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1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修复术治疗老年脊柱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智黔 赵安菊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4期48-50,共3页
目的研究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修复术对老年脊柱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疼痛数字评分(NR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8例老年脊柱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 目的研究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修复术对老年脊柱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疼痛数字评分(NR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8例老年脊柱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R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NR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修复术对老年脊柱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度,改善腰椎功能障碍,安全性好,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修复术 保守治疗 老年脊柱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NRS评分 OD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修复术治疗老年脊柱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江辉 王祥善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3期435-436,475,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修复术治疗老年脊柱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脊柱DLSS患者6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修复术治疗老年脊柱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脊柱DLSS患者6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修复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脊柱DLSS患者给予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修复术治疗,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脊柱 管狭窄/外科学 腰椎/外科学 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王丛 靳鹏 +5 位作者 韩松 谢承成 袁照 胡俊 李玉华 肖涛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6期42-45,共4页
目的:分析局部浸润麻醉下改良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脊柱脊髓外科收治的进行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 目的:分析局部浸润麻醉下改良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脊柱脊髓外科收治的进行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的60例DLSS患者,根据术中采用的技术不同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改良组(n=30)予以改良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传统组(n=30)予以传统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对两组术前、术后1 d及术后1、3、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改良Macnab标准和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医疗费用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各时点VAS、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优良率(80.00%vs 66.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医疗费用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DLSS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退行性脊柱侧弯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4
作者 王娟 余晶晶 胡晨辰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合并退行性脊柱侧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90例老年LDH合并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UBE组(n=45)与开放组(n=4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合并退行性脊柱侧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90例老年LDH合并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UBE组(n=45)与开放组(n=4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住院相关指标、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功能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隙高度、椎管面积、腰椎侧弯Cobb角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UBE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开放组(P<0.05),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开放组缩短(P<0.05);UBE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开放组延长(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JOA评分、ODI、椎间隙高度、椎管面积、冠状位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组术后1 d、3个月的VAS评分较开放组均降低(P<0.05)。住院期间,UBE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UBE技术治疗老年LDH合并退行性脊柱侧弯的疗效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但UBE技术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疼痛,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但手术时间相对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 退行性脊柱侧弯 腰椎功能 并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5
作者 郭鑫 宋向伟 +4 位作者 佑路标 马犇 闫少杭 梁秋冬 侯文根 《海南医学》 2025年第7期967-970,共4页
目的研究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5例L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侧双通道... 目的研究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5例L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术治疗,术后均随访6个月。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46.80±5.49)m L、(43.70±4.72)min,明显少(短)于对照组的(55.46±6.05)m L、(68.75±6.4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4.34%、9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7%、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手术及UBE均可有效减轻LSS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但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术的操作更简便,在手术效率及减少术中出血量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Delta大通道 单侧双通道 脊柱内镜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技术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梁仁 卢长巍 +1 位作者 罗思进 姚家腾 《山西医药杂志》 2025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技术(TESSYS)治疗,并分析其对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老年(年龄>60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被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 目的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技术(TESSYS)治疗,并分析其对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老年(年龄>60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被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TESSYS治疗。