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社会史视角下书写考古学史刍议——从《殷虚发掘员工传》的史料价值说起 |
李小东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2
|
考古学史的多个面相 |
贺云翱
|
《大众考古》
|
2024 |
0 |
|
3
|
考古学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发展史——布鲁斯·特里格《考古学思想史》第二版读后感 |
陈淳
|
《南方文物》
|
2009 |
7
|
|
4
|
三门峡——中国考古学史上的“圣地” |
刘庆柱
|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0 |
6
|
|
5
|
论殷墟发掘的第一阶段在我国考古学史上的地位 |
王宇信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6
|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读《中国考古学史》 |
刘兴林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1
|
|
7
|
中国考古学史的几点认识 |
张忠培
|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4
|
|
8
|
考古学研究的中介方法——对考古学史的简单回顾和前瞻 |
曹兵武
|
《东南文化》
CSSCI
|
1993 |
4
|
|
9
|
河套地区史前考古学史初步研究 |
孙周勇
|
《文博》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10
|
商周铜器与考古学史研究的汇集之作——《商周铜器与考古学史论集》简介 |
史明(供稿)
|
《学术动态(北京)》
|
2009 |
0 |
|
11
|
《考古学史与商周铜器研究》读后 |
王兴
|
《华夏文化》
|
2019 |
0 |
|
12
|
新中国考古从这里起步 辉县发掘在中国考古学史上的意义 |
郭强(文/图)
|
《大众考古》
|
2020 |
0 |
|
13
|
一部了解民国考古学史的必读书--评《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1928-1949年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史》 |
殷博闻
|
《文物鉴定与鉴赏》
|
2022 |
|
|
14
|
20世纪中国考古学史研究述评 |
陈洪波
|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5
|
发现甲骨:考古学史的视角和写法 |
徐坚
|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6
|
中国考古学史三阶段论说 |
张新斌
|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7
|
岛屿东南亚考古学史及当今争论热点 |
洪晓纯
贺成坡(译)
李英华(校)
|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8
|
欧美考古学发展史中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
杨建华
|
《东南文化》
CSSCI
|
1993 |
0 |
|
19
|
考古学家懵懂时 |
何文竞(文/图)
|
《大众考古》
|
2024 |
0 |
|
20
|
民族考古学家汪宁生的治学方法——以“三重证据法”为例 |
张翔
|
《今古文创》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