失调及焦虑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MNSI总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有固定照顾者(β=-0.633;P<0.001)、年龄(β=0.287;P<0.001)、自评疾病经济负担(β=0.226;P<0.001)、疾病进展恐惧(β=0.648;P<0.001)、焦虑(β=0.513;P<0.001)、MNSI得分(β=0.578;P<0.001)及疼痛性DPN(β=0.715;P<0.001)是影响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DSQL得分的相关因素,其共同解释生活质量62.50%的变异。结论老年T2DM合并DPN患者生活质量较无并发症者普遍下降,除年龄、自评疾病经济负担、神经病变严重程度及疼痛性DPN外,疾病进展恐惧感、焦虑等心理障碍也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此外,拥有固定照顾者的患者生活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4
作者 郝美娜 秦远文 +1 位作者 毛燕 刘畅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S01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门诊及住院的老年D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基础降糖治疗,观察组加用针刺和红外线局部...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门诊及住院的老年D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基础降糖治疗,观察组加用针刺和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老年DPN,可改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老年 针刺 红外线 局部照射 神经功能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
5
作者 叶彩凤 黄蕊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27-331,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琼海市中医院收治的203例老年DP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生理衰弱评估量表将患者分为衰弱组(n=58)与非衰弱组(n=145),比较两组患者一般...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琼海市中医院收治的203例老年DP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生理衰弱评估量表将患者分为衰弱组(n=58)与非衰弱组(n=145),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对老年DPN患者衰弱发生的预测价值。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DPN患者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衰弱组女性、独居或养老机构、未婚/离异/丧偶、吸烟、糖尿病病程≥10年、焦虑或抑郁、睡眠障碍、合并其他大或微血管并发症患者占比显著高于非衰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06、15.304、20.382、23.889、12.931、9.633、33.274、7.337;P<0.05)。衰弱组患者年龄显著高于非衰弱组,而BMI显著低于非衰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53、2.621;P<0.05)。对年龄及BMI进行ROC分析,其对老年DPN患者衰弱发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6(95%CI 0.974~0.998;P<0.05)和0.898(95%CI 0.856~0.94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067,95%CI 1.002~1.136)、独居或养老机构(OR=3.450,95%CI 1.206~9.869)、未婚/离异/丧偶(OR=3.045,95%CI 1.524~6.084)、吸烟(OR=1.566,95%CI 1.038~2.363)、糖尿病病程≥10年(OR=1.389,95%CI 1.174~1.643)、焦虑或抑郁(OR=2.783,95%CI 1.250~6.196)、睡眠障碍(OR=1.305,95%CI 1.194~1.426)、合并其他大或微血管并发症(OR=4.197,95%CI 1.669~10.554)、年龄≥70.360岁(OR=1.873,95%CI 1.249~2.809)及BMI≤20.185 kg/m~2(OR=4.246,95%CI 1.588~11.353)为老年DPN患者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DPN患者具有较高的衰弱发生风险,且衰弱的发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临床医师对此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衰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石磊 白姣姣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5,38,共4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平衡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平衡功能障碍可增加跌倒的发生风险。本文对老年DPN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现状、机制、影响因素、危害及运动干预方面进行讨论,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平衡功能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陆秀红 何静 杨溢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6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7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在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同时给予灯盏花...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7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在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同时给予灯盏花素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其疗效结果、治愈及好转时间均有显著变化。血液流变学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比较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注射液 治疗 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辛酸联合己酮可可碱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8
作者 王培华 宫凤云 《药品评价》 CAS 2024年第8期971-974,共4页
目的研究硫辛酸联合己酮可可碱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南(郑州)现代医学研究院中医院收治的老年DPN患者9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8例、单一组44例。单一组... 目的研究硫辛酸联合己酮可可碱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南(郑州)现代医学研究院中医院收治的老年DPN患者9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8例、单一组44例。单一组采用己酮可可碱治疗,联合组采用硫辛酸联合己酮可可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正中神经F波、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及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表(MNSI)评分、氧化应激指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单一组(77.27%)(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F波、氧化应激指标、TCSS及MNSI评分均改善,且联合组优于单一组(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己酮可可碱治疗老年DPN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辛酸 己酮可可碱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热奄包热敷足三里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9
作者 倪燕华 王舜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0期200-206,共7页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热敷足三里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老年DPN气虚血瘀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24例。A组采用中药热奄包热敷足三里联合甲钴胺治疗,B组单...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热敷足三里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老年DPN气虚血瘀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24例。A组采用中药热奄包热敷足三里联合甲钴胺治疗,B组单独采用甲钴胺治疗,C组单独采用中药热奄包热敷足三里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3组临床疗效、肱踝指数(ABI)值、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量表(TCS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氧化应激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14 d (T3)时,A组总有效率91.67%,均高于B组66.67%、C组62.50%(P<0.05)。治疗3 d (T1)时,A组ABI值及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T0)时升高(P<0.05),NRS、TCSS评分均较T0时降低(P<0.05);B组、C组ABI值及NRS、TCSS、SF-36评分与同组T0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 (T2)时,3组ABI值及SF-36评分均较T1时升高(P<0.05),NRS、TCSS评分均较T1时降低(P<0.05)。