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易涝地玉米三深带状耕作法 |
焦占力
杨英良
王桂英
李忠杰
|
《作物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2
|
黄土高原钻犁“营养柱”耕作法植棉试验初报 |
潘幸来
张贵云
王永杰
孙来虎
吴慎杰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3
|
|
3
|
水土保持耕作法是治理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的根本措施 |
王德轩
彭珂珊
|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5
|
|
4
|
陕北丘陵沟壑区坡地不同耕作法综合效益研究 |
苏敏
卢宗凡
刘文兆
徐宣斌
刘延风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5
|
山坡地节水农业的物理化学方法和蓄水耕作法研究概述 |
张兴昌
庞小明
张积祥
王晓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
1998 |
1
|
|
6
|
少免耕耕作法的农田效应 |
巩杰
黄高宝
李延梅
李广
王惠珍
张贵锋
|
《耕作与栽培》
|
2002 |
16
|
|
7
|
坡耕地不同耕作法的综合效应 |
苏敏
卢宗凡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8
|
浅谈黑龙江省黑土地保土耕作法的机理及效应 |
刘绪军
|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9
|
古代韩国旱田耕作法和农耕制度的考察 |
崔德卿
|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0
|
改革耕作法 开发农田蒸发水问题探讨 |
李红娟
李立科
贺飞
|
《陕西农业科学》
|
2010 |
1
|
|
11
|
残茬覆盖耕作法的研究进展 |
逄焕成
|
《莱阳农学院学报》
|
1990 |
3
|
|
12
|
古代韩国旱田耕作法和农耕制度的考察(续) |
崔德卿
|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3
|
耕作法对油—稻两熟田作物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
陶诗顺
张清东
|
《绵阳农专学报》
|
1991 |
0 |
|
14
|
美国的保持覆盖耕作法 |
冯继尧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1991 |
0 |
|
15
|
浅谈保土耕作法的机理及效应 |
孙宏明
丁学智
|
《现代化农业》
|
2004 |
0 |
|
16
|
谈具有明显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耕作法——残茬覆盖减耕法的科研新进展 |
朱文珊
|
《科学中国人》
|
1995 |
0 |
|
17
|
美国肯塔基白肋烟生产过程中的保护耕作法应用进展 |
PEARCE R C
RITCHEY E
吴晓芸(译)
康婧(校)
赵百东(校)
|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
2007 |
1
|
|
18
|
晋东南旱地麦田深松蓄墒耕作法研究 |
赵风彬
刘丙申
刘秀峰
|
《山西农业科学》
|
1985 |
2
|
|
19
|
半干旱地区坡耕地渗水孔耕作法试验研究 |
叶振欧
李旭升
贵立德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1
|
|
20
|
保护性耕作法探论 |
乔翠红
|
《运城学院学报》
|
2003 |
2
|
|