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医学科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变迁及中外数据库对比
1
作者 冯诚怿 张丽伟 +3 位作者 王洋洋 江淑芳 狄佳 樊金诺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41-1248,共8页
目的对比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简称CZFPH-ICU)和美国重症监护医疗信息库第Ⅳ版(MIMIC-Ⅳ)中肺炎克雷伯菌(KP)检出情况和耐药率,以及CZFPH-ICU中KP耐药率、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的变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1... 目的对比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简称CZFPH-ICU)和美国重症监护医疗信息库第Ⅳ版(MIMIC-Ⅳ)中肺炎克雷伯菌(KP)检出情况和耐药率,以及CZFPH-ICU中KP耐药率、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的变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19年CZFPH-ICU与MIMIC-Ⅳ中检出KP的标本分布和耐药率差异,以及2017-2023年CZFPH-ICU KP标本分布、耐药率,不同标本来源的KP、CRKP检出率的变化趋势。结果2017-2019年CZFPH-ICU共检出KP 2434株,以痰标本为主;MIMIC-Ⅳ数据库中共检出KP 1137株,以尿标本为主。与MIMIC-Ⅳ相比,CZFPH-ICU中检出的KP对常用抗菌药物均呈现出更高的耐药率。2020-2023年CZFPH-ICU共检出KP 4874株,仍以痰标本为主,且痰、尿、引流液和胆汁标本中CRKP的检出分别从2017-2019年的17.77%、20.15%、24.22%、24.07%,下降至2020-2023年的12.99%、13.56%、13.63%、8.00%(均P<0.05)。2017-2023年CZFPH-ICU分离的KP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趋势为2017-2019年呈现上升,2020-2022年出现下降,2023年略有回升。2023年CZFPH-ICU分离的KP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多黏菌素B及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1.28%、10.22%、7.03%。结论近7年CZFPH-ICU中KP耐药率存在缓慢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国外MIMIC-Ⅳ数据库中KP的耐药率。医院应加强各项感染防控措施,有效控制KP耐药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MIMIC-Ⅳ数据库 重症医学科 标本分布 耐药率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的使用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变迁 被引量:1
2
作者 黎莉华 路晓钦 《中国药业》 CAS 2006年第16期55-56,共2页
目的调查近年来抗菌药物的使用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变迁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对这些标本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随... 目的调查近年来抗菌药物的使用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变迁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对这些标本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随着抗菌药物使用的增加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从57.14%上升到71.05%,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从46.67%上升到57.89%。结论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需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及患者病情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率变迁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的耐药率变迁与抗真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冬晓 蒙光义 +2 位作者 王缉义 郑新 王广钊 《抗感染药学》 2022年第8期1129-1133,共5页
目的:探究白假丝酵母的耐药率变迁与抗真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出参考。方法:抽取2013年—2018年医院住院病区收治的疑似真菌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白假丝酵母4026株,... 目的:探究白假丝酵母的耐药率变迁与抗真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出参考。方法:抽取2013年—2018年医院住院病区收治的疑似真菌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白假丝酵母4026株,分析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及其变化趋势,并采用Pearson法分析白假丝酵母的耐药率与常用抗真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相关性。结果:2013年—2018年分离出4026株白假丝酵母的药敏结果显示,其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为3.42%~11.18%,呈现逐年升高趋势(P<0.05);而其对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低于前3种抗真菌药物;但6年间其对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为0.00%;白假丝酵母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与氟康唑的AUD呈显著正相关(r=0.908,P_(0.012)<0.05;r=0.939,P_(0.005)<0.05;r=0.838,P_(0.037)<0.05);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与卡泊芬净的AUD呈显著正相关(r=0.828,P_(0.042)<0.05;r=0.849,P_(0.033)<0.05)。结论:临床氟康唑和卡泊芬净的AUD与白假丝酵母对氟康唑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具有高度正相关,规范合理使用氟康唑和卡泊芬净有利于降低白假丝酵母的耐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 抗真菌 AUD 耐药率变迁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该院5年来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迁分析
4
作者 沈佳丽 《中外医疗》 2017年第30期188-190,共3页
目的分析该院近5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变迁,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以2012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细菌室分离出的1 228株铜绿假单胞菌为例,统计菌株耐药率并观察变化趋势。依据对亚胺培南(IPM)的敏感度将菌株分为IPM-S组(敏... 目的分析该院近5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变迁,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以2012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细菌室分离出的1 228株铜绿假单胞菌为例,统计菌株耐药率并观察变化趋势。依据对亚胺培南(IPM)的敏感度将菌株分为IPM-S组(敏感,977株)和IPM-R组(耐药,251株),观察两组菌株的耐药率。结果 2016年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9%、27.7%、7.1%、13.0%,5年内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M-R组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依次为25.3%、47.5%、42.4%、17.2%、26.9%、40.7%、37.4%,与IPM-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近5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普遍呈上升趋势且出现泛耐药倾向,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加大监控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 耐药率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14年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率变迁 被引量:3