比较2组临床指标、2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腰椎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远期疗效采用改良(MacNab)疗效标准评估。结果2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和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VAS评分、ODI评分更低,JOA评分更高(P<0.05)。随访2组患者1年发现,观察组患者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47/50),和对照组的78%(39/50)比较更高(P<0.05)。结论TESSYS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且远期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技术 老年 腰椎间盘突出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相关并发症的研究新进展
7
作者 秦超 《医学研究前沿》 2025年第2期1-3,共3页
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类腰椎退行性疾病,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相对较为困难。而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的出现,伴随微创技术的持续更新发展,使得其应用优势逐渐凸显,现已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文章简述了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传统治... 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类腰椎退行性疾病,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相对较为困难。而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的出现,伴随微创技术的持续更新发展,使得其应用优势逐渐凸显,现已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文章简述了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传统治疗手段,并基于对单纯椎间减压术与椎间减压融合固定术应用分析,阐述了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相关并发症的情况,介绍了微创技术与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的联合应用要点、可行性以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够为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相关并发症的治疗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并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骨针法改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疼痛及功能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韩昶晓 冯敏山 +6 位作者 高景华 尹逊路 刘广伟 温海宝 李静 彭博辰 朱立国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评估刺骨针法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疼痛与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并与常规夹脊针法进行对比。方法: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采用针刺治疗的腰椎管狭窄患者80例,根据针刺方法不同分为骨针组与夹脊针组。骨针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 目的:评估刺骨针法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疼痛与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并与常规夹脊针法进行对比。方法: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采用针刺治疗的腰椎管狭窄患者80例,根据针刺方法不同分为骨针组与夹脊针组。骨针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60.60±6.98)岁。夹脊针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61.48±9.55)岁。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12周的Roland Morris残疾问卷(Roland 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行走距离、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生活质量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功能障碍、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80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5(3.62±0.59)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与各评分在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RMDQ评分在治疗后2、4、12周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在治疗后各时间点,骨针组较夹脊针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的腰部与腿部VAS在治疗后2、4、12周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在治疗后各时间点,骨针组腰部VAS均较夹脊针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腿部VAS在治疗后2、12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4周骨针组较夹脊针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的SF-36评分在治疗后2、4、12周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在治疗后各时间点,骨针组较夹脊针组的SF-36评分均升高更为显著(P<0.05)。在治疗后2周,两组的行走距离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12周骨针组较夹脊针组的行走距离提升更为显著(P<0.05)。结论:刺骨针法能一定程度改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功能障碍、疼痛与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常规夹脊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骨针法 夹脊针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疼痛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内镜下椎板切开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滑脱的中长期疗效观察
9