T3时,3组ABI值及SF-36评分均较T2时升高(P<0.05),NRS、TCSS评分均较T2时降低(P<0.05)。A组治疗后各时间点ABI值及SF-36评分均高于同期B组、C组(P<0.05),NRS、TCSS评分均低于同期B期、C期(P<0.05)。T3时,3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PAI-1)水平及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水平均较T0时降低(P<0.05),MCV、SCV均较T0时提升(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均较T0时升高(P<0.05);A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PAI-1水平及上述4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B组、C组(P<0.05),血清SOD、BDNF水平均高于B组、C组(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热敷足三里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DPN气虚血瘀证疗效较好,可改善氧化应激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和神经病变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老年 气虚血瘀证 中药热奄包 足三里 甲钴胺 氧化应激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葛根芩连汤辅助治疗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糖水平、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10
作者 张文勇 叶常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 探讨改良葛根芩连汤辅助治疗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血糖水平、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福建省霞浦县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DP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 目的 探讨改良葛根芩连汤辅助治疗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血糖水平、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福建省霞浦县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DP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75例,对照组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改良葛根芩连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脘腹痞满、肢体灼痛、麻木不仁、重着乏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改良葛根芩连汤辅助治疗对老年DPN患者血糖水平具有降低作用,且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减轻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改良葛根芩连汤 血糖 神经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本配穴”针灸疗法用于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刘卓 张津怀 陈明明 《大医生》 2024年第5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标本配穴”针灸疗法用于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天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DPN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标本配穴”针灸疗法用于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天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DPN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40例)和试验组(采用甲钴胺联合“标本配穴”针灸疗法治疗,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糖及炎症指标,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炎症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加快,且试验组均快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配穴”针灸疗法对于老年DPN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降低血糖和炎性因子水平,加快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配穴 针灸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延续性护理在中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
12
作者 陈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83-0186,共4页
选取糖尿病DPN患者,实施中医辨证延续性护理,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糖尿病DPN患者,2021-12开始研究、2023-12终止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检查与治疗后,对照组40例均在其基础上行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40... 选取糖尿病DPN患者,实施中医辨证延续性护理,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糖尿病DPN患者,2021-12开始研究、2023-12终止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检查与治疗后,对照组40例均在其基础上行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行中医辨证延续性护理,对比另组护理效果。结果 从中医症状积分来看,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从治疗总有效率来看,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从护理满意度上来看,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具备明显优势,P<0.05。结论 对糖尿病DPN患者实施中医辨证延续性护理,可以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从整体上来看疗效比较高,且安全性高,具有非常广阔的使用与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延续性护理 老年患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症状积分 不良事件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辅助治疗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糖水平影响效果评价
13
作者 杨景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53-056,共4页
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治疗需求,探析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利用葛根芩连汤辅助治疗对DPN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进行研究抽样。抽样时间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抽... 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治疗需求,探析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利用葛根芩连汤辅助治疗对DPN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进行研究抽样。抽样时间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抽样对象纳入该时段内本院院内科收治的老年DPN患者1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并分组,前90纳入对照组,运用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剩余90例纳入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葛根芩连汤治疗。治疗2疗程后,收集两组患者临床数据,对比两组神经传导速度、中医DPN症候积分差异,同期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通过对比得知,治疗组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胫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快(P<0.05);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显著,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病患治疗依从性较高,可完成整个疗程治疗,其血糖较对照组更趋于稳定值(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葛根芩连汤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DPN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和临床症状,同时提高治疗依从性并促进血糖水平的稳定控制,葛根芩连汤的应用为DPN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证候积分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辅助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修复及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
14