5
作者 娄敏娟 雷澍 +4 位作者 江荣林 吴建浓 朱美飞 黄立权 夏国莲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19期1632-1633,1649,共3页
鲍曼不动杆菌是革兰阴性菌的条件致病菌,近年来感染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鲍曼不动杆菌可长期在医院内定植,甚至造成感染的暴发流行,监测其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为了解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对... 鲍曼不动杆菌是革兰阴性菌的条件致病菌,近年来感染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鲍曼不动杆菌可长期在医院内定植,甚至造成感染的暴发流行,监测其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为了解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及耐药性变迁,笔者对我院2012-2014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分布 耐药率变迁 变迁 临床分布特征 状况 条件致病菌 革兰阴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U老年住院患者痰标本分离细菌及耐药率变迁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卜文 张毅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4期366-371,共6页
目的分析我院MICU老年住院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的主要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率变迁,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MICU年龄大于60岁老年住院患者的痰液标本,剔除同一患者的重复病原菌,进行菌株分离、培养鉴定及药... 目的分析我院MICU老年住院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的主要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率变迁,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MICU年龄大于60岁老年住院患者的痰液标本,剔除同一患者的重复病原菌,进行菌株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情况。结果共分离出53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02株,占93.8%,高于其他文献报道,革兰阳性球菌33例,占6.2%,常见病原菌前5位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我院MICU老年住院患者痰标本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最重,对多种药物耐药率偏高,应注意加强耐药菌耐药监测,根据药敏结果指导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医务人员掌握防控病菌感染的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耐药菌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U 老年患者 痰培养 耐药率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0年四川地区无菌体液来源标本细菌分布及其耐药率变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常凡 黄湘宁 +1 位作者 龙姗姗 喻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5-221,共7页
目的了解2016—2020年间四川地区无菌体液来源标本(血液除外)检出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变迁,为本地区医疗机构经验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实时依据。方法采用MOLDI-TOF质谱系统、VITEK自动化药敏系统和纸片扩散法等对2016—2020年四川省细... 目的了解2016—2020年间四川地区无菌体液来源标本(血液除外)检出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变迁,为本地区医疗机构经验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实时依据。方法采用MOLDI-TOF质谱系统、VITEK自动化药敏系统和纸片扩散法等对2016—2020年四川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无菌体液标本的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参照CLSI M100第30版标准进行结果判读,使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6—2020年四川地区无菌体液标本共分离非重复细菌3509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64.0%,革兰阳性菌占比36.0%。分离率前5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菌。肠杆菌目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分别为1.5%和5.0%;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稳定在10.0%左右,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下降百分比分别为27.5%和28.1%)。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1.4%和73.3%,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保持高度活性,且耐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2016—2020年间,四川地区无菌体液标本分离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耐药菌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各地各级医疗机构应持续强化感染防控措施,推动抗菌药物管理团队建设,加强门诊抗菌药物使用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体液 细菌分布 耐药率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菌体液分离病原菌菌种构成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变迁
8
作者 吕宏培 王远 +2 位作者 刘丽萍 王优良 曹明月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1156-1166,共11页