作者 田水净 李健辉 +2 位作者 韩林荟 王梦瑶 景邵春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观察脊柱内镜下椎板切开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滑脱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9月至2024年6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手术治疗的106例腰椎管狭窄症合并退变性滑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53)和... 目的观察脊柱内镜下椎板切开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滑脱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9月至2024年6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手术治疗的106例腰椎管狭窄症合并退变性滑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观察组患者给予脊柱内镜下椎板切开减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开窗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与康复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中远期疗效,术前、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9.75±8.33)min、(64.48±7.22)mL、(27.45±5.46)h、(5.22±1.21)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95.16±9.73)min、(116.38±11.29)mL、(43.76±5.51)h、(8.96±1.3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治疗优良率为90.56%,明显高于对照组(6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与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及术后3、6个月的ODI指数分别为(2.16±0.41)、(21.66±4.96)、(12.18±3.2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21±0.54)、(26.15±5.58)、(14.56±2.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88%,明显低于对照组(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内镜下椎板切开减压术对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滑脱的中远期疗效肯定,手术伤害小且康复较快,术后中期的脊椎功能与疼痛缓解效果更好,安全性较为理想,较开放性术式的微创性明显,更符合人性化与科学化的治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退变性滑脱 脊柱内镜下椎板切开减压术 中长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10
作者 杨调 刘扬 +4 位作者 彭小军 程冬云 蔡惠丽 包睿智 陈海丹 《巴楚医学》 2025年第1期19-22,共4页
腰椎管狭窄症(LSS)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常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腰腿痛、下肢肌力减退及感觉异常等症状。腰椎管减压术作为LSS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可有效解除对神经根及硬膜囊的压迫,缓解临床症状。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更... 腰椎管狭窄症(LSS)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常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腰腿痛、下肢肌力减退及感觉异常等症状。腰椎管减压术作为LSS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可有效解除对神经根及硬膜囊的压迫,缓解临床症状。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更多腰椎管狭窄症可在脊柱内镜下完成微创手术。大通道脊柱内镜作为脊柱内镜技术之一,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椎旁肌肉与神经损伤轻等优点,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明显。本文介绍在大通道脊柱内镜下行腰椎管减压术的详细操作步骤,为LSS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道脊柱内镜 腰椎管减压术 腰椎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大承气汤改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主观症状的分子机制研究
11
作者 甘叶娜 韩晟 +11 位作者 苑艺 薛丽娟 黄昊雯 李欢欣 张心慈 奎思怡 孟博斐 李奇霏 阿那古·吐地 刘志凤 秦灵灵 李多多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2期162-168,I0004-I0007,共11页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大承气汤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分子机制。方法检索建库至2024年7月10日,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大承气汤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分子机制。方法检索建库至2024年7月10日,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获取大承气汤相关的化学成分及基因信息。对于TCMSP中未涵盖的中药或缺乏靶点基因信息的化合物,使用PubChem数据库获取相关化合物的分子式,并通过SwissADME数据库进行筛选。符合条件的化学物质通过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靶标预测,并使用UniProt数据库规范基因名称。检索建库至2024年7月10日GenCards、OMIM及DrugBank数据库获取DLSS相关疾病基因信息,并将其与药物靶点进行映射。将共有基因导入STRING数据库(Search Tool for the Retrieval of Interacting Genes/Proteins,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并导入Metascape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 3.10.2软件绘制“药物-化学成分-靶标”网络图,并使用Net workAnalyzer工具对主要活性成分及靶点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结果筛选获得了芦丁(Rutin)、5,7,4'-三甲基芹菜素(5,7,4'-Trimethylapigenin)、桉叶油素(Eucalyptol)等10个主要活性成分,以及环氧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热休克蛋白β(Heat Shock Proteinβ,HSPCB)等10个主要靶点。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大承气汤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神经退行性病变途径、细胞活动等多个生物过程改善DLSS患者的主观症状。结论大承气汤不仅能够改善DLSS患者的便秘及便秘相关性症状加重,还可通过其相关化学成分、靶点及信号通路,对DLSS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及神经细胞组织修复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芦丁 5 7 4'-三甲基芹菜素 桉叶油素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蝎止痛胶囊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101例
12
作者 赵宇豪 王翔 +4 位作者 卫辰 余佳程 蒋文钰 孙梓善 杨振霖 《湖南中医杂志》 2025年第2期56-59,共4页
目的:观察参蝎止痛胶囊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DLS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治疗组采用参蝎止痛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腰托制动和口服洛索洛芬钠片治疗,2组均治疗4周。并于比较2组疼痛视... 目的:观察参蝎止痛胶囊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DLS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治疗组采用参蝎止痛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腰托制动和口服洛索洛芬钠片治疗,2组均治疗4周。并于比较2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以及治疗前后36项健康调查简表(含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身躯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绪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过程中2组因随访缺失各脱落4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4%(97/101),高于对照组的83.17%(84/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节点2组JOA、VAS及36项健康调查简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除身躯疼痛及情感职能评分外,其余各项评分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参蝎止痛胶囊在改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症状及预后方面较洛索洛芬钠片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参蝎止痛胶囊 洛索洛芬钠片
原文传递