作者 王欢欢 单帅 +1 位作者 冯培红 刘凯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1-63,152,共4页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老年患者的效果及对其抗氧化应激及神经修复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科收治的106例DPN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老年患者的效果及对其抗氧化应激及神经修复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科收治的106例DPN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依帕司他和甲钴胺治疗;研究组增加α-硫辛酸辅助治疗,均持续4 w,对比两组患者神经修复效果、神经传导速度、抗氧化应激能力情况,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 w末,患者神经修复效果:桡神经、尺神经与正中神经横径和纵径均较对照组减小,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与胫后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抗氧化应激能力: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清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α-硫辛酸辅助治疗老年DPN,可有效提升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神经修复及抗氧化应激能力,不良反应少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Α-硫辛酸 依帕司他 神经修复 抗氧化应激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联合a-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姝琴 《北方药学》 2013年第6期32-33,共2页
目的:评估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a-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a一硫辛酸静脉滴注,每天1次,... 目的:评估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a-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a一硫辛酸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三周,比较两组的神经病变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前明显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a一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非常安全,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硫辛酸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 被引量:27
16
作者 傅明捷 何明坤 +2 位作者 王艳 苏咏明 黄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92-1893,共2页
糖尿病引起神经功能病变,发病率高达90%,其中,以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最高,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常见原因之一。其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且目前尚缺乏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本研究分别采用单纯肌内注射甲钴胺治疗与甲钴胺联合依帕... 糖尿病引起神经功能病变,发病率高达90%,其中,以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最高,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常见原因之一。其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且目前尚缺乏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本研究分别采用单纯肌内注射甲钴胺治疗与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比较并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钴胺 依帕司他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5
17
作者 胡一俊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及对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粤海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40例老年DP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以随机...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及对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粤海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40例老年DP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2组患者均予以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依帕司他50 mg,口服,每日3次,疗程4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α-硫辛酸0.6 g,静脉滴注,每日1次,给药2周后改为硫辛酸胶囊600 mg,口服,每日1次,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神经病变自觉症状问卷(TSS)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9.2%(95/120)、95.0%(114/12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142,P<0.05)。2组患者治疗前TCSS和TSS评分、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CV、SCV及血清SOD、G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TCSS和T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CV、SCV较治疗前显著增加,血清SOD、GSH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TCSS、T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C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腓总神经SC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SOD、G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老年DNP可显著增加神经传导速度,降低血清氧化应激反应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帕司他 Α-硫辛酸 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被引量:29
18
作者 汪玮琳 朱红 +1 位作者 王绍欣 王靖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4854-4856,共3页
2型糖尿病患者高发周围神经病变,是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多种病因参与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糖尿病并发症统一机制学说提出,线粒体超氧化物产生过多是导致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内的糖尿... 2型糖尿病患者高发周围神经病变,是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多种病因参与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糖尿病并发症统一机制学说提出,线粒体超氧化物产生过多是导致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内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共同机制[2].目前,该并发症的治疗重点是控制血糖、神经营养及改善微循环等.依帕司他为新型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可改善多元醇代谢紊乱,减少山梨醇的蓄积,达到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帕司他 Α-硫辛酸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12
19
作者 赵庆斌 孙超峰 +1 位作者 马爱群 崔长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6-507,共2页
关键词 前列地尔 疏血通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1
20
作者 赵慧娟 赵令君 +4 位作者 孙海峰 燕艳 温娟娟 冯塬媛 张秀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59-1360,共2页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片治疗老年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DPN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年龄62~78岁,其中男64例,女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研究组62例,每组患者均普及糖尿病基础教育并给予降糖治...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片治疗老年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DPN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年龄62~78岁,其中男64例,女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研究组62例,每组患者均普及糖尿病基础教育并给予降糖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及其波动范围,其中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口服,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硫辛酸胶囊口服,观察疗程为12 w。评价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感觉及相关体征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DPN更能减轻临床症状,加快神经传导速度,获得更满意的效果且安全性高,可作为治疗DPN的常规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甲钴胺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