目的了解2017—2023年本院无菌体液标本检出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为本地区医疗机构经验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及时依据。方法选取2017—2023年本院无菌体液标本,排除同一患者重复株,使用WHONET 5.6软件对药物敏感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了解2017—2023年本院无菌体液标本检出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为本地区医疗机构经验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及时依据。方法选取2017—2023年本院无菌体液标本,排除同一患者重复株,使用WHONET 5.6软件对药物敏感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菌株671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927株,革兰阳性球菌2530株,真菌145株,厌氧菌59株。分离病原菌前五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目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稳定,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升高。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平均为1.2%和12.8%。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且有降低趋势,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且稳定。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1.2%和71.4%,两者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稳定,MRSA的检出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保持高度活性,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稳定。结论2017—2023年本院无菌体液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及时监测病原菌种类、分布和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可有效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体液 病原菌 耐药率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变迁 被引量:36
9
作者 吴自友 吴向嵩 +3 位作者 姚文衍 王雪峰 全志伟 龚伟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31,共8页
目的探讨急性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率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9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通外科行胆囊穿刺或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引流的223例急性胆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41例,女性8... 目的探讨急性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率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9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通外科行胆囊穿刺或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引流的223例急性胆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41例,女性82例,年龄67.3岁(范围:28~93岁)。每例患者抽取胆汁3~5 ml,送至检验科细菌培养室,对胆汁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照患者就诊时间分为前、后两组,前组(n=124)的收治时间为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后组(n=99)的收治时间为2014年8月至2019年7月,对比两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常见细菌的耐药率变化趋势。采用WHO细菌监测网提供的WHONET软件对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不同时间段耐药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本研究包括急性胆管炎患者147例,急性胆囊炎患者76例,共培养出病原菌37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98株(26.1%),革兰阴性菌269株(71.5%),真菌9株(2.4%)。革兰阳性菌中前3位为屎肠球菌(49.0%,48/98)、粪肠球菌(20.4%,20/98)、铅黄肠球菌(7.1%,7/98);革兰阴性菌中前5位为大肠埃希菌(33.5%,90/269)、肺炎克雷伯菌(13.8%,37/269)、铜绿假单胞菌(13.0%,35/269)、鲍曼不动杆菌(12.6%,34/269)、阴沟肠杆菌(4.8%,13/269)。2009年至2019年急性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革兰阳性菌(前组∶后组为25.3%∶28.2%)与革兰阴性菌(前组∶后组为74.7%∶71.8%)的比例无明显变化。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属(85.7%,84/98)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33.5%,90/269)为主。前组中鲍曼不动杆菌占革兰阴性菌比例为7.8%(11/142),后组为18.1%(23/127),比例较前5年上升10.3%;铜绿假单胞菌在前组中比例为16.9%(24/142),后组为8.7%(11/127),比例下降8.2%;其余菌株变化不显著。常见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前组:0/15~4/13,后组:55.0%~70.0%;χ^(2)=3.996~16.942,P=0.000~0.046);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总体较高,但在前、后两组中的耐药率无较大变化;铜绿单胞菌属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升有降;大肠埃希菌的总体耐药率较平稳,呈轻度上升趋势。结论急性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2009年至2019年各种革兰阴性菌的构成比无明显变化,但耐药率呈上升趋势;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是最主要病原菌,感染比例无明显变化,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比例大幅上升,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比例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道感染 胆汁细菌培养 细菌谱 耐药率变迁
原文传递
胆道病患的细菌培养及耐药率变迁
10
作者 周陈浩 陈佳瑶 胡琼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21期2592-2597,共6页
目的探讨胆道疾病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趋势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浙江省舟山医院检验中心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胆汁阳性结果,研究胆道疾病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结果2019年-2022年从胆汁标本... 目的探讨胆道疾病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趋势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浙江省舟山医院检验中心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胆汁阳性结果,研究胆道疾病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结果2019年-2022年从胆汁标本共分离病原菌1611株,革兰阳性菌251株(15.6%),革兰阴性菌1296株(80.4%),真菌64株(4.0%)。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属为主(89.2%),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38.6%)。革兰阳性菌耐药率比较稳定,4年时间无明显变化。革兰阴性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上升。结论胆道疾病患者胆汁培养检出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部分病原菌耐药趋势明显,应当加强临床规范用药,预防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疾病 胆汁培养 细菌分布 耐药率变迁
原文传递
5年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及分离率变迁分析 被引量:27
11