神经根沉降征与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梁爱爱 钟诚 任杰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根沉降征与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2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磁共振成像(MRI)确定神经根是否沉降,分为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组66例及神经根沉降征阴性组46例,两组患者均行... [目的]探讨神经根沉降征与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2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磁共振成像(MRI)确定神经根是否沉降,分为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组66例及神经根沉降征阴性组46例,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阳性组优良率为87.88%,阴性组优良率为86.9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同组前一时间点降低,且阳性组术后疼痛VAS评分及术后48 h的ODI评分低于阴性组同时点(P<0.05)。[结论]相对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神经根沉降征阴性患者,手术治疗后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的患者疼痛程度更轻,腰椎功能更优;神经根沉降征在预测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方面有一定的意义,可作为一项指标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神经根沉降征 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术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进展
14
作者 周世豪 胡培冉 +2 位作者 郭天落 郝岩 阿尖措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5期164-169,共6页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是指各种因素引起椎管内纤维组织增厚或骨质增生,从而压迫刺激神经根或脊髓的常见脊柱外科疾病。近年来,随着脊柱微创外科技术和内镜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技术在LSS的治...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是指各种因素引起椎管内纤维组织增厚或骨质增生,从而压迫刺激神经根或脊髓的常见脊柱外科疾病。近年来,随着脊柱微创外科技术和内镜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技术在LSS的治疗中广泛应用且效果确切,但仍需关注其硬膜外血肿、隐性出血等并发症。本文总结了UBE治疗LSS的临床应用进展,并对其常见并发症进行了梳理,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 并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神经源间歇性跛行患者足底压力与平衡能力分析
15
作者 陈艳萌 李悦 刘慧婉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5年第1期215-218,共4页
目的进行老年腰椎管狭窄症(LSS)神经源间歇性跛行(NIC)患者足底压力分析(COP),客观评价老年LSS NIC患者平衡及行走能力,验证COP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2月北京大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老年LSS NIC患者(观察组)以... 目的进行老年腰椎管狭窄症(LSS)神经源间歇性跛行(NIC)患者足底压力分析(COP),客观评价老年LSS NIC患者平衡及行走能力,验证COP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2月北京大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老年LSS NIC患者(观察组)以及40例体检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资料。采用COP系统进行静态足底平衡测试,评估前、后足面积,前、后足负荷占体质量比等指标值。动态分析前足触地(FFCP)、足跟触地(ICP)、全足触地(FFP)及前足离地(FFPOP)时足底压力中心速度。结果2组前、后足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足负荷占体质量比低于对照组(P<0.05),后足负荷占体质量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FCP、FFP足底压力中心速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2组ICP、FFPOP足底压力中心速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LSS NIC患者症状发作后站立时前后足重心分布可能不均匀,其平衡能力显著受损;可利用FFCP期和FFP期足底压力中心速度对其动态平衡功能进行客观评估,对该疾病的诊疗和功能评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腰椎管狭窄 神经源间歇性跛行 足底压力 平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内镜杂交技术与单轴脊柱内镜治疗双侧症状腰椎管狭窄症的减压效果对比
16
作者 郭松 李新华 +6 位作者 晏美俊 刘彦斌 刘中 李克威 刘鹏程 张备挺 付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7-523,共7页
背景:单轴脊柱内镜下腰椎管减压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手术方式,但是该技术学习曲线陡峭,对手术设备和器械要求较高,限制其临床应用。前期作者团队将脊柱内镜作为监视内镜结合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率先提出脊柱内镜杂交技术... 背景:单轴脊柱内镜下腰椎管减压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手术方式,但是该技术学习曲线陡峭,对手术设备和器械要求较高,限制其临床应用。前期作者团队将脊柱内镜作为监视内镜结合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率先提出脊柱内镜杂交技术,实现同轴内镜下操作与双手分离操作。目的:比较脊柱内镜杂交技术及单轴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双侧症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双侧下肢疼痛症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0例,其中A组(脊柱内镜杂交技术)44例,B组(单轴脊柱内镜术)46例。术中观察神经减压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花费;记录并对比术前及术后3 d、3个月、6个月腰痛及双侧下肢放射痛目测类比评分、生活质量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改良Macnab优良率。结果与结论:①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②两组术后3 d、3个月及6个月腰痛、症状严重侧下肢放射痛均较术前明显缓解(P<0.05);A组术后3 d、3个月及6个月症状轻微侧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B组术后3 d症状轻微侧目测类比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3,6个月症状轻微侧目测类比评分与术前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术后腰痛及症状严重侧目测类比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术后3,6个月症状轻微侧目测类比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③两组术后3 d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两组术后3 d无明显差异;A组术后3,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B组术后3,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组间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P<0.05);④术后3个月A组Macnab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95%,78%,P<0.05);⑤提示脊柱内镜杂交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脊柱内镜技术,具有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采用该技术行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双侧症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优于单轴脊柱内镜技术,同时具有开放手术器械操作灵活性好、减压效率高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杂交技术 单轴脊柱内镜技术 腰椎管狭窄 双侧 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与经皮内镜腰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17