作者 李月翠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对近5年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抗菌药物的正确选用提供依据。方法对近5年来病室自合格痰标本所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行常用抗感染药物的敏感性分析,同时研究其在当年的全部分离菌及革兰阳性杆菌中所占... 目的对近5年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抗菌药物的正确选用提供依据。方法对近5年来病室自合格痰标本所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行常用抗感染药物的敏感性分析,同时研究其在当年的全部分离菌及革兰阳性杆菌中所占的比例,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2000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总分离菌>16%,占革兰阳性分离菌>70%,动态变化不明显;对大部分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50%;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的耐药率较低,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仍是严重问题,目前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率变迁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7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ICU内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包佳婷 王勇强 +2 位作者 王兵 许华 高红梅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600-604,共5页
目的: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情况及ICU内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指导用药、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耐药菌产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至2017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细菌药敏试验采用VITEK仪器法。结果... 目的: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情况及ICU内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指导用药、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耐药菌产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至2017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细菌药敏试验采用VITEK仪器法。结果:我院2014至2017年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2246株,各年度分别检出数量为:413株(2014年)、565株(2015年)、644株(2016年)和624株(2017年)。标本类型主要为痰,占88%,其次为胆汁及腹腔引流液,占5.7%,除此之外,血液、伤口分泌物、胸水及脑脊液等也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在我院各科室分布广泛,其中,综合ICU检出比最高,占20%,其次为呼吸内科,占9.3%,其余临床科室也均有分布。我院ICU病房内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表现较高的耐药性,其中,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最低,为23.16%,且呈现逐年降低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是阿米卡星,其耐药率为27.62%。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变化较大,2014~2016年呈逐年上升,但2017年较2016年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均在80%以上,近几年来变化不大。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可造成多部位的感染,且临床科室分布广泛,并对临床多种常用抗生素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分布 ICU 耐药率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21年间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盼 别甜敏 +2 位作者 金文平 王华兵 蒋雯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5-452,共8页
目的探讨武汉市第三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武汉市第三医院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血流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菌株分布和体外药敏数据。结果共收集患者2091例,社区获得性60.8%(1272/209... 目的探讨武汉市第三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武汉市第三医院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血流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菌株分布和体外药敏数据。结果共收集患者2091例,社区获得性60.8%(1272/2091),医院获得性39.2%(819/2091)。分离菌株2262株,主要分布:烧伤科482株(21.3%)、重症监护室353株(15.6%)和肾内科225株(9.9%)。分离的菌株中革兰阴性菌1174株(51.9%),革兰阴性菌分离率由2012年38.6%升至2021年54.7%,居前3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568株,25.1%)、肺炎克雷伯菌(170株,7.52%)和铜绿假单胞菌(152株,6.72%);革兰阳性菌1088株(48.1%),居前3位的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56株,24.5%)、金黄色葡萄球菌(339株,14.9%)和肠球菌属(93株,4.11%)。2012—2016年与2017—2021年相比,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由81.1%上升至82.6%,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由57.2%上升至64.5%,对环丙沙星耐药率由41.8%下降至38.7%,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耐药率均<5%。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耐药率由4.8%升至22.6%,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由3.2%升至12.3%,对亚胺培南耐药率由0升至8.5%。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由64.3%下降至44.1%,对亚胺培南耐药率由65.5%下降至61.8%。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81.5%,对多黏菌素耐药率为2.9%,对亚胺培南耐药率由82.8%下降至73.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率53.1%(180/339),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离率64.3%(358/556),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率由58.1%下降至43.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率由81.8%下降至57.4%。结论武汉市第三医院血流感染病原体构成中革兰阴性菌呈增长趋势;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性增加;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药物的耐药率呈轻度下降趋势,但耐药形势依然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病原菌 耐药率变迁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