作者 陈康 何仁建 +1 位作者 罗园超 杨富国 《颈腰痛杂志》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技术与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腰椎管减压术(PEID)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1年10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9例。患者自愿选择,分为A、B两组。A组...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技术与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腰椎管减压术(PEID)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1年10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9例。患者自愿选择,分为A、B两组。A组共纳入51例,采用UBE技术治疗;B组共纳入48例,采用PEID治疗。记录两组病例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术前和末次随访时,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估。末次随访时,以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中均发生因硬膜囊撕裂1例,无血管损伤、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A组出血量明显多于B组(P<0.05),A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B组(P<0.05)。两种术中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住院时间明显多于A组(P<0.05)。术前、末次随访时两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按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2例出现并发症,B组8例出现并发症,均经对症治疗后改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技术及PEID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均能取得良好临床疗效,但PEID并发症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单边双通道内镜减压术 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腰椎管减压术 老年 并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边双通道内镜与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18
作者 卢春闻 王辉 +3 位作者 吴宏日 杜诗尧 王振伟 许天明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1-487,共7页
目的比较单边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UBE-TLIF)及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伴腰椎管狭窄症(DLS-LS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5例DLS-LSS患... 目的比较单边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UBE-TLIF)及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伴腰椎管狭窄症(DLS-LS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5例DLS-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接受术式分为UBE-TLIF组(46例)和PLIF组(39例)。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数据、影像学参数及临床疗效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及术前影像学参数、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UBE-TLIF组手术时间长于PLIF组[(156.42±26.65)min vs(141.36±21.46)min,P=0.006],术中出血量少于PLIF组[(170.15±10.87)mL vs(203.15±15.67)mL,P<0.001],住院时间短于PLIF组[(6.73±2.42)d vs(9.61±2.56)d,P<0.001]。UBE-TLIF组的腰椎前凸角及节段角在术后3个月[(42.52±8.57)°vs(46.61±7.31)°、(10.93±2.59)°vs(12.16±3.05)°]及末次随访时[(41.35±7.46)°vs(44.62±6.42)°、(10.65±2.43)°vs(11.87±2.53)°]均小于PLIF组(均P<0.05)。UBE-TLIF组术后3个月融合率低于PLIF组[34.78%(16/46)vs 58.97%(23/39),P<0.05],末次随访时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48%(43/46)vs 94.87%(37/39),P>0.05]。UBE-TLIF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低于PLIF组[(2.43±0.92)分vs(3.12±1.03)分、(26.81±9.14)分vs(33.35±8.76)分,均P<0.01],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UBE-TLIF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融合率可靠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DLS-LSS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滑脱 腰椎管狭窄 单边双通道内镜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关节突入路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
19
作者 高永春 陈斌 +1 位作者 李积然 潘启东 《系统医学》 2025年第5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LSS)患者进行经关节突入路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的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个旧市人民医院于2022年1月—2024...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LSS)患者进行经关节突入路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的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个旧市人民医院于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100例DLS-LS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椎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关节突入路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12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DLS-LSS治疗中选择经关节突入路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可改善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亦可确保整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间融合术 退行性腰椎滑脱 腰椎管狭窄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BE技术在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应用
20
作者 吴骏 刘莛予 +2 位作者 赵燕邦 刘军 任伟剑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3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技术治疗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分析辽宁省人民医院骨五科在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经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技术治疗的20例老...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技术治疗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分析辽宁省人民医院骨五科在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经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技术治疗的20例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均经严格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患者。手术节段涉及L_(3)/L_(4)、L_(4)/L_(5)、L_(5)/S_(1)。手术方式采用UBE技术在关节镜下进行减压,比较术前、术后ODI、VAS评分。结果:2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术中发生2例硬膜撕裂,未出现切口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VAS和ODI评分术后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技术治疗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并发症少,术后腰痛轻、恢复快,可获良好效果,相信UBE技术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老年 UBE 微创 基础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